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玲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术后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从而明确预见性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该科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接受IABP治疗的患者62例,将其分为预见性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各31例。预见性护理组是在常规护理组基础上进行护理防范干预,比较两组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率、冠心病监护病房(CCU)监护治疗时间及平均总住院时间。结果 IABP术后常规护理组血栓或下肢缺血、感染、导管打折发生率均为9.7%(3/31),压疮发生率为3.2%(1/31),假性动脉瘤发生率为19.4%(6/31);预见性护理组患者未见血栓或下肢缺血、导管打折、压疮及感染发生,假性动脉瘤的发生率为3.2%(1/31)。两组血栓或下肢缺血、感染、导管打折、假性动脉瘤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护理组 D-二聚体水平[(408.29±142.45)μg/L]高于预见性护理组[(237.81±105.74)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见性护理组CCU监护治疗时间及总住院时间[(4.1±1.9)、(10.3±2.8)d]较常规护理组[(7.7±2.3)、(17.4±4.6)d]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可以显著改善IABP术后患者的预后。
作者:张小群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通过对近视性屈光不正大学生群体的调查,了解其对近视性屈光不正矫正方法的选择特点,有助于加强对大学生的引导,真正改善其视觉质量。方法2015年5~7月以南宁市4所高校在校本科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对抽中班级的全部近视学生开展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参与调查的近视性屈光不正大学生共837人,其中未进行视力矫正者7人(0.84%),均为单眼屈光不正;采用框架眼镜作为视力矫正方法的有748人(89.37%);采用角膜接触镜作为视力矫正方法者82人(9.80%);无人采用手术方式进行视力矫正。不同性别对视力矫正方法的选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近视程度的加重,选择框架眼镜的学生逐渐减少,而选择角膜接触镜的学生逐渐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屈光参差程度的加重,选择框架眼镜的学生逐渐减少,而选择角膜接触镜的学生逐渐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多数大学生对近视性屈光不正矫正方法的选择是理性的。对少数单眼屈光不正又未采用任何视力矫正方法者和少数视力矫正方法的选择不适合自身状况者,应对其加强视力保健教育,使其找到适合自己的视力矫正方法。
作者:秦雯;赵同领;陈科;朱时敏;顾克英 刊期: 2016年第14期
子宫腺肌病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子宫内膜异位到肌层的常见妇科疾病,主要以痛经、经量增多、子宫体积增大为主要临床症状。根治性的治疗手段为子宫切除;保留子宫的手术方式包括局部病灶切除、肌层电灼等;药物保守治疗包括雌孕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α(gonadotrophine-releasing hormone agonist , GnRH-α)类药物等。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作为一项新技术,通过高温使病灶凝固性坏死,达到治疗目的。目前已较广泛地应用于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等妇科常见疾病的治疗。本文拟对HIFU治疗子宫腺肌病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郑婵(综述);张炼(审校) 刊期: 2016年第14期
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EGPA)又称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1951年Churg和Strauss首先报道了13例具有哮喘、嗜酸性粒细胞增高、肉芽肿性炎、坏死性系统性血管炎和坏死性肾小球肾炎,故又称为Churg-Strauss综合征(CSS)。EGPA是一种临床少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多样,可多系统受累,较难确诊。常以哮喘为首发症状,诊断缺乏特异性,故常常误诊为难治性哮喘,确诊需较长时间。现将1例EGPA的诊治报道如下。
作者:郝榆霞;娄京涛;危凤藕 刊期: 2016年第14期
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创新型人才,提高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其学习兴趣及积极性,在运用创新教学方式使其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同时运用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式,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1]。针对病理学课程的特点,从病理学教学内容、方法和方式、临床实习等方面进行创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贯穿“授之以渔”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在获取、应用知识的同时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提高,从而使教学效果得到提高。
作者:杨晓荣;张建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通过丹红注射液联合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治疗脑梗死的临床观察,为脑梗死治疗方案的制订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2月在该院进行脑梗死治疗的患者8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丹红注射液联合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进行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周。