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波;许桂莲;吴玉章
临床诊断学是由医学基础理论过渡到临床医学的一门桥梁课程,是医学生从事临床工作的基础。因此,诊断学教学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临床诊断学教学中存在医学生数量增加,教学资源短缺,学生实践机会缺乏等问题。利用虚拟实验室进行临床诊断学教学,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生动逼真的学习平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加实际动手机会,提高教学效果,节约教学资源。虚拟教学在临床诊断学教学的4个主要部分(问诊、系统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的判读和临床基本操作)中都具备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一种高效、实用的教学手段,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刘岩;李艳霞;路岩;张盛林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通过调查护理本科生的自我效能感和临床实践行为现状,探讨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影响自我效能感和临床实践行为的因素,提升护理本科生的临床实习质量。方法2014年11月1~30日,对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临床实习的60名护理本科生,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护理本科生临床实践行为评价表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50份。结果96.0%(48/50)的护理本科生自我效能感表现为中等及偏上(≥2.5分);72.0%(36/50)的护理本科生对自己的临床实践行为总体满意(>2.5分),且二者呈显著正相关(r=0.712,P<0.01)。结论护理本科生的自我效能感表现较好,临床实践行为总体上也比较满意;提高护理本科生自我效能感能够很好地促进护理本科生临床实践行为。
作者:李佳;吴少珠 刊期: 2015年第12期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众虽然对用药安全的关注度增加,但对药物的认识和使用仍存在很多问题,本文针对目前公众用药过程中常见的认识和使用误区,提出合理化建议,普及药物基本知识和正确使用方法,使公众用药能更加安全、合理和有效。
作者:仲丹丹;崔晓鸽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分析佛山肇庆市村民的健康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为相关部门制订健康教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方便抽样法,2014年7~8月街头对540名村民进行问卷调查,数据用χ2检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44.8%村民形成知识性健康素养,不同性别、年龄、学历、婚姻状况、职业村民形成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女性高于男性,>15~30岁高于其他年龄组、大专及以上高于其他学历人群,未婚高于已婚,教师和医护人员高于其他职业人群;8.5%村民形成行为性健康素养,不同职业人群形成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是医疗卫生人员(30.0%),低的是务农和养殖畜牧业人员(0.0);女性、高学历、知识分子是健康素养具备的保护因素(P<0.01)。结论村民知识性与行为性健康素养差异大,人群发展不均衡,应加强健康教育,定期开展健康素养监测。
作者:陈凌斯;黄智峰;邹宇华;杨品超;林莹 刊期: 2015年第12期
论文前言(亦称引言)是论文的开场白,要求开门见山,简明扼要,介绍论文的写作目的、范围和相关领域研究概况,说明目前研究的热点及存在的问题,引出本文主题,给读者以引导。可简述本研究内容、结果、意义及前景,但切忌写成讨论、综述和回顾,一般要求在200个汉字以内。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12期
医院门诊作为大多数患者进入医院的第一站,是为不需要或尚未住院的患者提供疾病防治的一种方式[1],其工作是医疗服务和诊疗技术水平质量的直接反映,也是医务人员职业道德的直观体现。门诊患者满意度是门诊患者对于门诊医疗服务质量的主观评价。近年来,门诊患者越来越多,根据卫计委发布的报告,2002年我国医疗机构门诊人次数达20.09亿次[2]。在患者生活水平、医疗知识水平提高及医院利益的驱使、医保政策的完善等诸多因素影响下,患者对门诊满意度褒贬不一,不同医院的门诊患者满意度也不一样。因此,研究不同医院门诊患者满意度,可为医院改善门诊服务提供参考,为指导患者选择就诊医院提供依据。
作者:郭秀英(综述);胡蓉(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比较后路钉棒经伤椎固定与跨伤椎固定2种方法治疗爆裂性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1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40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行后路钉棒经伤椎固定手术,对照组行后路钉棒跨伤椎固定手术。对两组患者的围术期常规指标进行观察,分析手术带来的效果及出现的问题,术后1年的生活能力恢复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X射线透视时间及视觉模拟评分(VAS)较对照组有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优及优良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椎间盘退变、螺钉松动及螺钉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进行椎后路钉棒经伤椎固定手术较跨伤椎固定手术会有更好效果。
作者:刘名晋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对2012年5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231例疑似冠心病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三组:单支病变组60例(仅1支冠状动脉病变)、多支病变组105例(有2支及以上冠状动脉病变)和正常组66例(冠状动脉造影阴性),均进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测量内中膜厚度(IMT)、斑块数,并计算斑块发生率。结果单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患者IMT、斑块个数及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多支病变组患者IMT、斑块数及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单支病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一定的预测价值,而颈动脉超声作为一种无创、安全、简便的方法,不仅为早期发现、预防冠心病提供依据,还可以作为检测和评估病情变化的指标。
作者:毛亚锦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将参与式教学应用于病理生理学教学中,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核心知识。方法随机选取该校临床医学本科4个班的学生为授课对象,其中2个班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对照组),另外2个班采用参与式教学方法(观察组),比较两组学生的总成绩。结果观察组学生病例分析题成绩及总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与式教学法促使学生参与学习的整个过程,使师生的积极性都融合于课堂教学之中,使学生“鱼”、“渔”兼得。
作者:高洁;李日著;朱名毅;蒙山;赵爽;卢露碧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3种不同血液净化方式[血液透析(HD)、血液透析滤过(HDF)、HD联合血液灌流(HP)]对维持血液透析(MHD)患者高磷血症的清除效果。方法将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65例MHD患者按透析方案分为HD组(23例)、HDF组(22例)、HD联合HP组(20例),以透析12周为1个疗程,分别检查入选时及透析4、12周各组患者全段甲状旁腺素、血磷、血钙、血肌酐等指标变化。结果透析4、12周后HDF组、HD联合HP组患者血磷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透析后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后HD组患者血磷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DF、HD联合HP清除MHD患者高磷效果显著,而HD效果则不佳。
