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妊高症产妇临床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伍琳

关键词:妊高症, 产妇, 护理干预, 效果
摘要:目的:探究妊高症产妇临床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3年7月收治的90例患有妊高症的产妇,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患者,观察组患者采取护理干预,包括用药护理、心理辅导、观察病情等,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的方法,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采取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病情得到一定的控制,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妊高症产妇的病症,帮助患者有效地控制病情,临床上应大力推广护理干预。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在胫骨pilon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116例胫骨pilon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以随机分配原则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比较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胫骨pilon骨折患者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可有效的促进患者骨折愈合,且不良反应少,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推广应用。

    作者:吴细平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恶性肿瘤患者药物毒副作用的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常规护理模式与全面整体护理模式对减轻恶性肿瘤患者药物毒副作用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肿瘤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所进行护理模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全面整体护理模式,分析两种护理的异同并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全面整体护理比常规护理模式更注重因病对症护理,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大大高于对照组护理模式,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恶型肿瘤患者药物毒副作用的护理后可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减慢疾病的恶化速度和提高生命的生存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殷瑞娟;王丽丽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医院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

    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进程中,我国医院已进入了数字化和信息化时代,数字化医疗设备在医院中使用,各种医院信息系统和医疗临床信息系统正在普及。医院信息化使医院工作流程发生了改变和创新,并使医院得到了全面发展。但是,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对医院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一些不足进行了分析,并且进一步的提出了一些相对的解决策略,提高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对于医院的发展以及提高医院的医疗水平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及影响,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相关人员应该积极探索信息化建设的策略,更加进一步的促进医院的整体性发展。

    作者:张国平;党海林;朱峥;杜国芬;张冰;王涛;房明达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分组管理在综合性医院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分组管理在综合医院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门诊2013年1月~2014年1月82名护士进行分组对照研究,以科室为单位,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2名护士分为对照组(n=42)及观察组(n=40)。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接受分组管理。按分层法各选取两组接诊的12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比两组护士专科考核成绩、护理质量合格率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护理满意度为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86.67%(2=6.314,<0.05)。观察组护理质量合格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87.50%(2=4.227,<0.05)。此外,观察组专业技能、基本知识及专科理论等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0.01)。结论在综合医院门诊实施分组护理管理对规范护理行为,提高护理满意度,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殷秀娟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阿德福韦酯联合α1胸腺肽治疗慢性乙肝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阿德福韦酯联合α1胸腺肽治疗慢性乙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92例慢性乙肝患者,根据患者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7例),观察组患者行阿德福韦酯联合α1胸腺肽治疗,对照组行阿德福韦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为48.94%,差异显著(P<0.05)。随访12w后观察组HBV-DNA转阴率为88.89%,对照组为53.19%,差异显著(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α1胸腺肽是一种有效的慢性乙肝治疗方案,其在改善患者症状,提高HBV-DNA转阴率上具有显著优势。

    作者:魏玮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补阳还五汤对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对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复方丹参滴丸0.135g/kg),补阳还五汤高、中、低剂量组(44g生药/kg、22g生药/kg、11g生药/kg)。连续灌胃给药7d,末次给药1h后灌胃给予垂体后叶素(25u/kg)以造成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大鼠各时间点心电图变化,生化法检测血清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结果补阳还五汤高、中剂量组大鼠心电图ST段抬高减少,血清LDH、CK的活性较模型组显著降低(<0.01)。结论补阳还五汤对大鼠急性血心肌缺血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为抑制模型大鼠心电图的改变并调节酶活性,改善冠脉循环,保护缺血心肌。

    作者:曹笑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尿培养、尿沉渣分析检测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尿培养和尿沉渣分析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6月在本院接受检查的疑似UTI患者200例,采集患者尿液标本,分别进行尿沉渣分析和尿培养分析,对两种方法的检验结果进行比对分析,并分别于联合检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种方法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x2=6.42,<0.05);联合检查与尿沉渣分析和尿培养阳性率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x2=4.04,<0.05;x2=20.34,<0.01);两种方法准确度、真阳性率、阴性预测值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检测真阳性率、真阴性率、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与尿沉渣分析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检测阳性预测值与尿培养分析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尿沉渣分析对尿路感染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能够作为尿路感染早期辅助诊断,尿沉渣分析联合尿培养可有效提高检验的真阳性率、真阴性率、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提高诊断价值,避免漏诊和误诊。

