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解析内外合治法治疗小儿肺炎临床疗效

张熙红

关键词:小儿肺炎, 内外合治法, 西医
摘要:目的 探讨小儿肺炎的内外合治法,并总结其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自愿原则,将我院2012年1月~9月收治的30例小儿肺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例,治疗组采用内服中药联合敷胸膏外用的内外合治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对比两组总体疗效和肺部体征改善情况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儿热退、咳嗽好转、咳痰消失、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外合治法治疗小儿肺炎临床疗效显著,可进一步研究推广.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痛风的治疗和健指导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和研究痛风治疗和健康指导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我们选取2009年4月~2011年4月痛风患者98例,患者临床治疗时在常规的护理基础上加强患者的健康指导.结果 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6.94%,患者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对护理工作各项指标的满意度达到了96%以上.结论 健康指导应用于痛风患者临床治疗中,有效提高了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增加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提升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杨桂琴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小儿血液细菌培养及药敏性分析

    目的 对小儿血液细菌培养以及药敏性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在2010年1月~2012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败血症小儿病例205例,对其展开血液细菌培养和药敏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组205例患儿的血液进行细菌培养结果共获得菌株256株,其中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检出率高(45.31%);所得菌株对万古霉素、头孢哌酮、头孢唑啉等抗生素存在显著的耐药性.结论 小儿血培养所得菌株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检出率高,对多种抗生素存在显著耐药性.

    作者:张咏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现代教育技术在微生物学检验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

    微生物学检验是检验医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现代教育技术作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微生物学检验教学中被广泛应用,对于丰富教学内容,改革实验教学方式,结合临床实际不断更新学科知识和在教学中随时拓展、增补学术前沿知识,促进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汤小军;黄建春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哈尔滨市2010、2011年流感病原学监测分析

    2009年全球新甲型H1N1流感爆发以来,对流感进行实时监测更显重要,上从WHO、国家CDC,下至省、市CDC对流感加大了监测力度,北方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由半年监测调整为全年监测.哈尔滨市疾控中心作为全国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负责哈尔滨市的流感监测工作.

    作者:怀清杰;梁爽;范荣军;任莉娜;杜溪乔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110例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近3a内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的诊断价值及安全性.方法 对110例肺内占位性病变或胸膜局限性增厚的住院病例,在CT定位下,用活检针经皮穿刺活检取材,行病理学诊断.结果 技术成功率为100%,阳性检出率96.36%,气胸发生12例(10.9%),3例行胸膜腔闭式引流后恢复,8例(7.27%)出现术后痰中带血丝,1例(0.91%)出现皮下气肿.结论 CT定位下进行穿刺活检,定位准确,技术操作可以达到100%的阳性率.阳性检出率高,并发症轻微.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对肺内占位性病变或胸膜局限性增厚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是一种安全的检查手段.

    作者:张莹;刘晖;王在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浅析计算机技术在医院档案管理的运用

    本次研究通过开展计算机技术的运用于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活动,为今后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扩宽思路,总结经验.

    作者:王艳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法治疗小儿难治性腹泻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在治疗小儿难治性腹泻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1年8月~12月在我院儿科住院的62例难治性腹泻的患儿作为本次临床观察的研究对象,将所选取的62例难治性腹泻的患儿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周期为7d,观察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中痊愈16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为90.3%;对照组中痊愈13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为74.2%.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治疗小儿难治性腹泻方面,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谢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产房的医院感染管理

    在医院环境中,由于病原微生物相对集中,各种医疗新技术的开展,大量抗生素的应用等,导致医院感染的发生因素增多,医院感染的发生率逐年增加.医院感染能明显增加患者的医疗费用,延长住院日,延误康复时间,给个人、家庭、医院和社会造成严重的损伤.产房是孕产妇集中分娩和治疗的地方,特殊人群的集中,排泄物分泌物的污染,大量广谱抗生素的应用,使机体正常菌群失调和大量耐药菌流行,以及侵入性操作技术的应用,使产房医院感染率逐年增加,产房作为医院的Ⅱ类环境,如何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从而达到减少污染源,保证产科质量,确保母婴安全.

    作者:郑嵘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中医辩证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本文将对偏头痛患者给予临床分析,从而探讨中医辨证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为提高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疗效与生活质量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对23例偏头痛患者进行中医辨证治疗,根据中医辩证理论将其分为淤血脉络型,肝肾阴亏、肝阳上亢型,肝气郁结、痰湿阻滞型,气虚头痛型以及血虚头痛型等临床分型,并根据患者分型情况选用不同中医治疗方法对症治疗.根据患者病情变化情况判断其治疗效果.结果 23例偏头痛患者经中医辨证治疗后,治疗总有效人数为2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结论 对于偏头痛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应根据患者具体临床表现以及实际病程及头痛程度,确定合适的中医临床分型,并根据中医分型结果给予正确的治疗方法,从而明显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付春玲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胰源性门脉高压症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胰源性门脉高压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治的12例临床资料,分析其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 引起的病因为慢性胰腺炎7例,胰腺癌3例、胰腺结核和胰腺假性囊肿患者各1例.12例患者经胃镜、B超、CT、超声胃镜等检查得到了准确及时的诊断,行手术治疗11例,行介入治疗1例.结论 胰源性门脉高压并上消化道出血临床上罕见.常见的病因是慢性胰腺炎史和胰腺肿瘤,脾大、脾功能亢进及孤立性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本病的特征.脾脏切除加断流,必要时介入治疗,效果可靠关键.

