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在基层医院普及的意义分析

郭吉涛

关键词:静脉溶栓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基层医院, 普及, 抢救成功率, 疗效及预后, 冠脉成形术, 治疗技术, 心脏急症, 经皮穿刺, 治疗学, 经济性, 操作性, 病死率, 安全性, 验证, 血管, 临床
摘要:急性心肌梗死(AMI)为常见的心脏急症之一,梗死血管的早期开通成为急性心肌梗死治疗学的重要进展.经皮穿刺冠脉成形术(PTCA)经大量临床试验证实确切有效,但由于技术和条件所限,难以在基层医院广泛开展.静脉溶栓治疗可明显改善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近期疗效及预后,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病死率.其安全性、易操作性及其与PTCA的经济性对比,该项治疗技术向广大基层普及具有深刻而显著的意义.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异位妊娠保守治疗47例临床分析

    目的 研究异位妊娠各保守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 第一组:未用药,住院观察.第二组:甲氨蝶呤50mg/m2肌内注射,单次给药.第三组:甲氨蝶呤50mg/m2肌注,同时给予米非司酮片口服,50mg/次,2次/d,共服3d.第四组:甲氨蝶呤50mg/m2肌注,同时口服中药异位妊娠方共7d.结果 治愈率分别为一组100%,二组80%,三组94.7%,四组90.9%.结论 联合用药治愈率较单一用药效果好,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司翠芬;郭若愚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心电图慢性ST-T改变伴或不伴胸痛对诊断冠心病的价值

    目的 探讨心电图慢性ST-T改变伴或不伴胸痛对诊断冠心病的价值.方法对113例接受冠脉造影和超声心动图检查的常规心电图有慢性ST-T改变伴典型胸痛者685例为A组,不伴胸痛者48例为B组的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A组91%患者冠脉造影冠脉狭窄>50%.仅9%患者冠脉正常或狭窄<50%.B组87%患者存在心脏结构异常,冠脉造影仅30%存在冠脉狭窄>50%.结论仅常规心电图慢性ST-T改变不能作为冠心病的诊断依据,而伴有典型胸痛者经冠状动脉检查冠心病诊断阳性率高,对冠心病有明显诊断价值.

    作者:马琼芬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新活素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新活素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近期疗效.方法 40例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新活素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2组患者均给予标准的抗心力衰竭治疗.新活素组加用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首次负荷剂量为1.5ug/kg静脉注射,然后按0.01 ug/(kg.min)剂量持续静脉泵入,连续用药48h.观察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的临床症状、心率、血压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钠素(BNP)等情况.结果 显示新活素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1w心率、LVEF、BNP浓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新活素组治疗后1w各项指标的变化较对照组改善得更加显著(P<0.05).结论 新活素可以显著改善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心功能,降低血浆中BNP的浓度.

    作者:孙磊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氟康唑联合硝酸咪康唑栓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氟康唑片口服与硝酸咪康唑栓联合应用降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10年1月~2011年6月在我院妇产科门诊诊断为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168例患者资料,对初发及复发患者采用单纯用硝酸咪康唑栓及联合服用氟康唑两种治疗方案,并对这两种治疗方案的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 初发病例经两种方案治疗后复发率无明显差异(P>0.05),复发病例两药联合使用的患者其复发率明显低于单用硝酸咪康唑栓组(P<0.05).结论 氟康唑联合硝酸咪康唑栓对初发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治疗后复发率无明显改变,但能有效降低复发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茵病的复发率,应推广使用.

    作者:吴俊芬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的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2011年8月收治的223例2型糖尿病病例,对123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实施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列为干预组,并以进行基本护理的100例为对照组,评价两组治疗前后的sAs,sDs评分及其临床疗效.结果 4w后评定两组SAS、SDS评分,显示两组明显差异(P <0.05)心理护理能明显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结论 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能明显缓解糖尿病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症状,血糖得以稳定控制.对糖尿病的治疗和改善疾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胡赞芬;李忠淑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新兵集训期的心理服务模式探讨

    本文对新兵集训期的心理服务模式进行了初步设计,认为需从心理服务骨干队伍的培养、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监测网络的建立、心理咨询、心理行为训练等多方面着手,建立针对入伍新兵集训期间的心理服务工作.

    作者:杨晓枝;周葆春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临床用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的 分析临床用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减少药物的副作用,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可靠、有效、经济和便捷.方法随机选取我院的6000张门诊处方和3000份住院病历的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确诊结果,纠正用药误区的同时给医生提出科学化建议.结果分析发现有202张问题用药处方,占总比重的3.37%,有67份问题用药病历,占总比重的2.23%,其中,出现问题的主要因素有:用药剂量、用药方法、联合用药以及滥用抗菌药物和服药时间,占总问题处方的65.54%.结论药师积极参与临床药物治疗,有助于对患者进行合理用药.

