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胼胝体梗死16例临床及影像学分析

刘福双;陈亚娟;曹桂华

关键词:胼胝体梗死, 临床特征, 磁共振成像
摘要:目的:探讨胼胝体病变的临床表现特点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3年3月北京市顺义区医院经 MRI确诊的16例胼胝体梗死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16例患者中13例有高血压、糖尿病。胼胝体病变的临床表现较复杂,包括言语障碍、情感淡漠、认知功能下降、左手失写、左手运动性失用、陌生手综合症、半侧空间忽略、步态失调、感觉和运动异常等。结论高血压和糖尿病是胼胝体梗死的高危因素,临床表现复杂多样,MRI对胼胝体梗死定位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831株鲍曼不动杆菌临床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2014年6月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特征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法国梅里埃公司 VITEK-2 Compact全自动细菌分析仪,用GN卡鉴定,GN13药敏卡检测药物 MIC。结果831株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以痰标本检出率高71.7%,其次分泌物19.6%,科室分布主要为 NICU、ICU、骨科、呼吸科、烧伤科、神经外科、急诊科、神经内科等,对14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由高至低头孢曲松(98.5%)头孢噻肟(97.9%)、氨曲南(96.3%)、头孢他啶(68%)、头孢吡肟(63.4%)、环丙沙星(62.2%)、庆大霉素(62.1%)、氨苄西林/舒巴坦(61.7)阿米卡星(57.6%)、妥布霉素(56%)、SMZ(55.6%)、亚胺培南(52.4%)、哌拉西林/他唑巴坦(49%)、左氧氟沙星(48.3%)。831株鲍曼不动杆菌检出泛耐药菌262株(31.5%)。结论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在 NICU和ICU为严重,且对常用药物普遍耐药,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应加强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监测,防止耐药菌的播散流行。

    作者:李世云;戴薇;刘聪;张丽琴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二级医院出院患者疾病构成及回顾性分析

    目的:分析6843例出院患者疾病构成,探讨慢性病、老年病管理模式。方法对我院6843例出院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与分析,包括疾病构成、年龄、再次入院率、家庭住址特点等。结果疾病构成前5位的疾病分别是高血压病、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冠状动脉硬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炎;年龄特点以60~80岁的老年人为主,占83.01%。全年有2次及2次以上住院次数者占48.88%。家庭住址居住在医院附近者占65%。结论我院患者群主要为居住在医院附近的老年及慢性疾病患者,故应充分发挥我院在老年病、慢性疾病诊治与管理中的作用。

    作者:陈丽梅;谢莉玲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非洛地平缓释片对高血压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随机选择120例年高血压病患者,每日早晨口服非洛地平缓释片2.5 mg,逐渐增量,大剂量为10mg/d,疗程为4w。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血压情况,观察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服药4w后,血压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0例患者中显效47例(39.2%),有效63例(52.5%),总有效率达91.7%,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结论单一使用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大部分患者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文侠;王文娟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麦默通乳腺良性肿块微创切除术的护理及优势

    探讨10例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在乳腺良性肿块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术前做好心理护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密切配合。1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用于乳腺肿块切除、安全、准确、美观、微创,并发症少,复发率低。

    作者:朱铭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血液灌流联合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护理

    目的:分析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应用血液灌流联合透析治疗的护理措施。方法分析本科接受血液灌流联合透析治疗的28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期间给予系统化护理,总结护理方法。结果2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无死亡,无凝血现象,无出血倾向;28例患者经治疗后,皮肤瘙痒、睡眠障碍、心功能等症状有所改善。结论加强血液灌流联合透析治疗期的护理,可以有效缓解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系统化的护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曾敏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左卡尼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41例疗效分析

    目的:评估左卡尼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常规治疗为对照组,3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左卡尼汀1 g静滴1次/d,10 d为1个疗程,为治疗组,共41例,观察6 min步行距离,评价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与治疗开始时相比,治疗组6 min步行距离及心功能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卡尼汀对慢性心力衰竭辅助治疗有助于改善病情。

