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索提高医学影像学教学效果的途径

王守玉;刘春杰;孙辉

关键词:医学影像学,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教学效果
摘要:针对医学影像学的特殊性,以及影像医学专业学生的特点,结合作者在教学中的体会,探讨理论和实践结合提高教学效果.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阿非血管化髂骨移植重建下颌骨缺损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 寻找非血管化髂骨移植重建下颌骨缺损的理想方案.方法 本组病例15例,成釉细胞瘤9例,下颌骨角化囊肿3例,牙龈癌术后二期修复2例,骨化性纤维瘤1例,有放疗史1例,使用非血管化髂骨移植重建下颌骨因肿瘤手术引起的术后缺损,分析非血管化髂骨移植重建下颌骨缺损适应症及手术操作要点.结果 14例患者创口一期愈合,另1例为创口二期愈合,术后3月,6月,线状透光阴影减低,线状阴影逐渐变模糊,可见骨小梁,骨质密度开始逐渐增高,1a复查骨小梁纹理清楚,下颌骨的连续性得以恢复,肿瘤来见复发,开口度基本正常,咬合关系恢复良好,外形满意.结论 使用非血管化髂骨移植重建下颌骨缺损是下颌骨缺损的理想修复方法之一,但术前要严格适应症,受植区感染、瘢痕及有放疗史非绝对禁忌症,但术前应结合全身营养状况等因素慎重考虑,如二期修复可在受植床非感染下进行.手术中坚固内固定极为重要.

    作者:冼淡;陈巨峰;王磊;李金;莫础嘉;劳均平;李捷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心电图和肌钙蛋白Ⅰ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早期诊断价值比较

    目的 探讨心电图(ECG)和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385例ACS患者,采用ECG和cTnI定性检测法,与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比较,分析ECG与cTnI检测结果.结果 在308例ECG阳性中,相关血管完全闭塞160例,中重度狭窄271例;242例cTnI阳性中血管闭塞133例,中重度狭窄238例;ECG和cTnI二者在血管病变检出上具有较高的同向性,发病早期ECG检测较cTnI检测敏感.结论 心电图与cTnI定性检测对ACS有较高诊断价值,发病早期ECG检测较cTnI检测敏感,二者联合检测在基层医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郑丽凤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混血穴位注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本课题主要研究探讨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混血穴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性及可能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混血穴位注射,疗程6个月,并与对照1组(自血穴位注射)及2组(单纯注射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从肝功能、免疫功能、实验动物肝活组织检查、肝纤维化指标项目检测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显示治疗组在在抑制HBV复制、减轻及改善肝组织病理损伤和纤维化进展、改善肝炎预后等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对照1、2二组比较,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混血穴位注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确能提高单纯自血穴注及注射HBV-IRNA的治疗效果,肯定本疗法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作用,可作为一种免疫过继疗法、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作者:李烨;卢梅生;张奉学;赖洪康;劳绍祥;张耀辉;王新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我国医学科技期刊的品牌战略——以《重庆医学》杂志为例

    目前中国医药期刊业步入品牌探索期或品牌竞争期.期刊业推行品牌战略,既有市场经济环境下文化体制改革的社会背景,也有期刊业自身的生存原因.品牌战略主要体现为品牌的内涵、品牌定位,以及品牌策划的原则与措施.

    作者:徐川平;王明丰;钱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附子楮实汤治疗肝硬化腹水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 观察附子楮实汤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6例肝硬化腹水患者,在常规护肝药的基础上,给予利尿及对症治疗,并适当补充白蛋白,配合口服附子楮实汤治疗,施以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皮肤护理及健康指导.治疗6w后观察腹水消退时间,肝功能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腹水消退时间比常规治疗方法时间缩短,肝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附子楮实汤治疗肝硬化腹水疗效显著.