    作者:吴润荣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腔道技术治疗男性尿道狭窄的应用进展

    把各种腔道技术的优点综合应用,既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手术盲目性,又具有操作简单、安全、疗效好、创伤小及可重复治疗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良法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小儿过敏性紫癜56例临床治疗观察

    目的 观察我院收治的56例小儿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8年~2012年收治的56例小儿过敏性紫癜的患儿,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28例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28例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皮疹消失时间、关节疼痛缓解时间、腹痛缓解时间、尿常规恢复正常时间及两组总有效率情况.结果观察组皮疹消失时间为(6.10±1.21)d、关节疼痛缓解时间为(2.55±1.68)d、腹痛缓解时间为(1.01±0.115)d、尿常规恢复正常时间为(6.32±2.55)d,对照组皮疹消失时间为(8.05±2.33)d、关节疼痛缓解时间为(3.96±1.46)d、腹痛缓解时间为(2.24±0.12)d、尿常规恢复正常时间为(6.32±2.55)d,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2%,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治愈率高,恢复快,具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李蓉;罗燕朝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两种配液方式在急诊配液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了解传统的护士配液与静脉药物集中配制(PIVAS)在急诊应用的配液可靠性,寻找安全高效的急诊配液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急诊2006年10月~2012年10月进行静脉输液的非重症患者1628例,将纳入对象依据配液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传统配液,860例;观察组:PIVAS,768例),统计两组用药差错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用药差错与不良反应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PIVAS是一种先进的静脉配液技术和管理模式,它强调了职业分工,符合安全、有效、合理、经济用药的人性化全程药学服务的发展趋势,有助于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和医疗护理水平,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杨二树;石改霞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米非司酮在绝经后妇女取环中的应用

    目的 宫内节育器(IUD)是我国妇女普遍采用的长效节育措施,绝大多数受术者均能耐受常规行取出术.而绝经后妇女因生殖器官萎缩,宫颈组织变硬,弹性差,增加了取环的难度,甚至导致取环失败.我们对绝经后妇女在取环前给予口服米非司酮片软化宫颈,在取环过程中获得满意效果.方法 我院选择56例绝经后用常规方法取环,因子宫萎缩,宫颈口狭窄,导致取环失败的妇女,服用米非司酮片,连服2d后取环.结果 56例均取环成功.结论 取环前服用米非司酮使宫颈自然松弛变软,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受术者的痛苦.

    作者:鞠丽娜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心肺复苏程序多样化的临床研究

    目的 总结心搏呼吸骤停患者个体化心肺复苏(CPR)抢救程序,分析心肺复苏程序不同组合对心肺复苏成功率影响.方法 总结分析2001年01月~2010年01月我院收治心肺复苏462例患者,针对心肺复苏程序不同组合对心肺复苏成功率影响进行探讨.结果 2001年01月~2005年01月接诊217例心搏呼吸骤停患者均按指南要求采用ABCD心肺复苏程序,心肺复苏成功39例.2005年01月~2010年01月接诊245例心搏呼吸骤停患者采用优化组合心肺复苏程序.心肺复苏成功56例.结论 辩证准确的组合CPR程序,可以提高心肺复苏质量.

    作者:王学义;马承君;黄天立;马永才;王栓宏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老年痴呆患者住院期间的风险管理

    老年痴呆是一类慢性、进行性精神衰退疾病,其临床表现是意识清晰时,记忆和认知功能障碍,伴言语、视空间技能、情感和人格改变,并影响其社会活动.发病机理是由患者神经、循环及运动系统发生退行性病变,导致智力障碍、行动迟缓、反应迟钝,具有病程隐匿、缓慢进展等特点[1].由于临床症状的多样性、易变性,导致跌倒坠床、走失、误吸等意外事件,因此,老年痴呆患者住院期间的风险管理尤为重要.

    作者:石宏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妊娠期糖尿病的护理探讨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2月1日~2012年11月30日GDM患者492例临床资料.结果本组492例孕妇经过精心护理,均未发生感染及酮症酸中毒等并发症;其中巨大胎儿11例、羊水过多2例、胎儿窘迫23例、早产儿37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9例.结论妊娠合并糖尿病属高危妊娠,妊娠期复杂的代谢改变使母婴并发症和死亡率增高.尽早地对GDM患者采取积极护理干预,对控制病情及降低母婴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周明凤;朱燕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新生儿黄疸早期干预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新生儿黄疸早期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在我院分娩的126例足月适龄儿(除外胎儿宫内窘迫,出生窒息,头颅血肿,围生期感染,红细胞增多症,新生儿溶血等疾病,母孕期健康,均无有关家族遗传病史),随机分为干预组(63例)和对照组(6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干预组黄疸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转入新生儿病房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结论 新生儿黄疸进行早期干预能有效地降低新生儿黄疸的发病率,可以显著改善新生儿黄疸的预后.

