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尼莫地平治疗眩晕症120例

高正刚;陈淑

关键词:尼莫地平, 眩晕, 钙离子拮抗剂, 疗效
摘要:目的:是探讨尼莫地平治疗眩晕症的疗效。方法结合患者实际情况给予尼莫地平首次剂量20~40mg,之后20mg/次,3次/d,症状控制后再服2~3d。结果尼莫地平在治疗眩晕症中有较为显著的疗效其中120例患者,显效71%,有效24%,无效5%。结论通过临床实践尼莫地平在治疗眩晕症方面有较显著的效果,且副作用小,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我院口服抗高血压药合理用药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口服高血压药物合理应用分析,为抗高血压药物在临床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我院2013年8月~12月应用抗高血压药的处方2180张,从使用药物的品种及数量、联合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钙离子拮抗剂(CCB)、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β-受体阻滞剂等在临床上大量使用,我院以CCB类使用多,联合用药以两种药物联用主,三种联用次之。结论我院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趋向更为合理。

    作者:吴连春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预先给予喷他佐辛对无痛宫腔镜检查中丙泊酚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预先给予喷他佐辛,观察其在无痛宫腔镜检查中对丙泊酚用量的影响。方法60例行宫腔镜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30例:A组实验组,给予异丙酚前5min给予喷他佐辛0.4 mg/kg;B组对照组,给予异丙酚前5min给予相同容量的生理盐水,5min后两组给予首剂量异内酚1.5 mg/kg丙泊酚。观察记录用药量、呼吸抑制、术毕清醒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中MAP、HR、SpO2与术前比较及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丙泊酚用量:A组为(115.2±57.2)mg,B组为(198.7±50.0)mg,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毕清醒时间,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无痛宫腔镜检查中,预先给予喷他佐辛0.4 mg/kg,能够更好的满足无痛宫腔镜检查手术需要同时可减少丙泊酚用量。

    作者:江耀明;寻兵;张丁松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1例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护理

    肝素(heparin)是目前临床常用的抗凝药物之一,其使用范围在不断扩展,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eparin-induced thrombocytopenia,HIT)是一种由肝素所引起的严重而少见的并发症,HIT作为一种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由于抗体对肝素--血小板因子4复合物的识别,损伤了血小板以及内皮细胞而导致,主要表现为血小板减少,血小板激活和血栓形成[1]。随着肝素的广泛应用,HIT日益被人们所认识并得到重视,我院曾收治一例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出现HIT的患者,现将其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崔贵璞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骨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骨科护理中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开展优质护理前后各200例患者的满意度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优质护理组满意度97.5%,传统护理组满意度88%。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不仅可以改善医院形象,缩短患者住院日,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提高患者满意度,还能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更好地体现护理人员的自身价值,增加科室及医院的经济效益。

    作者:吴小兰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护理干预在晚期先兆流产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晚期先兆流产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妇科2013年5月~2014年6月我院妇科收治的104例晚期先兆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音乐疗法、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保胎成功率。结果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保胎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实施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晚期先兆流产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保胎成功率,体现了优质护理,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施琴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抗痨药物引起假性血小板减少1例

    结核患者的规范、足量、全程治疗是控制结核病的关键,但在抗痨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时有发生,而引起血小板减少的比较少见,2012年我科收治的1例抗痨后出现假性血小板减少患者实属罕见。

    作者:陈冬芸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高位截瘫后呼吸道的护理管理

    目的:总结我科高位截瘫患者呼吸道的护理管理经验,提高对高位截瘫患者的呼吸道护理管理能力。方法对37例高位截瘫患者进行系统的人工气道护理、氧疗护理、心理护理、肺功能训练、饮食指导等护理管理。结果1例患者因呼吸衰竭死亡,余37例高位截瘫患者住院期间未发生呼吸系统并发症、出院后随访6月,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对高位截瘫患者呼吸道及早进行科学有效地护理管理,能有效减少及防止呼吸系统并发症,为患者手术的成功提供保证。

    作者:梅昌兰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一起食物中毒的急救护理

    目的:探讨群体性食物中毒患者的急救护理。方法对2012年5月21日收治的19例食物中毒患者的治疗、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经过对患者进行催吐、洗胃、补液、抗炎等抢救治疗后,所有患者全部治愈出院。结论严密有序的组织管理是抢救群体性食物中毒的保障,早期明确诊断,及时有效的急救护理是群体性食物中毒患者的抢救关键。

    作者:曹香;卿明翠;严海燕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护理体会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常见的精神疾患,其主要表现为感觉、思维、情感、行为等方面异常,因而失去了正常的生活方式,也不能适应各种生活环境。患者缺乏自知力,不能主动叙述病情,不能积极配合手术,因此,对病情的了解主要靠护理人员的观察,与患者的接触、沟通,以及与家属的配合。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是一种新型的微创手术。我院于2014年2月收治了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成功施行了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经过精心护理,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术后七天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张国玉;李霞;胡桂莲;高翠玲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暴露疗法配合3M液体敷料外用治疗新生儿红臀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暴露疗法配合3M液体敷料(3346)外用治疗新生儿红臀的效果。方法将80例红臀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予常规清洁处理,吹氧干燥后,实验组采取暴露疗法配合3M液体敷料(3346)外用,对照组局部外涂百多邦软膏,没有暴露臀部,两组红臀新生儿使用1个疗程后观察效果。结果实验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80%,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暴露疗法配合3M液体敷料(3346)外用治疗新生儿红臀不仅能加快红肿消退、收敛伤口、促进愈合、疗效快、效果好,而且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

