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生儿窒息的抢救及临床护理

颉小云;江洁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 复苏, 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的抢救及护理效果.方法 分析我院25例新生儿窒息的抢救措施及护理过程.结果 25例患儿经及时抢救和有效护理后,全部治愈.结论 心肺复苏是抢救新生儿窒息的关键,正确、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提高患儿治愈的成功率,减少患儿死亡.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临床实习带教的新体会

    由于护理学习的特殊性和护理实习的重要性,护理临床实习成为护理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而实习带教是保障这一环节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方法.但带教实习在实践中还存在着各种问题,如何克服这些问题,让实习带教在护生学习过程中起到大化的作用是现代护理教育的重中之重.本文首先论述了临床带教实习的重要性,然后提出笔者在实践中总结出的存在的各种问题,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

    作者:赵秀芝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非增强螺旋CT与B超在泌尿系结石诊断中的价值比较

    目的:比较非增强螺旋CT与B超在泌尿系结石诊断中的价值.方法:86例疑似泌尿系结石患者同时行非增强螺旋CT与B超检查,随访3d~3个月,并对其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非增强螺旋CT证实泌尿系结石患者为72例,其中B超对泌尿系结石的诊断结果为59例,且有2例为假阳性.非增强螺旋CT与B超对泌尿系结石进行诊断获得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00%、81.9%和100%、85.7%,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B超相比,非增强螺旋CT诊断泌尿系结石的特异度及敏感度更高,对于疑似泌尿系结石、急性肾绞痛患者的诊断均具有较高的检查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韦大忠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脊柱影像学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改革研究

    目的 探讨在医学院本科生及七年制学生学习脊柱影像学中培养学生影像综合应用能力,优化知识结构.方法 对我校本科生及七年制在校学生209人实施新编脊柱影像学课程讲授.结果 采用新的脊柱影像学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及方法的改革,更好地调动了医学院学生学习脊柱影像学的积极性.结论 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姚家琪;叶尔波力木尔扎拜;李晓陵;栾金红;周国兴;尹志伟;王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洛铂联合替吉奥治疗蒽环类和紫杉类化疗失败的晚期乳腺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洛铂联合替吉奥治疗蒽环类和紫杉类化疗失败的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32例对蒽环类和紫杉类化疗失败的晚期乳腺癌患者,给予洛铂联合替吉奥化疗:洛铂30mg/m2,d1;替吉奥80 mg/m2,分2次/d口服,d1~d14,3w为1周期.2周期后按WHO标准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32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其中获CR1例,PR9例,SD10例,PD12例,有效率为31.3%,疾病控制率为62.5%,中位无进展时间为4.1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以1、2级为主,经对症处理后均可耐受.结论 洛铂联合替吉奥治疗蒽环类和紫杉类化疗失败的晚期乳腺癌的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耐受.

    作者:张海燕;张玲;杨升峰;白诺;郝代钧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浅析《医用电子学》课程实验教学研究

    本文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医学检验、影像专业《医用电子学》课程教学为研究背景,分析了医用电子学实验教学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作者:梁金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急性酒精中毒时的心电图改变

    目的 探讨急性酒精中毒时产生的心电图改变.方法 通过对我院急诊观察室2007年~2012年的150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所入选的患者均有急性酒精中毒前6个月以内的心电图检查资料)入院时检查常规12导联心电图.结合其急性酒精中毒前心电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分析150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常规12导联心电图,正常心电图占8.0%(12/150);原有心电图异常而急性酒精中毒后未见明显变化占2.0%(3/150);原有心电图异常,急性中毒后发现其它异常或原有异常加重(如:每分钟早搏个数增加,ST段压低加重,T波倒置加深或由低平转倒置,PR间期、QT间期延长增加等等),经积极救治后心电图恢复如前者占5.3%(8/150);原有心电图正常,急性酒精中毒后心电图异常,经积极救治后心电图恢复正常占84.7%(127/150)常见的心电图改变是:PR问期延长、QT间期延长.未发现原有心电图正常,急性酒精中毒后心电图异常,经积极救治后心电图仍异常者.结论 急性酒精中毒后所致心电图异常改变属非特异性异常改变,几乎都是可逆的.心电图改变大部分是酒精影响心肌细胞的自律性、传导性、离子通道的功能以及心肌的供血不足引起的,并且是可逆的.

