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临床指导

肖鸿霖

关键词:早期乳腺癌, 保乳手术, 美容效果
摘要:目的 探讨早期乳腺癌行保乳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的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行保乳手术治疗的4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40例行改良根治手术治疗.结果两组美容效果比较,观察组:优25例(62.50%),良12例(30.0%),总优良率为92.50%;对照组:优16例(37.50%),良12例(30.0%),总优良率为67.5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保乳手术的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对患者的形体改变小,术后患者心理状态良好,疗效满意,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新疆石河子垦区高血压患者系统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系统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将石河子人民医院428名2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n=214)和常规组(n=214),干预组接受药物治疗和系统健康教育,常规组接受药物治疗和一般卫生宣教.2a后进行干预效果的比较和分析,并评价教育效果.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在血压控制效果、高血压相关知识合格率、相关行为转变率、血压监测率、按医嘱服药率等均高于常规组(P<0.01).结论 系统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病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陈建莉;蒙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骨盆骨折畸形愈合的法医学鉴定3例分析

    由交通事故造成伤者的骨盆骨折在法医学鉴定中经常遇到,对骨盆骨折如何进行伤残评定,GB18667-2002<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标准涉及的条款不多,实际鉴定过程中也遇到一些问题,笔者选择3例典型案例,就骨盆骨折畸形愈合如何评定伤残等级谈一谈粗浅体会.

    作者:王建国;周从禹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医学信息管理专业计算机课程建设初探

    2011年山东省泰安卫生学校升格为泰山护理职业学院,升格后新开设的医学信息管理专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本文立足工作实际,探讨了该专业计算机相关课程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式.

    作者:靳鹏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埃克替尼联合放疗治疗晚期肺腺癌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小分子EGFR-TKI化合物埃克替尼联合放疗治疗晚期肺腺癌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28例肺腺癌患者,其中骨转移20例,脑转移10例.口服埃克替尼125mg,1次/d.同步进行放射治疗,放射野包括肺原发病灶和骨、脑转移灶.直至出现肿瘤进展或不可耐受的毒副作用.结果所有患者在放疗期间均完成同步靶向治疗,中位随访时间8个月,骨转移局部控制率为95%(19/20),脑转移灶控制率为70%(7/10),原发灶肺部6个月局部控制率为82.1%(23/28).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有皮疹、腹泻、恶心、呕吐、转氨酶升高.结论埃克替尼联合放疗治疗晚期肺腺癌近期疗效较好,毒副反应大多可耐受,对患者长期生存的影响需进一步观察.

    作者:郑磊;高立明;付占昭;康丽颖;董立新;毕然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多潘立酮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多潘立酮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近年来治疗的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结论 多潘立酮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理想药物.

    作者:李茜琼;阚红霞;夏学林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下呼吸道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耐药性分析

    目的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下呼吸道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耐药性进行探讨.方法 绵羊血琼脂培养基中进行痰标本的接种,同时利用VITEK 2 COMP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GNI对可疑菌进行菌株鉴定.结果 检出产ESBLs菌株共25株,检出率为45%.在8种抗生素的耐药性方面,产ESBLs菌株高于非产ESBLs菌株,但亚胺培南除外.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下呼吸道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所形成的耐药性来源于ESBLs的产生.

    作者:陈佳;席晓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提高县级医院检验科技术水平的紧迫性与途径

    县级医院作为县域医疗和业务技术服务中心,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龙头,加强县级医院能力建设是实现新医改政策目标的关键.检验科是配合临床科室完成诊疗服务的核心科室,新形势下医院检验科的建设和管理显得越来越重要.只有采取措施提高县级医院检验医学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才能尽快实现同级医院常规临床检验项目结果互认,才能为提高县级医院的服务能力提供支持,才能使县级医院得到持续发展,才能终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顽疾.