    作者:王俊群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全程陪护分娩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全程陪护分娩对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分娩的62例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观察组采用全程陪护分娩,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分娩的方式。从两组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3个方面评估两组分娩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剖宫产率低、产后出血量减少,新生儿窒息者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全程陪护分娩能够提高产妇分娩质量,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绪丽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致药疹1例

    目的:探讨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致药疹的临床症状和防治经验。方法患者于2014年4月3日来卫生所就诊。查体:体温39℃,血压140/85mmHg,呼吸20次/min,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Ⅱ度肿大,可见脓性分泌物;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罗音,初步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即刻给予肌肉注射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2ml,约30min后,躯干、上下肢出现皮肤瘙痒,可见钱币大小原形、椭圆形水肿型红斑,边界清楚,边缘潮红,红斑中心无水泡,无呼吸困难。考虑为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所致。给予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0ml缓慢静推,1次/d;氯雷他定片10mg,1次/d,口服;维生素C片100mg,3次/d,口服。结果患者7d皮疹消失,痊愈。结论运用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时应询问患者药物过敏史,注射后好观察10~30min或更长时间。若发生不良反应,及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作者:周俊杉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医患双方本为统一战壕里的战友,共同的目标是战胜病魔。但是,近年来,这一本来和谐共处的医患关系变的越来越紧张,甚至是对立,如南京市儿童医院的徐宝宝事件、浙江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的杀医事件、广东潮州押医游行事件等一系列伤害杀害事件,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议论,也给极少数别有用心的人大肆炒作的机会,激化了医患之间的矛盾。习近平总书记曾对这类事件作出明确指示,要求维护医院的正常秩序,保护医护人员的安全,任何伤害医护人员的违法行为都要依法严肃处理。

    作者:吴家平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胼胝体梗死16例临床及影像学分析

    目的:探讨胼胝体病变的临床表现特点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3年3月北京市顺义区医院经 MRI确诊的16例胼胝体梗死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16例患者中13例有高血压、糖尿病。胼胝体病变的临床表现较复杂,包括言语障碍、情感淡漠、认知功能下降、左手失写、左手运动性失用、陌生手综合症、半侧空间忽略、步态失调、感觉和运动异常等。结论高血压和糖尿病是胼胝体梗死的高危因素,临床表现复杂多样,MRI对胼胝体梗死定位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福双;陈亚娟;曹桂华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1例高龄患者前列腺电切术后并发呕吐窒息的抢救护理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前列腺电切术后并发呕吐窒息的抢救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前列腺增生患者行前列腺电切术的过程及护理。结果患者因抢救及时,患者转危为安。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存在一定并发症,如及时发现并发症的发生,对其进行有效的治疗及护理才能保障治疗效果。

    作者:弋秋利;肖宁;鱼改侠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医院外勤运输人员培训的方案和意义探讨

    目的:通过对医院外勤运输人员的培训,提高医院外勤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对医院外勤运输人员基本情况,业务技能等方面进行分析,制定培训方案。结果经理论,操作,服务,综合素质培养,运输物流知识等一系列培训后,医院外勤运输人员技能和素质提高,对临床和患者的服务质量也明显提高。结论成立外勤服务运输中心,能明显提高医院整体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提高患者对医院的整体服务的满意程度,收到良好的效益。

    作者:邱华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影响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的因素,探讨有效预防切口感染措施。方法对我院183例阑尾炎切除手术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中26例发生术后切口感染的患者进行相关感染因素分析与探讨。结果切口感染组和未感染组在阑尾炎病理类型、患者的年龄、手术进行时间、复杂性等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口长度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率较高,与阑尾炎病理类型、患者的年龄、手术进行时间、复杂阑尾炎(合并腹膜炎)等因素都密切相关。为了有效降低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几率,术中应严格进行无菌操作,减少切口暴露时间、提高手术技巧与熟练度、准确选择切口位置、正确进行脓液引流,避免交叉感染等。

    作者:杨茂春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老年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的因素及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老年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的因素,并探讨相关护理对策。方法随机从我院神经内科病房抽取脑卒中患者131例,经检测发现41例患者并发肺部感染,分析老年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的因素,并探讨相关护理对策。结果通过研究发现老年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的因素有自身因素、误吸、长期卧床、脱水剂应用呼吸道侵入性操作等。结论针对老年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的因素,在相关护理过程中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可降低感染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弋;陈孋孋;唐雪敏;徐海华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剖宫产切口感染原因分析及临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因素及医院感染发生率,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以减少感染的发生。方法采用目标性监测,参照卫计委2001年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根据医院感染控制办公室感控专职人员、产科感控医生及感控护士对患者进行监测并填写相关调查表等进行分析。结果2012年1月~2014年6月收治剖宫产1747例,发生医院感染病例34例,感染率1.95%,引起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原因包括:无菌操作不严格、留置尿管、手术时间延长等。结论对剖宫产患者目标性监测分析,发现感染危险因素较多,因此要进行有效的预防控制,加强护理工作,降低剖宫产感染率,提高医疗质量。

    作者:程春;林海春;王芸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静脉输注英夫利西单抗出现过敏性休克1例

    类克与体内各种形式的肿瘤坏死因子均能结合,其稳定性高,用药间隔时间长,因此抑制 TNF-α生物活性成为治疗的新方法。在输注时必须安排有经验的护士操作,能熟练掌握操作流程,能独立执行并配合抢救工作,并且严格无菌操作,输注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同时鼓励患者主动诉说不适,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此例患者出现过敏反应,可能与体内的抗体有关系,还需进一步的探讨。相信认真做好健康教育及护理,消除因价格昂贵以及可能出现过敏反应的顾虑和焦虑情绪,用药过程中的密切监控以及患者的积极配合,应用类克还是比较安全的。

    作者:赵艳;杨兆琼 刊期: 2014年第29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