    作者:卞燕飞;吴珍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麻醉的效果分析

    目的 通过400例患者的临床实验结果,应用统计学方法探索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流麻醉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通过医用统计学方法严格按照实验要求记录与操作.结果 临床观察数据分析可知,本次实验,R组患者术中术后镇痛效果数据显示明显不如S组中的结果(P<0.05),而且两组患者的清醒时间、患者的离床时间也明显比R组(P<0.05)的时间短.结论 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流麻醉方面的应用效果比单纯丙泊酚用药的强.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的临床效果优越,是很好的临床麻醉用药.

    作者:李浩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妊娠期胆汁淤积综合征的护理

    目的 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 对本院120例IC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胎儿窘迫13例,新生儿窒息4例,产后出血2例,无1例围生儿死亡.结论 正确实施孕期管理,做好产前监护、加强产时产后观察、加强皮肤护理、饮食指导和心理疏导,适时终止妊娠是降低围生儿死亡率和产科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胡丽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静脉滴注致全身性毒性红斑1例

    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25岁,因孕1产0孕40w待产,胎膜早破,于2012年9月4日入院,9月5日行剖宫产术.入院当天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皮试阴性后0.9%氯化钠250ml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2.4g,静脉滴注,1次/d.9月9日患者四肢及腹部出现皮疹,伴瘙痒,立即停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给予对症治疗.2d后患者全身皮肤出现成片状红色皮疹,瘙痒,无破溃.请皮肤科医生会诊,诊断为毒性红斑.用5%葡萄糖氯化钠250ml加甲基强的松龙80mg,0.9%氯化钠100ml加硫代硫酸钠0.64g,静脉滴注,1次/d.第2d,四肢及腹部斑疹消失,头面部和足部仍散在红色斑丘疹.1w后,全身斑疹消退,无新生斑疹.期间每天甲基强的松龙由80mg逐渐减至20mg,后停药,患者痊愈出院.

    作者:伍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中药材便携式荧光激光笔快速检测及其应用研究

    目的 寻求并建立一种低碳、环保、先进、简便、快速的中药材检测方法.方法 将便携式荧光、激光笔应用于中药材检测,利用发出的紫外线、红外线照射药材、饮片表面,通过其荧光颜色特征达到鉴别中药材真伪优劣的目的.结果 该法步骤简单、环保,能达到快速、绿色鉴别中药材的目的.结论 该法适用于药检、医院、企业等的质量监管,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作者:李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脊柱侧弯矫形内固定术的手术配合

    目的 总结脊柱侧弯患者手术中的护理经念.方法 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正确地摆放手术体位,术中熟练准确地配合,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结果 12例脊柱侧弯手术顺利完成,均未发生任何并发症.结论 对脊柱侧弯矫形术,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熟练准确地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杨美燕;王美珍;赖晓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导乐陪产联合导乐仪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导乐陪产结合GT-4A导乐仪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20例单胎头位初产妇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60例采用传统方法观察产程、接产观察组60例采取导乐陪伴分娩,结合导乐仪GT-4A分娩镇痛,比较两组产妇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2h出血量及新生儿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产程时间、剖宫产率、产程中疼痛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率两组无显著差异.结论 陪产联合导乐仪分娩镇痛运用于产妇分娩镇痛效果显著,可显著降低产妇的疼痛程度,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量,有效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韩凤琼;何洁云;曾韵;管秋莹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社区老年糖尿病的护理现状及展望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共同特征的代谢异常综合征.因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缺陷,或者两者同时存在而引起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代谢紊乱,久病可引起心脏、肾脏、眼、血管等组织损害[1].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糖尿病患病率急剧上升,成为世界上四大慢病之一[2].社区内糖尿病患者大部分以老年人、2型糖尿病为主,这种现象给我们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国家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同时也给社区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带来很大影响,所以做好社区老年糖尿病的护理不仅是社区护士的一项义务,也是对社区护理提出的一种挑战.为此本文就社区老年糖尿病护理现作一综述,以期给这项工作带来一定的促进作用.

