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膝骨性关节炎中西医阶梯治疗概况

高磊

关键词:膝骨性关节炎, 中西医, 阶梯治疗
摘要:目的 探讨膝骨性关节炎目前中西医阶梯治疗概况.方法 查阅近年大量文献资料,分析膝骨性关节炎分期方法及目前各项主流治疗措施的优缺点、适应症,归纳总结出各级膝骨性关节炎相适应的治疗措施.结果 通过该文为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理清了思路,对临床工作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值得临床借鉴.结论 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应结合中医与西医的治疗方法,根据病变程度选择阶梯治疗方案.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浅淡学生区病房在临床实习中的影响

    目的 探讨学生区病房在临床实习中的影响.方法 2011年40名本科护生在我院心血管内科进行学生区病房教学模式的临床实习8w.结果 护生对学生区病房的教学模式持赞成态度,使实习护生在有限的8w时间内达到实习护理的目标.结论 实习护生对学生区病房实习模式的认同度高,能拓展护生知识认知范围,调动了师生双方的主观能动性,在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提高管理能力及沟通能力.

    作者:邓丽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南充市农村空巢老人高血压发病率调查与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南充市农村空巢老人现状并探讨高血压患病率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该市农村35个自然村60岁以上的空巢老人进行问卷调查和测量血压.结果 南充市农村空巢老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9.4%,知晓率39.4%、治疗率33.9%及控制率28.7%.农村空巢老人高血压主要影响因素:吸烟、饮酒、高盐饮食、饮食不规律.结论 南充市农村空巢老人高血压患病率较高,对高血压有一定的知晓率和治疗率,但控制率较低.可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降低农村空巢老人高血压的患病率,提高控制率尤为重要.

    作者:黄丽梅;雷宇波;贺国容;牛媛;郑剑华;刘申;杨亮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中西医联合人工肝血液净化治疗重型肝炎(肝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中西医联合人工肝血液净化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53例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32例予西医内科基础治疗+血液净化治疗.治疗组21例除上述方案外+中医治疗.比较两组人工肝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肝功能、凝血指标等的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住院天数,生存情况.结果 53例患者经血浆净化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活动度、血清胆汁酸等生化指标、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缓解,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缓解、并发症、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血清胆汁酸(TBA)、生存率(14/19,73.8%)方面优势明显,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人工肝血液净化治疗重症肝炎能有效改善肝功能、凝血等生化指标和临床症状.但基础治疗+中药联合人工肝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生存率、并发症及生化指标优于对照组,死亡率明显降低.

    作者:杨志林;马坤;冯萍;贾天贵;王德莉;冯子驹;赵光飞;何涛;谢英;杨晓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猝死原因分析及急救护理配合

    探讨猝死患者死亡的相关因素,警惕猝死的先兆,积极治疗原发病,以预防猝死的发生.对已发生心跳骤停的患者,及早实施心肺复苏,完善抢救措施,提高猝死抢救成功率.

    作者:张丽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心肺复苏程序多样化的临床研究

    目的 总结心搏呼吸骤停患者个体化心肺复苏(CPR)抢救程序,分析心肺复苏程序不同组合对心肺复苏成功率影响.方法 总结分析2001年01月~2010年01月我院收治心肺复苏462例患者,针对心肺复苏程序不同组合对心肺复苏成功率影响进行探讨.结果 2001年01月~2005年01月接诊217例心搏呼吸骤停患者均按指南要求采用ABCD心肺复苏程序,心肺复苏成功39例.2005年01月~2010年01月接诊245例心搏呼吸骤停患者采用优化组合心肺复苏程序.心肺复苏成功56例.结论 辩证准确的组合CPR程序,可以提高心肺复苏质量.

    作者:王学义;马承君;黄天立;马永才;王栓宏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手术室优质护理在妇科癌症患者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手术室优质护理对妇科癌症患者实施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需手术治疗的妇科癌症患者120例,对照组50例和察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术前访视及心理护理.术中各项准备及术前访视等优质护理.进入手术室时及手术前严格核对,帮助患者摆好体位,与患者有效交流,与麻醉师及手术医生密切配合,做好输液管理及病情观察,术后继续观察病情并护送患者安全返回病房.与病房护士做好交接班.比较两组治疗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安全度过手术期及麻醉期;观察组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及家属对疾病心态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手术室护士对妇科癌症手术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对护理人员提出了较高要求,有利于患者更好的配合手术及面对癌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丽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肿瘤内科护理实习生带教经验的总结

