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建良;孔建伟;唐德春
目的 探讨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护理意义.方法 对118例患者进行妥善护理,合理治疗,预防复发等综合护理.结果 患儿的症状均得到改善,肺部哮鸣音基本消失,呼吸困难得到缓解,咳嗽、胸闷、气急明显减轻.结论 在小儿支气管哮喘中,采用科学的护理技术,正确的健康指导,可使患者的症状得到迅速的缓解,病程缩短,减少复发,加快康复.
作者:韦爱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信息系统在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医院信息系统作为医院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了医院的管理水平.传染病疫情防治,是医院重要的工作,本文主要探讨了医院信息系统在传染病疫情管理中的作用.
作者:黄向群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讨论脑出血康复治疗手段的临床恢复效果.方法 选择脑出血患者40例,随机分为康复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进行一般常规护理,康复组患者除了一般护理外并积极加强肢体锻炼、语言训练、营养改善等及随意自我锻炼.结果 两组在护理一个周期后加以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积极科学的康复护理手段对脑出血患者有积极作用.
作者:高振国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我院2008年6月~2012年5月收治的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普罗帕酮,观察组给予口服胺碘酮.连续治疗8w,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较高,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何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汇总我院2012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除了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s)外,其余均达到卫生部各项管理要求.分析总结主要原因有管理到位、分工合作机制合理、奖惩管理制度行之有效、培训及临床药师的技术支持到位.
作者:杨志杰;梁宇红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的危险因素,并对其进行分析.方法 将自2008年3月~2012年3月来我院分娩的产妇其中行急症子宫切除术的15例患者为实验组研究对象,产妇的年龄在22~44岁之间,平均年龄32.15岁,其中初产妇10例,经产妇5例,平均孕周37.3w,孕次在1~4次之间,将不行子宫切除术治疗的保守治疗的产科急症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患者的年龄在20~38岁之间,孕周在37.1w,两组患者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果 实验组术后出现DIC病例数、术中出血量、产后出血量、胎盘植入以及多发性或者巨大子宫肌瘤的情况明显多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症子宫切除术是临床应用制止产科顽固性出血,抢救孕产妇生命的重要措施,要加强计划生育,做好孕妇围产期的保健,正确掌握剖宫产的指征,提高手术的技巧,积极防治急症子宫切除的高危因素以及术中或者术后并发症,有效降低患者急症子宫切除率,提高产科的抢救质量.
作者:张娇燕 刊期: 2013年第03期
当血清钾浓度低于3.5mmol/L,即为低钾,低钾常引起快速性心律失常,如窦性心动过速、早搏、房性心动过速、单形性或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等[1],而引起缓慢性心律失常相对少见,某医院急诊科从2008~2011年共接诊12例因低钾原因而引起的缓慢性心律失常,现将报道如下。
作者:曹伟 刊期: 2013年第03期
本文就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护理进展进行了分析,总结了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护理的基本经验、护理内容和护理方法等,期望为提高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护理质量、改善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状况提供有益的参考.
作者:周学萍 刊期: 2013年第03期
肺结核和糖尿病是两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性疾病,两者并存,相互影响,互为因果,促进发展,形成恶性循环,现对糖尿病并发肺结核的流行情况、治疗管理方面作一综述,以便对两病并发能有一全面认识,在预防与治疗上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
作者:沈潘燕;俸卫东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社区高血压自我管理中的效果评价.方法 2012年参加高血压自我管理的96例社区居民,同时选取10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随访1a后,发放调查问卷进行访问.结果 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在健康知识、行为、技能、信心和血压控制等方面有一定的提高.结论 健康教育在高血压自我管理中对血压的控制有一定的效果.
作者:楼勤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新形式下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采取相应对策,确保医疗护理安全.方法 通过查阅手术室有关记录、工作流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及临床医生、患者家属、陪护等反映的问题综合分析.结果 制度不健全、责任心不强、医护患沟通不到位、护理业务知识欠缺等问题是关键.结论 要消除手术室安全隐患,只有加强各项管理,采取相应护理对策,才能不断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
作者:周淑琴 刊期: 2013年第03期
和谐的护患关系是缓解护患矛盾,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患者满意度的关键.近年来,我院护理部把以患者为中心,构建和谐护患关系,作为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取得了明显效果.
