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彪;张殿龙
目的本研究通过在胆囊手术患者护理中应用临床路径,探讨其对于提高患者满意度的影响,对于提高健康教育效果和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4月~8月收治的胆囊结石手术患者6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为33例。实验组接受临床路径管理,对照组接受常规的护理和管理,观察其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和健康教育的知晓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胆囊结石手术患者护理中结合临床路径能有效地提高护理服务质量,适合临床推广。
作者:盛霜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严重的的并发症之一,常见于病史超过10年的患者,是在糖尿病患者中,其严重性仅次于心、脑血管病。本文根据近年来有关治疗DN的文献报道,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单味中药及提取物治疗、专方验方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外治法治疗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作者:游焌;韩晶 刊期: 2014年第14期
小儿烧(烫)伤后,家属多会产生自责,入院后对疾病认识和对医护人员的了解缺乏产生焦虑和不信任,对烧伤的预后状况忧虑引发了一系列心理问题,家属的心理状态对患儿的康复有直接影响。我们对患儿家长的心理状态进行了分析并采取了相应的对策及护理。
作者:张郢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现代医院实验室越来越依重于数字信息化技术,实验室信息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LIS)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ISO 15189[1]对实验室信息系统的管理作出了严格要求,本实验室在充分理解认可条款含义的基础上,制定全面的、适合自身实验室的质量体系文件及管理措施,保证实验室信息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和数据安全,更好的为临床和患者提供了服务。
作者:卢赞;钱净;胡大春;刘德华;任宝军 刊期: 2014年第14期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指对患者行化疗、放疗及免疫移植等预处理治疗后,输注供者或自身造血干细胞,从而建立正常造血和免疫系统的一种治疗方法。根据造血干细胞来源可分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同卵双生间的同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oto-HSCT)。50多年前首次以保存的自体骨髓治疗经放疗/化疗后骨髓严重抑制患者并取得成功。30多年前Appelbaum等人通过自体骨髓输注治疗一组9例复发淋巴瘤,其中3例获得长期无病生存,提示大剂量化疗联合自体骨髓移植可使部分患者得以治愈[1],从而奠定了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基础。随着造血生长因子及血细胞单采技术的进步,外周血干细胞移植逐渐取代了骨髓移植,解决了骨髓移植造血重建速度慢、骨髓采集困难等缺点。临床上应用多的即auto-HSCT及allo-HSCT,auto-HSCT有花费较低(相对于allo-HSCT)、不受供者来源限制,移植后无排斥反应,移植相关死亡率死亡率较低等优点,同时因干细胞来源于自身,其中含有一定量的肿瘤细胞或患者经预处理后体内仍存在残留肿瘤细胞,故复发率相对于al o-HSCT较高。相反的,allo-HSCT有移植物抗肿瘤效应,复发率相对较低,可能是治愈某些血液系统肿瘤的唯一方法,但供者来源不足、花费较高,多数患者存在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移植相关死亡率较高。临床上应该充分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以尽量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延长生存期。
作者:文静;王海龙;刘林 刊期: 2014年第14期
总结了延续性护理模式在60例年龄≤35岁年轻宫颈癌患者放疗中的应用效果。分别从放疗前、放疗后两方面进行阐述,认为延续性护理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大程度上能满足患者的生理、心理需要。
作者:袁玉莲;肖雪莲 刊期: 2014年第14期
小于胎龄儿(SGA)是指出生体质量在同胎龄平均体质量的第10个百分位以下新生儿[1]。因为小于胎龄儿各系统发育尚不成熟,所以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死亡率也高于适于胎龄儿。冯泽康[2]报道中国南方6省、区小于胎龄儿的发生率为10.13%;2005年由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和《中国当代儿科杂志》联合发起的全国范围内22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小于胎龄儿的发生率为6.61%,其中早产儿中小于胎龄儿的发生率为13.10%,而足月儿中小于胎龄儿的发生率为6.05%[3]。近年来,随着我国围生医学快速的发展和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的推广和提高,小于胎龄儿得到了更好的救治,存活率明显增高。关于小于胎龄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其防治策略的研究报道繁杂不一,观点也不尽相同,关于一些导致小于胎龄儿的危险因素还存在着争议,该文对小于胎龄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其防治策略的研究予以综述。
作者:零海英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硫胺素作为转酮醇酶,丙酮酸脱氢酶和α酮戊二酸脱氢酶的辅酶,在体内糖代谢起着基本的作用,在糖尿病患者体内硫胺素水平和硫胺素依赖酶活性减低。有研究证明硫胺素及其衍生物可以防治高血糖的损害,降低尿微量白蛋白。补充硫胺素对糖尿病肾病早期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唐仙容;张佳光;闫洪领;陈接强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悄悄话教育、心灵关怀及配偶支持,对照组给予宫颈癌术后临床护理。评估两组患者术后3、6个月性交舒适度、性生活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术后3、6个月性生活质量和性生活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约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的性生活质量。
作者:袁玉莲;肖雪莲;刘英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分析和研究阶段性持续健康教育在剖宫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们选取2011年4月~2013年12月剖宫产患者118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5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患者给予阶段性持续健康教育,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将其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产后保健知识、正确育儿知识、母乳喂养有关知识与技巧等方面的掌握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约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阶段性持续健康教育应用于剖宫产患者的临床护理中,能够有效提高产妇自我保健意识与母乳喂养率,对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均有重要作用。
