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何齐

关键词:全程护理, 急诊危重患者, 抢救
摘要: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500例急诊危重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观察组采取全程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医患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98.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和护理人员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应用全程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以及医患满意度。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本次研究选择对象共40例,其中20例合并有2型糖尿病,另外20例为单纯的脑梗死。设定20例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20例脑梗死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三酰甘油(TG)、血清总胆固醇(TCH)、糖化血红蛋白(HhA1c)水平都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率为4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0.0%,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病情更为严重,治愈率更低,严格的血压、血糖控制,以及血脂的纠正可有效防治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

    作者:宝力嘎;兰雪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高原地区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时机选择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HICH)手术治疗时机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我院高血压脑出血(HICH)手术治疗的86例临床案例,按照进行治疗时出血时间长短分为三组:<7h为A组,7~24h为B组、>24h为C组;分析三组死亡率、术后再出血率及恢复情况,总结手术时机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A、B、C三组,恢复良好的病例所占比率分别为54%,38%;17%;死亡率分别为院4%,13%,33%。三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再出血概率分别为院14.6%,9.4%和0。结论在HICH的早期进行手术治疗,致死率和致残率低于晚期手术治疗,但是出血时间越短,术后再出血的风险越高。

    作者:李进良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癫痫所致精神障碍联合用药的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研究临床护理对癫痫所致精神障碍联合用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接收的患有癫痫性精神障碍患者21例,对21例患者的心理变化给予密切观察,同时采取相对应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其效果给予分析研究。结果患者出院的时候痊愈一共有6例,占总体的28.57%;显著进步一共有8例,占总体的38.09%;进步一共有5例,占总体的23.81%;无效2例,占总体的9.52%。结论癫痫所致精神障碍联合用药期间要对患者心理变化特征给予密切观察,同时根据其心理特点采取相对应的护理措施,对临床疗效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

    作者:祁燕兰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食管癌术后肠内营养液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食管癌手术后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与相关护理。方法随机抽取科室食管癌术后的患者80例,均术中留置有十二指肠营养管,术后管饲肠内营养液。结果80例患者中术后恢复好,无1例吻合口瘘等并发症的发生,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费用也有所减少。结论肠内营养液的早期应用大大改善了食管癌的术后预后。

    作者:蔡霞;薛小燕;李莎;陈宇;杨燕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调强放疗联合高强度聚焦超声热疗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调强放疗(IMRT)联合高强度聚焦超声热疗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2008年10月~2011年9月对45例Ⅲ、Ⅳa期胰腺癌患者进行调强放疗,1次/d,5次/w,高强度聚焦超声热疗,隔日1次,共3~6次。评估肿瘤的缓解率,1年和2年生存率,临床受益率及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CR+PR)分别为73.3%,中位生存期14.2个月,1、2年生存率为53.3%、26.7%,毒副作用: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结论调强放疗联合高强度聚焦超声热疗对局部晚期胰腺癌有一定疗效,副作用少,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朱海文;陈龙云;侍红泰;裴冬;毛义翔;陈斌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宫腔镜手术患者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宫腔镜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总结进行宫腔镜手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干预。结果术后恢复良好,无1例发生并发症。结论为确保宫腔镜手术成功,必须加强手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干预。

    作者:樊柏;安宁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胃镜下局部注射去甲肾上腺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胃镜下局部注射去甲肾上腺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2年2月~2014年1月我科收治的非食道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2例。试验组给予胃镜下局部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对照组给予胃肠减压、止血、抑酸等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止血效果有无差别。结果试验组止血成功率为96.9%显著高于对照组80.0%(P<0.05);试验组呕血次数(0.51±0.33 vs 0.88±0.25)和黑便次数(2.22±1.04 vs 4.66±1.23)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镜下局部注射去甲肾上腺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铁晓军;雍海江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心理护理干预