    作者:钟谷平;盛建文;范惠珍;熊超亮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68例脑梗死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偏瘫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3月~2011年3月年收治的脑梗死偏瘫患者68例,将68例患者分成干预组34例与对照组34例,并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组的FMA(运动功能)评分与Barthel指数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功能恢复总有效率有明显差异.结论 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及早采取康复护理有利于患者病情的好转,及早恢复健康离院.

    作者:喻明慧;陈帆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肌钙蛋白T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肌钙蛋白T(cTnT)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1年0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2例为实验组,同期老年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cTnT、肌酸激酶(CK)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并将两组结果作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cTnT、CK及CK-MB结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作者:周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剖宫产手术中输胶体液对产妇出血的影响

    目的 对剖宫产手术中输胶体液对产妇出血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80例在我院进行剖宫产手术的妇女,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患者,给予输入羟乙基淀粉胶体溶液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40例患者,给予输入乳酸林格氏液的方法进行治疗.通过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期间心率、动脉血压的变化及术中患者不良反应的情况,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而对剖宫产手术中输胶体液对产妇出血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结果 观察组40例孕妇,术前与术后心率比较,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40例孕妇在麻醉15min后及胎儿分娩出时,心率有突然加快的现象,术前与术后心率变化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40例孕妇手术前后血压变化不明显,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40例孕妇在麻醉15min后和分娩胎儿时,血压突然下降,且手术结束后血压较手术前变化明显,差异性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人数少于对照组,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剖宫产手术中输入一定的胶体溶液,可以患者在整个手术过程血压、心理处于平稳状态,与手术前变化不明显,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覃彩细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对39例骨科患者术后切口疼痛的护理体会

    对39例骨科患者手术后切口观察,按卡诺夫斯氏的疼痛分级法,着重了解护理能否改善患者术后切口疼痛,结果表明:护理前患者普遍出现焦虑、忧郁、恐惧等表现,通过适当的心理护理,局部切口的护理和全身护理等,减轻疼痛措施实施后,切口疼痛明显下降或消失,护理前后比较显著性差异,大部分患者变为平静心境,甚至心情愉快,护理前后情绪变化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因此,加强术后患者切口疼痛的护理,是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法,值得我们重视.

    作者:孙丽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闭合复位+桡侧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目的 探讨闭合复位+桡侧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方法及疗效分析.方法 对65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进行闭合复位+桡侧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并进行跟踪随访和疗效分析.结果 本组65例,随访1~3a,骨折全部愈合.结论 闭合复位+桡侧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能很好达到治疗目的,疗效显著,还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欧清彬;林哲辉;庄志强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PCR技术在三种男性性病检测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临床男性性传播疾病(STD)中三种常见病原体的感染规律、发患者群及混合感染情况,为指导临床诊断和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棉试子获取620例男性尿道口分泌物,采用PCR技术检测分析患者分泌物,主要使用针对三种常见病原体淋病奈瑟菌(NG)、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的试剂进行检测,同时重点观测两种以上病原体混合感染规律.结果 所有患者经PCR检测发现阳性检出率高的三种病原体为解脲支原体(UU)39.76%、淋病奈瑟菌(NG)35.54%,两种病原菌均好发于21~30岁男性人群;沙眼衣原体(CT)29.03%,好发于31~40岁男性人群.其中混合感染UU+NG组合阳性率34.12%,略高于CT+UU、NG+CT混合感染率33.89%、28.35%.结论 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灵敏度高、操作快捷,在检测男性性病中具有较高的效价,对于检出UU、NG、CT等常见病原体中阳性率高于传统检测技术,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鲜胜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心理护理健康体检人群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对健康体检人群中实施心理护理的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 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进行肝功能检查的120例人员,随机将其分成护理组以及对照组两组,每组60例,并对护理组人员实施心理护理.同时采用SCL-90量表检测的方法对两组体检人员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以对其心理状况进行评定.结果 对两组体检人员的评分进行比较,通过对护理组实施心理护理,体检人员的焦虑、抑郁、恐惧、躯体变化的心理变化明显降低,并且护理组与对照组具有明显差异(P<0.05).但其他心理变化两组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对健康体检人员实施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可以降低其心理压力,有效缓解体检人员的负面情绪,使其能够良好的配合体检.值得在健康体检过程中广泛使用.

    作者:陈利;王丽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康复护理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是脊椎科常见疾病,是由于各种不同外力作用引起的损伤,绝大多数是由于间接暴力所致,如过度屈曲、过度仰伸,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院自2008年1月~2012年1月收治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45例,现将实施康复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吴青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集团化运营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探索与实践

    住院医师培训是医学教育中重要环节之一,是提高临床医疗水平的关键.公立医院改革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提出新的要求,医院集团化后合理利用资源、取长补短,达到住院医师培训优化,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作者:柳迎昭;钱炜;万祥波;石春和;顾春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应用关节镜微创技术治疗臀肌挛缩症

    目的 评价使用关节镜微创射频消融技术治疗臀肌挛缩症的疗效.方法 对11例臀肌挛缩症关节镜下射频消融手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关节镜下射频消融技术松解治疗臀肌挛缩症技术较易掌握,有效减少手术风险,疗效肯定.结论 关节镜下射频消融技术松解治疗臀肌挛缩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美观、经济的值得推广的手术方法.

    作者:徐涛;马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