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议妇幼保健院如何做好电子档案管理

朱水芳

关键词:妇幼保健院, 电子档案, 管理
摘要:随着计算机的应用和网络的普及,妇幼保健院电子档案大量涌现,已成为妇保院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电子文件档案的特殊性,人们对电子文件的了解不如纸质文件一样直观,管理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何做好电子档案的管理工作,已成为妇幼保健院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将会直接影响到妇幼保健院基础管理水平,在全院管理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西医内科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研究进展

    临床上治疗肝硬化腹水的常见方法有中药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和西医内科治疗等.本文从西医内科治疗方法入手,结合几种常见的西医内科治疗肝硬化腹水的方法,研究其临床效果.

    作者:黄安胜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病例导入法在妇产科教学中应用的研究

    传统教学法(LBL)是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按照疾病的病因、病理、解剖、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的顺序进行讲授,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创新性思维的培养.病例导人法(CBL)以病例为先导,提出问题,组织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思维能力,并能引导将理论与临床相联系,值得推广.

    作者:吕锡芳;王英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对出院精神患者开展护理访视的方法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地州级专科医院对出院精神患者开展护理访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将436例出院精神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进行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出院指导的基础上于12个月内定期进行护理访视,实施延续性健康教育.结果 出院12个月后,对照组再次住院率为12.5%,观察组再次住院率为4.5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出院精神患者开展护理访视,实施延续性健康教育,能有效降低疾病复发率,提升医院的护理品质.

    作者:何兴琼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关于加强医疗统计,促进医院管理的分析

    统计工作是现代医院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要加强自身的管理,就要充分发挥出统计工作在现代医院管理中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医院服务的质量水平,使医院得到全面的发展.

    作者:陈长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医学信息管理专业计算机课程建设初探

    2011年山东省泰安卫生学校升格为泰山护理职业学院,升格后新开设的医学信息管理专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本文立足工作实际,探讨了该专业计算机相关课程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式.

    作者:靳鹏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老年慢性肺心病的护理心得

    目的 研究并分析老年慢性肺心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我院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期间一共收治了老年肺心病患者26例,将其作为本组的研究对象并进行科学的分组处理,即对照组:13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13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外加科学的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2.31%,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4.61%,二者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而言,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外加必要的临床护理干预,不仅有助于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的提高,更加有助于临床护理满意度的提高,值得推广.

    作者:陈新苹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黄芪注射液足三里穴封闭治疗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征102例指导

    目的 观察黄芪注射液足三里穴封闭治疗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对贫血和微量元素缺乏的纠正情况.方法将200例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征随机分为三组,治疗组102例,对照1组50例,对照2组48例,治疗组采用黄芪注射液足三里穴位封闭,对照1组采用黄芪注射液肌肉注射,对照2组采用生理盐水足三里穴位封闭.结果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5.38%,对照1组总有效率71.04%,对照2组总有效率40.21%.治疗组与对照1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对贫血的纠正:治疗组治疗前后血红蛋白、红细胞指标对照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1组治疗后血红蛋白、红细胞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2组治疗后血红蛋白、红细胞指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对微量元素缺乏的纠正: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微量元素锌均值,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微量元素铁均值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1组和对照2组微量元素锌均值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1组和对照2组微量元素铁均值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足三里穴封闭治疗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征疗效肯定.

    作者:姜润林;宋素芹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探讨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对围绝经期功血的治疗作用.方法 对138例围绝经期功血患者分组冶疗,治疗组每日口服米非司酮10mg,连服3个月.对照组采用雌孕激素贯序疗法,以20d为1个周期,3个周期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对比各指标,评估用药疗效.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远期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善贫血方面两者均有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非司酮方案治疗围绝经期功血优于雌孕激素联合方案.

    作者:赵祎玮;乌云其木格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强化健康教育对肺结核复治的影响

    目的 探讨肺结核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采用强化健康教育的方法对肺结核复治的影响.方法 将330例肺结核患者以年限为界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观察组采用强化健康教育的方法,对两组肺结核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肺结核初治痊愈的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复治的例数、复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肺结核相关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健康教育的配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对肺结核患者强化健康教育后,能有效地使患者接受并完成规定疗程,降低复治率.

    作者:陈月秀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试论临床医学图书馆员制度

    论述了国内外医院图书馆建立学科馆员制度的现状,分析了医院图书馆建立学科馆员制度的可行性,提出了临床馆员服务方式的设想,为临床医学提供及时和准确的文献信息服务.

    作者:陈侃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急性胰腺炎免疫治疗研究概况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 病程凶险,并发症多、死亡率高,其发生机制至今未完全阐明.有关AP早期的病理机制主要包括胰腺胰酶的自身消化、胰腺微循环障碍、氧自由基作用和前列腺素平衡失调及钙离子内流等.自Chiari 1896 年提出胰腺酶激活,胰腺自身消化的急性胰腺炎(AP) 发病假说后,以此为理论发展起来的抑制胰腺外分泌和胰酶活性逐渐成为临床治疗急性胰腺炎的基本模式.但此传统治疗并未显著改变AP的预后.有鉴于此,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抑制胰腺外分泌不能显著改善胰外脏器损害和预后,AP的发病决不是简单的酶作用结果,更多和免疫异常有关,免疫调整已成为当前治疗AP新的措施之一.本文重点归纳了目前免疫治疗的现状,就此综述如下.

