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低体重、早产儿护理新进展

李琳燕

关键词:低体重, 早产儿, 护理, 进展
摘要:低体重、早产儿先天脏器发育不良,抵抗力弱,新陈代谢不佳,很长一段生长时期都需要全面的治疗与护理辅助工作稳定生理功能、帮助提升免疫力.本文结合国内外低体重、早产儿婴幼儿期新护理工作模式与工作方式,探讨分析了近年来低体重、早产儿护理方式,提供护理工作的改善方向.近年来,低体重、早产儿婴幼儿期的护理工作主要在保暖、日常喂养、感染预防等基本监测护理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另外,在生长发育智力、认知与行为能力护理方面进展较为明显.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36例干燥综合征的中医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干燥综合征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临床疗效.方法对比研究36例干燥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西医治疗组(对照组)15例,中药治疗组(治疗组)21例,治疗组辩证给予中药治疗.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组.结论干燥综合征根据中医辨证分型给予中药治疗,可以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陈勇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普通外科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影响因素及防治探讨

    目的 探讨导致普通外科手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810例外科手术患者详细病历,统计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率,分析影响因素,探讨防治措施.结果 1810例患者中切口愈合不良有52例,发生率为3.0%,其中脂肪液化27例(51.9%),切口感染18例(34.6%),裂开7例(10.5%).年龄大、有基础疾病、备皮至手术时间长、手术时间长、夏季手术、切口长度大、非主刀医生缝合等为导致切口愈合不良的影响因素,根据上述因素针对性处理,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结论 普通外科中手术切口愈合不良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针对性处理均能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龚息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10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提高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 对2009年5月~2010年5月收治的108例确诊为MPP的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患儿中3~14岁者84例占77.8%,以发热,刺激性咳嗽为主要症状,肺部体征多不明显;外周血白细胞大多正常,颗粒凝集法测血清MP-IgM阳性检出率高,本组抗体滴度≥1:160为阳性有89例(82.4%);X线胸片改变明显;此外尚有血液,心脏,肾脏,消化系统,皮肤黏膜,神经系统等损害.结论 MPP好发于学龄前及学龄儿童,肺外表现多样化,阿奇霉素或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其有效.

    作者:王秀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如何加强医院中层干部的管理

    医院的中层干部起着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在构建和谐卫生的新形势下,对医院中层干部的执行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来探讨如何提升中层干部的执行能力,即提高医院领导者对医院中层干部的重要性认识、加强中层干部的管理培训与考核、创建良好的执行文化和加强制度执行力,并在此基础上谈一下自己的一些观点,以供参考.

    作者:钟建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外周血CD4+ CD25+ Treg细胞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 探讨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其在IB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对30名健康查体者和70例IBS患者测定IBS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的改变.结果 腹泻型IBS患者外周血CD4+(%)、CD4+CD25+Treg(%)平均值为(21.738±0.781)、(1.57±0.81);明显低于便秘型IBS、腹泻便秘交替型IBS、对照组外周血CD4+(%)、CD4+CD25+Treg(%)的平均值,差异呈显著性(P<0.05).各型IBS 患者外周血CD4+(%)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呈显著性(P<0.05).便秘型IBS、腹泻便秘交替型IBS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平均值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腹泻型IBS的肠道的感觉运动异常可能与Treg的变化有关,便秘型IBS、腹泻便秘交替型IBS与Treg的变化似乎无关.Treg/CD4+ T 比值明显下降,表明机体也出现了免疫调节的异常.

    作者:于丰彦;迟宏罡;邹颖;吕汝西;郑学宝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基底型骨折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基底型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3月~2012年7月在我院骨科住院的100例股骨颈基底型患者作为本次临床观察的研究对象,进行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手术来治疗股骨颈基底型骨折,观察手术中出血量和手术后的治疗效果.结果 随访6个月,按照Johner-Wruhs评分标准进行评判:所选取的100例患者中,优50例,占50.0﹪,良38例,占38.0﹪,优良率为88.0﹪.结论 在治疗股骨颈基底型骨折方面,经皮空心钉内固定的方法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5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护理

    总结了50例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护理.及时评估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程度,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和护理.包括:心理护理、食物形态的选择、合理的进食体位、吞咽训练及鼻饲期间的康复护理等,减少了患者误吸、窒息的危险,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盛伶俐;徐咏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10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治分析

    目的 旨对临床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治疗方法进行客观的分析与探讨,以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102例CAG病患随机分为CAG组(51例)及对照组(51例);分别予以养胃冲剂进行治疗;而CAG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之上,将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以及枸椽酸铋钾联合应用14d.两组于治疗结束进行胃镜复查,观察记录胃黏膜组织学变化特点以及疗效.结果 14d治疗结束后,对照组51例病患:显效16例,有效14例,无效21例,总有效率58.8%.CAG组51例病患:显效36例,有效1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2%.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极为显著P<0.01,具统计学意义.结论 以根除幽门杆菌基础之上再结合中药活血化瘀、滋阴养胃法治疗CAG,得到了极佳的治疗效果;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高荣凯;樊和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无创通气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外科围手术期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无创通气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患者外科围手术期治疗中应用的必要性.方法 对经多道睡眠监测(PSG)诊断为OSAHS的60例手术患者应用CPAP治疗后再次行PSG.记录呼吸紊乱指数、长呼吸暂停时间、低氧饱和度等指标于手术前、术后进行差异性比较,同时进行临床症状观察.结果 经CPAP治疗前和治疗时的呼吸紊乱指数、长呼吸暂停时间、低氧饱和度,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极显著,且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 无创通气是重度OSAHS患者围手术期可选择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手术后仍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患者,CPAP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陈红燕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解读2012年版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

    医疗服务价格管理工作是深化医改的重要途径,2012版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的印发,标志着我国医疗服务价格管理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本文通过对2012年版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的 实施背景、结构特点及其对医改作用进行解读,以期深入理解新项目规范内涵,顺利实施新规范衔接.

