陈莉
目的 探讨经阴道超声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经阴道超声对64例PCOS和52例正常对照组患者进行形态学的观察和测量,检测患者卵巢间质血流及彩色多普勒能量图(CDE)表现.结果 PCOS患者卵巢体积增大,呈多囊性改变,卵巢间质回声增强,血流较对照组丰富,卵巢间质动脉血流阻力指数降低,血管分布面积(CDE信号面积)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阴道超声对PCOS诊断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蔡铭姬;刘荣 刊期: 2013年第06期
乙肝肝硬化患者长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对愈后具有重要的意义,对这类患者在综合治疗和护理基础上进行了心理护理,现将护理措施介绍如下.
作者:郭宝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已发展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的置管技术.PICC具有三向瓣膜,可以防止雪液反流和气体进入血管.PICC因其能够安全地输注刺激性及高渗黏稠性药物,保护患者血管,减轻化疗对外周静脉的破坏,为患者提供良好的静脉通路,留置时间长,可由护士直接操作并且方便护理等优点而被广泛用[1].过去几十年护理文献已经证明PICC是安全并有效的[2].
作者:王菊仙;崔捷;张爱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反复上呼吸道感染严重危害小儿身体健康、影响正常生活,对成年后呼吸系统健康也有很大危害.本文从营养学、免疫学等角度分析了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影响因素,结合国内外临床研究及报道,从病毒性感染、肺炎衣原体感染、肺炎支原体感染及细菌感染方面探讨了不同的上呼吸道反复感染与支气管哮喘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防治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作者:黄献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某医院血液透析患者感染HCV情况,执行血液透析过程管理,为防控血液透析患者感染HCV提供依据.方法 对某医院成立血透室3a来接受透析的682例患者全方位监控,从基本设置、制水系统、透析液水质、患者年龄、性别、透析时间、是否输血、丙肝透析患者的管理、透析器复用、物品消毒、落实手卫生、人员培训到医疗废物处理等方面过程管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82例血液透析患者中感染HCV人数为32例,低于国内统计数据.结论 认真落实卫生部颁布的《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和《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管理规范》,通过实施透析过程管理,可以有效控制和减少血透患者HCV的感染率.
作者:丁清;安顺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对护理干预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随机选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于我院接受鼻内镜手术治疗的鼻窦炎患者188例,所选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94例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94例患者予以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的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并设计问卷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干预的临床满意度.结果 所有行手术均获成功,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焦虑值显著降低,与护理干预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51%,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28%,随访调查1~2a后观察组的复发率为2.13%,对照组为8.51%,上述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调查发现观察组满意度为97.87%.显著好于对照组的82.98%.结论 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过程中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显著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焦虑值,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作者:王桂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支气管哮喘是当前世界上威胁公共健康常见的慢性肺部疾病哮喘的发生可影响人类各年龄层,可在婴幼儿期起病,并以儿童多发,不少国家的数据提示,哮喘患病率及死亡率仍有上升趋势.由于哮喘的病因复杂,个体差异甚大,其症状又以咳嗽、咯痰、喘息、呼吸困难为主,不少患者易被诊断为复发性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肺炎等.有些为很典型的婴幼儿哮喘,可在短短1a多时间内住院10余次,按细菌感染处理.对新的治疗方案研究与应用是降低儿童哮喘发病率的重要途径
作者:赖宾宁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并分析几年来所发生的冠脉介入术前、后的护理风险事件,提出防范措,近可能减少风险事件发生.方法 通过查找风险事件的原因,提出针对性的防范措施.结果 通过风险防范措施的实施,显著减少了风险事件的发生.结论 加强护士的责任心教育,提高其风险防范意识;完善工作流程,健全工作制度;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是减少风险事件的关键.
作者:王爱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提高医务人员对住院病历档案书写的责任意识,增强法律、病历档案证据意识,进一步提高病历档案质量.方法 对我院2009~2011年住院归档病历档案逐份进行终末质量检查.结果 对存在质量问题的缺陷病历档案及时通知科室负责人返修整改,保证了归档病历档案质量.结论 通过对归档病历档案的终末质控,将结果进行归纳分析并采取整改措施,提高了病历档案质量.
作者:李霭怡;刘俏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究阿奇霉素对于患有小儿呼吸道感染的患儿的治疗效果、用药安全性以及发生并发症的情况.方法 对我院2010年4月~2012年1月儿科收治的患有小儿呼吸道感染的68例患儿平均且随机的分为两组,即实验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实验组在给予所有患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另外每天使用10mg/kg的阿奇霉素,连续使用该药物1w左右.对照组患儿正常接受常规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儿接受治疗1w后的效果和发生并发症的情况,并对结果做记录和分析.结果 实验组经治疗后病情出现好转的患儿有31例(占91.2%),出现并发症的患儿有3例(占8.8%);对照组在治疗后病情出现好转的患儿有26例(占76.5%),出现并发症的患儿有2例(占5.9%).对两组患儿的有效治疗率和发生并发症的情况进行比较,发现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阿奇霉素在小儿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上有非常明显的疗效,且使用安全,并发症少,是临床上有较高应用价值的药物.
