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应用安普贴治疗压疮的疗效分析

魏青青;王鹃

关键词:安普贴, 压疮, 疗效, 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在发生压疮的患者中应用安普贴的治疗效果.方法 发生压疮的患者中Ⅰ~Ⅲ期共4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在压疮部位应用安普贴外敷,视具体情况更换安普贴.对照组按常规换药方法处理.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安普贴治疗压疮,可以为伤口提供湿性愈合环境,保持伤口不结痂,更换敷料时不损伤新生创面,患者不会感到痛苦,较传统干性治疗方法有效且愈合快,应广泛推广使用.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纳米银抗菌敷料在化疗患者PICC置管早期的应用

    目的 研究纳米银抗菌敷料在PICC置管术后早期预防及减少渗血、渗液、降低局部感染的作用.方法 把180例置管患者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换药时使用纳米银抗菌敷料直至穿刺点周围组织愈合、穿刺点不再渗血后,改为安舒妥透明敷料;对照组直接使用安舒妥透明敷料.结果 实验组在渗血、渗液及局部感染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实验组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使用实验组方法能减少换药率11%,并且局部感染发生率降至0.讨论在PICC导管置管后早期使用纳米银抗菌敷料,能有效地降低穿刺点的渗血、渗液情况,降低感染,减少换药频次.

    作者:何娟;彭娜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钟祥市人民医院住院药房抗菌药物使用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和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依据钟祥市人民医院住院药房2011年1月~3月的住院处方,对18岁以上患者使用的抗菌药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该院抗菌药物分7个亚类,合计21个品种.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喹诺酮类销售金额位居前三.用药频度高是头孢哌酮舒巴坦,半数以上抗菌药物DUI<1.结论 住院药房的抗菌药物应用基本合理,但应进一步加强对抗菌药物的监督和管理,提高医疗人员的业务水平.

    作者:曾媛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骨科线缆系统在治疗髌骨骨折的应用指导

    目的 研究骨科线缆系统在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2011年10月收治的66例髌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骨科线缆系统环扎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36例,男23例,女13例,年龄19~77岁,平均43.5岁;采用胸骨柄钢丝环扎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21~72岁,平均41.2岁.观察各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膝关节术后首次锻炼时间、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并发症及远期膝关节功能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66例患者均获得13~28个月的随访,平均18.4个月.骨科线缆系统环扎固定组患者术后开始伸屈膝关节锻炼时间早,平均约4.9 d,但医疗费用较贵,约为1.08万元.应用改良的Bostman髌骨骨折临床疗效评分标准评估远期疗效,骨科线缆系统治疗组优良率为94.7%,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骨科线缆系统对髌骨骨折固定牢靠,具有膝关节锻练时间早,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髌骨骨折的一种新的选择方法.

    作者:沈飞;刘军;孙春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52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 回顾总结应用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52例多发肋骨骨折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我科于2009年7月~2011年5月采用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术治疗多发肋骨骨折52例.结果 本组52例均临床治愈,治愈率100%.术后胸部疼痛显著减轻,呼吸功能恢复,胸壁稳定,胸廓塌陷畸形明显改善,术中、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多发肋骨骨折行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术具有固定可靠、创伤小、安全、易行及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孙勇攀;张庆斌;梅宏;许川;刘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1例不明毒虫咬伤致感染性休克的救治与护理

    毒虫咬伤是临床上常见的病症,受伤后患者可迅速出现局部红肿、热痛等反应,重者在短时间内出现全身症状甚至危及生命.病症的轻重,主要与毒虫的毒力、毒液的吸收量、吸收速度等情况有关.因此应及早阻断虫毒的吸收扩散,并尽快将其清除体外[1].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是争取抢救时机,改善病情,促进救治成功的关键.我院于2012年8月19日收治1例不明毒虫咬伤致感染性休克,经过我院医务人员19d的治疗和护理,伤口愈合出院.

    作者:汤园园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胶布痕迹去除方法的对比研究

    目的 对不同方法去除胶布痕迹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 随机选择2012年2月~8月于我院妇科30例乳癌术后化疗锁骨下静脉穿刺患者,因置管护理更换敷料频繁,胶布痕迹较多,需要进行胶布痕迹清除,本试验分别使用石蜡油、风油精、酒精和松节油四种方法进行去除,对四种清除方法的优缺点进行对比研究,并设计问卷对30例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 通过调查发现患者对石蜡油棉球清除法的满意度为96.67%,对风油精、酒精和松节油的护理满意度为93.33%、76.67%和73.33%,石蜡油同风油精的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酒精、松节油的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石蜡油在胶布清除中的应用效果明显,改善了患者的舒适度和美观度,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作者:黄引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子宫切除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目的 了解子宫切除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通过采取认知、情绪和行为护理干预,探讨护理干预对子宫切除术患者手术配合和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38例作为对照组,将 42例作为干预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手术前后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手术前后护理加上认知、情绪和行为护理干预.结果 干预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 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子宫切除术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患者积极配合手术,对手术后恢复有明显帮助.

    作者:曹燕玲;钟宝珠;梁丽枝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PICC 在NICU控制血管插管相关感染发病率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NICU使用PICC控制血管插管相关感染发病率的效果.方法 2012年取消股静脉置管,使用PICC置管,观察2012年血管导管相关感染月平均千日发病率与2011年使用股静脉置管时的血管导管相关感染月平均千日发病率的比较.结果 2012年血管插管相关感染平均月千日发病率为(1.389±2.018)‰,明显低于2011年血管插管相关感染平均月千日发病率为(3.183±5.269)‰.结论 在NICU中使用PICC导管能够有效控制血管插管相关感染发病率.