    作者:任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西妥昔单抗治疗恶性肿瘤致皮肤毒性的护理

    目的 探讨西妥单抗恶性肿瘤患者导致皮肤毒性的护理方法.方法 20例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采用西妥昔单抗治疗后出现皮肤反应给予的各项护理措施.结果 20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反应,经过积极的预防、观察、对症处理及护理干预,20例患者皮疹均得到减轻或缓解,顺利完成治疗方案.结论行西妥昔单抗治疗恶性肿瘤导致的皮肤毒性,经过有效地护理措施有利于治疗的顺利进行,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皮肤毒性导致的不良反应.

    作者:雷雨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口服胃肠超声造影剂与胃镜对胃十二指肠疾病诊断价值的比较

    目的 探讨口服胃肠超声造影剂与胃镜对胃十二指肠疾病诊断价值的比较.方法 对267例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进行胃肠超声造影检查观察病灶位置、形态大小、深度、周围胃壁的厚度及层次,黏膜连续性,胃蠕动波,回声类型,有无淋巴结及远处转移和周围脏器的病变情况.结果 以胃镜检查及病理结果对照,267例胃十二指肠疾病胃肠超声造影检查及胃镜检查检出率、符合率均为93.26%,95.88%,31例胃肿瘤胃肠超声造影检查诊断符合率为93.55%,胃镜检查为83.37%,36例手术患者,胃肠超声造影及胃镜检查与病理诊断对照总符合率分别为94.4%及86.1%,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性差异,225例胃十二指肠溃疡和炎性病变胃肠超声造影及胃镜检查与病理诊断对照,总符合率分别为92.9%及97.8%,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口服胃肠超声造影可作为胃镜前检获胃十二指肠疾病的良好检查方法,尤其是可作为胃肿瘤一种筛选手段而常规应用于临床.

    作者:司启萍;冯丽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24h动态心电图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入选60例临床已确诊为心肌缺血的患者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并对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0例患者中,有缺血性ST-T改变51例,占总数的85%,51例中共检出322阵次缺血发作,其中254阵次(78%)为SMI发作,71阵次(22%)为有症状发作,ST段压低0.1~0.4 mV.结论 24 h动态心电图是临床监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重要手段,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临床评估及预后评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叶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舒芬太尼对妇科腹腔镜术后全麻复苏质量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对妇科腹腔镜术后全麻患者复苏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 ASAI-II级全身麻醉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随机平均分为静脉注射舒芬太尼3组:S1组0.1μg/kg,S2组0.3μg/kg,S3组0.5μg/kg.记录诱导前(T1)、拔除气管导管前(T2)、拔管时(T3)、拔管后5min(T4)各时生命体征:MAP、HR、SpO2,躁动评分(RS)、镇静评分(RSS),苏醒10min后视觉模拟镇痛评分(VAS).结果 T2时,S1组分别与S2、S3组比较HR明显加快;T3时,S1组分别与S2、S3组比较RS评分、MAP、HR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4时,S3组分别与S1、S2组比较RSS评分、MAP、HR、SpO2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VAS评分S1、S2、S3组两两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静脉注射0.3μg/kg舒芬太尼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全麻复苏期取得良好临床效果,且安全有效.

    作者:王仁儒;彭志勇;廖碧珊;郑映金;陆立仁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幽门螺杆菌的耐药性及根除治疗对策

    幽门螺杆菌的耐药性特点存在着地区差异、个体差异以及药史差异,而对于根除治疗幽门螺杆菌常用的喹诺酮类、四环素类、硝基咪唑类、β-内酰胺类及大环内酯类药物等均有程度不同的耐药性,在治疗时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进行规范化联合用药治疗,对根除治疗失败的患者根据药敏选用敏感抗生素,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作者:农智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细辛脑注射液致过敏反应1例

    1病例简介患儿,女,5岁.因咳嗽、有痰、发热2d来本院就诊.无药物过敏史及家族过敏史.体检:体温38.6℃,神志清,咽充血,扁桃体Ⅰ度肿大,双肺呼吸音粗,可闻痰鸣音,心、腹、四肢无异常,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第1d,医生开具两组输液,第一组头孢硫脒1.0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头孢硫脒皮试阴性),第二组为细辛脑注射液(桂林南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120307)8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无任何不适.第2d,遵照第1d医嘱,第一瓶头孢硫脒滴注完,亦无任何异常反应,但接着第二瓶细辛脑约5min后患儿突然出现胸闷、烦躁不安,继而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口唇发紫,眶周水肿,四肢发凉.考虑为细辛脑注射液引起过敏反应.

