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从一起学校流感暴发应急处置看校园传染病防控对策

赵红洋

关键词:学校流感, 应急处置, 校园传染病, 防控对策
摘要:目的 根据一起学校流感暴发案例探讨校园传染病防控对策.方法 根据我市某学校流感暴发,就流感应急处置情况及传染病防控建议对全校师生及领导进行调查,并邀请5名专家展开针对性探讨.结果 学校应加强前期应急预案建立与调整、应急工作人员配置、学生健康档案及疫情管理档案建立及应用,强化生病学生登记、追查工作,合理安排师生作息、教学时间,科学实施隔离、消毒、预防接种及人员调度工作.结论 学校应将传染病预防管理工作分为前期准备及实际应急处置两大部分,强化前期档案、应急预案的建立与管理工作,同时根据传染情况规范各环节控制及教育宣传工作,是控制与消除校园传染病蔓延的首要措施.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奥沙利铂联合5-FU对胃癌化疗疗效分析

    目的 研究奥沙利铂联合5-FU在应用于胃癌化疗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自2003年1月~2011年1月所收治的胃癌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取方式将其划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计90例 治疗组采取奥沙利铂联合5-FU动脉灌注化疗之后进行手术,对照组进行常规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化疗过程中的毒副作用,手术过程中治疗情况以及随访3a内的生存率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通过采取奥沙利铂联合5-FU化疗的方式,患者手术阶段并发生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手术阶段切除率以及随访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以上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奥沙利铂联合5-FU动脉灌注化疗毒副作用较低,能够显著提高术中切除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且对于提高胃癌患者术后生存率而言均有着重要作用,综合优势显著,值得临床重视与推广.

    作者:曾红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人工全髋关节双侧同期置换术的护理配合

    目的 探讨人工全髋关节双侧同期置换术中的护理配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0月~2012年10月22例双侧同期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术前心理护理、手术中护理配合.结果 2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1例并发症发生,术后均康复出院.结论 人工全髋关节双侧同期置换术中护理配合的关键包括术前患者心理护理,尽可能消除患者紧张情绪;手术护士掌握手术流程,完善术前准备,术中确保各种器械的正常使用,协助医生缩短手术时间;增强手术室人员感染控制意识,降低感染风险.

    作者:郭静;刘晓燕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35例脑出血的院前急救护理

    目的 总结脑出血院前急救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脑出血患者在院前急救中的护理措施.结果 经现场处理,重视搬运技术及运输途中的安全及护理减少了脑出血患者死亡率和伤残率.病情平稳后转入医院治疗,无1例院前死亡.结论 脑出血患者在院前急救中及时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是提高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王秋菊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论早期康复干预管理模式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 分析早期康复干预管理模式对急性脑卒中病患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随期把6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分成2组,早期康复干预30例,对照组30例,早期康复干预组患者在生命体征平稳48h后,则开始实行边治疗边康复训练计划,30d后转至康复科行常规康复训练30d;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30d后转至康复科行常规康复训练30d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测以及改良Barthel指数分别对患者在生命体征平稳48h后及康复系统训练30d及转至康复科30d各个阶段的神经功能等进行评测和ADL评分.结果 早期康复干预组功能评测和ADL评分相比对照组有明显的改善.结论 早期康复干预对于急性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康复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作者:李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目的 探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对16例脊髓型颈椎病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结果 慢性组病例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快且明显.急性组病例术后恢复较慢.结论 脊髓型颈椎病应尽早实施手术治疗,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为较好治疗方式.

    作者:杨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抵抗素(resistin)水平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关系.方法 6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组30例、急性心肌梗死组30例.另取正常人30例为对照组,测定三组血清抵抗素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及对照组血清抵抗素水平分别为(1.00±0.11)、(0.96±0.11)、(0.57±0.08) μg/L.急性心肌梗死组及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检测血清抵抗素水平有助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血清抵抗素水平越高,冠脉病变程度越严重.

    作者:耿化之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如何在内科护理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

    内科护理学课程是护理专业重要的主干专业课,现代护理观和整体护理实践都要求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能够独立判断、独立决策和独立执行,这就要求我们在护理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作者:夏继凤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基于PowerBuilder的门诊医生工作站系统设计与实现

    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化时代,计算机在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医院里信息系统已成为医院科学管理和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

    作者:崔明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康复操在老年胆道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术后康复操对老年胆道术后患者各功能指标影响.方法 将80例开腹胆道手术后的老年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前者术后接受康复操锻炼,实施后与对照组(未实施术后康复操)比较各项观察指标.结果 实验组的疼痛发生率、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切口的愈合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术后康复操能够明显改善老年胆道术后患者各项功能指标,促进患者胆道术后早期康复.

    作者:张茜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急性酒精中毒的急救与护理体会

    目的 提高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护理.方法 对50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进行急救并加强病情观察,呼吸道护理,基础护理及心理护理.结果 50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均康复出院,无明显并发症出现. 结论 早期催吐洗胃并且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护理的关键.

    作者:陆秋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中医对高血压病的分级预防和治疗

    目的 利用中医的方法,对不同分级的高血压病患者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治疗,探讨其预防效果和医药价值.方法 将2011年3月~2012年12月入住本院的不同分级的高血压病56例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以及对照组,每组有患者28例,在实验组采取中医治疗方法对高血压病的分级治疗,在对照组采取西医的方法对高血压病患者进行治疗,对比治疗前后血压控制效果、撤药综合征情况、治疗费用以及患者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两组治疗后的血压控制效果类似,并且P>0.05,不存在统计显著性差异,实验组在撤药后没有出现类似面部潮红、头晕目眩、心跳加速以及抑郁等撤药综合征,而对照组在撤药之后,出现1例心跳加速,2例面部潮红,8例血压飙升等情况,实验组治疗费应比对照组低,病患满意度比对照组高,并且P<0.05,存在统计显著性差异.结论 利用中医的方法对不同分级的高血压病患者进行治疗,安全有效,具有进一步研究以及推广价值.

