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生化仪与快速血糖仪同时测定血糖两者间的对照和必然性

邹芸

关键词:糖尿病, 血糖检测
摘要:目的 为了对全自动生化仪与快速血糖仪同时测定血糖结果进行观察和对照,从而了解两种方法的联系和差别,同时为临床提供更快捷、更可靠的数据.方法 选取本院2011年3月~2012年3月间需要进行血糖检测的住院患者和门诊患者100例.分别采用全自动生化仪与快速血糖仪进行血糖检测.结果 其中90例血糖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具统计学意义.另外10例血糖结果超出快速血糖仪检测范围.结论 采用快速血糖仪对患者血糖进行检测是一种可靠、可行的方法,此方法更具有操作简单、快速等优点,故其具有显著的临床推广意义.但快速血糖仪也有一定局限性,血糖值过高、过低超出血糖仪检测范围,无结果.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在2010年5月~2012年5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96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2例,A组采用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奥美拉唑20mg早餐前口服,法莫替丁20mg睡前口服;B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20mg/次,2次/d;C组采用法莫替丁治疗,20mg/次,2次/d,3组疗程均为50d.通过患者胸痛、烧心、反酸等症状的改善来评价三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 疗程结束后,A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程度明显优于B、C组,P<0.05,具统计学意义.结论 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能够有效减少胃酸分泌,对反流性食管炎疗效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周夕广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32例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疗效.方法 试验组32例给予米非司酮12.5 mg/d,连用6个月;对照组32例给予安宫黄体酮10mg/d,10d一周期,连用6个月.停药后跟进观察6个月,比较两组出血症状改善总有效率及复发率、两组平均子宫内膜厚度、平均血红蛋白值、性激素水平的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米非司酮治疗总有效率100.0%,明显优于安宫黄体酮81.2%(P<0.05).米非司酮组治疗后无1例复发,复发率明显低于安宫黄体酮组37.5%,(P<0.05).米非司酮组P、E2较安宫黄体酮组下降明显(P<0.05).两组均有个例有恶心、头晕、出汗等症状,均无肝肾损害.结论 米非司酮较安宫黄体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血有效率高、复发率低,值得推广.

    作者:字文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曲美他嗪片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 84例慢性心力衰竭并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曲美他嗪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曲美他嗪治疗6个月后对心功能及心律失常的影响.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2.86%,对照组总有效率69.05%,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超声指标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心律失常在1、6个月后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 曲美他嗪可以明显减少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律失常发生率.

    作者:刘月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胆总管囊肿内膜切除及胆肠内引流术临床分析

    目的 研究并分析内膜切除及胆肠内引流术治疗方案在胆总管囊肿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意义与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10月所收治的胆总管囊肿患者共计31例为研究对象,上述患者均采取内膜切除及胆肠内引流术治疗方案,回顾式分析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出血量、感染发生率、住院时间以及随访2a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对其进行详细记录与分析.结果 31例胆总管囊肿患者行内膜切除与胆肠内引流术治疗方式,均取得了满意疗效,术中无死亡患者,平均出血量为(49.38±10.26)ml.2例患者因囊肿继发感染因素影响配合行外引流治疗,其余29例患者均一次手术达到治愈.患者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14.6±2.8)d.随访2a内,仅1例患者出现发热并发症症状,并发症发生率为3.22%.结论 针对胆总管囊中患者行内膜切除配合胆肠内引流治疗方式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性高等特点,综合优势显著,值得临床关注与重视.

    作者:周柯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5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临床治疗的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胸腰椎骨折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护理要点.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5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施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并观察其疗效,对患者治疗中的具体护理方法进行详细介绍.结果 5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经有效的功能训练及精心护理后均获得满意效果.结论 正确的功能训练及护理有利于胸腰椎骨折患者的康复.