    作者:孟亚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规范化护士培训中指导教师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目的 调查四川省规范化护士培训中指导教师任职现状,分析存在问题,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调查了四川省16家医院300名规范化护士培训中指导教师的现状,并对3名省卫生厅护理专干以及20名护理负责人进行了访谈.结果 指导教师学历结构多元化,以中专和专科为主;职称结构以初级和中级职称为主;年龄结构主要分布在20~39岁年龄段;指导教师队伍现状影响规范化护士培训的教学满意度和培训质量.结论 建立健全规范化护士培训指导教师的准入制度,加强对指导教师教学理念、教学能力、人文关怀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作者:陈丽;陈晨;文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浅析剖宫产新生儿窒息的预防、抢救及护理

    目的 探讨剖宫产新生儿的抢救及其护理、预防体会.方法 对本文的47例患儿采取恰当的抢救,并做好护理工作和出院指导.结果 47例患者中46例经抢救之后痊愈,1例因并发了肺部炎症,对症处理后好转.结论 合理的抢救措施能提升剖宫产新生儿窒息的治愈率.

    作者:钱秀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应用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于我科治疗的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88例,随机分为三联疗法组(对照组)和四联疗法组(观察组)各44例,对比分析两组疗效和副作用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溃疡直径较治疗前均明显缩小,P<0.05;而实验组较对照组缩小更为明显(P<0.05),在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方面,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以发生消化道症状为主,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对比未见差异(P>0.05).结论 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安全有效.

    作者:左琼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浅谈医院廉政文化建设

    廉政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内容.加强医院廉政文化建设,对造就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纠正医疗行业的不正之风,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缓解医患矛盾,塑造医院良好的社会形象,拓宽医院生存发展空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傅俊俐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盆腔炎性包块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并比较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盆腔炎性包块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盆腔炎性包块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开腹手术组和腹腔镜手术组,每组各75例,其中开腹手术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腹腔镜手术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体温正常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血象恢复正常时间、术后抗生素应用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等.结果 腹腔镜手术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优于开腹手术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腹腔镜手术组患者术后体温正常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血象恢复正常时间、术后抗生素应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开腹手术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同时开腹手术组和腹腔镜手术组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分别为6 7%,0.0%;腹腔镜手术组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手术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相较于开腹手术治疗,腹腔镜手术治疗盆腔炎性包块操作简便,术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切口感染发生风险显著降低,可有效缩短病程,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张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28例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超声检查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患者的超声检查特点,以供医生参考借鉴.方法 对2008年2月~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28例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患者进行本次实验,所有患者均经过病理证实.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超声检查结果与血β-HCG检测结果.结果 28例患者通过超声表现为弥漫型6例,局灶型22例,患者血流信号中,5例患者有星点状信号,7例有条状信号,16例有筛网状信号.28例患者治疗后超声对病灶的显示结果与血β-HCC存在明显的相关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恶性滋养细胞肿瘤使用超声检查的价值较高,医生可将超声与血β-HCG联合对患者进行诊断,以提高诊断价值.

    作者:刘海容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新生儿下呼吸道感染病原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对新生儿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分布以及耐药的情况了解分析,为临床上预防和治疗新生儿的感染提供防治依据.方法 使用法国生物梅里埃ATB系统软件对70例患儿的呼吸道标本分离菌种类以及药敏的结果进行分析;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65例患儿进行肺炎支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衣原体、腺病毒血清抗体进行检测.结果 其中17株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14例大肠埃希菌、12例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要的病原菌.革兰阴性杆菌对美洛培南、哌拉西林、亚胺培南等较为敏感,葡萄球菌对青霉素有明显的耐药性.65例患儿中其中28例患儿检验出呼吸道合胞病毒,18株肺炎支原体,9株肺炎衣原体,3株腺病毒,其他的7株.结论 新生儿的呼吸道感染原因较为复杂,临床上应该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来采取相应的措施,清楚患儿感染的原因,根据检测的结果使用相应的抗生素,避免疾病的反复和耐药菌产生.

    作者:王哲存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