作者:祝明莲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对比观察粘接型颊面管与磨牙带环用于正畸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09年1月~2011年12月间本院门诊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正畸患者的770颗磨牙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粘接型颊面管组)选择粘接型颊面管作为固位装置(病例数=60,牙数=376),对照组(磨牙带环组)采用磨牙带环作为固位装置(病例数=60,牙数=394).随访6个月~1a,复查牙周健康水平 (菌斑指数,PI、牙龈指数,GI) 与颊面管、带环的脱落情况.结果 术后6个月与1a,观察组PI和GI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脱落率分别为5.59%、6.35%,术后1a观察组和对照组脱落率分别为9.57%、10.91%,两组同期脱落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粘接型颊面管用于正畸效果显著,牙周健康水平高于磨牙带环,颊面管长期脱落率低于磨牙带环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蒲寒秋;肖世芳;白小东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对盆底重建术后患者的有效护理的临床方法.方法 将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3a间95例,进行盆底重建术的患者采用必要有效的临床护理,即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镇痛泵加强疼痛护理方法.结果 对盆底重建术后患者95例均采用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镇痛泵加强护理,不仅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而且能明显提高患者对镇痛的满意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 本研究探讨对盆底重建术后患者加强疼痛护理的临床方法,获得满意效果,简单有效,方便易行,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何英华;袁德利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测定降钙素原(PCT)对毛细支气管炎抗生素使用的指导意义.方法 将10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PCT指导治疗组(PCT组,54例)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46例),比较两组的抗生素使用率、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结果 ①两组患儿均病愈出院,两组间住院时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②PCT组抗生素使用率及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监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液PCT水平有助于指导抗生素的使用.
作者:邓湘莲 刊期: 2013年第03期
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ENBD)是在诊断性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技术基础上开展起来的胆汁外引流法,能有效解除胆道梗阻。我院自2009年7月~2010年07月共行ENBD38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38例,其中男23例,女15例,年龄19~82岁,60岁以上患者11例,约占29%,临床症状为不同程度的腹痛、发热、黄疸、消瘦等,患者术前全部行腹部彩超及肝功能、胰腺功能、凝血六项检查,部分患者行上腹部CT及MRCP检查。
作者:朱智勇;马颖才;赵相;荣光宏 刊期: 2013年第03期
1研究背景与意义单病种付费模式是指通过统一的疾病诊断分类,科学地制定出每一种疾病的定额偿付标准,使得医疗资源利用标准化,即医疗机构资源消耗与所治疗的住院患者的数量、疾病复杂程度和服务强度成正比。按病种付费的特点是,医疗机构的收入仅与每个病例及其诊断有关,而与医疗机构治疗该病例所花费的实际成本无关。简而言之,就是明确规定某一种疾病该花多少钱,从而既避免了医疗单位滥用医疗服务项目、重复项目和分解项目,防止医院小病大治,又保证了医疗服务质量,而且操作十分简便。
作者:张磊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静脉营养支持治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作用的治疗作用.方法 对64例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为 32例,两组均给予抗感染、祛痰、解痉、吸氧、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复方氨基酸250ml/d,脂肪乳剂250ml/d,治疗14d.对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体征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2%,对照组总有效率79%,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静脉营养支持治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作用安全有效.
作者:黄伟;张文玉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对于胃癌的临床治疗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04年1月~2012年1月于我院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的40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0例胃癌患者均成功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治疗,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2例发生切口感染,2例肺部感染,1例倾倒综合征,未发生其他并发症.术后1、3、5a生存率分别为80.0%、45.0%、17.5%.生活质量评分:术前(59.1 10.2)分,术后(80.3 10.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积极做好围手术期处理、合理重建消化道的情况下,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治疗胃癌患者疗效明显,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李光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妊娠晚期胎死宫内的原因及相关护理措施.方法 采用回顾分析法,收集妊娠晚期胎死宫内病例50例,分析导致胎死宫内的因素,探讨相关护理措施.结果 50例妊娠晚期胎死宫内病例中,由于脐带因素导致胎死宫内的病例有23例,其中,由于脐带脱垂导致胎死宫内的病例有6例,由于脐带扭转导致胎死宫内的病例有8例,由于脐带缠绕导致胎死宫内的病例有9例;其次,50例病例中由于胎盘因素导致胎死宫内的病例有25例,其中,由于胎盘早剥导致胎死宫内的病例有11例,由于胎盘过期导致胎死宫内的病例有14例;另外,有2例病例胎死宫内的原因不明.结论 妊娠晚期胎死宫内的原因十分复杂,主要有脐带因素和胎盘因素,护理人员应该在妊娠期给予孕妇全面系统的护理,进而降低围生儿的死亡率.
作者:邢春艳 刊期: 201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