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课在护理专业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鲁华

关键词:微课, 病理学, 护理, 教学
摘要:探讨微课在护理专业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将微课应用于护理专业病理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病理学教学质量和效率。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产后出血预测评分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防治的护理与观察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预测评分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防治的护理。方法选自2012年4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产妇86例,将这86例产妇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3例,分别命名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研究组患者在产后出血预测评分后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对照组患者在产后出血预测评分后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对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预测评分,研究组有6例产妇可能出现产后出血的情况,对照组有5例产妇可能出现产后出血的情况。通过对研究组进行防治性护理措施,产后有1例产妇出现产后出血,对照组产妇没有进行防治性护理措施,产后有4例产妇出现产后出血,研究组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结论通过对产妇进行产后出血预测评分,进而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护理措施,有助于减少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促进产妇的顺利分娩。

    作者:杨丽娟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血栓前状态研究进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以阻碍肺部正常通气,影响人们正常的生活工作,不仅如此,我国15岁以上的人3%患有该病,且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如果在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基础上并发血栓,不仅给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带来影响,还可能加重病情,因此我们不得不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基础上预防血栓的形成,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详细掌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血栓前状态。近几年来随着人们对预防血栓的重视度增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血栓前状态的研究不断深入,取得了较好的研究进展。本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血栓前状态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预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血栓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张燕敏;陆曙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精神科护理电子病历书写质量分析及对策

    目的:分析精神科护理电子病历书写中存在的缺陷并探讨改进方法。方法对我院2013年8~12月住院电子病历350份,对照本院护理文件书写质量考核评分标准,对其存在的书写缺陷进行总结、归类、分析。结果护理病历存在诸多缺陷,护理记录单中以书写内容不全面、空洞、缺乏内涵;护理措施记录简单;记录连续性差;出院指导缺乏针对性多见。结论护理人员必须加强精神专科知识的培训,加强对病历书写规范化的培训;同时应加大护理病历质量监控力度,切实提高护理病历质量。

    作者:李明芳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双胎妊娠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

    本文通过对双胎妊娠分娩的病例分析,提示院要重视并预防双胎妊娠产后出血。并提出掌握两个胎儿分娩的间隔时间以5~20min为宜;对剖宫产时,有可能发生术中术后出血者,应预防性子宫动脉缝扎术,双胎妊娠分娩后,产后2h应常规滴注宫缩剂,并在分娩室至少观察2h后再回病房,并将其浓度逐渐减低,这都是预防双胎妊娠产后出血的措施。

    作者:袁晖;吴玉兰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剖腹产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析剖腹产手术中患者腹部切口的具体护理办法及实施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0月~12月来我院就诊的70例剖腹产手术腹部切口患者,将其作为此次报告的研究对象。将7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更为全面的护理方法。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组的肛门排气时间、伤口甲级愈合率、愈合时间、住院的时间及期间并发症的发生概率都强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有显著差异,<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剖腹产手术患者的腹部切口进行人性化护理,可以显著改善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加快患者伤口愈合,因而,该护理手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静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人工流产术后阴道流血原因及护理措施

    目的:为了对人工流产术后患者发生阴道流血问题的原因与护理办法进行探究。方法选取某医院于2013年2月~2014年2月所收治的人工流产术后发生阴道流血问题的80例患者,并对这部分患者进行检查以及临床处理。结果这80例患者中,共有50%的患者是由于子宫复旧不良、人流不全或者是胎物残留而导致出现子宫出血问题,对患者进行相应治疗之后,患者阴道出血持续时间明显缩短,共有16例患者出血量为少量,但仍旧四为患者出血量较多。结论在掌握人工流产术后患者发生阴道流血问题主要的原因之后,需对这部分患者保持高度重视,同时使用有效的治疗手段以及护理措施,以有效缓解患者的阴道流血的症状,并缩短患者的阴道流血时长。