    目的 为提高肿瘤内科护理实习生的护理技能和综合素质;为护理的人才梯队建设和护理的人才储备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方法 总结了自2011年~2012年肿瘤内科护理实习生带教经验,分别从带教思路,带教内容,经验总结三方面进行.结果 实习生实习结束时具备良好的临床护理经验和扎实的护理理论基础.结论 通过加强对带教老师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同时在临床带教中,注重实习生思想道德教育,让实习生理论联系实际,耐心开展教育辅导工作了,使实习生尽快适应角色,顺利走向临床第一线,为培养德才兼备的护理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周玉琴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性痴呆患者生活状况的影响

    目的 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性痴呆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以改变护理模式,从而提高老年痴呆患者智力和生活质量.方法 建立老年痴呆患者的健康档案.60例患者接受定期随访,访视1次/w,30~60min/次,患者可随时与社区护士联系,同时接受安全行为、生理、心理、常识的宣教等方面的护理干预.结果 干预后,日常生活能力、营养状况、安全行为、照护者支持、激越行为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护理干预的护理模式有助于改善老年痴呆患者的照顾行为,有效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陈良英;庄泽微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临床指导

    目的 探讨早期乳腺癌行保乳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的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行保乳手术治疗的4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40例行改良根治手术治疗.结果两组美容效果比较,观察组:优25例(62.50%),良12例(30.0%),总优良率为92.50%;对照组:优16例(37.50%),良12例(30.0%),总优良率为67.5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保乳手术的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对患者的形体改变小,术后患者心理状态良好,疗效满意,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肖鸿霖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对面部烧伤患者焦虑和疼痛感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的有效形式以及其对面部烧伤患者焦虑和疼痛感的影响,为找到合适有效的干预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院面部烧伤患者108例,按病情程度匹配,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干预组实施认知疗法、疏导示范法、行为疗法等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采用常规访视,评价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和疼痛感.结果两组患者的焦虑得分均高于我国常模,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得分无统计学差异,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焦虑得分低于对照组的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种形式的干预模式可缓解头面部烧伤患者的负性情绪.

    作者:高霞;侯小利;芦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骨盆骨折畸形愈合的法医学鉴定3例分析

    由交通事故造成伤者的骨盆骨折在法医学鉴定中经常遇到,对骨盆骨折如何进行伤残评定,GB18667-2002<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标准涉及的条款不多,实际鉴定过程中也遇到一些问题,笔者选择3例典型案例,就骨盆骨折畸形愈合如何评定伤残等级谈一谈粗浅体会.

    作者:王建国;周从禹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治疗进展

    股骨粗隆间骨折系指股骨颈基底至小粗隆水平之间的骨折,近年来由于老年人口的逐渐增多及生活节奏的加快,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占全身骨折的3%~4%,男性多于女性,约为1.5∶1,占髋部骨折的35.7%,由于该人群常合并有心、肺等多种内科疾病,脏器储备功能不足.传统的非手术治疗需要长期卧床,容易发生压疮、深静脉血栓形成、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导致死亡率增加,且骨折畸形愈合较多,因此,目前普遍认为应该早期内固定.由于股骨粗隆间部是以松质骨为主,而老年人中多合并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伤后容易造成粉碎性骨折从而导致复位困难,复位后不稳定,并引起内固定松动、断裂、骨折畸形愈合,甚至手术失败,针对于粗隆间骨折治疗的复杂性,骨科自始至终都在进行着不懈努力,尤其近年来涌现了多种治疗观点和新型内固定器材.本文荟萃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对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治疗进展做具体综述,内固定选择是否适当是手术成败的关键,目前常用的内固定为:外固定支架、DHS、解剖型锁定钢板、经皮微创加压钢板(PCCP),Gamma钉、PFN、PFNA.现就各自应用特点做如下介绍:

    作者:许林涛;曹阳;刘磊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小切口阑尾切除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阑尾切除术采用小切口的疗效.方法 2010年5月以来本院手术治疗的60例阑尾炎患者,采用低位小切口技术,2-3针缝合,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小切口阑尾切除手术效果好,6个月内随访未发现任何并发症.结论 小切口阑尾切除术创伤性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磊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桂芪合剂治疗急性红斑型念珠菌性口炎40例的临床护理观察

    目的 探讨桂芪合剂对于急性红斑型念珠菌性口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有急性红斑型念珠菌性口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用桂芪合剂行口腔护理,对照组用5~10万U/ml的制霉菌素水混悬液行口腔护理,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显效慢于对照组,但治愈后的复发率和耐药性明显降低.结论桂芪合剂对于急性红斑型念珠菌性口炎远期疗效显著,有效的降低耐药性和复发率.

