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桂英;刘琳;王淑芬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常见以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慢性气道疾病,该症病因及发病机制较复杂,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目前药物治疗是防治支气管哮喘有效手段之一,且近年来药物治疗方案也不断更新,本文将根据该症的发病特点,总结相关药物治疗方案,其宗旨为支气管哮喘药物治疗更为规范化,以此更有效地控制哮喘发作及病情进展。
作者:江文胜;陈亮 刊期: 2014年第39期
大面积皮肤水泡病变是一组罕见的遗传性大疱性皮肤病,皮损的主要特点可造成皮肤起泡,皮损多见于手,脚,四肢,躯干等,也会影响口腔黏膜,阴囊等[1],是急性严重的皮肤病,死亡率高,在新生儿病房医院会导致感染的爆发,临床表现为大面积皮肤水泡状病变,患者的皮肤屏障功能消失,粘膜暴露。护士应做细致的护理评估,皮肤护理,疼痛干预和预防感染[2]。在我科2013年1月~2014年1月5例大面积皮肤水泡病变患儿住院,经治疗护理,4例治愈,1例好转出院,现报告如下。
作者:吉娟萍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观察不稳定型的心绞痛在临床上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的41例患者予以常规护理,41例观察组的患者实行系统护理,观察这些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4%,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对不稳定型心绞痛进行积极治疗的情况下,进行合理有效的护理,能够大大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他们的生存质量。
作者:王雨燕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探讨分析医院信息化对护理管理的促进作用和日常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方法在药房发药、医嘱管理、供应室管理、病区药品管理、护理工作量统计、病区工作日志及护理办公自动化等多个方面合理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并从护理队伍不够稳定、管理人才匮乏、管理设备滞后、护理管理有待完善等方面对医院日常管理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在护理管理中合理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可以为护理人员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有效缩短护理人员案头工作时间;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失误;避免药物管理问题的发生。针对日常护理管理问题,采取了健全的护理管理制度、提高护理管理人员的计算机信息技术水平及整体素养、强化护理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结论医院信息化对护理管理具有一定促进作用,提高了护理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与工作效率,实现了传统护理模式向现代化、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初步转变,及时发现日常护理管理中的问题,并采取切合实际的应对策略,能够有效提高医院整体护理管理水平。
作者:李桂萍;唐梅艳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探讨颈静脉球瘤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科行显微手术治疗的6例颈静脉球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结果本组患者术后发生饮水呛咳及吞咽困难3例,面瘫2例,脑脊液漏1例。通过积极的对症治疗及有效的护理措施,均安全渡过围手术期。结论科学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提高颈静脉球瘤手术成功率的重要保证,并可改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
作者:章珊;周瑜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分析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对近3年来我科收治的835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前做好生理护理,充分术前准备,术后监测生命体征、病情变化和各种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结果835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16例经腹腔镜探查因严重发生粘连或解剖变异,而中转开腹手术,其余手术顺利完成。术后发生腹腔内出血2例,胆漏3例,均再次手术后治愈;皮下气肿2例,自行吸收;切口感染2例,经换药及时治疗与护理治愈,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周密细致的围手术期护理是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保证。
作者:袁菊;马嫣;王青年 刊期: 2014年第39期
医院信息化的发展给医院的护理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出了基于无线网络的移动护理技术,实现了临床护理工作的实时监控,本文主要从移动护理技术在实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和实践进行了探讨。
作者:张晓阳;钱振宇;崔力新 刊期: 2014年第39期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身体健康的关注度也越来越增强,客观上推动了医疗设备的不断改进和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尤其是近几年随着电子信息时代的逐步来临,为医疗卫生行业的电子化改革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本文结合目前我国电子医疗设备发展的实际情况,分析论述了未来的发展走向。
作者:黄胜广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护理指引体系,在神经内科的应用价值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神经内科收治的患者103例,将其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1例,分别采用神经内科护理指引体系,指导的护理措施和常规护理措施,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跃0.05)。结果对照组患者护理质量为优秀的患者32例,占62.75%,一般15例,占29.41%,较差4例,占7.84%,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86.27;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为优秀的患者43例,占82.69%,一般为8例,占15.38%,较差1例,占1.92%,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100%,两组患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神经内科护理指引体系指导下的护理具有良好的效果,极大的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作者:武静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本文主要是探究循证护理应用于脊柱骨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选取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使用循证护理的方式进行护理,对照组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脊柱骨折患者在病程时间、护理满意度、并发症的发生概率等都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循证护理应用在脊柱骨折患者中可以获得很好的临床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病概率,提高护理质量的同时患者护理的难易度也明显提高。