    作者:谢乃集;邓小玲;邓小凡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VSD引流结合游离皮瓣植皮治疗小腿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VSD引流结合游离皮瓣植皮术治疗小腿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本院2009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80例小腿皮肤软组织缺损手术病例,创面面积约3cm×5cm~15cm×21cm,男性49例,女性31例,年龄小16岁,大75岁,平均35.6岁.结果植皮全部成活,创面21d一期愈合,伤口无感染.本组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6~12个月,平均随访9.5个月,观察伤口愈合、植皮区对小腿功能影响的情况.结论 VSD治疗小腿皮肤软组织缺损疗效满意.

    作者:刘波;王愉思;康亦锋;何畔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新活素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新活素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近期疗效.方法 40例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新活素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2组患者均给予标准的抗心力衰竭治疗.新活素组加用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首次负荷剂量为1.5ug/kg静脉注射,然后按0.01 ug/(kg.min)剂量持续静脉泵入,连续用药48h.观察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的临床症状、心率、血压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钠素(BNP)等情况.结果 显示新活素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1w心率、LVEF、BNP浓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新活素组治疗后1w各项指标的变化较对照组改善得更加显著(P<0.05).结论 新活素可以显著改善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心功能,降低血浆中BNP的浓度.

    作者:孙磊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计算机系统在临床输血管理中的应用

    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计算机网络的管理模式的引进与发展,是现代输血科发展的方向,制定了一套拥有输血、测试、计费、审核、查询、统计、质量管理、输血部门综合的计算机系统,以提高输血科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本文针对计算机系统在临床输血管理中的应用做了以下探讨.

    作者:袁学文;杨洪军;李红霞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在基层医院普及的意义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AMI)为常见的心脏急症之一,梗死血管的早期开通成为急性心肌梗死治疗学的重要进展.经皮穿刺冠脉成形术(PTCA)经大量临床试验证实确切有效,但由于技术和条件所限,难以在基层医院广泛开展.静脉溶栓治疗可明显改善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近期疗效及预后,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病死率.其安全性、易操作性及其与PTCA的经济性对比,该项治疗技术向广大基层普及具有深刻而显著的意义.

    作者:郭吉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的原因分析

    目的 分析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的原因.方法 选取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的 26例(36条)患肢的病例资料,全部患者均行患肢深、浅静脉及交通静脉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顺行性下肢深静脉造影.结果 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的原因有:静脉壁薄弱和瓣膜功能不全,11条肢体,占30.56%;大隐静脉部分属支残留9条肢体,占25%;小腿交通静脉功能不全13条肢体,占36.11%;小隐静脉曲张3条肢体,占8.33%.结论 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的原因较为复杂,累及静脉系统多.术前诊断不全面和手术操作不当是术后复发的主要原因,要求在术前做好全面的诊断,手术操作中注意操作方法,尽可能降低术后复发率.

    作者:刘月明;胡加鹏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拉西地平与依那普利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拉西地平与依那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对80例I II期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进行8w治疗.结果 显示拉西地平组降压治疗有效率高于依那普利组,P<0.05.结论 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首用拉西地平4mg,1次/d疗效明显,副作用少,依从性好,患者生活质量提高.

    作者:蒲莉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PBL教学法在泌尿外科双语教学中的应用

    近年来我校在泌尿外科教学中推行了双语教学,通过推行双语教学我们发现,双语教学帮助学生建立了英文知识体系,但相应提高了教学难度.在双语教学中使用PBL教学法,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督促教师进行专科外语词汇的学习.同时,双语教学结合PBL(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法,提高了师生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文献检索能力,为临床工作和论文写作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汪涌;保庭毅;杨増悦;邱建新;马建军;张波;赵致广;宋斌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