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晋亮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对围绝经期功血的治疗作用.方法 对138例围绝经期功血患者分组冶疗,治疗组每日口服米非司酮10mg,连服3个月.对照组采用雌孕激素贯序疗法,以20d为1个周期,3个周期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对比各指标,评估用药疗效.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远期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善贫血方面两者均有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非司酮方案治疗围绝经期功血优于雌孕激素联合方案.
作者:赵祎玮;乌云其木格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华蟾素作为抗肿瘤的辅助药已广泛用于临床,其副作用主要引起静脉炎、局部疼痛,输液前应用地塞米松后可减轻症状,2012年12月本院肿瘤科23例患者使用华蟾素后有2例患者除静脉炎外,上腹不适、恶心呕吐、食欲不佳,停药后症状缓解,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颖;廖江宝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绒毛膜癌(简称绒癌)是一种高度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化疗是治疗该肿瘤首先和主要的治疗手段[1].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绒癌患者长期化疗的常用静脉输液方式.但有报道,60%恶性肿瘤患者易并发血栓形成和血液高凝状态[2].PICC置入后发生血栓的概率也更大.我科室就出现1例绒癌患者置管后发生血栓,现汇报如下.
作者:范二林;王培红;洪菲 刊期: 2013年第02期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P.a)是免疫缺陷患者院内感染和致命感染的常见病原菌[1],可引起一系列急性和慢性感染[1]:医院获得性肺炎,院内泌尿系感染,外科伤口感染,气管插管患者的机械通气相关感染,烧伤创面感染等.在呼吸道慢性感染中也很常见:泛细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症,肺囊性纤维化[2, 3].研究表明,P.a菌个体间有复杂而严密的信号系统来交流信息,这种交流基于密度感应(Quorum-sensing, QS)系统[4].现在发现P.a生物被膜(biofilm,BF)形成和毒力因子的分泌与QS系统密切相关.本文就QS系统对P.a致病力间的联系作出综述.
作者:孔晋亮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手术室优质护理对妇科癌症患者实施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需手术治疗的妇科癌症患者120例,对照组50例和察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术前访视及心理护理.术中各项准备及术前访视等优质护理.进入手术室时及手术前严格核对,帮助患者摆好体位,与患者有效交流,与麻醉师及手术医生密切配合,做好输液管理及病情观察,术后继续观察病情并护送患者安全返回病房.与病房护士做好交接班.比较两组治疗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安全度过手术期及麻醉期;观察组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及家属对疾病心态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手术室护士对妇科癌症手术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对护理人员提出了较高要求,有利于患者更好的配合手术及面对癌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丽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TAT的注射情况和护理体会.方法总结我院门诊注射室1857例患者注射TAT时皮试液的配制、皮试方法、病情观察和注意事项,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1857例中,阴性1322例,阳性465例.判断为阴性者在注射后30min内发生迟发型过敏反应8例,其中7例出现轻度的皮肤反应,1例注射后25min发生严重过敏反应,出现全身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支气管痉挛、听诊满肺哮鸣音,经紧急抢救、抗过敏治疗后,患者过敏症状及时得到控制.结果阳性患者中给予脱敏注射188例,92例因皮肤损伤浅、范围小、心理负担重而自动拒绝脱敏注射.185例遵医嘱给予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肌内注射.结论正确实施皮试方法、正确判断皮试结果、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是避免严重过敏反应发生的关键;完善的抢救制度是防止意外发生的保证.
作者:李晓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10年6月消化科收治193例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诊治经过.结果 193例患者中,消化性溃疡105例,其中胃溃疡65例,胃癌30例,肝硬化20例,胃粘膜病变18例,手术治疗8例,死亡19例,166例伴随其他基础疾病.结论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以消化性溃疡特别是胃溃疡为主,消化道肿瘤居第二位.临床症状不典型、并发症多,常合并基础疾病,治疗效果差,死亡率及再出血率较高,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应首先考虑胃溃疡和肿瘤可能.
