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双筒高压注射器在64排螺旋CT中的应用及压力图分析

苑晓丹;李善杰

关键词:高压注射器, 增强扫描, 压力图
摘要:目的 探讨双筒高压注射器在64排螺旋CT中的应用及团注时所显示的压力图的分析.方法 对560例患者进行CT增强扫描检查,采用双筒高压注射器静脉注射造影剂碘海醇300 mg/100mL并记录压力图.结果 560例患者,其中1例因连接不慎导致针头脱落,药液未注入体内,显示器上基本无压力显示;3例因患者长时间化疗,血管耐受性差,导致血管破裂后药液外渗,高压注射器上所显示的压力超过325psi,并发出报警声.其余均取得满意效果.结论 双筒高压注射器应用于64排螺旋CT 增强扫描中可有效避免了无效造影剂的形成,节约了造影剂.通过对团注时所显示的压力图进行观察和分析,可大大降低药液外渗的几率,提高检查成功率,给临床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肝胆患者外科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索我国肝胆病患者围手术时期术后胃肠等功能的恢复及相关处理措施,以便为我国临床治疗提供相应依据.方法 本文所取的是2002年1月~2012年12月间至我院就诊的患者,共计76例,并对患者进行术前检验及处理,预防性的运用抗生素,术后对肛门排气及肠鸣音的恢复等相关功能进行常规检测及治疗,依据这些指标来判断胃肠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 特殊处理组手术之后10h出现不规则化的肠蠕动,在30h之后已基本上恢复到正常的肠蠕动状态.而常规组手术之后24h才出现不规则化的肠蠕动,在42h之后基本恢复到正常化的肠蠕动状态.将两组之间首次肛门的排气时间及肠鸣音恢复的时间进行比较,两者相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即(P<0.01).对两组治疗前后血液及电解质进行常规性的检测,肾、肝的功能都正常,未见异常现象.结论 正确在围手术期对患者进行术后胃肠等功能的恢复对于肝胆疾病患者具有重大意义,在患者术后恢复过程当中,具有不可磨灭的意义及作用.

    作者:黄海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手术治疗42例股骨颈骨折疗效分析

    目的 探索并总结股骨颈骨折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4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采取不同的骨折内固定方法治疗.结果头下型骨折移位明显的手术后出现骨折不愈合并头坏死几率高,其他型骨折采取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预后良好.结论临床上应根据骨折类型的不同及年龄的不同,选择其适合的治疗方案.

    作者:康果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呼吸系统疾病分类用药浅析

    目的 通过对呼吸系统疾病用药分类进行分析,从而体现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药物的不同药效.方法 采用回顾分析法对我院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用药分类情况进行分析,统计不同药物品种每年的药物金额,采用JAVA的排序方法对药物金额进行排序,从而分析我院药物品种金额前10位的药物比率.根据患者不同的病症采取的用药情况分析,从而体现我国目前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用药情况.结果 按照患者病症严重情况、病情归属对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药物进行分类,体现了我院药物分类的科学性,我院对不同病患进行对症下药,从而有效控制患者病情的发展.结论 呼吸系统疾病分类用药,有效提高了医生的配药速率与效率,并且进行药物应用时具有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配药,提高了患者的满意程度.

    作者:邓贤达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5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护理

    总结了50例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护理.及时评估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程度,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和护理.包括:心理护理、食物形态的选择、合理的进食体位、吞咽训练及鼻饲期间的康复护理等,减少了患者误吸、窒息的危险,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盛伶俐;徐咏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现代教育技术在微生物学检验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

    微生物学检验是检验医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现代教育技术作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微生物学检验教学中被广泛应用,对于丰富教学内容,改革实验教学方式,结合临床实际不断更新学科知识和在教学中随时拓展、增补学术前沿知识,促进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汤小军;黄建春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150例急诊留观患者实施中医辨证施护的护理体会

    目的 研究中医辨证施护在我院急诊留观患者中的使用情况,探讨中医辩证施护和急诊留观患者的关系.为中医辨证施护在临床中的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抽取我院2011年11月~2012年11月的150例急诊留观患者资料,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中医辨证施护,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并分析中医辨证施护的具体措施、特点和作用.结果 150例急诊留观患者实施中医辨证施护后,病情出现了明显的好转.结论 中医辨证施护对急诊留观患者的治疗有着重要作用,在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

