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普外科术后患者疼痛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江红平

关键词:普外科, 术后患者, 术后疼痛, 临床护理工作, 生命体征, 护理干预, 组织修复, 组织损伤, 住院时间, 止痛, 修复过程, 心理反应, 睡眠不足, 干预方法, 征之, 血压, 选取, 体温, 生理, 人体
摘要:术后疼痛是人体对组织损伤和修复过程的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反应,见于每1例术后患者,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疼痛已成为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4大生命体征之后的第5生命体征,严重的术后疼痛常常导致患者睡眠不足,造成情绪低落、妨碍组织修复、延长住院时间,因此迅速有效地解除术后疼痛已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1],是护理基本要求。为探寻有效止痛护理干预方法,本科选取了部分术后患者,进行一系列护理干预,止痛效果明显。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社区体验式教学在《儿科护理学》中的应用

    采用社区体验式教学方法,对50名护理专业学生进行试验,观察该教学方法在儿科护理学中可行性。结果表明,该方法对护生的操作技能成绩有着显著提高,并有助于护生的专业认知力的培养,该教学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可行性和有效性。

    作者:黄丹;邬君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新辅助化疗方案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观察效果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方案在乳腺癌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46例),观察组给予环磷酰胺(600mg/m2)+表柔比星(70 mg/m2)+多西他赛(175 mg/m2)化疗方案,对照组给予表阿霉素(60 mg/m2)+环磷酰胺(500 mg/m2)+氟尿嘧啶(500 mg/m2)化疗方案。3w为一个疗程,2个疗程后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1.3%(42/46),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1.7%(33/46)且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5.84,P=0.02);治疗后治疗组CEA(P=0.002,t=-3.13)、CA-153(P<0.001,t=-6.3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毒副反应少于对照组。结论新辅助化疗方法对于乳腺癌患者的化疗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曾维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正确的细菌培养标本采集对临床使用抗生素的影响

    目的:分析不规范的标本采集过程对临床标本质量的影响,探讨如何提高临床标本质量,以确保检验结果真实可靠,利于临床医师合理选用抗生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集的2111例血液标本,1989例尿液标本,4002例痰液标本,1321例创伤组织标本,1315例脓肿标本,1418例生殖道的分泌物标本及826例粪便标本,统计标本合格率,并分析标本不合格的原因。结果12982例细菌标本,总合格率为92.82%,其中,创伤组织标本合格率高,为98.79%;其次为血液标本,生殖道的分泌物标本,脓肿标本,尿液标本及粪便标本;痰液标本合格率低,仅为83.66%(P<0.05)。无菌操作,采集部位,采集量,标本容器的正确选择,正确处理标本和及时送检是影响标本质量的重要因素。结论护理人员应重视标本采集过程,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标本采集,才能提高标本质量,提升检验结果准确性,利于临床医师合理选用抗生素。

    作者:王宇超;姜红;李利军;张鲁磊;赵玉德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急性脑梗死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的护理措施,提高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心理护理、饮食指导、及康复训练等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本组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15%,未发生死亡及恶化。结论急性脑梗死在积极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可以促进肢体功能早期恢复,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王云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腮腺肿物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目的:针对采用手术方式治疗腮腺肿物的患者在不同护理方式下护理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对比情况展开研究,旨在了解护理要点,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6月~2013年6月这1年时间内收治的腮腺肿物患者共32例,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并发症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较少,程度较轻。结论通过护理干预方式能够有效减轻患者术后不适感,减少并发症几率,提高治疗有效性。

    作者:孟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食管癌患者术后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术后的护理要点,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对289例食管癌患者进行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呼吸道护理,各引流管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等。结果术后除5例可疑出血,9例出现低氧血症,5例肺部感染外,其余恢复良好。结论加强食管癌患者术后的护理,及时处理异常情况,可降低朮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潘玉倩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曲马多联合利多卡因用于绝经后妇女取环术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曲马多联合利多卡因用于绝经后妇女取环术的效果。方法将需行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 device,IUD )取出术的绝经后妇女1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8例、对照组68例。两组均给予利多卡因局部麻醉;观察组加用曲马多肌肉注射。观察受术者宫颈松弛程度、IUD取出效果、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镇痛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在宫颈松弛程度、IUD取出成功率、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镇痛效果较对照组明显,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未见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曲马多联合利多卡因应用于绝经后妇女取环术,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轻受术者痛苦,安全可靠。

