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晨光;董玉山;丁培杰;曹颖;徐丁洁;李继安
目的 探讨细节护理在儿科静脉穿刺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县级医院2009年7月~2012年7月儿科静脉穿刺治疗患儿20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101例,对照组101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给予细节护理,比较两组静脉穿刺一次性成功率、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穿刺后感染的发生率情况.结果 观察组静脉穿刺一次性成功95例,一次性成功率为94.06%;对照组静脉穿刺一次性成功75例,一次性成功率为74.26%.观察组患儿的静脉穿刺一次性成功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具有显著性差异,(χ2=23.12,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6.45±2.09)分;对照组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为(76.57±1.98)分.观察组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具有显著性差异,(T=24.3415,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穿刺后感染发生11例,穿刺后感染的发生率为10.89%;对照组穿刺后感染发生24例,穿刺后感染的发生率为23.76%.观察组患儿的穿刺后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具有显著性差异,(χ2=13.23,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儿科静脉穿刺中,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给予细节护理可有效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和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降低穿刺后感染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莫凌婷 刊期: 2013年第03期
汇总我院2012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除了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s)外,其余均达到卫生部各项管理要求.分析总结主要原因有管理到位、分工合作机制合理、奖惩管理制度行之有效、培训及临床药师的技术支持到位.
作者:杨志杰;梁宇红 刊期: 2013年第03期
通过分析急诊科护理工作的特点,认为急诊科护士应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观念、丰富的专业知识、敏捷的应急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有效沟通的能力、强健的身体体魄等综合素质及能力,才能把急诊护理工作做得更好.
作者:张万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测定降钙素原(PCT)对毛细支气管炎抗生素使用的指导意义.方法 将10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PCT指导治疗组(PCT组,54例)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46例),比较两组的抗生素使用率、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结果 ①两组患儿均病愈出院,两组间住院时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②PCT组抗生素使用率及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监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液PCT水平有助于指导抗生素的使用.
作者:邓湘莲 刊期: 2013年第03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心力衰竭(HF)是现代社会的常见疾病,随着社会老龄化,其患病率逐年攀升.虽然2种疾病都被广泛深入地研究,但关于2种疾病合并症的研究还非常有限.大量的研究显示,COPD发布机制有权势炎症反应参与,而这种全身炎症亦可促进动脉硬化进展,成为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作者:刘玉梅;方巍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湘潭地区腹膜透析人群疾病生存质量,为临床合理应用透析技术及调整和完善透析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截止2010年10月湘潭地区终末期肾病患者150例,分为腹膜透析(CAPD)组和非透析组,采用KDQOL-SF36进行问卷调查,并运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处理.结果 除了躯体疼痛和一般健康状况外,CAPD组的其它项目得分都高于非透析组,并存在统计意义(P<0.05).结论 在KDTA领域,CAPD组的认知功能、及患者满足感与非透析组相比有显著差异,这表明CAPD组患者生存质量明显高于非透析组,可以创造条件推广腹透.
作者:李果;成建钊;陈跃俊;李讯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眼科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的有效方法,以控制医院感染,提高手术质量.方法 从健全管理组织及制度,从环境的消毒,无菌技术,手术物品的管理及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等方面进行管理.结果 加强眼科手术室管理是提高眼科手术成功,防止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保证.结论 加强眼科手术室感染的管理,能有效保证眼科手术质量,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院社会效益.
作者:黄惠莉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甲硝唑用于根管消毒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80例共320颗患牙,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以甲硝唑为实验组,樟脑酚为对照组,分别记录两组封药后的临床检查结果.结果 实验组成功率为98.75%,对照组为70%.结论 甲硝唑具有抗厌氧菌作用,用于根管内消毒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疗效明显高于樟脑酚.是临床上值得推广和使用的根管内消毒药物.
作者:张艳丽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对比腹腔镜下与开腹取胚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11月~2011年11月250例输卵管妊娠的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148例,行腹腔镜下取胚术治疗,对照组102例,行开腹取胚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皆明显比较对照组缩短(P<0.05),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下取胚术治疗输卵管妊娠术后恢复快,可以早期下床活动,有效防止术后粘连,提高术后输卵管复通率.
作者:刘丹萍 刊期: 2013年第03期
自从1969年Housfield发明CT到现在CT技术迅猛发展,1969年~1980年是扫描部位从单一的头部拓展到体部.1980年~1990年主要是扫描速度的提升,螺旋CT连续扫描速度突破了亚秒.1990年~2000年螺旋CT由单排发展到多排,使得CT球管旋转一周可以获得多幅图像.
作者:韩砆石;孙希文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 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00例AECOPD 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氨溴索氧驱动雾化吸入;对照组给予氨溴索静脉滴注.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有显著的差异( P < 0.05).均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 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AECOPD 疗效确切.
作者:邵元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微量泵控制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效果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选取分娩的单胎头位足月临产孕妇,行低浓度罗哌卡因加芬太尼因硬膜外阻滞镇痛200例,与同期未施用镇痛药物单胎头位足月临产孕妇200例进行对比.观察镇痛效果,产程进展分娩方式,新生儿窒息,剖宫产率及产后出血情况.结果 微量泵控制硬膜外阻滞麻醉镇痛有效率达100%,微量泵控制硬膜外组产程(7.35±3.30)h与对照组(9.61±4.12)h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率分别为1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量泵控制硬膜外阻滞麻醉分娩可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对母婴无不良影响.