    作者:徐爱静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32例会阴切口愈合不良原因分析与护理

    目的:探讨影响会阴切开缝合术切口愈合不良的因素及适当处理方式,提高会阴切开愈合率。方法对32例阴道分娩行会阴侧切术愈合不良的产妇进行分析。结果影响切口愈合的因素主要有原有阴道炎,胎膜早破,保护会阴,缝合技术和病理产科有关。结论会阴切口愈合不良与上述多种因素有关,应进行针对性预防和相应的处理措施。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切口愈合情况,加快切口愈合速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德靖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牙周基础治疗对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疗效及其全身炎症标志物的影响

    目的:探讨牙周基础治疗对侵袭性牙周炎(AgP)患者疗效及其全身炎症标志物的影响。方法将48例AgP患者设为观察组,给予刮治及根面平整等基础治疗,选取同期4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记录观察组治疗12w后的探诊深度(PD)、附着丧失(AL)及牙龈出血指数(BI)变化,并比较分析观察组治疗前后及其与对照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12w后的PD、AL和BI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CRP、IL-1β和TNF-α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牙周基础治疗对AgP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明显减低CRP、IL-1β和TNF-α等炎症标志物水平,同样CRP、IL-1β和TNF-α也可作为评价AgP患者牙周基础治疗效果的参考指标。

    作者:顾飞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PDCA循环在药剂科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综述PDCA循环在医院药剂科管理中的应用,提高药品管理质量、实现合理用药。方法运用PDCA循环理论进行数据分析,找出问题原因,并制定相应对策进行干预。将采样医院的药库及临床药品使用情况分为干预前组和干预后组,对前后两组药品药库管理和临床使用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运用PDCA循环管理法后,药品去向明确率、药库管理有效使用率均得到提升,药品不合格报损率下降。同时干预后组临床不合理用药情况明显低于干预前组,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医院药剂科管理使用PDCA循环能帮助规范医院药品管理流程,加强医疗药品管理质量,改善不合理用药情况。

    作者:陆学工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骨质疏松型桡骨远端骨折临床治疗方法探讨与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型桡骨远端骨折临床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收治的骨质疏松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相关治疗资料46例。结果手术治疗后6个月时,观察组患者ulnar tilt均值为(9.0±1.5)度、palmar tilt均值为(16.0±1.5)度、radial height均值为(10.7±1.4)mm,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相应数据资料(P<0.05)。结论锁定加压钢板法对于治疗骨质疏松型桡骨远端骨折具有更优秀的临床效果。

    作者:杨庆军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经宫腔镜同轴纤维输卵管镜检查治疗不孕症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经宫腔镜同轴纤维输卵管镜检查治疗不孕症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86例不孕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经宫腔镜同轴纤维输卵管镜诊疗术。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妇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及怀孕率。结果观察组阴道出血持续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2.3±1.01、3.2±1.3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双侧卵管腔再通(76.74%)、术后6个月怀孕(20.93%)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主经18.60%)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在腹腔镜监视下经宫腔镜同轴纤维输卵管镜诊疗的不孕症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可提高诊疗成功率。

    作者:吴晓庆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促进产妇早期泌乳提高母乳喂养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促进产妇早期泌乳提高母乳喂养的护理方法,总结护理经验。方法选取产妇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100例,前者给予常规护理,后者进行系统性综合干预,包括心理调节、早期母婴同室、指导早期吸允与喂养、康复锻炼、术后随访纠正错误与解决问题,对比早期泌乳与母乳喂养情况。结果干预组24h母乳喂养次数、次均吸允时间、泌乳初始时间均高于对照组,干预组1个月、2个月、3个月纯母乳喂养率分别为93.00%、88.00%、80.00%高于对照组43.00%、33.00%、2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应采取多种措施提高早期泌乳水平,注重院内母乳喂养指导,提高孕产妇母乳喂养信心与能力,同时注重随访,纠正产妇错误行为,解决实际问题,维持母乳喂养率。

    作者:乔春峰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颅骨缺损钛网修补术后切口感染及修补材料外露预防及应对措施