    作者:马伊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68例脑梗死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偏瘫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3月~2011年3月年收治的脑梗死偏瘫患者68例,将68例患者分成干预组34例与对照组34例,并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组的FMA(运动功能)评分与Barthel指数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功能恢复总有效率有明显差异.结论 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及早采取康复护理有利于患者病情的好转,及早恢复健康离院.

    作者:喻明慧;陈帆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剖宫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 对62例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二维及彩色多普勒声像图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62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内膜异位症的肿块位于腹壁各层,深者侵及腹壁大网膜,声像图为:形态不规则,边缘不光滑,多呈毛刺状,无包膜;肿块内不均匀低回声,内有一个至数个小暗区.患者有周期性下腹疼痛.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因具迅速、可靠、可重复性、无创伤等优点,在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诊断中具有重要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陈方华;苏晖;彭秀兰;熊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会阴侧切口相关因素分析及干预措施综述

    近年来,由于孕妇营养过剩致胎儿过大以及病理产科,产妇除剖产率高外,阴道分娩的产妇为了缩短第二产程,加速分娩以及防止自然分娩和手术产所造成的严重会阴裂伤.因此为了避免会阴有撕裂伤,减轻产妇在产程中及产后创口的痛苦,减少产后出血和利于产后康复,正确处理产程,严密观察产程的进展,预防产程延长,预防伤口感染,减少肿胀和疼痛,及时行会阴后-侧切开[1].

    作者:李桂凤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内、外固定结合治疗合并髁部骨折的股骨干复杂骨折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内、外固定结合治疗合并髁部骨折的股骨干复杂骨折的有效临床方案.方法 对2010年1月~2011年10月期间接受住院治疗的80例股骨干复杂骨折合并髁部骨折患者进行内、外固定结合治疗,包括术前准备、清创处理、手术固定、术后护理等四个步骤.结果本次接受内、外固定结合治疗的所有患者中有72例获得痊愈,占总数90.00%;6例延迟愈合,占总数7.50%;其余2例由于在治疗过程中引发感染,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开展治疗工作,占总数2.50%.结论 有机结合内、外固定治疗形式不仅可以减轻手术创伤,在简单医疗设备下迅速完成骨折固定,而且能够同时满足关节内骨折复位理想要求,弥补了单纯内固定及保守治疗方式存在的部分缺陷,只要遵循相关要求正确进行使用,就能够得到令人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侯俊峰;芦勐;赵书凯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低体重、早产儿护理新进展

    低体重、早产儿先天脏器发育不良,抵抗力弱,新陈代谢不佳,很长一段生长时期都需要全面的治疗与护理辅助工作稳定生理功能、帮助提升免疫力.本文结合国内外低体重、早产儿婴幼儿期新护理工作模式与工作方式,探讨分析了近年来低体重、早产儿护理方式,提供护理工作的改善方向.近年来,低体重、早产儿婴幼儿期的护理工作主要在保暖、日常喂养、感染预防等基本监测护理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另外,在生长发育智力、认知与行为能力护理方面进展较为明显.

    作者:李琳燕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参麦注射液配合NP方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参麦注射液配合N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观察.方法 48例NSCLC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接受参麦加NP方案,对照组单用NP方案.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比对照组的近期客观疗效有效率高,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临床症状及生存质量改善率有显著性(P<0.05).结论 参麦注射液配合NP方案化疗有助于NSCLC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并提高生存质量,减轻化疗的毒副反应.

    作者:姚淑荣;王雨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

    本文从患者入院接受手术直至出院全过程的心理活动,将生理护理和心理护理有机地结合起来,让他们对手术有足够理解并积极配合,获得好疗效.

    作者:王宝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手术室术中无瘤技术配合的研究进展

    伴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迅速提升,患者对手术治疗质量提出了更为严峻的要求,无瘤技术术中有效配合问题逐渐获得各领域广泛的关注.目前术中无瘤技术的有效配合措施已经成为医学领域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攻克的主要难题之一,本文大致说明无瘤技术基本概念及产生,分析术中无瘤技术配合准备工作内容,然后提出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给予重视的若干个要点,包括医护人员安排及配合、手术过程中肿瘤切除配合、体腔和切口的冲洗、做好无瘤技术中的循证护理工作等,后整体进行归纳总结,希望能够给予相关工作者一些借鉴,为患者创造更为优质的治疗环境.

    作者:李红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贯通伤后异物遗留致伤口不愈1例的护理

    外伤后伤口反复发作、经久不愈在临床日益多见,原因复杂多样,其中伤口内异物遗留所占比例较大,是伤口感染、形成窦道的主要原因[1].2011年我院伤口门诊治愈了1例贯通伤后异物遗留体内190余天致伤口反复发作的病例,采用湿性愈合理念和新型敷料护理伤口,3w内伤口愈合.现将护理过程报告如下.

    作者:王小凤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神经外科留置气囊导尿管患者并发症的护理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留置气囊导尿管患者并发症的护理方式及效果.方法 选取神经外科留置气囊导尿管并发症患者48例,随机分为常规组与优质组,每组患者24例,常规组给予常规并发症护理,优质组给予全面优质并发症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不同并发症改善时间、治疗及护理依从性、SDS评分、SAS评分.结果 优质组并发症改善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护理后抑郁、焦虑例数均少于常规组,依从度100%,整体治疗护理依从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全面、优质、针对性护理能有效缩短患者留置气囊导尿管并发症恢复时间、提高依从度、降低抑郁与焦虑,值得推广.

    作者:王永群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