    作者:罗远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中建立良好服药依从性、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护理满意度等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10例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55例患者实施传统治疗和护理为对照组,另55例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为观察组.在住院期间及出院 3个月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比较分析两组患者问卷调查结果.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服药依从性、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方面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P<0.05),其中观察组89.09%的患者建立了良好的服药依从性,取得了96.9 ± 0.67的护理质量综合成绩,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达到93.9%.结论 对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有效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护理质量及护理工作满意度,对加强护理管理及加快肺结核的控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韩爱华;熊凤鸣;肖平;贾文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论药物新剂型的发展研究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新材料、新辅料、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不断涌现,极大地促进了药物新剂型的发展和完善.本文综述了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主要的药物新剂型.

    作者:王沪凯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发挥共青团在医院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医院文化建设是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共青团作为医院的青年组织,在医院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共青团思想建设、人才建设、服务医院中心工作及开展特色活动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共青团参与医院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作者:李旭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腹腔镜下全脾切除治疗重度外伤性脾破裂21例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全脾切除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5年1月~2011年8月收治的21例因重度外伤性脾破裂而急诊行腹腔镜下脾切除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该术式的疗效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21例患者均于腹腔镜下被顺利实施全脾切除术,手术时间71~92min,平均75min,术中失血量200ml~1000ml,平均350ml,住院时间为6~17d,平均9d,无死亡病例,无严重肺部或腹部及手术伤口感染病例.结论 腹腔镜下全脾切除术治疗重度外伤性脾破裂是可行的,具有较好效果.

    作者:刘国生;蔺晖琦;王友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108例急性毒蕈中毒的急救及护理

    目的 回顾108例急性毒蕈中毒的急救及护理,提高对毒蕈中毒的认识,识别毒蕈中毒的临床表现.方法 用温开水口服催吐或洗胃,同时运用解毒药立即进行抢救及精心护理.结果 108例中毒患者103例治愈,3例未愈,2例死亡.结论 急性毒蕈中毒的机理复杂病情变化快,死亡率高,迅速进行抢救是降低死亡率,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赵应芬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一次性根管治疗急性牙髓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 本文对一次性根管治疗急性牙髓炎的临床疗效进行了论述,并对比了传统的治疗方式.方法 从我院2012年4月~11月接诊收治的急性牙髓炎患者中抽取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实施一次性根管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的常规根管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远期预后.结果 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2a之后的成功率要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一次性根管治疗,不但能够明显改善急性牙髓炎患者的病情,还能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减少复发率.因此,在临床急性牙髓炎治疗过程当中,一次性根管治疗急性牙髓炎方式,有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王琴飞;吴学举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农村已婚育龄妇女使用安全套引起失败原因调查分析

    目的 分析农村已婚育龄妇女使用安全套失败的发生情况.方法 采用上门随访和门诊咨询,对本乡镇3a来使用安全套失败发生非意愿妊娠的(76例)已婚育龄妇女进行面对面调查询问.结果 失败的主要原因为不每次性生活使用,其次为没有全程使用或不规范使用而使得安全套破裂,少数不能有效获得而不能坚持使用.结论 加大宣传力度,普及事后补救措施,重视日常咨询和随访服务,提高村级计划生育服务员的专业知识水平,是提高已婚育龄妇女安全套使用有效率的有效途径.

    作者:何冬香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低体重、早产儿护理新进展

    低体重、早产儿先天脏器发育不良,抵抗力弱,新陈代谢不佳,很长一段生长时期都需要全面的治疗与护理辅助工作稳定生理功能、帮助提升免疫力.本文结合国内外低体重、早产儿婴幼儿期新护理工作模式与工作方式,探讨分析了近年来低体重、早产儿护理方式,提供护理工作的改善方向.近年来,低体重、早产儿婴幼儿期的护理工作主要在保暖、日常喂养、感染预防等基本监测护理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另外,在生长发育智力、认知与行为能力护理方面进展较为明显.