    目的:探讨颅骨缺损钛网修补术后切口感染及修补材料外露预防及应对措施。方法对2009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86例金属钛网颅骨修补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6例颅骨缺损患者均使用数字塑形钛网行修补术,术后感染3例、经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换药后、切口乙级愈合。钛网外露3例、1例行皮瓣转移愈合良好、1例取出钛网后切口愈合。1例行颅骨修补同时同侧行V-P分流术,术后因分流管感染致颅骨外露并伴有破口处脑脊液漏,拔除引流管+持续腰大池引流后,破口愈合。结论选择适当大小的塑形钛网,针对不同部位的颅骨缺损选择适当的操作方法,严格无菌操作,术后对并发症的正确处理方法,能有效地预防及控制术后感染。

    作者:陈智勇;黄生炫;张建海;朱锋;吴祖超;艾训平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聚维酮碘冲洗预防化脓性阑尾炎切口感染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聚维酮碘溶液冲洗在预防化脓性阑尾炎切口感染中的疗效。方法对2009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行化脓性阑尾切除术的69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按照随机化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39例患者术中使用聚维酮碘溶液对腹腔及各组织间隙进行冲洗,对照组30例患者术中使用生理盐水对腹腔及各组织间隙进行冲洗,术后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3d白细胞(WBC)计数、使用抗生素时间、切口感染率,住院时间及住院总费用差异。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在手术时间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3d后白细胞计数、抗生素使用时间、切口感染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上,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聚维酮碘溶液冲洗在预防化脓性阑尾炎切口感染中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作者:黄海彬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癫痫所致精神障碍联合用药的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研究临床护理对癫痫所致精神障碍联合用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接收的患有癫痫性精神障碍患者21例,对21例患者的心理变化给予密切观察,同时采取相对应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其效果给予分析研究。结果患者出院的时候痊愈一共有6例,占总体的28.57%;显著进步一共有8例,占总体的38.09%;进步一共有5例,占总体的23.81%;无效2例,占总体的9.52%。结论癫痫所致精神障碍联合用药期间要对患者心理变化特征给予密切观察,同时根据其心理特点采取相对应的护理措施,对临床疗效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

    作者:祁燕兰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护理干预在腰椎骨折手术患者术后的应用及效果

    目的:对护理干预在腰椎骨折手术患者术后的应用与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对术后30例腰椎骨折患者的具体护理措施与并发症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同时随访患者6个月,并对其预后效果进行总结。结果30例患者中有4例发生并发症,其中1例尿潴留,1例压疮,2例腹胀,共为13.33%的并发症发生率。随访6个月,可独立行走患者有25例(83.33%),可扶拐行走的患者有5例(16.67%)。结论术后给予腰椎骨折患者规范且系统的护理可使其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同时可恢复其行为功能,并使其预后质量得到显著改善,因此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周彩瑛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急诊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被应用到医院的日常护理中,因此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成为新时期医院的一大特色,不仅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而且还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急诊教学中的应用,不仅有效提高了实习护生的专业技术水平,而且还激发了实习护生的潜力,为我院护士的来源建立良好的人才梯队。

    作者:唐圣凤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肝动脉灌注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护理体会

    肝动脉灌注术是经股动脉插管,选择性插入肝癌供血动脉,进行栓塞和灌注化疗药物,栓塞主要的肿瘤血管,阻断肿瘤血供,使肿瘤缺血坏死,并灌注化疗药物杀死肿瘤细胞[1]。肝动脉灌注术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据文献报道,生存期可达12个月~3年,不失为一种较有效的保守治疗手段。我科自2011年12月~2014年2月为2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肝动脉灌注术,经股动脉插管至肝动脉,选择性将药物注入肿瘤区域,治疗效果尚理想。 CT片示癌肿组只明显缩小,预后尚好,明显地延长了患者生存期,1例患者生存期已达5年。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马润红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急诊冠脉介入术患者的护理

    目的:研究急诊冠脉介入术(PCI)的护理干预措施是否有效。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100例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术前、术后护理干预,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护理。结果经过积极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焦虑程度明显减轻,并发症明显减少,术后恢复良好,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手术成功,观察组与对照组数据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的认真落实术前、术后护理干预,是减少急诊冠脉介入术围手术期意外和并发症的关键,实施护理干预,提高对PCI患者的护理质量,可以有效提高急诊冠脉介入术的成功率。

    作者:赵素丽;刘媛媛 刊期: 2014年第33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