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Sry监测体外扩增造血细胞植入效果的实验研究

孔佩艳;陈幸华;罗成基;胡川闽;郭朝华

关键词:Y染色体性别决定基因, 造血干细胞移植, 植入状态, 体外扩增, 基质细胞
摘要:目的探讨Y染色体性别决定基因(Sry)作为评价和追踪造血细胞移植后植入状态检测指标的可行性.方法根据Sry DNA序列设计引物及制备探针,然后进行PCR检测、斑点杂交和原位杂交,动态追踪经不同条件下体外扩增的纯系雄性小鼠BMMNC回输至雌性小鼠后的植入状态.结果 PCR结果显示在各移植组小鼠的骨髓有核细胞、脾细胞及外周血白细胞中均有Y染色体特异性序列的存在;斑点杂交结果显示在各回输组间并无明显差别,但用脾脏组织作原位杂交的结果则发现基质细胞支持扩增回输组的阳性颗粒数目与输注新鲜细胞组相似,但略少于雄性小鼠;而输注细胞因子扩增细胞实验组小鼠则明显少于雄性动物的阳性对照标本和基质细胞支持扩增回输组.结论 (1)经重复检测表明上述方法的重复性好,结果可信,可作为检测性别不同时造血干细胞移植效果的一种检测手段;(2)证实基质细胞支持下的体外扩增的造血细胞具有较好的植入能力.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激光、复方丹参在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治疗中的临床观察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较常见且严重的慢性并发症,患病率随年龄而增长.传统治疗以B族维生素为主,疗效欠佳.激光血管内照射目前广泛应用于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依其治疗机理,本科自2000年4月~2002年11月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45例应用激光加复方丹参进行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陈庆;彭玉芳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腺病毒介导CTLA4Ig基因修饰对骨髓基质细胞功能的影响

    目的通过腺病毒介导CTLA4Ig基因修饰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探讨基因修饰对BMSCs主要功能的影响.方法以CTLA4Ig-重组腺病毒转染BMSCs,通过测定粘附于BMSCs层的3H-TdR标记CD34+细胞的 cpm值,观察基因修饰对其粘附力影响;通过观察骨髓基质细胞支持CD34+扩增的细胞总数及集落形成细胞数(colony forming cell,CFC)的变化,评价基因修饰对BMSCs支持CD34+细胞扩增能力的影响.结果转染组与对照组BMSCs对CD34+细胞的粘附力及支持CD34+细胞扩增的能力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适当条件下,腺病毒介导CTLA4Ig基因修饰BMSCs不影响其对CD34+细胞的粘附力及支持CD34+细胞扩增的能力.

    作者:王吉刚;梁后杰;刘林;陈幸华;孔佩艳;刘红;彭贤贵;陈洁平;张翼军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拓扑替康联合大剂量化疗治疗复发、难治性非霍杰金淋巴瘤

    目的观察拓扑替康(topotecan)联合大剂量化疗治疗复发、难治性非霍杰金淋巴瘤(NHL)的临床疗效、毒副作用、血浆LDH水平变化.方法以拓扑替康联合大剂量Ara-C、顺铂、地塞米松治疗复发、难治性NHL12例,其中复发10例、难治2例,治疗前后测定血浆LDH水平及常规血液、生化指标,评价临床疗效和毒副作用.结果临床总有效率67%,其中CR42%,PR25%,骨髓抑制明显,治疗后血浆LDH水平明显下降.结论拓扑替康联合大剂量化疗治疗复发、难治性NHL疗效较好,毒副作用尚可耐受,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陈林;娄世锋;陈姝;邓建川;罗云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甘桔冰梅片治疗早期声带小结的药理及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甘桔冰梅片的药理作用,观察甘桔冰梅片治疗早期声带小结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大鼠角叉菜胶质所致足肿胀的影响,大鼠棉球肉芽肿形成的影响和抑菌实验,了解甘桔冰梅片的药理作用,并将甘桔冰梅片与黄氏响声丸进行临床对照研究.结果甘桔冰梅片有抗急性炎症、抑制肉芽肿生长、减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细菌生长等作用,甘桔冰梅片治疗组的痊愈率和有效率分别达到44.0%和90.0%,明显优于黄氏响声丸治疗组的16.0%、72.0%.结论甘桔冰梅片是治疗早期声带小结的有效药物.

