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凤
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在临床中常用的血管通路,各种原因所致血肿难以避免.本人复习文献,总结了动静脉内瘘发生皮下血肿的原因、预防,及发生血肿后如何护理,以尽快恢复内瘘功能,延长内瘘使用寿命.
作者:樊学侠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胎儿纤维连接蛋白(fetal fibronentin,fFN)对先兆早产孕妇发生早产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11年06月-2012年12月在我院产科就诊的先兆早产孕妇126例,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先兆早产孕妇阴道分泌物中fFN,同时追踪这些孕妇的妊娠结果.结果 126例先兆早产孕妇中,fFN阳性者60例,阴性者66例,fFN阳性率47.6%;fFN阳性组临产时孕周<35w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阴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fFN检测在先兆早产孕妇早产预测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蒲成坤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术前髂内动脉导管化疗对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HIF-1α、Ki-67和VEGF表达的影响及临床意义,以从分子生物学角度对动脉导管化疗的疗效进行评估.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46例膀胱尿路上皮癌髂内动脉导管化疗前后组织中HIF-1α、Ki-67和VEGF进行检测,并观察化疗后癌组织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动脉导管化疗前后HIF-1α、Ki-67和VEGF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1%VS52.2%、87.0%VS65.2%和60.9%VS37.0%,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化疗后癌组织病理分级明显降低,且超微结构观察到的癌细胞有明显受损改变.结论 检测HIF-1α、Ki-67和VEGF对膀胱尿路上皮癌髂内动脉导管化疗的疗效判断有重要意义,髂内动脉导管化疗能明显降低肿瘤标记物的表达,作为一种新辅助化疗方案将为临床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可成为以后一种可信、有效的综合治疗手段.
作者:张前进;王友宝;韩韬;祝昌明;夏清建;曲江磊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心脑血管介入术致迷走神经反射临床护理措施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在2011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收治的112例经心脑血管介入术致迷走神经反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所有患者均给予肾上腺素、多巴胺、阿托品药物进行急救.结果 经过抢救治疗仅有1例患者血压、心率未回复,抢救无效死亡,其余患者不仅心率、血压恢复,且临床症状消失.结论 临床上减少牵拉、压迫、空腔器脏刺激,及时补充血容量并给与患者适当的心理护理,可有效的提升抢救的成功效率.
作者:郭艳芬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分析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对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病患者的治疗,并探讨其体会.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脊柱骨科在2010年7月~2012年3月期间收入院的27例经X线摄片与CT扫描确诊为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病患者,均行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后分析其疗效,以植骨成活率、并发症发生率、神经功能改善率等为观察指标.结果 经手术治疗后,患者植骨均成活,达到骨性愈合,植骨成活率为100%;未见明显并发症发生,无内固定器材断裂、骨折脱位再移位,并发症发生率为0;神经功能显著改善8例,有效改善17例,改善不明显2例,神经功能改善率为92.6%.结论 对于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病患者,选用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疗效肯定,能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值得在脊柱骨科推广.
作者:唐俊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复方嗜酸乳杆菌片治疗急性非感染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06例急性非感染性腹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53例,对照组153例.治疗组用复方嗜酸乳杆菌片(益君康)口服,对照组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美常安)口服,3d后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在腹泻次数减少、腹泻停止时间、出现脱水病例方面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复方嗜酸乳杆菌片治疗急性非感染性腹泻疗效满意.
作者:冯欣 刊期: 2013年第04期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我国在用人模式方面也经历了重大的变革.传统的国家计划配置模式自主双向选择的模式所取代.因此,劳务派遣作为新型用人模式的代表应运而生.认真分析其利与弊,寻求解决弊端的方法必将为医院发展做出贡献.
作者:郝磊俊 刊期: 2013年第04期
通过1a多的药房实践,探索分析小包装中药饮片临床使用利弊,发现小包装中药饮片优点明显,剂量准确、饮片纯净、质量易控、效率提高、容易监管等;同时也存在缺点,成本提高、剂量受限、容易霉变、增加使用麻烦和环境污染等.利弊同时关注,有利于小包装中药饮片的发展.
作者:朱金段;刘香英;黄伟斌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医院中长期留置尿管患者并发症的预防对策.方法 以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且在临床上长期留置尿管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引起其并发症的主要原因以及预防措施.结果 在100例长期留置尿管的患者中有40例出现并发症,其中5例为尿管拔除困难,6例为引流不畅,3例为尿路出血,8例为漏尿,18例为尿路感染.结论 在临床上,由于长期留置尿管而引发的并发症十分常见,因此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充分了解各种并发症的病发原因,并针对其病因进行预防.
作者:何俊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AIDS患者的血浆LAC的检测情况.方法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对1625例AIDS患者和300例正常人的血浆LAC进行检测,对检测结果用T检验进行比对.结果 AIDS患者和正常的血浆LAC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血浆LAC的检测对分析AIDS患者病情、指示预后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世立;唐柳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对宫腔镜治疗爱母环移位的治疗方法和疗效进行探讨.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492例节育器移位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 爱母环节育器移位率高,为98.55%.宫腔镜治疗节育器各类型移位成功率为99.3%.结论 爱母环移位率高于其他类型节育器,宫腔镜下节育器移位的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絮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的面和量不断拓展,经过高科技的研发,再回归社会,充分发挥其社会效益.作为医院的重要信息:病历档案,既是科技档案又是医院信息记录,所以它具有档案属性又具有信息属性,正是这种双重性,决定了它的特殊性质,其发展方向是实现医院工作的现代化,即用现代化的设备、技术,服务手段及先进的科学管理方式来取得病历档案的工作效益和社会效益.新方法和新思维给病案管理的方法和模式带来了极大的冲击,病案部门的职能在新形势下逐步转变.