    作者:姚必凤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急性肺栓塞的心电图改变及鉴别诊断

    目的 探讨急性肺栓塞患者心电图的改变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0月期间诊断的急性肺栓塞患者的心电图变化.结果 急性肺栓塞患者的心电图改变常见的有窦性心动过速、SⅠQⅢTⅢ、QⅢTⅢ、V1-V3T波呈现缺血性改变、完全或不完全的右束支传导阻滞、房颤及房扑等改变,经过溶栓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电图检查在急性肺栓塞的临床诊断中表现出非特异性的特点,但是能够及早发现急性肺栓塞患者的心电图特征,因此,在临床中应紧密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等进行综合分析做出诊断.

    作者:张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细胞因子研究进展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常见科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已成为致盲的重要原因.DR的发病是一个很复杂的病理过程,确切机制目前尚不清楚.视网膜新生血管和慢性视网膜水肿是DR威胁视力的两种主要原因,新生血管与视网膜缺血、缺氧关系密切.近年研究发现,细胞因子在DR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细胞因子是对细胞分化、生长、增殖及功能等具有调节作用的蛋白多肽,它们有很强的生物学效应,缺血的视网膜可分泌细胞因子来刺激残存血管增生,其中主要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转化生长因子(T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肿瘤坏死因子(TNF)及其受体等.从细胞因子的角度探讨DR的发病机制,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现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的细胞因子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张芳;刘斌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肠造口管理的护理进展

    肠造口是指因治疗需要,把一段肠管拉出腹腔,并将开口缝合于腹壁切口上以排泄粪便[1].其作用就是代替原来的肛门行使排便功能,实际上就是粪便出口的改道,对整体的消化功能影响不大[2].常见的肠造口是回肠末端或结肠造口,俗称人工肛门.据报道,我国目前每年约有10万人因有大肠疾病或外伤而接受肠造口术,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约100万.

    作者:秦旺喜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空腹条件下超声在老年人胃癌诊断与预后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空腹条件下超声在老年人胃癌诊断与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41例老年胃癌患者为观察对象,回顾分析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的符合率.结果 超声诊断与术后病理检查的符合率为77.50%,晚期胃癌与进展期胃癌患者的胃壁厚度对比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且分化程度及病理分期与血流分期关系对比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 本次临床研究结果表明,空腹条件下超声检查在老年人胃癌的诊断与预后中,都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赵霏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下肢长干骨骨折应用带锁髓内钉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目的 总结应用带锁髓内钉术治疗下肢长干骨骨折的治疗效果,分析术后并发症的应用,提出防治方法.方法 对98例股骨、胫骨干骨折应用带锁髓内钉治疗病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全部骨折均骨性愈合,出现各种并发症12例.结论 带锁骨髓内钉具有损伤小,骨膜干扰小,骨折固定力臂长等优点.虽有不少并发症,只要不断总结改进,大部分是可以避免的,其应用是安全和稳定的.

    作者:李裕林;蒋建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38例重型妊娠合并高血压病患者院前急救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究38例重型妊娠合并高血压病患者院前急救的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2012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8例重型妊娠合并高血压病患者院前急救护理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均安全到院,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到院后,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采用引产、剖宫产或自然分娩终止妊娠,胎儿均成功娩出,无死亡新生儿.结论 通过快速、科学、正确的院前急救护理,可有效改善重度妊高症孕产妇的预后质量.

    作者:余洪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选择性腹部动脉造影及栓塞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选择性腹部动脉造影及栓塞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及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31例选择性腹部动脉造影及栓塞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资料. 结果 2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通过选择性腹部动脉造影及栓塞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应用围手术期护理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结论 选择性腹部动脉造影及栓塞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谷建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观察布地奈德联合华法林钠治疗结肠炎102例的疗效

    目的 观察华法林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204例结肠炎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102例患者给予布地奈德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华法林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及不适症状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适症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华法林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结肠炎见效迅速,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湘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乙肝肝硬化患者的心理护理

    乙肝肝硬化患者长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对愈后具有重要的意义,对这类患者在综合治疗和护理基础上进行了心理护理,现将护理措施介绍如下.