    作者:王天惠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护理干预在腰椎骨折手术患者术后的应用及效果

    目的:对护理干预在腰椎骨折手术患者术后的应用与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对术后30例腰椎骨折患者的具体护理措施与并发症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同时随访患者6个月,并对其预后效果进行总结。结果30例患者中有4例发生并发症,其中1例尿潴留,1例压疮,2例腹胀,共为13.33%的并发症发生率。随访6个月,可独立行走患者有25例(83.33%),可扶拐行走的患者有5例(16.67%)。结论术后给予腰椎骨折患者规范且系统的护理可使其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同时可恢复其行为功能,并使其预后质量得到显著改善,因此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周彩瑛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实施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的方法和体会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分组模式在我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运用医护一体化模式管理患者,医生与护士共同参与交接班、共同查房、共同管理患者。以医护一体化管理患者模式为实验组,以传统的管理患者模式为对照组,分别考核两个组患者管理的质量与数量,且与护士绩效挂钩,并将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绩效考核结果显著提高;实验组患者满意99.8%,对照组患者满意度96.4%,实验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05)。结论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能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护士专科业务素质,利于更好地深入开展优质护理工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敏;周密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七氟醚复合骶管阻滞麻醉在小儿疝气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七氟醚复合骶管阻滞麻醉在小儿疝气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将于我院进行疝气修补手术的156例患儿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甲组(麻醉方式为七氟醚复合骶管阻滞麻醉)、乙组(麻醉方式为氯胺酮复合骶管阻滞麻醉)和丙组(麻醉方式为氯胺酮全身麻醉),每组52例。比较三组患儿在手术前和手术后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PO2),术后苏醒时间和清醒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丙组患儿术后MAP和HR水平均显著上升(P<0.05);术后苏醒时间、清醒时间和不良反应三组患儿间两两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七氟醚复合骶管阻滞麻醉应用于小儿疝气手术中麻醉效果好,对循环影响较小,是目前临床上小儿疝气手术较为理想的麻醉方式。

    作者:苏润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500例急诊危重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观察组采取全程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医患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98.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和护理人员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应用全程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以及医患满意度。

    作者:何齐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幽门螺杆菌对胃炎性息肉的影响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对胃炎性息肉的影响。方法将胃炎性息肉合并Hp感染的患者分为治疗组(57例)及对照组(57例)。治疗组接受四联治疗,包括质子泵抑制剂、克拉霉素、拘椽酸铋及替硝唑,对照组仅接受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受试者在纳入试验前及治疗结束后4~12个月接受定期胃镜检查和Hp测定。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各有53例及49例患者完成整个研究。治疗组有46例用药后4~12个月随访中Hp得到根除,在Hp根除者中28例胃息肉消失。而在试验开始后12个月,对照组中完成整个研究的患者胃息肉和Hp情况未发生变化(P<0.05)。结论大多数胃炎性息肉在根除Hp后消失,患者如同时患有胃炎性息肉和Hp感染,在行息肉摘除术前可先尝试Hp根除治疗。

    作者:张建新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急诊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

    目的:急诊科的工作日益重要,加强对急诊患者的心理护理,有利于改善医患关系,减少患者的不良认知和不良情绪,使患者能积极地配合医护工作的开展,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法本文通过分析急诊患者不同的心理特点,结合笔者不断的工作实践,采取了相应的心理护理技术。结果在日常的急诊科护理工作中,经过积极的心理护理,急诊患者的各种负性心理反应均有了明显减轻或消失,保证了临床工作的顺利开展,使得急诊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能保持愉悦的心情,促进了疾病的痊愈和急诊患者的早日康复。结论对于急诊患者的心理护理应针对不同患者的心理问题而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并且心理护理应始终贯彻于护理活动的全过程。

    作者:郑春娜;彭慧玲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伴肛周脓肿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对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伴肛周脓肿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对1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伴肛周脓肿的患者实施止血、抗感染以及纠正贫血和肛周特殊护理。结果经过治疗和护理,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肛周疼痛好转,肛周脓肿处破皮,引流通畅、周围皮肤未见发红。结论对重型再障伴肛周脓肿患者,采取有效的对症支持治疗,能充分减低患者的痛苦,降低患者的经济费用,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邓欣雨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目的:为减少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应重视手术前后护理。方法是通过对本科收治的2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术前、术后护理进行总结。结果手术前有效的心理护理和体位训练,有利于患者顺利配合手术成功,术后有针对性地观察及功能锻炼,能预防和及时发现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结论手术治疗是解除腰椎间盘患者痛苦的有效手段,而术前、术后的正确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点。