    作者:龙良会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炎琥宁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炎琥宁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并与常规治疗进行对比.方法 选取78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与炎琥宁静脉滴注,观察治疗后疗效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8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48%,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在止泻、止吐、退热和脱水时间上,治疗组均较对照组疗效快,其中,经过1d治疗后,治疗组71.42%退热,对照组46.15%退热,可见使用治疗组在退热时间上优于对照组.结论 使用炎琥宁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能够明显减少腹泻情况,加快退热,增加疗效,且无明显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冯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相关因素分析和护理干预进展

    卒中后抑郁((post stroke depression, PSD)是脑卒中后持续予情感低落、兴趣减退为特征的心境障碍[1],卒中后抑郁增加患者的病死率、致残率和认知功能障碍,妨碍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对脑卒中后抑郁进行早期护理干预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对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相关因素和护理干预综述如下.

    作者:覃艳玲;曾海涓;吕庆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子痫发生时的急救护理分析

    目的 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子痫发生时的急救护理进行分析.方法 随机抽取2009年12月~2010年12月期间患子痫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26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加强组,每组各有13例患者.对对照组中的患子痫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采取常规的急救护理,而对加强组中的患者在常规急救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对于护理均较满意,并且相对于对照组,加强组中的患者对于护理更为满意,P<0.05.结论 在对出现子痫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进行急救护理时,应有意识的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与疾病相关知识的教育,有一定的积极临床意义.

    作者:曹素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京万红联合胰岛素、654-2、庆大霉素复合液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京万红联合胰岛素、654-2、庆大霉素复合液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 将41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均采用全身治疗(包括胰岛素控制血糖,抗感染,改善微循环,抗凝,营养神经等综合措施)加局部治疗的方法.治疗组局部治疗首先进行创面处理(消毒创面周围皮肤,清除坏死组织),再用胰岛素、654-2、庆大霉素复合液湿敷20min后,将京万红软膏涂于创面,用无菌纱布包裹并固定,视分泌物情况每1~3d换药1次,直到创面愈合.对照组不使用京万红软膏,其余治疗措施同治疗组.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5.3%,对照组为8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京万红联合胰岛素、654-2、庆大霉素复合液治疗糖尿病足有良好的疗效,方法简便,价格便宜,愈合速度快,值得基层推广.

    作者:陈敬堂;陈素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1例不明毒虫咬伤致感染性休克的救治与护理

    毒虫咬伤是临床上常见的病症,受伤后患者可迅速出现局部红肿、热痛等反应,重者在短时间内出现全身症状甚至危及生命.病症的轻重,主要与毒虫的毒力、毒液的吸收量、吸收速度等情况有关.因此应及早阻断虫毒的吸收扩散,并尽快将其清除体外[1].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是争取抢救时机,改善病情,促进救治成功的关键.我院于2012年8月19日收治1例不明毒虫咬伤致感染性休克,经过我院医务人员19d的治疗和护理,伤口愈合出院.

    作者:汤园园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当前法医鉴定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分析

    法医鉴定这一项活动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与技术性,其鉴定结果直接影响着诉讼活动中的刑事案件、民事案件的判决.所以,有必要进一步增强法医鉴定实践活动的控制与监督,避免出现违反程序、滥用鉴定等状况.本文主要分析当前我国法医鉴定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几点解决的对策.

    作者:陶加权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40例病儿心律失常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 通过对病儿进行临床诊断,从而分析其心律失常的原因.方法 回顾分析法是一种统筹性的分析方法,我院采用这种方法对2011年8月~2012年11月收治的40例患有心律失常的小儿进行资料分析,并采用不同的抗心律失常的药物进行治疗,并观察其治疗疗效.结果 我院收治的40例心律失常的患儿,进行治疗后,约90%的患儿心律恢复正常.结论 心律失常于患儿而言,预防与治疗同等重要,我院对患儿心律失常的情况进行诊断,从而采取合适的治疗方式,缩短患儿痊愈的时间,提高了治疗效果.

    作者:鲁承熙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整合医学图书信息资源拓展信息资源共享效率

    文章从目前医学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空间有限性、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导致问题的两个主要因素,即信息共享的有限性和信息服务的有限性,并针对以上两个因素,采用XML技术和基于分布式计算的架构设计,对医学图书馆信息资源整合的一些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和建模,该模型可为拓展医学图书馆信息服务,提高信息资源利用效率给出一点思路.