    作者:黄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48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对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均采用标准三联治疗,即奥美拉唑肠溶片+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治疗。两组均治疗21d,治疗结束后观察总体疗效,症状改善情况,幽门螺旋杆菌(Hp)转阴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70.8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经治疗两组患者上腹部不适或疼痛、胀闷、灼热感、嗳气泛酸,食欲不振等症状均有改善( P<0.05),治疗组患者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 P<0.05);治疗组Hp转阴率81.25%明显高于对照组47.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上腹部不适或疼痛,胀闷、灼热感、嗳气泛酸,食欲不振等症状,可明显提高Hp转阴率。

    作者:沙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0.25g吡嗪酰胺片工艺改进

    该品只对结核杆菌有杀灭作用,对其他细菌无抗菌活性。其抗结核杆菌作用的强弱与环境的pH密切有关,吡嗪酰胺pH5~5.5时抗菌活性强;pH7时抗菌作用明显减弱。动物实验证实:该品能进入细胞内,与异烟肼合用,有明显协同作用,对处于酸性环境中的细胞外结核菌同样有效。该品仅在 pH偏酸时有抗菌活性。0.25g吡嗪酰胺片在生产过程中,工艺处方的稳定性比较差,脆碎度和溶出度值不稳定,生产成本高,给生产带来很大困难。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对此品种的工艺处方进行改进和摸索,设计试验处方3个,通过对新老处方进行稳定性试验考察对比,确定佳生产处方。目的是既保证产品质量稳定可靠,又能降低生产成本。

    作者:马明红;王刚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现代化背景下南通市市区老年人居家养老的现状与对策

    养老问题是关乎我国安定团结的重大问题,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本文从南通市居家养老的背景、现状与对策三个方面,对南通市市区老年人居家养老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以期为南通市乃至全国的居家养老事业发展提供参考。

    作者:沈爱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新生儿游泳抚触的安全隐患及护理对策

    为使新生儿游泳抚触更好的开展,避免不良因素的发生,通过对200例新生儿游泳抚触的观察体会,提出除规范操作外,在游泳抚触的过程中,要根据新生儿的生活能力弱,易疲劳,抵抗能力低,易感染,易损伤的特点,注意严格消毒隔离,保持皮肤的完整性,预防感染,调控适宜的温湿度,保持体温的相对恒定,密切观察新生儿面色,呼吸,防止疲劳过度和意外发生,确保新生儿游泳抚触的安全。严格把握新生儿游泳抚触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游泳过程中实行一对一的看护,发现异常及时处理,以降低新生儿游泳抚触的纠纷和护理投诉的发生率。

    作者:付卫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基于自然语言处理的临床决策支持系统

    临床决策支持系统是辅助医护人员进行医疗决策的系统,其目的是减少出错、提高效率。自然语言处理是计算机对自然文本进行分析、识别、理解的技术。医疗文书是较为规范严谨的语言文本,从词汇、语法上分析较适合于进行自然语言处理。采用自然语言处理的临床决策支持系统与人工干预输入的临床决策支持系统比较,不会额外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更易于被临床接受,是今后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发展的方向。

    作者:刘坤尧;杨渝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我院13例EDTA依赖性血小板减少的分析及纠正

    目的:对由EDTA-K2所造成血小板减少的患者和健康体检者进行分析。方法对13例EDTA依赖性血小板减少的标本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手工计数血小板,重采末梢血预稀释人工计数,EDTA-K2抗凝血和末梢血涂片染色观察血小板分布情况。结果 EDTA-K2抗凝剂会诱发血小板聚集,导致血小板计数假性减少,临床无出血,凝血功能检查正常,引起诊治错误。结论加强血小板减少现象原因的综合分析可纠正 EDTA抗凝剂诱发的血小板聚集引起血小板假性减少。以仪器法为主,结合必要的手工复查,是当前血细胞分析的模式。

    作者:李红燕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关于公立医院绩效分配公平性的思考

    公立医院普遍实行的院科两级绩效管理与绩效分配形式,目标在于构建公平的激励机制,调动职工积极性,但绩效分配的公平性始终是医疗管理改革的焦点和难点。本文以实践经验为基础,通过对公立医院现行体制与管理意识层面所存在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和阐述,在指明结症与改革方向的同时,对科室如何建立二次分配的公平机制,提出自己的观点。