    作者:由悦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七叶皂苷钠搽剂联合牵引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七叶皂苷钠搽剂联合牵引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单纯采用牵引推拿治疗,治疗组在牵引推拿治疗基础上加用七叶皂苷钠搽剂均匀涂搽在患处位,在治疗过程中,不得使用其他药物或治疗方法,上述治疗方法7d为1疗程,均治疗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在疼痛评分、疗效两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七叶皂苷钠搽剂具有抗炎、抗渗出、消肿胀、促进静脉回流、淋巴回流、改善微循环、止痛等作用,联合牵引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无副作用,取得满意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姚晖;李本达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138例慢性乙肝患者健康教育的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乙肝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方式的需求和实施健康教育前后患者对乙肝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为临床实施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138例慢性乙肝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慢性乙肝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想了解的分别是抗病毒用药相关知识占90%左右、乙肝患者该注意什么占95.6%乙肝患者如何进行自我调养占95.6%;乙肝患者对健康教育方式愿意接受的分别是护士个别指导占89.1%、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占91.3%;健康教育后慢性乙肝患者对于乙肝疾病的相关知识和自我管理能力都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0.0001。结论加强了护理人员主动开展健康教育的意识,提高了护士对慢性乙肝患者健康教育质量。

    作者:谢秀金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尿沉渣与尿常规在尿液检验中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对尿沉渣与尿常规在尿液检验中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选取从2013年7月~2014年7月我院所采集的100例尿液样本,应用Untest-200B型分析仪对尿常规进行检查,即为尿常规组;应用显微镜对尿沉渣进行检查,即为尿沉渣组,分析两组检查结果。结果尿常规组阳性概率为3.00%,尿沉渣组阳性概率为20.00%,尿常规组明显低于尿沉渣组(P<0.05);尿常规组阴性概率为97.00%,尿沉渣组阳性概率为80.00%,尿常规组明显高于尿沉渣组(P<0.05)。在红细胞、白细胞、尿蛋白的阴性概率与阳性概率检测结果方面,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尿常规检查与尿沉渣检查对于尿液检验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尿液检验中结合尿沉渣与尿常规,进而提升尿液检验准确概率。

    作者:张德丽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结肠通过时间及精神心理因素的研究

    目的:初步探讨结肠运动功能异常及精神心理因素在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符合慢性功能性便秘诊断标准的患者作为实验组,取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应用不透X线单标志物法检测结肠通过时间。应用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所有两组受试者的精神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同时结合临床资料数据对照比较。结果从本研究中可以看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结肠通过时间和精神心理因素的评分上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结肠运动功能及精神心理因素异常在慢性功能性便秘的发病机制中起一定的作用。

    作者:刘涛;张欢;肖媛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门诊处方用药合理性构成基本要素分析

    目的:为了促进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和促进药物资源的有效利用,扼制严重的不合理使用药物现象。方法对门诊处方进行抽样分析,每月随机抽取100张处方,根据医院自身情况,结合《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对处方各项基本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处方未写临床诊断、单张处方超过5种药;药物选择不当;用法用量不当;重复用药;药物联合使用不当。结论加强公众用药教育;加强医师职业道德培养、专业知识学习;多学科协作、充分发挥临床药师的作用;完善信息系统的处方审核功能;处方质量管理制度化、标准治疗规范化;积极开展合理用药的系列讲座;定期编辑药讯、及时反馈用药情况。

    作者:蒋琴;顿文亮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差原因分析及护理

    目的:通过对高血压患者服药治疗的依从性研究,给予合理的护理干预,使高血压患者的依从性提高。方法对2011~2013年来我院门诊就诊的18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进行分析。结果180例高血压患者调查问卷结果显示,60%患者服药依从性差。不按医嘱服药、漏服的52例,占30%;随意停药、间断性用药、仿效他人自行频繁换药的35例,占20%;血压高拒服降压药20例,占10%。结论患者服药依从性与患者自身对高血压病知识认知不足,以及家庭状况,文化修养,心理状态,临床症状的轻重以及医护人员的健康宣教,出院随访等有关,需要护理人员对患者服药依从性予以干预,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高血压。

    作者:刘华凤 刊期: 2014年第33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