    作者:蔡婷婷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胸部CT图像中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快速分类探析

    目的 对胸部CT图像中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快速分类的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选取2009年9月~2012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CT图像检查的116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其中86例为男性,30例为女性,年龄为19~78岁,平均年龄为(52.9±3.7)岁.上述患者的孤立性肺结节直径在10~29mm之间,平均为(22±3)mm.对上述行CT三维重建检查和横断扫描检查.结果 除了短毛刺征和棘突征的监测结果显著差异外(P>0.05),其余各检查项目均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上述患者中46例为良性,70例为恶性.三维重建检查中有4例误诊,误诊率为3.45%,横断面平扫中24例误诊,误诊率为20.70%,两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对孤立性肺结节进行良、恶性快速分类时,采用胸部CT三维重建具有积极的意义,该方法能够有效提升恶性征象的检出率,并成为一种快速区分良恶性结节的临床途径.

    作者:徐玫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糖尿病合并甲亢124例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糖尿病(TDM)与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亢)治疗的临床效果,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临床明确诊断为TDM合并甲亢的患者124例,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41例),各组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A组仅针对TDM治疗、B组仅针对甲亢治疗、C组针对TDM和甲亢同时治疗.治疗2个月后观察疗效积分(显效2分、好转1分、无效0分,各组患者二病合计总分为总体疗效积分).结果 三组疗效积分C组>B组>A组,而且三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针对TDM与甲亢其中一种疾病的治疗都可以影响另一种疾病的转轨,说明二者的发病有相关性,且互为因果,甲亢引起TDM较TDM引起甲亢多见;二者同时合并治疗可以大大提高疗效.

    作者:张丽;白润成;高永强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双机互备在提高HIS稳定性中的应用

    怎样提高HIS的稳定性是医院信息系统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保持HIS高效、稳定的运转关系到医院的服务质量甚至患者的安危.本文介绍了我院HIS的软硬件设备环境,分析了优于传统双机热备技术的双机互备技术.通过实际案例的实施说明了:使用双机互备技术能较好的提高HIS的稳定性.

    作者:陈楚禹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浅谈医院计算机网络维护及常见故障排除的技巧

    结合医院实际情况,讨论了医院计算机网络的管理维护问题,对医院局域网容易出现的故障进行分析,详细说明了医院局域网故障的排除经验技巧.

    作者:隋宝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群体感应影响铜绿假单胞菌致病力的研究进展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P.a)是免疫缺陷患者院内感染和致命感染的常见病原菌[1],可引起一系列急性和慢性感染[1]:医院获得性肺炎,院内泌尿系感染,外科伤口感染,气管插管患者的机械通气相关感染,烧伤创面感染等.在呼吸道慢性感染中也很常见:泛细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症,肺囊性纤维化[2, 3].研究表明,P.a菌个体间有复杂而严密的信号系统来交流信息,这种交流基于密度感应(Quorum-sensing, QS)系统[4].现在发现P.a生物被膜(biofilm,BF)形成和毒力因子的分泌与QS系统密切相关.本文就QS系统对P.a致病力间的联系作出综述.

    作者:孔晋亮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178例呼吸衰竭患者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 对178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体会进行分析.方法选取178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89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保持呼吸道通畅、增加通气量、改善CO2弥留、纠正酸碱平衡等合理的治疗;对照组89例患者,仅给予常规的治疗.两组患者均给予3w的治疗后,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而对178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体会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方法的治疗后,观察组89例患者,显效50例,有效36例,3例无效,总有效率96.63%,对照组89例患者,48例显效,31例有效,10例无效,总有效率88.76%.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种治疗方法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结论对于呼吸衰竭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保持呼吸道通畅、增加通气量、改善CO2弥留、纠正酸碱平衡等合理的治疗,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患者的生命,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贤泽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医院综合档案管理及开发利用

    医院综合档案记载医院历史,反映医疗全过程.做好综合档案管理目的是开发利用,积极开发利用档案,为医院中心工作服务,促进医院不断改进和发展.

    作者:李雪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利福平不良反应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住院肺结核患者接受利福平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治愈率.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4月住院接受利福平治疗的500例肺结核患者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500例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共315例,发生率为63.0%.其中胃肠反应81.9%,肝肾损害36.5%,血液系统反应7.9%,过敏反应6.9%.结论临床护理人员应掌握利福平不良反应及其护理对策,及时发现和正确处理,从而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治愈率.

    作者:陈玉琼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计算机系统在临床输血管理中的应用

    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计算机网络的管理模式的引进与发展,是现代输血科发展的方向,制定了一套拥有输血、测试、计费、审核、查询、统计、质量管理、输血部门综合的计算机系统,以提高输血科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本文针对计算机系统在临床输血管理中的应用做了以下探讨.

    作者:袁学文;杨洪军;李红霞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