作者:马志勇;袁德利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全麻下鼻内窥镜手术术中联合局麻减少术中出血的效果.方法 将90例在我院行鼻内窥镜手术的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按常规全麻,术中局部以0.1%肾上腺素棉片收缩双侧鼻腔;观察组则在局部使用的棉片中加入1%丁卡因20ml,其余同对照组.以术中出血量为观察指标,对2组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1~3级出血量32例,占71.1%,观察组1~3级出血量41的例,占9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麻下鼻内窥镜手术术中联合局麻可以减少鼻内窥镜手术术中出血量.
作者:刘巧花;谯承德 刊期: 2013年第03期
1临床资料患者,女,42岁,因发现右乳腺外侧无痛性包块一月余以右乳腺癌于2006年3月23日入院.患者2006年2月20日洗澡中无意发现右侧乳腺外侧有拇指大小包块,无疼痛,可以推动,按乳腺增生治疗半月无效,入院前1w觉包块稍变大,隐痛,遂来我院门诊行包块穿刺细胞学检查考虑右乳腺癌而入院.生有双胎,平时月经规律,体健.
作者:曾红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对孟鲁司特和布地奈德联用在对老年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疗效分析.方法 将所选患者均分两组,对照组行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两组对比研究.结果 疗效相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用孟鲁司特和布地奈德联合使用,在治疗老年支气管哮喘上获得显著疗效,值得临床广为推广.
作者:吴玲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影响猝死患者心肺复苏(CPR)成功率的因素.方法 对43例猝死患者心肺复苏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将43例猝死者分为两组,A组为心脏呼吸骤停至CPR开始时间、气管插管时间、电击除颤时间均小于5 min者24例,B组为心脏呼吸骤停至CPR开始时间、气管插管时间、电击除颤时间均大于5 min者19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心肺复苏情况.结果 A组复苏成功率为79.17%,而B组复苏成功率为0,肾上腺素的用量A组明显少于B组.结论 猝死患者能否急救成功,重要的是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CPR),熟练快速的气管插管,早期电除颤,故及时迅速准确判断且抓住心脏骤停(CA)4min抢救的黄金时间,是提高CPR成功率的重要环节.
作者:黄伟;张文玉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术前血管彩超指标(桡动脉动脉直径、头静脉静脉直径,桡动脉粥样硬化情况)预测标准动静脉内瘘早期失功的临床意义.方法 纳入53例提前造瘘的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均行术前彩超检查并收集拟手术血管情况指标与临床资料,术后8w根据内瘘是否成熟分为成熟组、失功组,计算内瘘失功率并分析彩超等指标与内瘘早期失功的相关性.结果 53例患者中,内瘘成熟组41例患者,内瘘失功组12例患者.内瘘早期失功率为22.6%,单因素分析提示头静脉直径纤细、桡动脉粥样硬化、年龄、糖尿病、TC、LDL为内瘘早期失功的危险因素;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头静脉直径、桡动脉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总胆固醇(TC)是AVF早期失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桡动脉直径、年龄、性别等与自体动静脉内瘘的早期失功无关.结论 术前血管彩超可以早期提示动静脉内瘘早期失功的危险性,根据术前血管彩超结果选择恰当的手术位置或者长期通路模式可有效避免内瘘的早期失功.
作者:饶建辉;陈长云;杨国云;崔天蕾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临床路径在内镜下结肠息肉摘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科收治的162例结肠息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81例,对照组81例.实验组按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对照组按传统护理护理程序实施护理和健康教育.结果 实验组的平均住院日明显缩短,医疗费用和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健康教育临床路径应用于内镜下结肠息肉摘除术患者,可减少住院成本和住院天数,提高患者满意度,增进医患和谐关系.
作者:陈雯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DCM)血清中N末端B型脑钠肽(NT- ProBNP)、血小板P选择素(P-Selection)和血小板参数与患者心功能分级的相关性.方法检测56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血清中NT- ProBNP和P- Selection的水平含量,同时检测外周血中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和大血小板比率(P-LCR),依心功能分级进行分组比较.另设正常对照组50例.结果 DCM组NT-ProBNP、P-Selection水平和MPV、PDW、P-LCR随心功能分级的增加而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NT- ProBNP与P-Selection呈正相关(r=0.183,P<0.01);二者与MPV(r=0.198,r=0.343;P<0.01,P<0.01),与PDW (r=0.308,r=0.212;P<0.01,P<0.01);与P-LCR( r=0.296,r=0.364;P<0.01,P<0.01)均呈正相关.结论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NT- ProBNP、P- Selection和血小板参数与病情的分级密切相关,检测这些指标有助于病情评估和疗效监测.
作者:杨同宏 刊期: 2013年第03期
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提高护理学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更适应医院需求的护理人员,是现代高职护理教育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采用护理教学中加入人文关怀的环节、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制定出适合他们的学习方法、并且对课堂教学及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为社会培养出更适应社会发展的高层次护理人员.
作者:任影 刊期: 201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