    作者:韩霜;那红巍;周正国;曲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新疆地区村卫生室服务能力研究

    目的 了解新疆地区村卫生室的基本建设情况与服务能力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为促进欠发达和少数民族地区村卫生室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及深入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新疆地区18个乡镇54所村卫生室及93名乡村医生进行现况调查,并抽取村卫生室2011年某2w的处方共302张进行评价.结果新疆地区村卫生室能提供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但还存在基本条件较差,村医总体素质不高,村卫生室发展出现重点转向公共卫生等问题.结论为提高欠发达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村卫生室的服务能力,建议应多方筹集资金加大投入,提升村卫生室的基本条件,加强村医的培训,完善村卫生室的服务功能,推广中、西、维医适宜技术,发展民族医药,为少数民族地区居民提供更好的医疗卫生服务.

    作者:尚婷;姚华;耿直;赵翠芳;姚芳;胡刚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胸部CT图像中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快速分类探析

    目的 对胸部CT图像中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快速分类的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选取2009年9月~2012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CT图像检查的116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其中86例为男性,30例为女性,年龄为19~78岁,平均年龄为(52.9±3.7)岁.上述患者的孤立性肺结节直径在10~29mm之间,平均为(22±3)mm.对上述行CT三维重建检查和横断扫描检查.结果 除了短毛刺征和棘突征的监测结果显著差异外(P>0.05),其余各检查项目均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上述患者中46例为良性,70例为恶性.三维重建检查中有4例误诊,误诊率为3.45%,横断面平扫中24例误诊,误诊率为20.70%,两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对孤立性肺结节进行良、恶性快速分类时,采用胸部CT三维重建具有积极的意义,该方法能够有效提升恶性征象的检出率,并成为一种快速区分良恶性结节的临床途径.

    作者:徐玫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农村已婚妇女生殖健康调查与分析

    目的 了解本地区已婚妇女生殖健康情况,为有效开展生殖健康教育和生殖疾病的预防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7325例已婚农村妇女的生殖健康状况进行普查,探讨农村妇女的健康情况.结果 27325名受普查对象中,查出妇科病患者13261人,患病率48.53%.结论通过普查治疗,农村已婚妇女生殖健康有了一定的改善,但现状仍然不容乐观,应引起高度重视,需多途径普及妇女健康卫生知识、进一步加强农村医疗队伍建设,提高妇女生活质量[1].

    作者:陈春玲;谭亚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人流术前使用米索前列醇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米索前列醇在人工流产术前口服应用的效果观察.近年来无痛人流术已广泛的应用于临床,因价格相对较高,大部分农村地区的患者不能接受,笔者在术前应用米索前列醇,既减轻了患者术中的痛苦,又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方法:2011年5月-2012年5月在我院门诊行人工流产术的孕妇12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口服米索前列醇,观察宫颈软化程度、手术时间和出血量、人流综合征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宫颈软化、手术时间、出血量、人流综合症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结论:人工流产术前应用米索前列醇取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孙玉香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养肝解郁颗粒对慢性肝损伤合并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肝功能及下丘脑5-HT含量的影响

    目的 研究养肝解郁颗粒对慢性肝损伤合并应激抑郁模型大鼠的血清肝功能及下丘脑D-HT含量的影响,探讨养肝解郁颗粒治疗慢性肝炎合并抑郁症作用的机理.方法 ①将大鼠随机分为8组:空白组、肝损伤模型组、肝损伤合并应激抑郁模型组、养肝解郁颗粒低、中、高剂量组、乙肝益气解郁颗粒组、盐酸氟西汀胶囊组.②采用四氯化碳油溶液皮下注射,合并孤养及慢性不可预见性的温和刺激的复合造模方法,造成慢性肝损伤合并应激抑郁的大鼠模型.③测量肝功能及下丘脑内神经递质的含量.结果 养肝解郁颗粒可以改善肝功能、下丘脑神经递质含量,并优于相关的对照组.结论 养肝解郁颗粒具有保肝降酶抗抑郁的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开发.

    作者:邓厚波;刘铁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血管活性物质及炎性介质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探析

    目的 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血管活性物质及炎性介质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进行探析.方法对65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血浆内啡肽(β-EP)、内皮素(ET)、肿瘤坏死因子(TNF)、NO含量进行检测,并以同时期45例正常人的检测结果作为对照;治疗结束后,统计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65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中有5例死亡,60例治疗效果相对有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2.3%;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血浆内啡肽(β-EP)、内皮素(ET)、肿瘤坏死因子(TNF)、NO的含量远高于正常人;且患者的中度程度越高,血管活性物质及炎性介质的含量越高;患者住院后的检测中,血管活性物质及炎性介质的含量会先增高,随治疗的进行及病情的改善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结论监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血管活性物质及炎性介质的动态变化对患者的治疗期间选用疗法的确定及治疗效果的观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可以在临床上加以应用.

    作者:尤茂海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