作者:江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不少国家和地区的资料表明,目前哮喘发病率仍有增加的趋势,在我国哮喘的发病率约为1%[1].在现阶段,哮喘有效的治疗措施是吸入糖皮质激素,但有一部分哮喘患者却对吸人激素治疗反应欠佳.研究表明吸烟对哮喘患者气道炎症及对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反应性都有影响[2].本研究通过比较吸烟和非吸烟支气管哮喘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相关指标的变化,探讨吸烟对此类患者糖皮质激素治疗疗效的影响.
作者:郑新远 刊期: 2013年第04期
近年来,由于孕妇营养过剩致胎儿过大以及病理产科,产妇除剖产率高外,阴道分娩的产妇为了缩短第二产程,加速分娩以及防止自然分娩和手术产所造成的严重会阴裂伤.因此为了避免会阴有撕裂伤,减轻产妇在产程中及产后创口的痛苦,减少产后出血和利于产后康复,正确处理产程,严密观察产程的进展,预防产程延长,预防伤口感染,减少肿胀和疼痛,及时行会阴后-侧切开[1].
作者:李桂凤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对广泛子宫切除术后尿潴留的治疗进行探讨.方法 对在我院首次接受广泛子宫切除术后出现尿潴留的68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进行不同的临床干预治疗.实验组采用间断导尿及膀胱物理治疗,对照组按常规方法继续留置尿管及膀胱物理治疗,治疗15d为一疗程.结果 实验组治愈率100%,尿路感染率为5.9%(2例),对照组治愈率为70.6%,尿路感染率为5.9%(2例).治疗效果有显著差异.结论 对广泛子宫切除术后尿潴留进行间断导尿及膀胱物理治疗可有效促进膀胱功能恢复,治疗尿潴留.
作者:陈静平;谭莹;杨洲;郑小敏;阳晓敏;陆媛媛;杨静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将互动一体化护理应用于直肠癌肠造口患者术后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可行性.方法 将120例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与实验组60例,成立术后护理小组,将互动一体化护理贯穿于术后康复的始终.分别在患者术后1~2w及出院后2个月进行评分比较.结果 新模式下肠造口患者术后身心健康状况较传统护理模式下明显改观.结论 互动一体化护理模式优于传统护理模式.
作者:黄凤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对不同方法去除胶布痕迹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 随机选择2012年2月~8月于我院妇科30例乳癌术后化疗锁骨下静脉穿刺患者,因置管护理更换敷料频繁,胶布痕迹较多,需要进行胶布痕迹清除,本试验分别使用石蜡油、风油精、酒精和松节油四种方法进行去除,对四种清除方法的优缺点进行对比研究,并设计问卷对30例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 通过调查发现患者对石蜡油棉球清除法的满意度为96.67%,对风油精、酒精和松节油的护理满意度为93.33%、76.67%和73.33%,石蜡油同风油精的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酒精、松节油的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石蜡油在胶布清除中的应用效果明显,改善了患者的舒适度和美观度,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作者:黄引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胃间质瘤切除术的可行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2年7月于我科行腹腔镜胃间质瘤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9例患者(男性8例,女性11例)均在全麻下成功行腹腔镜胃间质瘤切除术,手术平均时间(121±37)min,术中平均出血量(51±15)ml,术后住院时间(7.2±1.6)d,术后24~36h内恢复胃肠道蠕动,术后病理均确诊为间质瘤,肿瘤平均大小(3.2±1.0)cm,CD117、CD34阳性率均为100%.平均随访时间24.6个月(6~35个月),未发现肿瘤转移或复发.结论 腹腔镜下胃间质瘤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
作者:沈亦斌;寿春晖;邬一军;于吉人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分析针灸、刮痧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1年1月~12月收治的15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意愿分为针灸组、刮痧组和综合组三组,每组各50例.针灸组采用针灸治疗法,刮痧组采用刮痧治疗法,综合组采用针灸和刮痧两种治疗方法.10d为一疗程,三个疗程后,对比三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三组患者的治疗即刻疗效、治疗次数以及治疗有效率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针灸组和刮痧组.三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不良反应.结论 针灸结合刮痧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周坤容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双筒高压注射器在64排螺旋CT中的应用及团注时所显示的压力图的分析.方法 对560例患者进行CT增强扫描检查,采用双筒高压注射器静脉注射造影剂碘海醇300 mg/100mL并记录压力图.结果 560例患者,其中1例因连接不慎导致针头脱落,药液未注入体内,显示器上基本无压力显示;3例因患者长时间化疗,血管耐受性差,导致血管破裂后药液外渗,高压注射器上所显示的压力超过325psi,并发出报警声.其余均取得满意效果.结论 双筒高压注射器应用于64排螺旋CT 增强扫描中可有效避免了无效造影剂的形成,节约了造影剂.通过对团注时所显示的压力图进行观察和分析,可大大降低药液外渗的几率,提高检查成功率,给临床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作者:苑晓丹;李善杰 刊期: 201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