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家平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苏醒延迟的原因和总结处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近期在我院接受手术且出现术后麻醉苏醒延迟的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苏醒延迟的原因及措施进行调查。结果麻醉后苏醒延迟与麻醉药物残留,电解质紊乱,低体温,麻醉药物过量手术时间长短等因素有关,术后应针对相关因素加强支持治疗。结论导致麻醉苏醒延迟的原因较多,医护人员要增强防范意识,密切观察患者的状况,尽早发现原因并处理,以避免或减少麻醉苏醒延迟的发生,降低苏醒延迟的发生率。
作者:牛健妮;丁芙蓉;逄春霞;候婵;梁永新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8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对其采用甲氨蝶呤治疗后进行心理、饮食等护理,确保甲氨蝶呤治疗效果。结果患者在治疗期间经过血常规以及肝肾功能检查均显示正常,护理前有3例患者前期出现恶心、呕吐现象,有4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口角炎,有8例患者有胃肠道反应和肝功能损伤,有6例患者出现腹胀。经过护理,80例患者有1例患者有胃肠道反应,其他患者均无不良反应,患者恢复较好。结论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同剂量以及毒性有很大的关系,当甲氨蝶呤的剂量相对较低时也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胃肠单不良反应,诸如,呕吐、皮疹等情况。因此,在采用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期间要对其进行必要的护理,叮嘱患者合理用药,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的出现。对采用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必要的护理,有利于降低并发症的出现,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刘秀艳 刊期: 2014年第29期
沟通内容缺乏专业性是影响护患沟通的重要原因,护士利用循证护理证据进行护士和患者之间的专业性沟通,增强沟通的专业内涵。是循证护理在临床实践中的巧妙运用。本文比较四川省人民医院住院患者对2013年和2014年分别开展循证护理服务的科室护患沟通的满意度,发放满意度问卷调查表,对比的两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1)。表明开始推行循证护理模式的科室的满意度有所提高。
作者:徐嫚;肖力;杨华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探讨TURBT术后吉西他滨膀胱灌注预防肿瘤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58例浅表性膀胱肿瘤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术)后行膀胱灌注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29例患者采用吉西他滨进行灌注化疗,对照组29例患者采用吡柔比星进行灌注化疗,比较两组患者2年内肿瘤复发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2年内复发率(13.8%),与对照组患者的2年内复发率(27.6%)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6.9%),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27.6%)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吉西他滨对浅表性膀胱肿瘤TURBT术后患者进行膀胱灌注治疗,其临床复发率低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作者:赵文超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探讨胼胝体病变的临床表现特点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3年3月北京市顺义区医院经 MRI确诊的16例胼胝体梗死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16例患者中13例有高血压、糖尿病。胼胝体病变的临床表现较复杂,包括言语障碍、情感淡漠、认知功能下降、左手失写、左手运动性失用、陌生手综合症、半侧空间忽略、步态失调、感觉和运动异常等。结论高血压和糖尿病是胼胝体梗死的高危因素,临床表现复杂多样,MRI对胼胝体梗死定位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福双;陈亚娟;曹桂华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深入了解我院中升本护生的学习能力,为教师完善对中升本护生的培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20例中升本护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中升本护生的学习能力得分较低,且42.5%的护生对课程的重复学习缺乏兴趣,63.33%的护生学习英语深感压力,55.83%的护生对期末考试颇为恐惧。结论教师应针对中升本护生的特点加强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作者:宋艳丽;刘伟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总结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水肿的治疗和护理经验。方法对530例795眼白内障手术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做好围手术期护理。结果有53眼出现角膜水肿,其中,轻度30眼、中度12眼、重度角膜水肿11眼,经治疗,角膜均恢复透明。结论术前、术后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促进术后角膜水肿的消退,提高术后视力。
作者:李燕飞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研究并探讨尿流动力学检查在前列腺增生症诊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随机数字法将100例前列腺增生的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检查,试验组采用尿流动力学进行检查,比较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检测方法,结果的准确性以及术前术后尿动力学参数比较。结果两组患者通过不同的检测方法,发现试验组采用尿流动力学检测准确度明显高于对照组26.00,对患者术前术后的尿动力学指标的比较发现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其中患者的残余尿量较术前明显减少。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前列腺增生的患者采用尿流动力学检查能够有效的缩短患者的诊断时间,对于患者的治疗方案以及对患者的病情恢复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较为满意,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因此值得我们在临床上进行大力推荐。
作者:倪亮亮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采用超选择肝动脉栓塞治疗后乙型肝炎病毒活性度改变。方法收集102例原发性肝癌分别在行超选择肝动脉栓塞治疗前、后观察乙肝病毒活性度,表面抗原及肝功能变化。结果原发性肝癌超选择栓塞治疗后病毒活性度、表面抗原及肝功能无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超选择栓塞原发性肝癌后乙肝病毒活性度无显著性改变。提倡超选择栓塞减少并发症.同时有必要控制病毒活性。