    作者:邵红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舒芬太尼对妇科腹腔镜术后全麻复苏质量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对妇科腹腔镜术后全麻患者复苏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 ASAI-II级全身麻醉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随机平均分为静脉注射舒芬太尼3组:S1组0.1μg/kg,S2组0.3μg/kg,S3组0.5μg/kg.记录诱导前(T1)、拔除气管导管前(T2)、拔管时(T3)、拔管后5min(T4)各时生命体征:MAP、HR、SpO2,躁动评分(RS)、镇静评分(RSS),苏醒10min后视觉模拟镇痛评分(VAS).结果 T2时,S1组分别与S2、S3组比较HR明显加快;T3时,S1组分别与S2、S3组比较RS评分、MAP、HR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4时,S3组分别与S1、S2组比较RSS评分、MAP、HR、SpO2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VAS评分S1、S2、S3组两两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静脉注射0.3μg/kg舒芬太尼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全麻复苏期取得良好临床效果,且安全有效.

    作者:王仁儒;彭志勇;廖碧珊;郑映金;陆立仁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宫颈扩张棒在人工流产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一次性宫颈扩张棒用于人工流产术前扩张宫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要求人工流产术的早期妊娠对象1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96例,术前宫颈管内放置一次性宫颈扩张棒;对照组88例,术前常规用金属扩张棒扩张宫颈,观察术中宫颈扩张程度及镇痛等效果.结果两种宫颈扩张棒均能达到扩张宫颈的作用,观察组宫颈扩张显效率81.25%,对照组6.82%;观察组镇痛有效率为77.08%,对照组为30.68%;观察组人流综合征发生率0,也低于对照组4.55%.结论一次性宫颈扩张棒,能使宫颈软化松弛,减少了机械性刺激迷走神经,大大降低了人流综合反应的发生,具有安全、简便、镇痛有效的特点.

    作者:叶小姬;余世宁;蔡玉荣;冯玉华;陈秋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治疗方法总结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病变部位大多位于大肠黏膜和黏膜下层,具体病因目尚不甚明了.近年来我国发病率明显增多,广大患者深受病痛的折磨.目前西医对本病尚无特效治疗方法,而传统医学因其具有副作用小、远期评价疗显著,日渐突出不可替代的优势[1].

    作者:卢宏亮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治疗进展

    股骨粗隆间骨折系指股骨颈基底至小粗隆水平之间的骨折,近年来由于老年人口的逐渐增多及生活节奏的加快,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占全身骨折的3%~4%,男性多于女性,约为1.5∶1,占髋部骨折的35.7%,由于该人群常合并有心、肺等多种内科疾病,脏器储备功能不足.传统的非手术治疗需要长期卧床,容易发生压疮、深静脉血栓形成、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导致死亡率增加,且骨折畸形愈合较多,因此,目前普遍认为应该早期内固定.由于股骨粗隆间部是以松质骨为主,而老年人中多合并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伤后容易造成粉碎性骨折从而导致复位困难,复位后不稳定,并引起内固定松动、断裂、骨折畸形愈合,甚至手术失败,针对于粗隆间骨折治疗的复杂性,骨科自始至终都在进行着不懈努力,尤其近年来涌现了多种治疗观点和新型内固定器材.本文荟萃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对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治疗进展做具体综述,内固定选择是否适当是手术成败的关键,目前常用的内固定为:外固定支架、DHS、解剖型锁定钢板、经皮微创加压钢板(PCCP),Gamma钉、PFN、PFNA.现就各自应用特点做如下介绍:

    作者:许林涛;曹阳;刘磊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院所集团化中图书馆的发展和建设

    1复合型图书馆是医院图书馆的发展方向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在图书馆的广泛应用,数字图书馆以其独特的优势迅速发展起来,并对传统图书馆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巨大威胁,因此有人说21世纪传统图书馆将会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电子图书馆、数字图书馆、虚拟图书馆、无墙图书馆、全球图书馆等等,但是目前由于数字图书馆还处于研究、试验阶段,在未来也只是图书馆总体的一部分,它的出现只是促进了传统图书馆的变革,提升了传统图书馆的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但取代不了传统图书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种传统与现代技术并存,纸质文献与电子文献并存,实体馆藏与虚拟馆藏并存,传统服务与网络服务并存的图书馆形态-复合型图书馆将成为我国图书馆的发展方向.

    作者:董军;王红霞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