    作者:张建霞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护理干预在晚期先兆流产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晚期先兆流产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妇科2013年5月~2014年6月我院妇科收治的104例晚期先兆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音乐疗法、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保胎成功率。结果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保胎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实施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晚期先兆流产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保胎成功率,体现了优质护理,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施琴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医院外勤运输人员培训的方案和意义探讨

    目的:通过对医院外勤运输人员的培训,提高医院外勤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对医院外勤运输人员基本情况,业务技能等方面进行分析,制定培训方案。结果经理论,操作,服务,综合素质培养,运输物流知识等一系列培训后,医院外勤运输人员技能和素质提高,对临床和患者的服务质量也明显提高。结论成立外勤服务运输中心,能明显提高医院整体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提高患者对医院的整体服务的满意程度,收到良好的效益。

    作者:邱华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探条扩张联合氩离子凝固术治疗食管癌术后难治性吻合口狭窄

    目的:探讨探条扩张联合氩离子凝固术治疗食管癌术后难治性吻合口狭窄的疗效。方法对19例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患者,经单纯探条扩张4~5次,疗效不佳或短期内复发的患者,先行探条扩张,然后沿撕裂缘行氩离子凝固术治疗,跟踪随访观察吻合口狭窄改善情况。结果19例共行内镜下探条扩张治疗46次,平均2.4次,氩离子凝固术25次,平均1.3次,随访6个月,18例未见复发,治愈率达94.7%。结论探条扩张联合氩离子凝固术治疗食管癌术后难治性吻合口狭窄,安全性好,疗效佳,是治疗食管癌术后吻合口难治性狭窄的可靠选择。

    作者:杜宗汉;陈龙;李世清;唐小波;童明霞;陈福敏;梁卫东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127例老年人食管癌放疗前后钡餐对比观察

    目的:本文探讨如何通过钡餐检查来评价老年人食管癌放疗前后治疗效果。方法收集单纯利用放疗方法治疗食管癌的127例老年患者,通过对这127例食管癌老年患者在放疗前和放疗结束后X线钡餐检查与临床症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放疗后其X线影像学发生变化,病变范围缩小,边界模糊,充盈缺失或龛影缩小甚至消失,管腔变宽,粘膜恢复原样,管壁规则且光滑,舒缩功能得到恢复,食管外软组织块影缩小或消失。因此,钡餐检查对老年人食管癌放疗疗效评价分析具有显著价值。结论将食管癌放疗前和放疗后食管钡餐摄片进行对比,对给予患者食管癌放疗疗效评价能够提供宝贵的信息,是老年食管癌患者非常有意义的检查方法。

    作者:邓伟;徐亚琼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8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对其采用甲氨蝶呤治疗后进行心理、饮食等护理,确保甲氨蝶呤治疗效果。结果患者在治疗期间经过血常规以及肝肾功能检查均显示正常,护理前有3例患者前期出现恶心、呕吐现象,有4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口角炎,有8例患者有胃肠道反应和肝功能损伤,有6例患者出现腹胀。经过护理,80例患者有1例患者有胃肠道反应,其他患者均无不良反应,患者恢复较好。结论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同剂量以及毒性有很大的关系,当甲氨蝶呤的剂量相对较低时也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胃肠单不良反应,诸如,呕吐、皮疹等情况。因此,在采用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期间要对其进行必要的护理,叮嘱患者合理用药,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的出现。对采用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必要的护理,有利于降低并发症的出现,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刘秀艳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369例男男同性恋人群艾滋病、性病感染状况研究

    目的:了解平顶山市男男同性恋(men who have sex with man, MSM)人群艾滋病和性病的感染状况,为实施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平顶山市2009年~2013年调查的369例MSM 进行 HIV、HBV、HCV 和梅毒螺旋体(TP)抗体检测。结果369份 MSM 样本中,检出 HIV 阳性31例(8.40%),HBsAg 阳性42例(11.38%),HCV阳性28例(7.58%),TP阳性49例(13.27%)。结论平顶山市 MSM 人群中 HIV和性病感染状况不容乐观,应尽早采取预防和干预措施。