    目的:观察分析临床对乳腺癌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护理后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我院在近期内接诊的75例乳腺癌患者,并按照护理措施实施的不同对患者进行分组,其中A组37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B组38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实施心理干预护理,并就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抑郁得分进行比对,同时调查患者出院时的生活质量。结果 A、B组患者经过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及抑郁评分较护理前均有明显的改善,组间比对,B组患者较A组患者改善明显(P<0.05)。两组患者在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方面比对,B组患者明显较高(P<0.05)。结论对乳腺癌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护理,可以明显改善患者不良的心理情绪,这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海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大剂量维生素C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88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大剂量维生素C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88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抽签将其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吸氧、抗病毒药物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大剂量维生素C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心肌酶变化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显效39例,好转4例,治疗总有效率97.73%;对照组显效26例,好转11例,治疗总有效率84.09%,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另外,观察组治疗后心肌酶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剂量维生素C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晓燕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盘源性腰痛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治疗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的临床效果。方法18例确诊的腰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患者后路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笼钉棒系统固定治疗,采用JOA评分系统及椎间植骨融合率的临床疗效。结果18例均获得随访,随访1~2年,术前疼痛消失。结论在椎间盘源性腰痛的满意的治疗腰椎融合的临床疗效。

    作者:卢志军;郭朝阳;陈荣春;钟红发;陈云生;刘宁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全程优质护理对手术室术中应激的减少作用

    目的:临床分析全程优质护理在手术室患者实施应用,对患者术中应激反应的减少作用。方法临床选取我院在2013年6月~2014年6月实施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分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全程优质护理,对比分析临床护理结果。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偏低,差异明显(P<0.05);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护理满意度明显偏高,差异明显(P<0.05)。结论全程优质护理在手术室患者中的应用,能够对患者应激反应进行明显减少,同时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玲玲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恶性肿瘤患者药物毒副作用的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常规护理模式与全面整体护理模式对减轻恶性肿瘤患者药物毒副作用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肿瘤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所进行护理模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全面整体护理模式,分析两种护理的异同并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全面整体护理比常规护理模式更注重因病对症护理,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大大高于对照组护理模式,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恶型肿瘤患者药物毒副作用的护理后可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减慢疾病的恶化速度和提高生命的生存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殷瑞娟;王丽丽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健康教育在妇女保健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妇女保健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妇女保健工作提供帮助。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2月~10月来我院就诊、体检或咨询的80例妇女作为调查对象,开展为期1个月的健康教育,对比分析教育前后妇女保健知识、行为和意识三个部分得分变化。结果教育后,80例妇女在妇女保健知识、行为和意识测评上的得分分别为(7.23±1.77)分、(8.33±1.09)分、(8.56±0.95)分,均显著高于教育前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妇女开展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妇女对妇女保健知识的理解,增强其保健意识并积极参与到妇女保健活动中来,对医院妇女保健相关工作开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杨华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GDM患者尿微量白蛋白与CRP和糖化血红蛋白变化的关系

    目的:检测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 itus,GDM)患者存在不同水平上尿微量白蛋白时,体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变化,探讨CRP和HbA1c在预判妊娠期糖尿病肾脏损害的意义。方法收集本院门诊住院91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清和全血,根据24 h尿微量白蛋白(UAlb)分三组,另选39例健康人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检测其CRP和HbA1c含量,t检验方法分析组间差异。结果糖尿病三组的CRP和HbA1c均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0.01),且CRP为Ⅲ>Ⅱ>Ⅰ组,HbA1c为Ⅲ>Ⅱ>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RP、HbA1c可间接反映妊娠期糖尿病肾损害,可以同UAlb一起用来进行妊娠期糖尿病肾损害的早期诊断和监测,更好的指导临床治疗和判断预后。