    作者:胡国华;田理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利用自生骨痂嵌入接骨固定术治疗Ⅲ型肱骨髁上骨折5例报道

    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常见的上肢骨折类型.对于Gartland Wilkins Ⅲ型骨折,又难以手法整复的病人,手术治疗是不可避免的.本文报道利用自生骨痂嵌入方式解决骨折远端的对合连接与相对固定的方法,临床应用5例,结果优良,据查近20年国内文献未见同类手术方式的报道,现介绍如下.

    作者:蔡明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颅内表皮样囊肿35例报道

    目的探讨颅内表皮样囊肿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总结1965~2000年35例病例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全切24例,次全切1例,10例与周围粘连而残留少量囊壁.25例随访无复发.CT表现为低密度囊性变,MRI表现为信号不均的长T1和长T2改变.CT和MRI均不增强或仅有肿瘤边缘增强.结论 MRI检查是有效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肿瘤与周围结构粘连严重时,应以保护神经功能为首选.内窥镜辅助显微手术能提高全切率和减少并发症.

    作者:夏祥国;支兴刚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疗效.方法以APBSCT治疗ALL患者共17例,其中,ALL首次完全缓解(CR1)11例,ALL第2次完全缓解(CR2)6例.动员方案为:MOEP/CMOP + G-CSF,获得MNC中位数为4.8×108/kg,CD34+细胞为5.7×106/kg,CFU-GM为4.1×105/kg.预处理方案为:Cy/TBI(15例)及IEAC(2例).结果所有患者移植后造血功能均快速重建:ANC>0.5×109/L,PLT>20×109/L,分别为(10±3)d、(15±5)d.中位随访时间13个月(2~26个月),其中,ALL-CR1患者持续完全缓解9例,死亡2例;ALL-CR2患者持续完全缓解3例,死亡3例.结论 APBSCT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在首次完全缓解时移植疗效较好.

    作者:刘林;陈幸华;张曦;彭贤贵;孔佩艳;刘红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波特竞争战略与WTO后医院的SWOT分析

    经过长达15年的谈判,我国终于在2001年底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的成员.我国加入WTO对医疗卫生行业既是千载难逢的良好机遇,又是十分艰巨的挑战.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医院这一过去纯福利事业型单位已被推向了市场,医院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波特竞争战略理论是现代企业战略界所推崇的企业管理理论,其精髓是如何获得并保持竞争优势.要确立WTO后国内医院的竞争优势,则需要对国内医院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SWOT分析是战略管理的重要技术,在国外商业领域和卫生服务政策开发中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本文利用SWOT分析方法对WTO后国内医疗机构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面临的发展机遇(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进行系统分析,针对竞争激烈的医疗市场,选择不同的波特竞争战略,寻求医院佳的发展战略.

    作者:左国庆;廖于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腹主动脉扭曲致右肾动脉插管困难1例的处理体会

    患者,男,51岁,以右肾癌收入我院泌尿外科拟行右肾切除术.术前到我科行右肾动脉栓塞术.

    作者:蒋先贵;江才明;栾红军;李爽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高血压脑出血行微创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的护理

    脑出血是脑实质血管破裂出血,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常见的原因是高血压,诱发因素多为情绪激动、剧烈活动、饮酒过度、大便过度用力等.高血压脑出血发病突然,病程进展迅速,是一种常见多发性疾病.传统的治疗方法多采用内科保守治疗和神经外科开颅手术治疗,其疗效差,死亡率、致残率都较高.近年来本院开展脑出血颅内血肿微创穿刺引流术,自1999年6月~2002年7月,对198例病人采用了微创脑内血肿穿刺引流术,收到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对本组病例的整体护理浅谈如下.

