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崇琴
目的文章讨论了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肺部的临床护理措施,观察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肺部的护理效果。方法从2011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中抽取了8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护理对象,将所选对象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干预组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对对照组进行传统的临床护理。观察患者是否肺部发生感染,分析发生感染的因素。结果在80例的临床患者中,有24例患者发生的肺部感染,感染率为30%。干预组的护理感染为10例,护理感染率为25%;对照组的护理感染患者为14例,对照组的感染率为35%。干预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患者的呼吸道进行管理,加强患者在治疗期间的营养,可以增强患者的抵抗力,同时做好医院的消菌消毒工作,可以减少患者肺部感染的机率。
作者:邓端英 刊期: 2014年第14期
近有研究发现在缺血半影区或者梗死区域许多神经元在脑缺血几天或几小时后出现凋亡并非坏死,神经元可在缺血后一段时间后具有复原的潜能[2]。本文就脑缺血后细胞凋亡基因如Bcl-2家族,Par-4,P53,Caspase,Fas,AIF和IECs细胞凋亡的调控机制进行一简要综述。
作者:何德深(综述);陈文杰(综述);陈罡(审校)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术前心理护理对无痛人流术患者的手术结果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笔者选取2012年9月~2013年8月收治的152例行无痛人流患者纳入研究。对照组采取常规检查手术流程。试验组在常规处置的基础上开展术前心理护理。结果术中宫口松弛、人流综合症、术中术后出血及术后药物止痛情况见表1所示。试验组宫口未松弛、人流综合症及术后药物止痛的病例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约0.05)。两组术中术后出血情况无明显差异(跃0.05)。试验组焦虑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约0.05)。结论开展术前心理护理能够减少宫口未松弛、流产综合症及术后疼痛的发生,同时减轻其焦虑,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郝桂琴 刊期: 2014年第14期
新形势下推进医院志愿者工作是医院和谐发展,建立良好的医患管理,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升优质服务水平的重要举措。本文从医院开展志愿者工作的重要性出发,探索在新形势下如何推进医院志愿者工作的对策。
作者:陈徐婷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总结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56例颅内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治疗患者病例资料及围手术期精心护理情况。结果通过精心、细致的围手术期护理,56例患者未发生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导致死亡,其中脑梗塞1例,脑血管痉挛3例,穿刺部位渗血2例。发生原因包括栓塞导管刺激、术中抗凝效果不佳、术后按压不当或术侧肢体活动频繁未严格制动等。本组经对症处理及有效护理后均临床治愈。结论预见性的采取预防性护理措施,并及时准确地为医生提供有价值的护理信息,医护紧密配合,可提高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作者:张如奕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研究显示,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特征均为大脑特定区域发生神经元丢失,且具有进行性特征,因此有学者提出可通过植入外源性神经干细胞获得显著治疗目的。由于大脑内部神经元结构错综复杂,因此移植神经干细胞治疗神经退行性病变仍具有较大困难。今后的工作方向应以激活自身神经干细胞给予内源性治疗为主,移植神经干细胞进行外源性治疗为辅,从而有效解决细胞来源不足及存活率低、存活时间短的问题。
作者:胡龙淼 刊期: 2014年第14期
为适应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探索培养创新型预防医学人才的教育模式,对预防医学专题实习的的毒理学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使专题实习延伸化,贯穿于整个大学生活学习阶段;进行毒理学理论和实验教学改革以提高学生科研素质。通过改革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社会适应性,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其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预防人才。
作者:郭会彩;张荣;牛玉杰;赵丽娟;王磊;刘诣 刊期: 2014年第14期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近年来冠心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心理、社会因素影响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同时也影响患者的治疗和康复[1],因此,治疗和护理冠心病患者时,应重视心理护理的作用。
作者:齐会秋;张雅伶;张秋艳 刊期: 2014年第14期
介绍了中期妊娠胎盘前置的原因及分类,并较为系统的阐述了介入治疗用于前置胎盘中期妊娠引产的观察,后还从各个方面对介入治疗用于前置胎盘中期妊娠引产的护理进行了科学合理的探究,给探讨介入治疗英语前置胎盘中期妊娠引产的观察及护理带来了积极的指导意义。
作者:尹丽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和康复的影响。方法回顾从我科2009~2013年共收治老年消化道出血患者390例。结果378例中治愈112例,好转238例,未愈19例,死亡9例。结论通过密切监测,及时给药,做好心理、饮食、安全全面的护理,可使老年患者转危为安,提高治愈率,从而达到康复的目的。
作者:李莉 刊期: 2014年第14期
随着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进一步深入,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原有的工作管理模式已不适应社会发展和体制改革的需要,参照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将项目管理方法渗透进去,将有效利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已有的人力、财力、物力资源,非常有效地增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效率和有关效益。