    作者:石朝辉;张国昌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HBV相关性肝癌的抗病毒治疗研究

    原发性肝癌是指由肝细胞或肝内胆管上皮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率和死亡率占恶性肿瘤的第二位[1],并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因此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治疗肝癌的发病显得尤为重要。我国是肝炎大国,特别是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较多,而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是原发性肝癌发生的高危因素。因此, HBV相关性肝癌引起学者的重视,得到更多的关注和研究。

    作者:姚明月;邢静;冯全生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胺碘酮治疗室性心率失常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胺碘酮治疗室性心率失常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2012年01月~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冠心病室性心率失常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开始治疗前1个月内患者全部进行安慰剂治疗,同时给予患者常规的冠心病治疗。对照组35例患者采用口服普罗帕酮进行治疗,而治疗组的35例患者采用口服胺碘酮片进行治疗,临床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35例患者中,痊愈4例,显效15例,有效15例,无效1例,总有效例数达到34例,有效率高达97.14%,对照组的35例患者中,其中痊愈2例,显效15例,有效11例,无效7例,总有效例数达到了28例,总有效率只有80.00%,两组结果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因此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胺碘酮片对于治疗冠心病室性心率失常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用药也比较方便,且药物价格低廉,药物使用也比较安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生生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妇产科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诊断与处理

    目的:探讨关于妇产科手术之后下肢静脉血栓的相关诊断治疗处理措施。方法选择某医院妇产科患者30例,观察其在妇产科手术之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原因和相关诊断治疗处理。结果综合观察发现,下肢静脉血栓是在妇产科手术之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结论对妇产科手术之后的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和及早发现治疗是非常的重要的。

    作者:徐秀梅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VSD引流患者的护理

    目的:通过VSD引流术在开放性骨折、糖尿病足感染及院外压疮中的应用,总结 VSD引流术的疗效及护理要点。方法通过对15例开放性骨折合并组织感染者、22例糖尿病足感染者、3例院外褥疮感染者选用VSD引流术,观察负压、引流的通畅及愈后的情况。结果25例临床患者创面愈后良好,10例患者进行了植皮手术,5例患者感染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均无继发感染的发生,其中有4例踇趾坏死病例经VSD引流后,趾骨近节肉芽生长新鲜,行局部皮瓣覆盖,仅行末节截趾切除,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了致残率。结论在 VSD引流术中,术后引流管的严密观察和护理是关键所在。

    作者:李吉英;梁洁莉;贾小田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阿奇霉素联合黄连素治疗急性肠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应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探讨阿奇霉素联合黄连素治疗急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提出适用于临床的合理用药的方法。方法将2013~2014年共计138例符合条件的急性肠炎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9例。对照组采用了常规的阿奇霉素治疗,而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上加服黄连素片。后笔者采用了统计学的方法,使用 SPSS统计软件比较两组治疗方案的疗效以及症状改善的时间。结果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1.1%,而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2.7%,并且针对腹泻、腹痛、呕吐三个症状的改善时间,笔者发现,观察组的时间远小于对照组。结论阿奇霉素联合黄连素治疗急性肠炎具有明显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荣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患者DVT的预防与护理

    对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患者,术后卧床休息易诱发下肢静脉血栓。通过针对性的医疗护理干预,以减少和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作者:韩艳华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0年8月~2014年2月前来我院的100例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利用治疗方法分成常规治疗组和介入治疗组各50例,根据两组患者的病死率、截肢率和脑梗死、脑出血事件的发生及急性心血管发生率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方法对比分析。结果两组之间的踝肱指数、脑梗死发生率、脑出血发生率以及截肢人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较性。得出介入组患者病症基本上有恢复趋势,而常规组病症均有加重趋势。结论介入治疗,有对人体损伤小、术后恢复快,风险低的优点,有更大的机会于临床普遍推广。

    作者:申昕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参与个体化治疗高血压1例

    探讨具有有效的个体化药学服务模式。对同一患者长达6个月的药学服务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影响个体化治疗效果的具体因素。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建立互信,是有效咨询及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前提。

    作者:车法亮 刊期: 2014年第29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