    作者:彭志莲;赵宗霞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慢性期突聋通过改善微循环降低高脂血症的疗效探讨

    慢性期突聋为突然发生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病程在1个月以上.该病在耳科临床并不少见,其发病原因并不十分清楚.多种学科研究表明,内耳微循环障碍为其可能的重要原因.此外,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听力障碍也与高脂血症有关.本文通过对24例慢性期突聋治疗前后听力、耳鸣改善状态探讨该病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苹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β-catenin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β-catenin参与的Wnt信号传导途径是调控细胞生长增殖的重要途径.该途径参与调节一些和胚胎发育相关的基因转录,新近发现一些原癌基因和细胞周期调控因子基因也是该途径激活的靶基因.β-catenin是该信号传导途径的关键分子,其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倍受关注.此外,β-catenin与E-cadherin形成复合体,在维持上皮极性、粘附性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1].

    作者:刘凯;张才全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80℃条件下不同细胞浓度外周血干细胞冻存效果的实验观察

    目的观察不同细胞浓度外周血干细胞在-80℃条件下的冻存效果.方法采用一种简便的-80℃干细胞冻存方法,其干细胞保护剂终浓度为5%二甲基亚砜(DMSO),3%羟乙基淀粉(HES)和4%人血白蛋白(HSA),不经程序降温,直接-80℃冰箱冻存外周血干细胞,并在不同时相点(冻存后1、3、6、9、12个月)对推荐细胞浓度组(1.3~3.9)×107/ml、调整细胞浓度组(8.0~29.9)×107/ml和高细胞浓度组(30.1~70.1)×107/ml的外周血干细胞的细胞活性进行检测,观察台盼蓝拒染率和MNC、CFU-GM 、CD34+细胞的回收率.结果 3组干细胞活性在12个月内无明显下降;干细胞冻存后9个月期间,3组冻存细胞的台盼蓝拒染率,MNC回收率、CFU-GM回收率、CD34+细胞回收率都在80%以上.冻存12个月中,3组在冻存后同一时间相互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该-80℃干细胞冻存方法适用于不同浓度的细胞液,短期内具有良好的冻存效果.结论 5%DMSO、3%HES和4%HAS作为干细胞冷冻保护剂直接-80℃冰箱冻存外周血干细胞的方法能有效地保护不同浓度细胞液的外周血干细胞活性,适当地提高细胞保存时的浓度,减少回输量,可避免因干细胞冻存而引起的副作用.

    作者:彭贤贵;陈幸华;刘林;张曦;孔佩艳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子宫肌瘤的病因学研究进展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良性肿瘤,生育年龄妇女中发病率为20%~30%,有报道可达60%~70%,但其病因及发病机理还不清楚.现较肯定的是肌瘤的生长与卵巢激素密切相关.同时,对HMG、PPARγ、RXRα、atRA等的研究表明,它们在子宫肌瘤的发生及生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就子宫肌瘤病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丁勇利;熊正爱;胡丽娜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疗效分析

    1993年1月~2002年12月,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简称胸水)36例,并与西药治疗的26例作对照,现报道如下.

    作者:文金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Amplatzer封堵器治疗房间隔缺损伴1型糖尿病、早孕1例

    患者,女,26岁.因发现心脏杂音2年,2年前患1型糖尿病住院时发现心脏杂音,长期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有1个月的停经史,门诊检查确诊为早孕.体检:发育正常,无青紫,胸骨左缘2~3肋间隙可闻及Ⅱ~Ⅲ/6级SM,S2固定分裂;ECG示I度AVB,顺钟向转位;空服血糖5.8mmol/L;胸片:心肺未见异常;经胸超声(TTE)示: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约17mm,残端至二尖瓣前叶根部的距离为11.5mm,右房9mm,右室25mm.诊断为:(1)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继发孔型) ;(2)1型糖尿病;(3)早期妊娠.