    作者:陈苏华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聚维酮碘冲洗预防化脓性阑尾炎切口感染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聚维酮碘溶液冲洗在预防化脓性阑尾炎切口感染中的疗效。方法对2009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行化脓性阑尾切除术的69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按照随机化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39例患者术中使用聚维酮碘溶液对腹腔及各组织间隙进行冲洗,对照组30例患者术中使用生理盐水对腹腔及各组织间隙进行冲洗,术后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3d白细胞(WBC)计数、使用抗生素时间、切口感染率,住院时间及住院总费用差异。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在手术时间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3d后白细胞计数、抗生素使用时间、切口感染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上,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聚维酮碘溶液冲洗在预防化脓性阑尾炎切口感染中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作者:黄海彬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子宫内膜厚度与药物流产异常出血完全流产率关系的分析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厚度与药物流产异常出血、完全流产率的关系。方法抽取2011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药物流产患者85例,根据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将患者分为三组,A组11例子宫内膜厚度≤1.0cm,B组35例子宫内膜厚度为1.0~1.5cm,C组39例子宫内膜厚度≥1.5cm,分析三组患者药物流产异常出血和完全流产率。结果 A组患者药物流产的异常出血和完全流产率分别为9.09%、90.91%,B组患者药物流产的异常出血和完全流产率分别为20.0%、77.14%,C组患者药物流产的异常出血和完全流产率分别为48.72%、64.1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流产的完全流产率与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呈正相关关系,异常出血则与其呈负相关关系。

    作者:崔文中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超声检测黄体血肿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检测黄体血肿对女性不明原因下腹疼痛的临床价值。方法针对我院2014年2月~7月来我院妇科门诊诊疗的110例患者进行卵巢黄体超声检查及随诊,患者临床特点均为经前期下腹痛,不伴有发热。体格检查无压痛、无反跳痛,部分患者下腹压痛呈弱阳性,或有压痛,疼痛点较具体局限,并排除腹盆腔良恶性肿瘤。生化检查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均正常。观察患者月经周期第16~28d黄体情况,黄体血肿病例69例,1~2w后随访患者61例。结果61例均能确认黄体血肿形成。超声随访患者41例黄体血肿吸收变小;17例大小无明显改变;3例患者下腹痛入院,诊断为黄体血肿破裂出血。结论经腹及经阴道检查黄体情况并观察女性月经前期不明原因下腹疼痛与黄体血肿有直接关系,显示黄体血肿对女性不明原因下腹疼痛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安县朝;邹立君;冯彪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匹维溴铵联合帕罗西汀治疗伴焦虑抑郁肠易激综合征患者108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匹维溴铵联合帕罗西汀治疗伴有焦虑抑郁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08例伴有焦虑抑郁的IB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4)和观察组(n=54),对照组采用匹维溴铵为主治疗,观察组主要采用匹维溴铵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治疗12w后观察两组症状程度、症状频率评分及HAMA、HAMD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症状程度、症状频率评分及HAMA、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匹维溴铵联合帕罗西汀能有效改善IBS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焦虑抑郁状态。

    作者:薛晓培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内分泌科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研究内分泌科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自2010年8月~2011年5月入我院治疗的300例患有内分泌疾病的患者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实验组。观察组实行基础常规性的护理,实验组则相对实行优质护理服务。并终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满意度评判。结果采用优质护理的实验组终效果及满意度明显高于观察组。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内分泌科的临床应用中,成效良好,值得进行大规模应用。

    作者:陈丽莎;朱金虎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138例慢性乙肝患者健康教育的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乙肝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方式的需求和实施健康教育前后患者对乙肝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为临床实施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138例慢性乙肝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慢性乙肝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想了解的分别是抗病毒用药相关知识占90%左右、乙肝患者该注意什么占95.6%乙肝患者如何进行自我调养占95.6%;乙肝患者对健康教育方式愿意接受的分别是护士个别指导占89.1%、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占91.3%;健康教育后慢性乙肝患者对于乙肝疾病的相关知识和自我管理能力都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0.0001。结论加强了护理人员主动开展健康教育的意识,提高了护士对慢性乙肝患者健康教育质量。

    作者:谢秀金 刊期: 2014年第33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