    作者:刘婧桓;霍春暖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 分析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治疗效,并深入分析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原因以及各种临床表现,对整个治疗过程有深入的了解.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9月~11月期间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40例,对40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40例患者中,基本治愈4例、缓解14例、明显进步15例、有效率达82.3%、缓解率为35.6%、无效7例,其中2例青年女性5年后转为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2例中年女性首发为红细胞再生障碍,2a后转为再障,1a后转为急性淋巴细胞型白血病.结论 从整体分析的结果来看,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综合多种发病原因的病症,在治疗过程中,要采用中西结合的有效方式,恰当的使用药品,并给与及时的治疗,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并在基层医院治疗的基础上,总结出良好的治疗措施,能起到更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李红;王巍;李巍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缺血性中风临床观察

    中风又称脑卒中、脑梗死或脑血管意外,在现代临床上属于常见病,多发病,中老年人尤其高血压、高血脂以及肥胖者是其好发人群,中风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均较高,是中医四大难治之症之一[1].中风早期记载见于<黄帝内经>、<难经>等医著,其病因病机十分复杂,经典医著中未对中风做缺血性与出血性的区分,缺血性中风是现代医学的说法.

    作者:唐红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康艾注射液预防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康艾注射液预防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30 例乳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只用胸腺肽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用胸腺肽治疗的同时加用康艾注射液.观察两组5a无病生存率、复发转移率、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无病生存率、复发转移率、生活质量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 (P<0.05 ).结论 康艾注射液对乳癌术后患者改善其生活质量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莫婷;岳双冰;林洪;张子理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40例甲状腺相关性眼病治疗及复发观察

    目的 观察地塞米松与甲强龙治疗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AO)的疗效及复发率对比.方法 对临床活动期及非活动期的TAO患者40例分别进行静脉地塞米松治疗及甲强龙静脉治疗,观察改善情况及病后复发率.结果 经过地塞米松治疗,TAO患者地塞米松冶疗有效率为100 %,甲强龙治疗有效率为95%,眼球突出疗效明显.结论 地塞米松、甲强龙对TAO治疗效果显著.但复发率甲强龙显著高于地塞米松.

    作者:凌兴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感觉统合训练在脑瘫康复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感觉统合训练对脑性瘫痪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8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推拿、康复训练、理疗、针灸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感觉统合训练.结果 经过3个月的治疗,治疗组的GMFM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感觉统合训练对脑瘫患儿有明显的疗效.

    作者:刘启雄;陈炜;万子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MRI影像对椎管内占位的临床诊断价值

    目的 对MRI将椎管内占位的病变表现的特征进行观察和分析,对椎管内的占位性病变使用MRI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进行评价.方法 对65例使用手术诊断为椎管内的占位性疾病使用MRI的SE、TSE的序列,进行平扫和加强,部分进行脊髓的血管成像.结果 髓内的肿瘤有10例,室管的膜瘤有5例,星形的细胞瘤有3例,血管的母细胞肿瘤有1例,成神经管的细胞瘤有1例.47例的脊髓外硬膜的下肿瘤中,神经源性的肿瘤有36例,脊膜瘤有11例.神经源性的跨硬膜的内外生长肿瘤有2例.硬膜外部转移的肿瘤有2例.椎管内的不属于肿瘤性质的占位病变有4例.结论 椎管内的占位病变使用MRI进行诊断的优点是:定位准确,诊断的价值高.

    作者:郭玲;胡彬欣;崔建岭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深化读者服务发挥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阅读中的作用

    信息化时代的飞速发展,网络技术的高速利用,不知不觉地改变了大学生的阅读方式.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实际,提出了图书馆应深化读者服务,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阅读中的作用,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养.

    作者:焦玲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试谈医疗设备质量保障与维修管理

    本文就医疗设备质量保障与质量保障的问题,阐明了医疗设备质量保障与维修管理内涵;指出了设备保养和检查的范畴;说明了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措施;论述了设备维修管理策略.

    作者:龚仁松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治疗研究进展

    随着临床抗生素药物的滥用,细菌耐药性问题越来越倍受关注.支原体是一种介于病毒与细菌之间微生物,由于结构特殊,因此其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也较为特殊.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在自然界中较为常见,但人类感染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后,可导致患者出现泌尿感染或出现生殖道疾病,从而影响患者生殖健康.本文将通过综述的方式归纳总结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用药治疗情况,从而为泌尿系统支原体的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性意见.

    作者:伍灿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如何加强医院中层干部的管理

    医院的中层干部起着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在构建和谐卫生的新形势下,对医院中层干部的执行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来探讨如何提升中层干部的执行能力,即提高医院领导者对医院中层干部的重要性认识、加强中层干部的管理培训与考核、创建良好的执行文化和加强制度执行力,并在此基础上谈一下自己的一些观点,以供参考.

    作者:钟建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72例的临床分析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病程较长, 起病凶险,胰腺释放的多种消化酶和炎性递质, 可迅速介导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全身性感染,胰腺炎继发感染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是死亡的主要原因.大量的临床研究显示,重症胰腺炎胰周感染和胰外感染的细菌80%以上来自肠道[1,2],主要是由于肠黏膜屏障损伤导致细菌易位所致.

    作者:冯金惠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上消化道出血82例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上消化道出血原因及发病的特点,并观察肿瘤标志物在胃癌出血患者异常率,并分析患者未能进行胃镜检查明确其出血原因.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判断出血原因.结果 82例患者中有40例因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占48.78%),8例出血因患有胃癌(占9.76%),7例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导致出血(占8.54%);其中男性发患者数分别为33例(占82.5%),6例(占75%),5例(占71.43%).结论 对发病因素进行排列,从高到低依次为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胃癌出血、食管及胃底静脉曲张破裂,且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发病率;对于肿瘤标志物用于协助诊断胃癌意义有限.

    作者:李赫赫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