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碧庚
脑卒中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特点。近年来,随着重症监护和综合抢救技术的发展,脑卒中患者死亡率已显著下降,而致残率反逐步增高,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因此,如何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功能障碍,提高其生存质量,是广大康复医学工作者关注的重要内容。
作者:王海燕;赵志军;吴庆文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2年7月我院收治的8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地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对照组44例给予常规护理,护理组44例给予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质量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护理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明显较优,且护理组护患纠纷及风险事故发生率明显较低,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相比,优质护理服务能显著提高门诊护理质量,临床价值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雪英 刊期: 2014年第13期
通过对1例乳腺癌化疗致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1例乳腺癌化疗致急性胰腺炎的护理。护理重点包括院加强心理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有效控制疼痛,加强营养支持,做好饮食指导,重视出院指导。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患者恢复良好,14d顺利出院。
作者:郑小青 刊期: 2014年第13期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指睡眠时上呼吸道塌陷阻塞引起的呼吸暂停和通气不足,伴有打鼾、睡眠结构紊乱、频繁发生血氧饱和度(SpO2)下降、白天嗜睡等病征。如不及时治疗,持续较久或反复的呼吸暂停会引起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从而导致各系统的病生理变化,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严重者可导致呼吸骤停和心律失常,发生睡眠中猝死。近年来,有不少关于OSAS患者手术前、中、后死亡的报道[1]。因此,在重视确定治疗方法,掌握手术指征,选择手术、麻醉方式,慎用镇静、镇痛剂等的同时,着力做好围手术期护理至关重要。我科自2010年12月~2013年1月为81例患者施行悬雍垂腭咽成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刘慧贤 刊期: 2014年第13期
治疗失眠的药物研究及失眠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失眠的药物治疗主要为非苯二氮卓类(如唑吡坦,佐匹克隆、扎来普隆等),但该类药物仍有严重副作用成瘾性。需要进一步开发新的失眠药物。食欲素受体拮抗剂是一全新用于失眠治疗的作用机制,通过暂时阻断食欲素的功能,可以增加REM和NREM的维持时间,不同于GABA-A受体调节剂只减少REM维持时间,更接近生理睡眠。
作者:李俊红;彭卫娟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15例高度近视患者进行术前正确指导,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出现并发症及时处理,做好相关出院指导。结果15例患者30眼中,术后矫正视力为0.6~0.8的患者有5例10眼,术后矫正视力为0.8~1.0的患者有10例20眼。结论对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的患者进行正确的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矫正视力。
作者:王静;岳新荣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护理危险的因素与护对策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后的重症监护患者284例,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患者142例作为对照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患者142例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差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临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致重症监护出现护理风险的不安全因素较多,临床上要做好各个环节的护理风险监控,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以降低护理差错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张承姣;刘江燕 刊期: 2014年第13期
我院响应卫生部号召,于2011年5月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以外妇科病区作为试点病区,率先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以点带面,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于2012年全院三个临床科室全部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优质护理服务值得推广。
作者:梁华 刊期: 2014年第13期
通常人们把“白衣天使”的桂冠加冕给护士,这是对护士的尊敬、爱护、理解和支持。但我们护士是人,不是神,她们的感情世界也有喜、怒、哀、乐等。生活中也充满了酸、甜、苦、辣。情绪也会高涨和低落。又由于我们的特殊职业-护理,交往的特殊对象-患者,特定的交往环境-医院,这使我们在交往中出现问题不同于其他行业,有它的特殊性。因此使我们深深体会到,做一名护士必须要具备良好的心境,懂得控制自己情绪并及时调整情绪,只有稳定、积极情绪才能充分发挥个人操作技能,表现佳护理水平。
作者:李鸿雁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本研究主要就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行护理干预的效果展开分析讨论,以此来为此类患者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所收治的10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血压控制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血压控制有效率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约0.05。结论在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通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患者给予适当的护理干预,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血压水平,而且还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血压控制有效率,在临床治疗中值得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作者:钟新荣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呼吸科收治的100例住院患者,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50例,对患者实施常规基础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50例,对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管理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护理风险管理后,基础护理质量、病房管理、消毒隔离质量等方面的评分提高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投诉率、护理缺陷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呼吸科的护理管理中实施护理风险的管理模式使得护理质量有了显著提高,避免护理缺陷的出现,创造一个患者满意的治疗氛围,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解思毓;孙志萍 刊期: 2014年第13期