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认知和行为能力、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积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2.5%(37/40)]高于对照组[80.0%(32/40)],NIHSS及ADL评分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及行为逻辑面试(BBSI)评分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0%(4/40)]低于对照组[30.0%(1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治疗脑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有效改善患者NIHSS和ADL评分,提高认知和行为能力,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积分,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程惠 刊期: 2016年第14期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目前发病率高的白血病类型,目前只有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治疗效果相对较为理想,而其他非APL的AML患者,虽经传统标准的蒽环类药物联合阿糖胞苷(Ara-C)诱导化疗,完全缓解(CR)率可达50%~80%,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出现难治或复发,5年总生存率(OS)不足20%。本文结合近几年相关文献简单总结了成人复发/难治性AML的治疗现状,并就一些分子靶向药物、免疫调节剂等新药研发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陈旭(综述);王利(审校)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生物体在受到外界有害刺激时(如高温热休克、创伤、感染、缺氧等)会快速作出一种自我保护反应,相应基因开始激活表达,产生一种特殊保护机体的蛋白--热休克蛋白(HSP)。HSP家族基于相对分子质量可划分7类:小HSP家族、HSP10/60家族、HSP40家族、HSP70家族、HSP90家族、HSP110家族和CCT家族。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HSP对机体有不同的保护作用,如抗动脉粥样硬化、参与肿瘤免疫、预防及治疗应激性溃疡、保护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改善缺血性脑损伤、减轻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等。其中HSP70对心肌保护作用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多项研究表明HSP70具有保护心肌的作用。
作者:张国锐(综述);王元星(审校)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经后路伤椎植骨置钉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系统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该院收治的4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经后路伤椎植骨置钉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手术前后、末次随访时的影像资料,依据患者伤椎前缘、椎管横断面积、伤椎Cobb角的变化进行评价。所有患者均随访15~48个月,平均18.5个月。结果患者术后伤椎椎体高度、椎管横断面积得到恢复,Cobb角得到矫正,伤椎前缘压缩比、椎管横断面积、Cobb角术后1周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与术后1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钉棒系统内固定失效。结论经后路伤椎植骨置钉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术后有效恢复伤椎椎体高度、椎管横断面积,防止伤椎节段脊柱后凸畸形的发生,明显降低了远期并发症,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李华平;樊世峰;陈爱国;管英;何大庆;姚裴;赵世杰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应用Olympus电子输尿管软镜钬激光分二次治疗直径大于2.0 cm且小于3.5 cm肾盏结石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该科2015年7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53例肾盏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在尊重患者意愿的前提下,讲解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与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的方法后,按《泌尿外科诊治指南》结石直径在2.0 cm用软镜下碎石。该法需二次碎石。该科置管一般在7~9d后,将双J管拔到尿道口时,从双J管空植入斑马导丝,拔出双J管后,沿导丝同方向同轴运动,置入F13/15输尿管鞘,分二次输尿管软镜碎石术(FURL)治疗后,约第1次FURL治疗后4~5 d行第2次FURL,观察53例肾盏结石患者术后3个月治疗效果、安全和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随访3次:术后4周随访腹部平片(KUB),结石清除率62.3%(33/53),术后8周随访KUB,结石清除率92.3%(49/53),术后12周随访KUB,结石清除率98.1%(52/53),1例因排石疼痛剧烈而住院,对症支持治疗后好转出院,1例在下盏3个月随访有残留结石未排出。结论 FURL治疗直径大于2.0 cm且小于3.5 cm的53例肾盏结石总体疗效尚好,尽管住院时间相对较长,但对肾脏损伤小,建议在尊重患者的意愿情况下选择该种治疗方式。
作者:谢家恩;陈舜琦;赵军;李建涛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通过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分析并探讨社区2型糖尿病的综合干预效果。方法抽取2013年10月该中心收治的400例60岁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社区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血糖控制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优质社区护理干预2型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显著改善,血糖控制良好;且居民满意度也得到提高。
作者:陈勇 刊期: 2016年第14期
转化医学是强调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双向转化的医学研究新模式,为医学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病理学在基础医学教育中发挥承前启后的作用,是沟通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及临床医学与法医学之间的重要桥梁。该文阐述了在病理学教学改革过程中,运用转化医学理念,将基础医学知识与临床技能培训相结合,培养学生参与科研工作、临床医学诊断分析、法医病理学知识运用及病理技术创新的衔接和转化,探讨转化医学对病理学教学和实践应用的启示,实施医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新模式。
作者:王娟;蔡文元;颜贝;景丽;常越;徐远义;曹相玫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在基层医院运用品管圈的管理方法与技巧,探讨符合临床实际工作中预防针刺伤的方法,降低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率。方法成立品管圈,以“降低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率”为主题,开展一系列活动,并做到持续改进。结果规范了该院护士容易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操作流程,改用了安全器具,使2015年该院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率较2014年降低,由10.4%降至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使基层医院护士的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率降低;使护士更善于发现及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更能体现护士的自身价值。