作者:骆江红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探讨经微波组织加热治疗痔疮术后行芬太尼透皮贴剂和散利痛片剂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行微波组织间加热治疗痔疮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观察组使用芬太尼透皮贴剂,对照组行散利痛片剂镇痛,对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术后7d与术后14d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芬太尼透皮贴剂在行微波组织间加热痔疮术后疼痛治疗中,是一种效果显著,且方法简单,安全性高的药物剂型,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龚鸿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对尿毒症合并肿瘤患者的心理进行分析,以便可以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达到消除和减轻其心理压力。方法对2008年9月~2014年6月的150例尿毒症合并肿瘤患者的心理进行分析,并进行心理护理。结果存在焦虑心理52例,悲观和绝望心理24例,沉默抑郁心理32例,求生心理42例,通过相应的护理措施,均能消除和减轻其心理压力。结论对尿毒症合并肿瘤患者的各种心理状态进行分析,给予相应的心理对策,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患者生存率的有效保证。
作者:陈惠红;施素华;陈丽云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分析研究重症冠心病患者的NT-proBNP和心肌肌钙蛋白之间的关系。方法抽取2012年2月~2013年11月在我院收治的患有重症冠心病患者150例,根据临床诊断分为AMT(急性心肌梗死)组、UAP(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以及AHF(急性心力衰竭)组,对三组患者实施非参数 pearman检查给予数值相关性分析。结果 NT-proBNP与心肌肌钙蛋白呈现中度正相关,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中AMT组的 NT-proBNP与心肌肌钙蛋白 T相关系数 r=0.548(P<0.05),和心肌肌钙蛋白 I的相关系数 r=0.527(P<0.05)。心肌肌钙蛋白 T和 I的相关系数r=0.997(P<0.05),其之间呈现线性关系。结论 NT-proBNP和心肌肌钙蛋白呈现中度正相关,其中心肌肌钙蛋白的 T和 I之间呈现高度正相关。
作者:王章波;李静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探究患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孕妇进行破腹产手术的有效安全的麻醉处理。方法回顾2010年8月~2011年11月在本院进行剖腹产手术的妊高症患者的病例,对其归纳分析。主要针对选择的麻醉处理方法,剖腹产手术的时间及术前术后患者情况等作统计学处理,以求找到合适的麻醉处理方法。结果102例病例中,43例选择连续硬膜外麻醉,19例选择全身麻醉,40例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在手术时间、术后患者恢复情况及麻醉效果方面,腰硬联合麻醉优于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统计学上有明显差异。但是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差异不是很明显。结论患有妊高症的孕妇剖腹产,腰硬联合麻醉是较为有效安全的麻醉方法,同时还要多注意监测术前术后情况。
作者:万雄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探讨运用冷热中药液交替浸泡治疗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影响及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神经内科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选取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冷热中药液交替浸泡治疗30min/次后循经按摩患肢5min,2次/d,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疼痛、肿胀缓解程度、偏瘫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疼痛缓解、偏瘫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治愈率、显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冷热中药液交替浸泡治疗能提高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疗效,安全性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邱菊;程维芬 刊期: 2014年第29期
心血管危重患者院内转运救治机会和风险是并存的,只有规范转运流程,制定一系列护理风险管理措施,从细节入手加强转运中的安全管理,才能切实保证院内转运的安全。在护理工作中注重不安全的因素,提高护理人员抗风险意识和对风险事件的处理能力,能够有效的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率。
作者:黄玲玲 刊期: 2014年第29期
探讨学龄前儿童斜视矫正术如何实施护理,减少并发症。对我院68例行斜视矫正术的学龄前儿童,针对不同的患儿实施术前、术中、术后不同的护理方案。通过对68例患儿的精心护理,无1例发生感染,缩短了住院时间,降低了患儿费用,提高了手术治愈率。
作者:张萍;张小英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了解社区居民慢性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为提高慢性病控制水平,进而提高居民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对305名社区居民基本情况及慢性病相关知识等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慢性病相关知识总知晓率为45.49%,文化程度较高者高于文化程度较低者,接受过社区卫生服务者高于未接受过社区卫生服务者,60岁及以上年龄组高于60岁以下年龄组,(P<0.05)。结论社区居民慢性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较低,应努力提高民慢性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尤其是文化程度较低者、未接受过社区卫生服务者及60岁以下者,特别要重视目前相对薄弱的环节及方面。
作者:沈群 刊期: 2014年第29期
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及高复发率等特点,是严重威胁中老年人健康与生命的常见病。老年人急性脑卒中患者,由于年老体弱,肺功能减退,加之脑卒中后意识障碍和(或)肢体活动障碍,急性期多卧床休息,活动减少,极易合并肺内感染,而且肺内感染又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肺部感染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直接影响患者的病情与预后,甚至可导致患者病情加重而死亡。现将我科2012年1月~2014年1月3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导致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报告如下。
作者:张宏允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探讨全程陪护分娩对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分娩的62例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观察组采用全程陪护分娩,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分娩的方式。从两组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3个方面评估两组分娩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剖宫产率低、产后出血量减少,新生儿窒息者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全程陪护分娩能够提高产妇分娩质量,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海燕;刘水英;章蕾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探讨探条扩张联合氩离子凝固术治疗食管癌术后难治性吻合口狭窄的疗效。方法对19例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患者,经单纯探条扩张4~5次,疗效不佳或短期内复发的患者,先行探条扩张,然后沿撕裂缘行氩离子凝固术治疗,跟踪随访观察吻合口狭窄改善情况。结果19例共行内镜下探条扩张治疗46次,平均2.4次,氩离子凝固术25次,平均1.3次,随访6个月,18例未见复发,治愈率达94.7%。结论探条扩张联合氩离子凝固术治疗食管癌术后难治性吻合口狭窄,安全性好,疗效佳,是治疗食管癌术后吻合口难治性狭窄的可靠选择。
作者:杜宗汉;陈龙;李世清;唐小波;童明霞;陈福敏;梁卫东 刊期: 2014年第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