近年来一些大规模前瞻性研究充分而进一步肯定了进行强化降血糖治疗能有效减少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能够延长患者的预期寿命。但是伴随着患者血糖控制的逐渐达标,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危险性逐渐增加。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发生,不但严重的阻碍了糖尿病患者安全有效的达到血糖控制目标,并且严重的低血糖反应更增加了主要大血管和微血管事件,是糖尿患者人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因此,发现和预测低血糖及低血糖昏迷;鉴别无症状低血糖和老年人低血糖;预警药物导致的低血糖;及时发现和纠正低血糖;避免脑损伤监测合并疾病引起的低血糖和血糖波动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糖尿病治疗不仅要血糖控制达标,同时还要减少低血糖的发生率。本文探讨糖尿病患者治疗中低血糖的定义、临床表现及原因,为临床预防及管理低血糖提供依据。
作者:张运捷;唐咏梅;王镜雯;吴广飞;刘博伟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脊柱骨折伴截瘫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0月收入的脊柱骨折伴截瘫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对其在住院期间临床护理方法及护理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评价其住院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以及运动功能评分(FMA)。结果本组患者在出院时均好转,其中ADL评分出院时为(93.2±2.3),明显高于住院前的(35.8±6.7),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MA运动积分出院时平均为(92.3±3.8),也明显高于住院前的(43.5±5.4),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脊柱骨折伴瘫痪患者规范化的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病情,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以及运动能力,保障出院后的生活质量,这种护理模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江燕;张承姣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糖尿病是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之一,临床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糖尿病根据病因及发病机制不同可分为4类。其中发病率高的是2型糖尿病,其基本特征是胰岛素抵抗和胰岛茁细胞功能下降[1]。而1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并破坏自身胰岛茁细胞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2]。其他还包括妊娠期糖尿病及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有糖尿病视网膜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终可导致失明、肾功能衰竭、脑卒中、心血管事件等,增加死亡率和(或)致残率。预计到2035年,全球糖尿病患者数量将增涨至5.29亿(来源于2013年国际糖尿病联合会)。届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将会是全人类健康的严重威胁。因此,对糖尿病预防及治疗的探索需不断进行。
作者:张敬红;邓华聪 刊期: 2014年第13期
随着当前护理工作的不断发展,采用护理安全在整个护理过程中确保患者不出现护理安全,从根本上解决各种损害、缺陷和死亡。近年来,在呼吸内科上护理工作变得越来越困难,随着患者的年龄不断增大,但是患者自我保护的能力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呼吸内科患者的病情严重,而且出现的病情变化概率更大,因此在安全护理方面的形式越来越严峻,所以要加强在护理工作的日常安全护理,同时还要提高安全护理意识,从根本上将医院的安全护理进行规范,大限度的减少和避免医疗纠纷。
作者:刘卫华;易东梅 刊期: 2014年第13期
静脉输液是社区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静脉输液操作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护理操作的90%以上。以老年患者为多数,静脉炎的发生率不断增高。
作者:唐冬艳 刊期: 2014年第13期
20世纪60年代冷沉淀被pool博士发现,1964年首先应用冻融沉淀法从血浆中提取出来白色沉淀物。因富含F峪、Fg、Fn等凝血因子,而用于HA、Fg缺乏、凝血因子愈芋缺乏和vWD等出血性疾病治疗,是现代成分输血的一部分。因其纯度不高,在生物体内半衰期短,在发达国家,除非无可先择或紧急情况,并不考虑应用冷沉淀治疗HA、vWD和F愈芋缺乏等疾病。近年来,随着临床输血技术快速发展,该项技术突破传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除用于手术后出血、严重外伤及DIC的治疗,还有报道应用于深度烧伤、手术创伤、恶性肿瘤激发的口腔溃疡等病的替代治疗。现将冷沉淀组成和作用机制,制备方法,规格与储存,在临床中的应用,输注剂量及注意事项等研究进展综述如下,以便冷沉淀制品能更好地服务与临床。
作者:金岩;刘津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研究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1日~6月30日收治的2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按照抛硬币的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治疗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5.67%。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有统计学意义约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上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廖洪菊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的急救护理措施进行探讨。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6例AOP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接诊之后,对患者进行常规的洗胃,根据中毒程度将其分为重度中毒组、中度中毒组、轻度中毒组,给予阿托品与胆碱酯酶复能剂治疗,并及时给予有效的护理。结果36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有34例患者抢救成功,其中重度中毒组2例死亡。结论通过对AOPP患者给予及时正确的治疗与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治愈率,减少死亡率。
作者:杨群英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已不再满足于治疗生理上的疾病,但是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很多人依然认为打鼾并不是一种疾病,也未认识到有这麽多的严重后果,通过对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减轻其心理负担,使其配合治疗,促进康复。方法通过对20例患者宣传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实施从(入院介绍、术前指导、术后护理、出院指导)4个阶段的健康教育,使健康教育贯穿了整个治疗过程。结论健康教育可帮助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认识疾病,建立合理科学的生活习惯,使其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是促进康复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刘琴 刊期: 2014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