    作者:郭宝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我院科研档案资料收集过程管理及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随着我院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科研课题立项数目逐年增多,因而产生了大量的科研档案资料.本文探讨了医院科研档案资料收集管理过程的具体方法和存在的问题,强调应进一步加强档案知识的培训学习、提高全员档案意识;规范档案书写格式;创新管理思维模式;健全医院档案规章制度、补充完善激励机制等,并提出了管理对策与建议,以促进医院科研档案管理工作更加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和标准化,从而增强医院在整个行业中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作者:张京萍;韩小强;郭春;焦杨;席家宁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乌司他丁预防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患者造影剂肾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能否有效降低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患者的造影剂肾病(CIN)发生率.方法 将住院治疗拟行PCI的患者98例,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W组)和常规治疗组(C组),每组49例 C组给予常规水化治疗,W组PCI开始前30 min静脉滴注乌司他丁300000U,术后3d静滴乌司他丁300000U/d,记录患者术前以及术后第1、2、3d晨空腹血肌酐(Scr)、尿素氯(BUN),并计算肾小球滤过率(GFR).结果 PCI术后第3dC组血Scr水平显著高于W组且较术前基础值明显增高;C组PCI术后CIN的发生率高于W组.结论 乌司他丁能有效降低行PCI患者术后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

    作者:任杰;魏欣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68例俯卧位脊柱后路手术的体位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俯卧位脊柱后路手术的体位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于2011年3月~2012年5月收治的68例行脊柱后路手术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总结其护理措施及相关体会.结果 68例脊柱手术患者在行以上俯卧位护理情况下均达到预期手术要求,均未发生任何严重并发症及护理不当事件,其中仅有3例因受压表现有轻微面部肿胀及4例股外侧皮神麻痹,但经术后给予相应处理均很快恢复,因此整体结果令人满意.结论 精确且细致的体位护理是有效免除脊柱后路手术并发症发生,积极改善手术预后的重要措施.

    作者:龚启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老年幽闭恐惧症患者在MRI检查中的临床观察及心理干预

    目的 消除老年幽闭恐惧症患者在核磁共振检查时的恐惧心理,提高对老年幽闭恐惧症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68例老年幽闭恐惧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并采用相应的心理干预及对应措施.结果 有62例通过心理干预后再次进入检查室(有19例患者由家属或工作人员陪同)完成了扫描检查,其中6例由于多种原因虽经心理干预后仍拒绝配合继续检查.结论 采用相应的心理干预及对应措施,能够减轻老年幽闭恐惧症患者的恐惧心理,使其能够配合完成核磁共振检查.

    作者:廖新彬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中医药配合心理调适治疗更年期综合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通过对患有更年期综合征的患者采用中医药配合心理调试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治疗疗效.方法 通过对比分析法对我院自2011年7月~2012年11月收治的200例患有更年期综合征的患者进行治疗,采用随机抽取法将其分为试验组以及对照组,对试验组的患者采取中医药配合心理调试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的患者仅采用西医药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每组患者各100例,通过患者满意度、治疗成功率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过我院治疗的效果显示,中医药配合心理调试相对于对照组而言具有良好的疗效,治愈效率更高一些,两组治疗数据之间具有显著性的差异,拥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药配合心理调试治疗更年期综合症具有良好的疗效,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具有显著临床实践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陈雪燕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麻醉的效果分析

    目的 通过400例患者的临床实验结果,应用统计学方法探索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流麻醉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通过医用统计学方法严格按照实验要求记录与操作.结果 临床观察数据分析可知,本次实验,R组患者术中术后镇痛效果数据显示明显不如S组中的结果(P<0.05),而且两组患者的清醒时间、患者的离床时间也明显比R组(P<0.05)的时间短.结论 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流麻醉方面的应用效果比单纯丙泊酚用药的强.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的临床效果优越,是很好的临床麻醉用药.

    作者:李浩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