作者:辛满艳 刊期: 2014年第14期
本文以高职高专医学图书馆的发展,论述了提高医学图书馆员素质的必要性,探讨了如何着实提高图书馆员的综合素质,从而提高专科院校图书馆在新形势下的适应能力。
作者:孟昭瑛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护理方法,并就其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提高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护理质量。方法通过系统随机选取,回顾性地研究分析近些年来我院收治的6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肺功能改变的患儿,咳嗽变异性哮喘肺功能改变的患儿在入院治疗期间进行抗感染、吸氧、雾化吸入、应用支气管扩张剂、对症等综合治疗及全方位的综合护理模式。结果患儿的哮喘症状控制效果良好。患儿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减少。结论护理对患有咳嗽变异性哮喘肺功能的患儿有很大的影响,其临床效果良好,对提高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的生活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将2010年~2012年收治病例中随机挑选60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肺功能改变的临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谭朝晖 刊期: 2014年第14期
医改是党中央提出的重要改革进程,也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医疗健康服务需求的必要进程。本文立足于医改工作中公立医院的重要地位,对于利用思想政治工作推动医院基层党建工作,积极构建更加符合医改需要的医院文化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思考,为医院思政工作在医改新环境下发挥重要职责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陶威尼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对乳腺癌术后出现皮下积液实施四步法序惯治疗的有效护理。方法回顾性研究了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66例,均采用胸带加压包扎、创面彻底引流、留置针穿刺抽液和积液腔内注射高聚金葡素四步法序惯治疗,早期护理不当组22例,积极护理干预组44例,对两组在皮瓣坏死率、皮下积液治愈时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有效护理组和早期护理不当组在皮瓣坏死率、皮下积液治愈时间上均存在统计学差异(<0.05)。讨论积极有效护理在四步法序惯治疗乳腺癌术后出现的皮下积液的治疗中有着重要作用。
作者:游多多;谭翠莲 刊期: 2014年第14期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5年生存率低于20%[1]。胃癌的治疗手段中,除手术外,其他治疗方法一概被称作辅助治疗。胃癌辅助化疗的经验来源于晚期胃癌的化疗[2]。术后辅助化疗的目的在于消灭亚临床转移灶或手术无法清除的残余癌,以达到根治肿瘤的效果。有大量研究结果显示,与单独手术相比,术后进行辅助化疗的3年生存率、无进展生存期和复发率均有改善趋势[3-4]。自从5-氟脲嘧啶出现后,新的化疗药物不断推出,化疗方案不断更新,学者们对各种单药、多药联合方案进行了大量的临床研究。虽然胃癌辅助化疗已有一定的历史,但对其效果一直存有争议。就现状而言,辅助化疗目前仅仅是对根治性手术的辅助治疗,实际效果亦未明确。
作者:张建;赵迎喜 刊期: 2014年第14期
龋病俗称虫牙、蛀牙,是口腔科常见的疾病,好发于任何年龄阶段,尤以儿童多见。龋病发生后露出牙髓时,对冷、热刺激非常敏感而且疼痛。龋病可影响食欲、咀嚼及消化功能,还可继发牙髓炎、牙槽脓肿、诱发心内膜炎等,影响儿童的成长和发育。对儿童时期实施综合的健康行为干预,降低龋病的发病率,是社区初级卫生保健的重点内容之一。
作者:张雅伶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复杂性眼球外伤患者行玻璃体切除术的护理方法。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的70例因眼球外伤,需要行玻璃体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对照组35例。观察组做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使用焦虑量表测试焦虑分数。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心理焦虑情况,以及患者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焦虑分数为(31.1依2.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9.4依3.7)分,(约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5%,(约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5d,明显低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10d,(约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外伤后性玻璃体切除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焦虑程度,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吴虹;王英斌 刊期: 2014年第14期
2010年全球范围内有2.85亿糖尿病患者,这一数字在未来20年内预期将达到4.39亿[1]。与此同时,近年癌症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2]。目前,糖尿病导致恶性肿瘤发病率增加的确切机制仍不清楚。高血糖、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免疫系统等因素可能在糖尿病并发恶性肿瘤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麦高阳(综述);李骏(审校)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手术过程的产妇心理护理方法。方法总结、探讨剖宫产手术的护理配合体会和经验。结果对剖宫产孕妇主动热情、语言亲切、态度和蔼、关心体贴的精心护理,给予生理和心理支持,尽快让孕妇情绪稳定,适应手术环境,以佳心理状态接受手术。结论通过对产妇进行周到的心理护理,给予产妇无微不至的关怀,使产妇对手术医生、麻醉师和护士产生完全的信任感和安全感,使产妇对剖宫产有更好的理解,更好的配合手术的进行,减少手术中和手术后的并发症,确保手术成功。
作者:王琴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分析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临床特点,探讨舒适护理在胫腓骨开放性骨折中的临床应用疗效及体会。方法选取56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普通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5%,观察组为92.8%,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0.05);对照组满意率为82.1%,观察组满意率为95.8%,观察组满意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0.05)。结论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接受临床给予的舒适护理,可明显速患者的恢复、减少康复时间、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作者:戴登云 刊期: 2014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