    作者:苏春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前列腺素E1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前列腺素E1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我院收治入院的急性胰腺炎患者中抽取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前列腺素E1进行联合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腹痛缓解时间及完全消失时间、血尿淀粉酶及血清LDH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列腺素E1能够快速缓解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症状,促进实验室酶学指标水平的恢复.

    作者:谢梦玲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PiCCO系统在围术期应用的进展

    目的 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监测是重大复杂心肺肝手术临床麻醉或危重患者病情评估及抢救治疗中一项重要的监测手段,近年来随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脉波指示剂连续心输出量监测(PiCCO)应用于临床越来越受到关注.方法 了解PiCCO系统在围术期应用的进展,评价其在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监测的作用.结果 概述PiCCO系统基本原理,例举临床治疗中血流动力学监测的应用,评价其优势及劣势.结论 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不断发展,临床应用各种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各有所长,但对手术室及ICU重症患者应用PiCCO系统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仍是首选.

    作者:苏瑞奇;黄爱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胰源性门脉高压症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胰源性门脉高压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治的12例临床资料,分析其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 引起的病因为慢性胰腺炎7例,胰腺癌3例、胰腺结核和胰腺假性囊肿患者各1例.12例患者经胃镜、B超、CT、超声胃镜等检查得到了准确及时的诊断,行手术治疗11例,行介入治疗1例.结论 胰源性门脉高压并上消化道出血临床上罕见.常见的病因是慢性胰腺炎史和胰腺肿瘤,脾大、脾功能亢进及孤立性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本病的特征.脾脏切除加断流,必要时介入治疗,效果可靠关键.

    作者:钟谷平;盛建文;范惠珍;熊超亮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手术治疗42例股骨颈骨折疗效分析

    目的 探索并总结股骨颈骨折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4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采取不同的骨折内固定方法治疗.结果头下型骨折移位明显的手术后出现骨折不愈合并头坏死几率高,其他型骨折采取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预后良好.结论临床上应根据骨折类型的不同及年龄的不同,选择其适合的治疗方案.

    作者:康果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布地奈德鼻喷雾剂与呋麻滴鼻液加入地塞米松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对比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鼻喷雾剂与呋麻滴鼻液加入地塞米松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86例确诊过敏性鼻炎患者分为两组,一组给予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每个鼻孔各2喷/次,2次/d,视症状消失后减为每个鼻孔各1喷,2次/d,用1w后改为隔日1次,疗程8w;另一组给予呋麻滴鼻液8ml加入地塞米松5mg混合液滴鼻,3次/d,2滴/次,滴鼻,观察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治疗有效率.结果 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过敏性鼻炎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为3~8d,而呋麻滴鼻液加入地塞米松混合液滴鼻4~10d,过敏性鼻炎症状越重,需控制症状时间越长.结论 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过敏性鼻炎效果优于呋麻滴鼻液加入地塞米松治疗过敏性鼻炎,并且复发率低,使用方便,适合临床广泛使用.

    作者:吴国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盆底重建术的手术室配合与护理

    目的 探讨盆底重建术的手术室配合与护理.方法 对我院手术治疗的17例盆底重建患者提供的手术室配合与护理.结果 患者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均康复出院.复发率低.结论 能熟练掌握盆底重建术的手术室配合与护理,手术简单,安全,微创,并发症少,值得推广,我希望我院能顺利开展这项手术.

    作者:任丽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脑卒中肢体障碍的社区康复护理和研究进展

    目的 研究社区康复护理对脑卒中肢体障碍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0年1月~2011年2月收治的80例脑卒中并发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调研,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只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进行社区康复护理干预,如增加心理护理,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加强饮食指导等,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结果 6个月后通过肢体障碍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恢复情况观察其康复情况,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的生活自理情况优于对照组,恢复或部分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患者的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实施社区康复护理干预能有效地提高患者的康复水平,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陈昌凤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