    作者:李琳燕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广泛子宫切除术后并发尿潴留临床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 对广泛子宫切除术后尿潴留的治疗进行探讨.方法 对在我院首次接受广泛子宫切除术后出现尿潴留的68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进行不同的临床干预治疗.实验组采用间断导尿及膀胱物理治疗,对照组按常规方法继续留置尿管及膀胱物理治疗,治疗15d为一疗程.结果 实验组治愈率100%,尿路感染率为5.9%(2例),对照组治愈率为70.6%,尿路感染率为5.9%(2例).治疗效果有显著差异.结论 对广泛子宫切除术后尿潴留进行间断导尿及膀胱物理治疗可有效促进膀胱功能恢复,治疗尿潴留.

    作者:陈静平;谭莹;杨洲;郑小敏;阳晓敏;陆媛媛;杨静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射波刀CT引导下穿刺临床操作

    主动追踪使射波刀在肝、肺等部位早期肿瘤,转移瘤等肿瘤放疗中具有相对优势,金标追踪是上述部位主动追踪的主要方式.CT引导下穿刺质量是金标追踪优势的重要保障.CT引导下穿刺的优劣也将直接决定治疗效果的好坏.因此,掌握CT引导下穿刺操作方法对于射波刀治疗的普及和保证射波刀治疗的疗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我院CT引导下穿刺活检和金标植入临床操作的步骤,注意事项,并发症处理等临床经验,以期与各射波刀中心交流分享.

    作者:王东;王义善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护理干预在门诊PICC维护患者中的应用指导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门诊PICC维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12月期间100例PICC 维护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护理程序,观察组在采用传统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将人性化舒适护理贯穿在门诊维护中,并采用PICC专案小组全程有计划有针对性的个体化健康教育(包括患者家属亦同步实施).两组同时发放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和满意度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00份.采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导管感染、导管阻塞、静脉血栓、意外拔管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患者定期回院维护人数、PICC维护相关知识掌握和满意度百分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实施正确的护理干预可以降低PICC 置管患者部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对PICC置管的认知程度和自我护理能力,延长PICC 导管的使用期,增加患者满意度.

    作者:姚琼翡;王丹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进展

    胆囊炎、胆石症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以往施行较多的开放性胆囊切除术 (open cholecystectomy,OC)创伤大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近年来开展较多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aparoscopic chol2ecystectomy,LC)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越来越受到临床和老年患者的欢迎[1] .但由于老年人机体免疫力和抗病能力降低 ,且常合并高血压、冠心病、呼吸系统慢性疾病、糖尿病等多种疾病,也给 LC带来一定的困难和风险,故做好老年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和患者顺利康复出院的重要因素.现就近年来关于老年患者 LC围手术期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梁丽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ICU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对策

    目的 探讨ICU患者在行机械通气时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对2006年6月~2012年10月在我科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进行观察,调查分析其原因,采用有效护理措施,比较2009年9月开始采用有效护理措施前后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结果 调查发现未充分使用镇静剂、缺乏有效的固定、未采用适当的肢体约束措施以及医疗护理操作不当等与此有关.2006年6月~2009年9月采用有效护理措施前的150例患者中,非计划性拔管22例,发生率14.7%;2009年10月~2012年10月的215例患者中,非计划性拔管9例,发生率4.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建立人工气道的清醒患者通过采取加强沟通、做好心理护理、提高舒适护理、合理的镇痛镇静、妥善固定气管插管、合理的气囊管理、适当有效的肢体约束等对策措施可减少和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

    作者:李晓霞;杨金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利福平针剂治疗复治菌阳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探究复治菌阳肺结核应用利福平针剂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把我院收治的45例复治菌阳肺结核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应用HEZ联合加利福平胶囊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HEZ联合利福平针剂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1、2和8月的菌痰阴转、肺部病灶的吸收和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菌痰阴转、肺部病灶的吸收和不良反应的情况都明显优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 利福平针剂治疗复治菌阳肺结核,见效快、毒副反应少,能够有效控制临床症状、降低其传染性、缩短排菌的时间和抢救重症结核患者,可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沈玉祯;何广伟;刘淑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