    作者:郝巧茹;郝洁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Ki-67、VEGF、Her-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Ki-67、VEGF-2、Her-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化检测74例乳腺癌和18例乳腺良性病变石蜡包埋切片 Ki-67、VEGF 、Her-2的表达,并探寻其与临床病理参数及其相互的关系。结果①Ki-67、VEGF、Her-2在乳腺癌表达率别为:66.2%,78.4%及27.1%;良性病变中的表达率分别为:11.1%、38.9%、5.5%(P<0.05),分析有统计学差异;②Ki-67和VEGF在乳腺癌中随着组织学分级的增高其表达率呈增高趋势,并有统计学差异(P<0.05), Ki-67、VEGF、Her-2的表达与有无腋窝淋巴结转移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①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Her-2、Ki-67、VEGF参与;②乳腺癌中肿瘤大小及年龄与Her-2、Ki-67、VEGF的表达无关。

    作者:木拉提·库尔班;于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面向医工类学生的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方法探讨

    根据国家与社会对医工类人才的专业迫切需求,面向医科大学医工类的大一新生开设机械制图课程,授课对象为四年制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与假肢矫形工程专业的大一新生,这门课程的讲授能够引导医工类专业学生建立机械科学的大体框架、奠定学生了解机械科学的知识基础。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基础理论知识教学、课堂交流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来讲授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画法几何、机械制图基础知识、常用件与标准件、以及工程图样等主要内容,并且通过分组课程设计训练课程与期中期末考试的考核手段来检验教学方法的合理性与可行性;为未来授课过程中课程内容、层次与深度的调整积累宝贵的经验,从而大程度上地帮助学生未来从事科技研发、设备医工管理或影像放射专业科室等工作的需求。

    作者:孙翠莲;钱秀清;刘志成;张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氟比洛芬酯联合芬太尼用于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注射液联合芬太尼静脉输注用于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11月腹部手术患者60例,对照组在手术完成后静脉注射芬太尼0.1mg为负荷剂量后接PCA泵,泵内的药物是芬太尼1.2mg,稀释为100mL,48h泵入;实验组在手术完成后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mg为负荷剂量后接PCA泵,泵内药物为氟比洛芬酯50mg+芬太尼0.5mg,稀释为100mL,48h泵入。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ACTH、β-EP的浓度,观察两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应激反应的发生情况以及两组间应激反应发生的差别。结果实验组术后应激反应程度低,对照组镇静程度和恶心呕吐等的不良反应明显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用于术后静脉自控镇痛,可减少芬太尼的不良反应,提高镇痛质量。

    作者:李升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轻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

    目的:观察超早期进行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对轻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3年6月收治的轻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8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保守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血肿消散的时间明显较短,治疗3个月后神经功能评分与ADL评估均明显更为理想,与对照组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轻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在超早期实施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能够有效缩短血肿消散时间,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状况,相比常规内科保守治疗具有更为理想的临床疗效与生活质量。

    作者:李小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西比灵联合托吡酯治疗Tourette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西比灵联合托吡酯治疗Tourette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Tourette综合征108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4例。治疗组给予西比灵联合托吡酯治疗,观察组给予托吡酯治疗。治疗期间每2w定期门诊复诊或电话联系以了解病情及指导调整用药方案。结果治疗组2w内有效率为93.4%,对照组有效率为78.5%。有显著性差异。4~8w内有效率治疗组为96.7%,对照组为83.8%,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0.061,P>0.05);治疗组托吡酯维持量为1mg/kg.d的有19例(35%),1.5mg/kg.d的有21例(38%),2mg/kg.d的有8例(15%),4mg/kg.d的有4例(7.4%);对照组托吡酯维持量为1mg/kg.d的有2例(3.7%),1.5mg/kg.d的有10例(18.5%),2mg/kg.d的有14例,(26%)4mg/kg.d的有22例(40.7%)。两组不良反应相比有显著差异。结论西比灵联合托吡酯治疗 Tourette综合征显效时间缩短明显,可以减少托吡酯的维持用量,从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孙光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胎盘植入43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胎盘植入的因素及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1日~12月30日我院43例胎盘植入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43例胎盘植入中,合并前置胎盘20例,多次妊娠32例,高龄4例。子宫切除5例,产时、产后输血22例,围产儿死亡1例。结论胎盘植入与前置胎盘,妊娠史、高龄等因素有关,需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曹玉华;叶家枝;梁娣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