    作者:田杰;向立权;吴永才;宁琳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自桡动脉测压管采血与股动脉采血血气电解质及红细胞压积结果的对比研究

    目的通过自桡动脉测压管分段取血的血气结果与股动脉血气结果的比较,寻求自桡动脉测压管取血气的佳方法,在避免直接自动脉取血所造成的不良反应的同时,减少血液丢失.方法对40例接受开心手术后持续桡动脉血压监测的成年病人,在桡动脉测压管前与1个T型管相连,抽血时消毒T型管橡胶头将注射器针头直接刺入桡动脉置管针芯内,同时关闭T型管管夹,先弃去1.5ml的稀释血后,取3份血样,每份1ml,依次为A、B、C组,为实验组.同时,自股动脉取1ml血样,为D组,做对照组.观察指标为血气分析 11项测定值.结果 (1)A组与D组比较,PO2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Ca2+值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其它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2)B组与D组比较,血Ca2+值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其它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3)C组与D组比较,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抽弃3.5ml稀释血取血与直接穿刺股动脉血气分析的11项指标相同,如不需监测血Ca2+值,抽弃2.5ml稀释血即可.

    作者:王慧春;肖颖彬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支持下CEAC方案治疗非霍杰金淋巴瘤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CEAC预处理方案的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非霍杰金淋巴瘤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例中、高度恶性非霍杰金淋巴瘤病人进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PBSCT),其中5例(50%)病人为Ⅳ期,2例病人诊断为中线T细胞淋巴瘤,10例病人从确诊到移植的中位时间是4.5个月,以CEAC为预处理方案:CCNU 0.2m2×1d,Cy 1.5g/m2×4d,Vp-16 100mg/m2×4d,Acr-C 100mg/m2 12q×4d.结果预处理中10例病人均出现Ⅰ~Ⅲ度的消化道反应,1例出现Ⅰ度心脏毒性,出现Ⅰ、Ⅱ、Ⅲ度肝功能损害各1例,10例病人均有Ⅲ度脱发.所有患者移植后造血功能均快速重建:中性粒细胞计数≥0.5×109/L中位时间11.5d,血小板计数≥20×109/L的中位时间13d.中位随访时间10.5个月(8~23个月),8例患者无病存活,2例死于疾病复发.结论 CEAC预处理方案的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非霍杰金氏淋巴瘤病人的耐受性较好,毒副作用较轻,造血重建快,目前短期随访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张怡;刘红;刘林;陈幸华;彭贤贵;王庆余;孔佩艳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在ICU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在ICU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30例ICU病人根据气管切开方式不同分为两组,Ⅰ组应用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Ⅱ组应用传统的气管切开术,观察两组患者气管切开操作时间、出血量、切口大小、病人生命体征变化、局麻药用量、伤口愈合时间、感染发生率、伤口愈合后疤痕大小、放置气管切开导管时气囊破损情况.结果Ⅰ组气管切开时间4~10min,置管时生命体征波动小,伤口愈合后疤痕较小;Ⅱ组气管切开时间30~40min,术中生命体征波动大,伤口愈合时间较长,出血较多,有3例发生导管气囊破裂.结论经皮气管切开术更适合于ICU内危重病人应用,方便快捷,并发症少,对病人影响小.

    作者:唐中建;马春;程玲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TNF-α对人脐血基质细胞体外扩增作用的观察

    目的观察造血抑制因子TNF-α对人脐血基质细胞体外扩增的效果.方法采用Dexter培养法,加入含TNF-α的不同细胞因子组合,计数培养21d时的基质细胞集落数,测定培养7,14,21,28d的细胞周期.结果对人脐血基质细胞的扩增效果,TNF-α单用与对照组比较,P<0.01,TNF-α+SCF+BFGF与其他实验组比较,P<0.01;人脐血基质细胞扩增培养不同时相点的G2+M+S期细胞分别占:25.6%,29.8%,36%,22.1%.结论 TNF-α单独或联合使用对人脐血基质细胞有较明显的扩增作用,联合使用的效果较好.

    作者:张曦;王苹;陈幸华;刘林;彭贤贵;孔佩艳;刘红 刊期: 2003年第10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