作者:谷粒;徐秀蓉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测定金银花水煎剂在营养琼脂培养基和血琼脂培养基中对临床常见致病菌的抗菌活性,以评价其抗菌能力及血液对其抗菌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琼脂连续二倍稀释法分别测定金银花水煎液在营养琼脂培养基和血琼脂培养基上的低抑菌浓度。结果在营养琼脂培养基上,金银花水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福氏志贺菌、鼠伤寒沙门菌、卡他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等6种致病菌的抑制作用均较强,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卡他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的低抑菌浓度仅有3.125 mg/mL;在血琼脂培养基上,金银花水煎剂对同一种致病菌的抑制作用显著降低。结论血液对中药金银花的抑菌作用有显著影响,在金银花的使用和相关药物开发时应给予关注。
作者:蔡宏亚;李红赞;廖少玲;苟占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提高门诊患者的满意度,促进门诊医疗和服务质量的持续改进。方法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运用调查表对该院622名门诊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和数据分析,查找存在的问题,用鱼骨图法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整改措施,运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保证各项措施的落实和质量的持续改进。结果以每3个月为单位,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纵向对比,大部分指标均有提高,总体满意度增长率为6.50%,特别对各部门服务态度的满意度提高较明显,增长率为6.74%。结论运用鱼骨图和调查表分析,对门诊服务质量的改进有一定作用,其中非医疗技术性因素引导的患者满意度,相对容易改善和控制,但涉及医疗技术的满意度,由于其特殊性,短时间改善不明显。
作者:喻其敏;陆昌敏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总结分析辛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在不稳定型心绞痛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10月该院就诊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94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添加辛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1)观察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逐渐减少、心绞痛持续时间缩短,且用药后两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Plt)、三酰甘油(TG)无明显变化,但总胆固醇标准值(CHO)变化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逐渐减少、心绞痛持续时间缩短,且用药后两组患者的Plt、TG值无明显变化,但CHO值变化较大。(3)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用于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是临床治疗该病的理想方案。
作者:于旋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评价静脉留置针在儿科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将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在该院儿科接受静脉滴注的288例患儿,根据不同静脉滴注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4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头皮钢针输液,观察组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比较两组患儿的首次穿刺成功率、住院时间、不良反应情况及家长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首次穿刺成功率、家长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住院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渗漏、脱管、堵管、静脉炎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可提高首次穿刺成功率,减少住院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家长满意度,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何妙 刊期: 2015年第12期
随着药物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药物化学学科除包含传统的化学、生物学知识,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知识信息量也不断延伸。结合当前药物大数据时代的特点,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课程体系3个方面对药物化学教育创新进行探索和实践。
作者:欧阳勤;王懿;李海波;刘天渝 刊期: 2015年第12期
高校病原生物学实验室不可避免地存在生物安全隐患,对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和教学、科研工作造成严重威胁。本文通过介绍中山大学医学实验教学中心病原生物学实验室在生物安全管理、生物安全体系建设过程中的成效与经验,指出实验室可能存在的生物安全风险与隐患;并结合国家、省、学校实验室生物安全三级管理规章制度,提出防范隐患、进一步完善实验室生物安全体系建设的建议。
作者:黄锦桃;梁翠莎;陈剑煌;周红;朱兆玲;胡黎平;李美玉 刊期: 2015年第12期
虚拟仿真培训中心是一个将先进的虚拟现实软、硬件技术高度集成的具有多学科交叉特点的实验操作平台,同时也是一个可以进行虚拟现实人才实训培养与相关专业技能训练的综合性实践基地,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等方面有着其他教学环节所不能替代的独特作用。该文通过讨论培训中心功能模块、实验教学体系、网络教学平台和管理队伍等方面的建设,为学校临床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提供参考。
作者:林鸿程;梁馨云;吴柱国;周忠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在食管癌手术中应用双胸腔引流管引流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在该院行左胸径路食管癌根治术患者197例作为观察组,采用双胸腔引流管引流;另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5月在该院行相同手术患者194例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单根胸腔引流管引流。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胸腔引流量、胸腔包裹性积液发生率、肺不张发生率、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胸腔引流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加,而术后胸腔包裹性积液、肺不张、肺部感染发生率等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胸腔引流管引流与传统单根胸腔引流管引流比较具有一定优势,值得推广。
作者:杨长刚;陆松华;陈海生;季凤俊;叶飞 刊期: 2015年第12期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以中心性肥胖、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脂代谢紊乱、糖耐量异常、2型糖尿病、高血压等多重因素聚集为特征,以多个靶器官损害为主要改变的代谢综合征(SM)患者越来越多,而SM 合并急性胰腺炎(AP)特别是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发病率逐渐升高,有研究报道,SM与AP的严重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临床可作为判断AP严重程度、预后的指标之一[1]。但是,目前SM合并AP的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作者:罗世君(综述);孙勇;赵峰;吴倩倩(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2期
参考文献不仅增加论文的学术性,而且表明论文的科学依据,也是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因此,作者在写论文时,凡在文中引用他人数据或观点时,应使用参考文献。作者使用参考文献时应参照本刊稿约要求书写完整,其依论文中引用出现的先后顺序进行参考文献排序并在论文中做相应标注。参考文献宜选用新近2~3年内的权威性国内外学术期刊,网上非文献数据库资料不宜引用。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