作者:田正琼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放松疗法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心身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60例已行肺癌根治术的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前者术后1w开始在整体护理中实施放松疗法,后者同期按肿瘤化疗护理常规进行护理.采用SAS、SDS及QLQ-C30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并比较两组化疗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结果 实验组SAS、SDS评分以及E0RTCQLQ评分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其中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两组差异显著(P<0.001),化疗后并发症对照组高于治疗组(P<0.05).结论 放松疗法有助于改善肺癌化疗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丁君蓉;鲁敏;杨柳;丁惠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超声检测的临床使用和指标观察.方法将本文75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并分为A、B、C三小组,随机抽取院内75例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均行颈动脉超声检测,观察其血压、IMT、斑块检出率,以及患者左右IMT彩色超声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IMT和斑块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其中A组患者的IMT以及斑块的检出率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左右颈内动脉的IM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类型缺血性脑血管病变ICA的形态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各自具有特色,同时对老年脑血管病变的预防监测具有指导性的作用.
作者:熊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在小儿疝气手术治疗过程中,观察比较用两种不同的静脉麻醉方法进行麻醉的临床效果,并确定佳麻醉方法.方法 性分析了2010年1月~2012年5月期间进入我院手术治疗的51例小儿疝气患者,根据患者监护人的意愿采取不同的麻醉方法,并根据麻醉方法分为两组:麻醉1组(丙泊酚联合氯胺酮麻醉)30例,麻醉2组(氯胺酮麻醉)21例,比较两组麻醉的起效时间和恢复时间,结合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现象,确定适合小儿疝气手术的麻醉方法.结果 麻醉1组平均起效时间(50.11±10.67)min,平均恢复时间(4.22±1.65)min;与麻醉2组相比,两组起效时间和恢复时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应用静脉注射丙泊酚联合氯胺酮的麻醉方法在小儿疝气手术治疗过程中具有更好的临床麻醉效果.
作者:夏春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股骨粗隆间骨折系指股骨颈基底至小粗隆水平之间的骨折,近年来由于老年人口的逐渐增多及生活节奏的加快,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占全身骨折的3%~4%,男性多于女性,约为1.5∶1,占髋部骨折的35.7%,由于该人群常合并有心、肺等多种内科疾病,脏器储备功能不足.传统的非手术治疗需要长期卧床,容易发生压疮、深静脉血栓形成、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导致死亡率增加,且骨折畸形愈合较多,因此,目前普遍认为应该早期内固定.由于股骨粗隆间部是以松质骨为主,而老年人中多合并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伤后容易造成粉碎性骨折从而导致复位困难,复位后不稳定,并引起内固定松动、断裂、骨折畸形愈合,甚至手术失败,针对于粗隆间骨折治疗的复杂性,骨科自始至终都在进行着不懈努力,尤其近年来涌现了多种治疗观点和新型内固定器材.本文荟萃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对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治疗进展做具体综述,内固定选择是否适当是手术成败的关键,目前常用的内固定为:外固定支架、DHS、解剖型锁定钢板、经皮微创加压钢板(PCCP),Gamma钉、PFN、PFNA.现就各自应用特点做如下介绍:
作者:许林涛;曹阳;刘磊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人工髋关节假体周围骨折采用锁定钢板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10例,均为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髋关节假体周围骨折采用锁定钢板治疗的患者,回顾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对患者行平均12个月的随访,骨折均痊愈,平均愈合时间为(10.2±0.4)w,无螺钉松动、下肢深静脉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与骨折术前比较,Harris评分无影响者9例,由术前平均(72.4±2.1)分下降至(38.3±2.4)者1例.结论 人工髋关节假体周围骨折采用锁定钢板治疗可促进骨折愈合,缩短骨愈合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改善了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姚鹏飞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与前列腺体积及体积年增长率之间的关系研究.方法选取300例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为观察对象.测量血压、身高、体重、腹围,计算体质指数(BMI),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lc) 、空腹血糖(FBG) 、血脂(TG、TC、HDL-C、LDL-C),根据有无代谢综合征将患者分为代谢综合征组150例和非代谢综合征组150例.测定前列腺体积(PV),计算前列腺年均增长率.结果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代谢综合征组前列腺体积年增长率均高于非代谢综合征组(P<0.05),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PV 与肥胖、高血压、FBG、TG呈正相关( r = 0.43、0.44,均P < 0.01),与HDL-C呈负相关(r=0.41,均P < 0.01).结论代谢综合征与老年人前列腺增生发病及进展密切相关.