作者:沈利 刊期: 2014年第39期
阐述了人文护理的内涵、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和应用现状,指出了人文关怀的意义,为将其应用于临床护理提供依据。
作者:张艳平;于影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分析规范院前急救管理的措施与效果。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本院急救中心的20名护理人员设为对照组,未实施院前急救规范管理,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本院急救中心的20名护理人员设为试验组,实施院前急救规范管理。对两组抢救成功率、护理纠纷发生率、患者的满意度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试验组抢救成功率为90.12%,护理纠纷发生率为0.75%,患者的满意度评分为(88.64±10.37)分,对照组抢救成功率为71.35%,护理纠纷发生率为1.96%,患者的满意度评分为(70.11±13.26)分,试验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0.05),护理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05),患者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0.05)。结论规范院前急救管理在急诊患者抢救中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护理纠纷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唐志华 刊期: 2014年第39期
慢性泪囊炎是一种眼科常见病,通常是鼻泪管阻塞,下端的泪囊分泌物潴留。常见的致病菌是肺炎球菌,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因为女性的鼻泪管容易堵塞,所以本病多见于中年女性,常表现为溢泪溢脓,泪囊部皮肤潮红,糜烂,慢性湿疹,给患者的生活和心理的带来影响[1]。慢性泪囊炎的治疗原则是术后药物控制炎症,预防泪道再堵塞,泪囊鼻腔吻合术是治疗的方法之一,其目的是为了建立泪囊鼻腔之间的永久的引流通道。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科收治的121例(121眼)慢性泪囊炎,给与泪囊鼻腔吻合手术治疗,术后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翠芳 刊期: 2014年第39期
周围血管疾病是一种急慢性疾病,主要以肢体血管病变为主要特征,包括淋巴系统疾病和静脉疾病等。患有这类疾病的患者主要表现为肢体乏力、患肢疼痛、运动疼痛等,这种疾病的病程很长,治疗起来非常困难,引起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针对周围血管疾病的致病原因等方面对其护理与康复进行探讨与分析,供大家参考。
作者:田丰萍;高娟霞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探讨分析心内科发生睡眠障碍患者的原因以及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发生睡眠障碍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相应的特殊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后睡眠质量的变化。结果造成患者睡眠障碍的主要原因分为心理因素、疾病因素、环境因素及其他因素四大类,其中以疾病因素的所占比例(45%)为大,明显高于其他3类因素(<0.05);观察组在护理后的睡眠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0.05)。结论对患者采取相应的特殊护理,不仅能消除患者的心理负担,更能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相容香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探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护理方法,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对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44例,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采用综合护理措施,给予常规护理及护理干预相结合。结果用药物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44例,常规护理及护理干预相结合后,40例临床症状缓解消失,总有效率为90.91%;临床症状无改善的4例,无效率为9.09%。结论给予常规护理及护理干预相结合护理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才英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总结作者的实际工作经验,介绍在呼吸内科护理工作过程中对护理工作人员的常见危害,归纳所出现的相关问题并给出管理对策。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4月我院呼吸内科住院治疗的9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8例,试验组采用临床护理保护,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管理。完成疗程后,把两组的护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试验组护理工作者的职业风险发生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临床护理保护在呼吸内科管理中有良好的应用效果,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并且明显减少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的护理风险。因此,在呼吸内科实行临床护理保护是一种有效的护理管理方法,值得推广和使用。
作者:温华慧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对优质护理在社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护理中的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择26例在本院进行治疗的社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并选择在优质护理启动之前采用常规护理的26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肺功能指标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和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肺功能指标改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0.05)。结论在社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护理中采用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窦凤珠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剖宫产过程中,对不同备皮条件下护理方式进行总结。方法根据本院收治的剖宫产患者护理数据,并按照不同的备皮方式进行分组对比,分为三组院A组,不进行备皮处理;B组,进行传统备皮处理;C组,进行优化备皮处理。结果优化备皮护理方式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的术后感染风险,并达到较好的患者接纳程度。结论优化后的备皮方式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罗菊兰;袁文香;曹庚秀;周珊梅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缺陷短波单胞菌(Brevundimonasdiminuta,BD)原称为缺陷假单胞菌,为革兰染色阴性短小杆菌,该菌为环境微生物,全球分布,可在水、土壤和植物中分离到。缺陷短波单胞菌也是一种条件致病菌,主要引起免疫力低下人群的感染。我院在1例40d大婴儿脑脊液中培养出缺陷短波单胞菌,临床确诊为缺陷短波单胞菌颅内感染,积极治疗取得成功。在国内尚未见缺陷短波单胞菌致婴儿颅内感染的报道。
作者:杨爱梅;龙丽华;余明友;田如平 刊期: 2014年第3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