作者:朱忠英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宫外孕保守治疗的观察和护理。方法我们医院选取了170例宫外孕的患者进行保守治疗,同时并给与患者心理的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要严格的观察患者的腹部症状和其生命特征。并且进行定期的B超复查和进行验血。在治疗后还要进行尿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B-HCG),对患者治疗后的副作用进行合适的应对,并且让患者进行定期的复查。结果在我们选取的这170例中,有146例是成功的,其他的24例在观察过程中有腹痛加剧的症状,并且患者的还有出血增多和血压下降的症状。结论在我国,通常对于宫外孕的治疗都是采取保守的治疗,并且需要加强患者的临床护理,同时还需要进行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
作者:韩希娣 刊期: 2014年第14期
本文以高职高专医学图书馆的发展,论述了提高医学图书馆员素质的必要性,探讨了如何着实提高图书馆员的综合素质,从而提高专科院校图书馆在新形势下的适应能力。
作者:孟昭瑛 刊期: 2014年第14期
髓样细胞表达的触发因子受体-1(triggering receptors expressed on myeloid cel s-1,TREM-1)分子是Bouchon[1]等于2000年首次确认的一种与炎症级联放大密切相关的免疫球蛋白超家族中的一员,其主要表达于髓系细胞如中性粒细胞、CD14+单核/巨噬细胞的表面。多种细菌成分、创伤等均能使TREM-1分子的表达上调,并能与TREM-1分子的内源性配体一起激活其受体,促进炎症反应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释放,放大炎症反应。近发现还存在TREM-1分子的可溶性形式(sTREM-1),其是由金属蛋白酶(MMPs)使细胞膜上的TREM-1分子外功能区脱落而形成的[1],sTREM-1分子与多种炎症性疾病密切相关,同反应炎症的其它指标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可作为炎症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的新指标。
作者:李慧娟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护理方法,并就其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提高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护理质量。方法通过系统随机选取,回顾性地研究分析近些年来我院收治的6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肺功能改变的患儿,咳嗽变异性哮喘肺功能改变的患儿在入院治疗期间进行抗感染、吸氧、雾化吸入、应用支气管扩张剂、对症等综合治疗及全方位的综合护理模式。结果患儿的哮喘症状控制效果良好。患儿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减少。结论护理对患有咳嗽变异性哮喘肺功能的患儿有很大的影响,其临床效果良好,对提高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的生活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将2010年~2012年收治病例中随机挑选60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肺功能改变的临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谭朝晖 刊期: 2014年第14期
随着当前公共卫生事件的日益频繁,人事档案管理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不合理的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将会影响疾控中心正常工作的开展。因此,十分有必要对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创新进行探讨。本文从人事档案管理的意义出发,提出了几点关于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创新的意见。
作者:汪洁瑜 刊期: 2014年第14期
近几年,我国医院的手术室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不断上升,本文主要阐述了导致手术室护理风险的原因及有效的防范方法,以此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降低手术室护理的风险,提升医院的知名度。
作者:许春兰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手术过程的产妇心理护理方法。方法总结、探讨剖宫产手术的护理配合体会和经验。结果对剖宫产孕妇主动热情、语言亲切、态度和蔼、关心体贴的精心护理,给予生理和心理支持,尽快让孕妇情绪稳定,适应手术环境,以佳心理状态接受手术。结论通过对产妇进行周到的心理护理,给予产妇无微不至的关怀,使产妇对手术医生、麻醉师和护士产生完全的信任感和安全感,使产妇对剖宫产有更好的理解,更好的配合手术的进行,减少手术中和手术后的并发症,确保手术成功。
作者:王琴 刊期: 2014年第14期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早期正确诊断与治疗非常重要。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显示下肢深静脉管壁、管腔及血流速度,判断血栓是否形成,以及血栓发生的部位和范围,是确诊DVT的首选方法。其相关的诊断标准和检查操作技术正不断发展,在诊断DVT和随访疗效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作者:袁劼 刊期: 2014年第14期
IFN-γ是在多种免疫刺激下,主要由活化的T细胞、NK细胞及NKT细胞产生。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免疫调节等作用。结核性胸膜炎的局部免疫应答是以Th1细胞免疫为主,Th1细胞免疫的主要标志便是γ干扰素, IFN-γ通过活化效应细胞(巨噬细胞)消除抗原,减轻组织损伤。同时活化巨噬细胞产生各种细胞因子。目前,多项研究与实验方法已证实胸腔积液中IFN-γ明显升高。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 IFN-γ在结核病的治疗中也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作者:董璇 刊期: 2014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