作者:包建成;王惠泉;左建强;杨跃军;郭子臣;李梅;石建英;徐伟民;徐燕梅;张树华;高丙天;苏丽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天疱疮是一种累及皮肤和粘膜的自身免疫性大疱病,起病急、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常因皮肤大面积溃烂,继发感染或全身衰竭死亡.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沿周围神经分布群集疱疹及神经痛为特征的病毒性皮肤病.我科曾收治1例天疱疮患者,在住院期间并发带状疱疹,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取得满意效果,已康复出院,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叶轮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紫杉醇针剂因其对肺癌、乳腺癌、子宫癌、卵巢癌等的化疗效果较好被广泛用于临床,而顺铂为广谱抗癌药,临床中使用更广,在联合使用这两种化疗药物后,其副作用会增多加重,因此,在使用TP方案化疗前均应作化疗前的预处理,然后才能使用该方案,以便减少化疗后的副作用.本科2012年8月收治1例卵巢癌患者,以TP方案化疗后,经预处理后仍发生严重副作用,只得改用其它方案化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蒲玉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超敏C反应蛋白的检测在各种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新近参考文献并分析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水平在临床各种疾病中的变化情况.结果 在儿科疾病、梗死病、脓毒症及各种急性感染等疾病中,超敏C反应蛋白的浓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结论 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有助于疾病的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
作者:翚缨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小儿腹腔镜手术全凭静脉麻醉和吸入麻醉的对比.方法择期腹腔镜手术患儿100例,年龄6月~12岁,随机分为组I(吸入麻醉组)和组II(静脉麻醉组),每组50例.组I以面罩吸入6~8%七氟烷行动静脉穿刺并麻醉诱导,以3~ 4%七氟烷吸入维持麻醉.手术结束前5min关闭七氟烷挥发罐,并增加氧流量到3~4 L/min.组II患儿静脉通道建立后,给予丙泊酚1~2mg/kg,患儿安静后行动脉穿刺测压,并以丙泊酚1 mg/kg,瑞芬太尼2ug/kg全麻诱导,丙泊酚30~40 ug/kg/min,瑞芬太尼0.3~0.4 ug/kg/min持续泵注维持麻醉,放气腹后停止注射.观察两组不同时间点的Hr、MAP、SPO2、EtCO2、Peak(气道峰压)变化,以及两组手术时间,清醒时间,术后烦躁和术后24h内恶心呕吐(PONV)发生率等.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和清醒时间无差别(P>0.05),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两组气腹后EtCO2和气道压(Peak)均呈上升趋势,组II在手术后期Peak上升明显.组I较组II术后烦躁和PONV发生率高(P<0.01).结论小儿腹腔镜手术,二种麻醉方法对呼吸和循环功能均较稳定,手术后清醒迅速.七氟烷吸入麻醉,用面罩快速吸入行血管穿刺,患儿易接受.但术后躁动以及PONV发生率较高.
作者:凤旭东;钟成跃;张杨;刘长卿;李雨恒;王永喆;刘微娜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2011年8月收治的223例2型糖尿病病例,对123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实施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列为干预组,并以进行基本护理的100例为对照组,评价两组治疗前后的sAs,sDs评分及其临床疗效.结果 4w后评定两组SAS、SDS评分,显示两组明显差异(P <0.05)心理护理能明显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结论 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能明显缓解糖尿病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症状,血糖得以稳定控制.对糖尿病的治疗和改善疾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胡赞芬;李忠淑 刊期: 2013年第02期
针对护理专业(高职) 学生生源等特点,分析了高职护生思想道德素质的现状,按照现代护士应具备的思想道德素质要求,提出了提高高职护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对策.
作者:邵姗姗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由交通事故造成伤者的骨盆骨折在法医学鉴定中经常遇到,对骨盆骨折如何进行伤残评定,GB18667-2002<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标准涉及的条款不多,实际鉴定过程中也遇到一些问题,笔者选择3例典型案例,就骨盆骨折畸形愈合如何评定伤残等级谈一谈粗浅体会.
作者:王建国;周从禹 刊期: 201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