    作者:罗坚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附子楮实汤治疗肝硬化腹水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 观察附子楮实汤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6例肝硬化腹水患者,在常规护肝药的基础上,给予利尿及对症治疗,并适当补充白蛋白,配合口服附子楮实汤治疗,施以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皮肤护理及健康指导.治疗6w后观察腹水消退时间,肝功能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腹水消退时间比常规治疗方法时间缩短,肝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附子楮实汤治疗肝硬化腹水疗效显著.

    作者:姚必凤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分层岗位培训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实施方法

    2011年我院根据卫生部下发的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对原来的供应室进行了全面改建,成为本地区第一家层流净化消毒供应中心;全面实行了手供一体化集中式管理.由于管理模式的改变,硬件设施的引进及一些新技术应用,必须对消毒供应中心实行专业化、规范化的科学管理方法.如果要达到规范要求除了制定严格工作制度、岗位职责、科学的工作流程以外人员专业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成为消毒供应中心质量控制过程的关键.

    作者:林胜惠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胃癌根治术患者临床营养支持治疗的应用进展

    胃癌根治术后的营养支持治疗是胃癌手术患者整体治疗中重要一环,笔者将近几年的研究成果作一综述.胃癌患者术后机体高代谢、低蛋白、免疫力低下.在实际临床治疗过程中,肠内肠外营养应遵循个体化原则,彼此完善、互相补充,合理适时地结合应用.今后努力方向:充分利用生命科学中的高新技术,从细胞分子水平干预营养治疗.

    作者:马立国;杜丽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痤疮的研究进展

    痤疮(acne vulgaris)是一种青春期常见的毛囊皮脂腺的慢炎症性疾病,表现为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和瘢痕,好发于面、背、胸等富含皮脂腺的部位[1].该病为临床常见的皮肤病,病程缓慢,易于复发,多见于青少年,给患者带来较大的不便.

    作者:王伯亚;张妮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乌司他丁预防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患者造影剂肾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能否有效降低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患者的造影剂肾病(CIN)发生率.方法 将住院治疗拟行PCI的患者98例,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W组)和常规治疗组(C组),每组49例 C组给予常规水化治疗,W组PCI开始前30 min静脉滴注乌司他丁300000U,术后3d静滴乌司他丁300000U/d,记录患者术前以及术后第1、2、3d晨空腹血肌酐(Scr)、尿素氯(BUN),并计算肾小球滤过率(GFR).结果 PCI术后第3dC组血Scr水平显著高于W组且较术前基础值明显增高;C组PCI术后CIN的发生率高于W组.结论 乌司他丁能有效降低行PCI患者术后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

    作者:任杰;魏欣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探索提高医学影像学教学效果的途径

    针对医学影像学的特殊性,以及影像医学专业学生的特点,结合作者在教学中的体会,探讨理论和实践结合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王守玉;刘春杰;孙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目标性监测效果评价及分析

    目的 了解外科手术切口部位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评价采取干预措施后的控制效果.方法 确定外一科(普外)、外二科(脑外和骨科)的手术患者作为监测对象,分2个监测阶段,第一阶段主要了解引起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本阶段的感染率,然后采取相应措施,如手术患者在门诊做好术前准备以缩短术前住院时间,规范手术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无菌技术操作,将手术医生的操作进行危险因素的评估后反馈给手术者等进行干预.第二阶段评价采取相应措施后切口感染控制情况及干预效果.结果 2个阶段共监测手术2304例次,手术部位感染58例次,手术部位总感染率为2.5%,干预前后分别为3.2%及 1.6%,两者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结论 对手术部位感染进行目标性监测能有效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

    作者:罗志芬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血小板减少120例原因分析

    目的 探讨120例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方法 选择120例TP患者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0例患者当中,有造血系统良性疾病患者72例(60.0%),有造血系统恶性疾病患者16例(13.3%),有非造血系统疾病患者29例(24.2%),所有患者当中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ITP)患者所占比率大,为58例(48.3%);造血系统良性疾病、造血系统恶性疾病以及非造血系统疾病该三大疾病类型在治疗前的血小板计数分别为(31.7±19.2)×109·L-1、(28.4±18.3)×109·L-1与(31.3±17.2)×109·L-1,三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三者在治疗前其血小板数值的分布比例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引发血小板减少的原因较多,临床医生应充分了解病史,详细体格检查,合理选择实验室检查.将有助于准确诊断并避免误诊.

    作者:张子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急性阑尾炎手术和保守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 通过观察我院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探讨分析采用手术方法与保守方法治疗该疾病的效果.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平分成手术治疗组与保守治疗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预后差异情况.结果 手术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00%,术后诊断出不同阑尾炎的血常规检查结果具有差异性,而保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存在18.00%的复发率.结论 两种治疗方法各有优缺点,而相比保守治疗方法,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患者具有术后治疗彻底、无复发的特点,但临床治疗前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辨证地选择治疗方法,才能提高患者整体治疗质量水平,值得临床上推广研究.

    作者:王燕雄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