作者:农雄高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对16例脊髓型颈椎病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结果 慢性组病例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快且明显.急性组病例术后恢复较慢.结论 脊髓型颈椎病应尽早实施手术治疗,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为较好治疗方式.
作者:杨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的护理措施,提高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胃瘫患者的护理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均采用保守治疗,同时给予心理护理、有效的胃肠减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加强营养支持,做好饮食指导,均取得了满意疗效.结论 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系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治疗时间长,在护理上应采取有效地治疗方法,治疗重点应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作者:韩春蕾;孙丽燕;韩金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调查四川省规范化护士培训中指导教师任职现状,分析存在问题,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调查了四川省16家医院300名规范化护士培训中指导教师的现状,并对3名省卫生厅护理专干以及20名护理负责人进行了访谈.结果 指导教师学历结构多元化,以中专和专科为主;职称结构以初级和中级职称为主;年龄结构主要分布在20~39岁年龄段;指导教师队伍现状影响规范化护士培训的教学满意度和培训质量.结论 建立健全规范化护士培训指导教师的准入制度,加强对指导教师教学理念、教学能力、人文关怀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作者:陈丽;陈晨;文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计划生育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想要保证其更好的实施,务必要进一步加强计划生育避孕药具工作改革步伐,切实做好和改善避孕药具生产、供应、发放、宣传、管理工作、提高避孕药具知识、提高避孕药具利用率,才能促进家庭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作者:沈叶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心内科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与分析.方法 我院心内科自2012年1月1日开始,开展具有专科特色的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模式,在现有人力资源配置的支持下,通过改变护理工作流程与模式,开展护理责任包干制,使分级护理、基础护理服务项目及标准得到落实,加强了对具有专科特色的心血管的护理安全与风险管理方法.结果 提高了本科护理人员的优质服务理念及患者满意度,降低常见并发症的发病率,创造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口碑.结论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模式,能有效提升整体护理质量,体现“三好一满意”活动: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促进医患和谐关系
作者:罗锡慧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共同特征的代谢异常综合征.因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缺陷,或者两者同时存在而引起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代谢紊乱,久病可引起心脏、肾脏、眼、血管等组织损害[1].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糖尿病患病率急剧上升,成为世界上四大慢病之一[2].社区内糖尿病患者大部分以老年人、2型糖尿病为主,这种现象给我们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国家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同时也给社区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带来很大影响,所以做好社区老年糖尿病的护理不仅是社区护士的一项义务,也是对社区护理提出的一种挑战.为此本文就社区老年糖尿病护理现作一综述,以期给这项工作带来一定的促进作用.
作者:孟亚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400例患者的临床实验结果,应用统计学方法探索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流麻醉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通过医用统计学方法严格按照实验要求记录与操作.结果 临床观察数据分析可知,本次实验,R组患者术中术后镇痛效果数据显示明显不如S组中的结果(P<0.05),而且两组患者的清醒时间、患者的离床时间也明显比R组(P<0.05)的时间短.结论 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流麻醉方面的应用效果比单纯丙泊酚用药的强.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的临床效果优越,是很好的临床麻醉用药.
作者:李浩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研究小儿腹泻的病因,探讨其临床诊治方法.方法 随机选取86例腹泻患儿,通过对患儿进行检查确诊病因和病情后,根据患儿病情将其分为两组,即急性腹泻组38例和慢性腹泻组48例.急性腹泻组采用补液+药物治疗方案;慢性腹泻组采用防脱水+饮食调整+药物治疗方案.治疗过程中详细观察并记录患儿情况,发现问题立即处理和通知患儿家属.结果 急性腹泻组显效19例(50%),有效18例(47.4%),无效1例(2.6%);慢性腹泻组显效25例(52.1%),有效21例(43.8%),无效2例(4.2%);结论 治疗腹泻患儿时,首要的问题就是要查明其病因,分析其病情,然后予以对症治疗,确保患儿健康.
作者:杨帆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中药保留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4月~11月入住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的溃疡性结肠炎(直肠段)活动期患者48例,每晚临睡前,以直肠滴入法灌入中药,观察其疗效.结果 48例患者中,显效18例,好转2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5.4%:其中中药灌肠保留时间>10h临症改善(P<0 01)优于中药灌肠保留时间4~1 0h(P<0.05).结论 中药保留灌肠应用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方法简便易行,疗效确切,其中保留时间越长,疗效越明显.
作者:谷敏;赵海音;郑蔚;吴荣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分析经伤椎椎弓根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2月~2011年9月我们采用经伤椎椎弓根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31例患者,其中男性12例,女性19例;年龄27~56岁,平均40.2岁.骨折部位:T116例,T12 12例,L1 8例,L25例.手术时间为伤后18h~6d,平均2.7d.对患者手术前后椎体高度、矢状面后凸Cobb角、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变化等指标进行测量并随访.结果 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随访12个月~22个月,平均15.4个月.骨折均获得骨性融合,无钉棒断裂、无死亡或神经损伤加重患者.术后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及术后1w、末次随访时伤椎前、后缘高度及后凸Cobb角均较术前显著改善.结论 经伤椎椎弓根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可获得伤椎的良好复位,矫正脊柱后凸畸形,可以增强内固定系统的牢固性,有效减少内固定失败率,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苏义拉图;杨勇;方宇 刊期: 201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