作者:罗敏;吕维维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观察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曼月乐)治疗子宫内膜增生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病理诊断为子宫内膜增生的患者64例,根据患者意愿分为宫内放置曼月乐组(曼月乐组)和口服醋酸甲羟孕酮组(甲羟孕酮组),各32例。曼月乐组于月经第4~7天宫内放置曼月乐,固定同一名主治医师,严格按照放置技术说明操作。甲羟孕酮组于月经第5天开始口服醋酸甲羟孕酮8 mg,每天1次,连续服用21 d为1个周期,持续服用6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的月经量、阴道超声下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增生的逆转率及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后,曼月乐组患者月经量较治疗前明显减少,无一例出现月经过多,甲羟孕酮组6例月经过多,两组月经量过多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曼月乐组子宫内膜增生的逆转率[93.8%(30/32)]明显优于甲羟孕酮组[62.5%(20/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曼月乐组无一例出现肝肾功能异常和胃肠道反应(恶心等),甲羟孕酮组4例出现肝肾功能异常,3例出现胃肠道反应,两组上述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内放置曼月乐治疗子宫内膜增生效果肯定,不良反应少。
作者:张黎;吴忠新 刊期: 2016年第14期
胎盘植入是指胎盘绒毛传入子宫壁肌层,分为部分性植入和完全性植入。部分性胎盘植入因胎盘部分剥离、部分未剥离,导致子宫收缩不良,已剥离面血窦开放发生致命性出血[1],是一种少见且严重的产科并发症,可引起大出血等急腹症,甚至危及产妇生命。任何可能导致子宫蜕膜缺乏或发育不全的原因都有可能导致胎盘植入,往往需要切除子宫以保全患者的生命,使患者丧失生育能力,正常的生理周期也开始紊乱,对其心理健康及内分泌系统均产生不良影响。2015年1月本科收治1例剖宫产术中胎盘植入致子宫次全切除的患者,经及时救治和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抢救和护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蔡永雪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南门街道社区服务中心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接诊的151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护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订干预措施,包括建立健康档案、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饮食管理、适量运动、控制体质量、戒烟限酒、服药管理及自我血压监测、定期随访等,比较干预前后护理效果及血压控制情况。结果实施护理干预12个月后,患者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健康生活方式、合理膳食、遵医行为、自我血压监测等均明显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收缩压、舒张压、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等指标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以上各项指标的控制达标率均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患者生活质量相关的8个维度得分较干预前均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性的社区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珂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前次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并发前置胎盘的母婴围生期结局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分娩的瘢痕子宫(前次剖宫产术后)并发前置胎盘的孕妇73例,对母体一般情况、术中情况及母婴结局等进行比较,根据是否并发凶险性前置胎盘及前次是否为择期剖宫产将73例孕妇进行分组。结果(1)前次择期剖宫产再次妊娠时并发凶险性前置胎盘概率[40.00%(18/45)]高于阴道试产失败后剖宫产再次妊娠[28.57%(8/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并发凶险性前置胎盘的孕妇胎盘植入、产后出血、子宫切除、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输血及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显著高于非凶险性前置胎盘孕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易并发前置胎盘;前次择期剖宫产的孕妇再次妊娠时并发凶险性前置胎盘及母婴不良结局的发生率升高;严格掌握首次剖宫产指征是降低再次妊娠时母婴不良结局的关键。
作者:马红柳;罗欣;漆洪波;彭方亮 刊期: 2016年第14期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的术后护理方法,总结护理对策,为不断改进临床护理手段提供依据。选取该院2015年3月1日至2016年2月28日接受LC的100例胆囊结石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饮食护理、术前指导、术后护理和出院宣教等综合护理。结果仅10例患者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症状,3例发生尿潴留,术后未发生胆漏和腹腔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出院平均时间为3 d。因此,对LC治疗胆囊结石的患者进行合理术前指导,能促进手术顺利进行,以及不断更新的术后护理措施对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缩短住院疗程有重要作用。
作者:杨英 刊期: 2016年第14期
医学留学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化学是医学基础教育的主干课程,将影响相关临床专业课的学习。该文通过留学生生物化学教学实践,分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提高留学生生物化学教学质量的途径。
作者:余贤军;李珊;唐微;王小波 刊期: 2016年第14期
鼻咽癌在中国南方长江流域地区是高发的肿瘤,虽然鼻咽癌在西方国家比较少见,但是在我国比较多见,尤其是在广东地区高发,又被称为“广东癌”,鼻咽癌的病因机制是多因素的,包括基因遗传易感性,EB病毒(EBV)的感染和饮食因素等[1]。鼻咽癌的发生与EBV的感染有着密切关系,鼻咽癌常见的病理类型是未分化型癌,几乎在每一个鼻咽癌细胞中均可证实有EBV的感染。
作者:吴若实(综述);农胜利(审校) 刊期: 2016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