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会萍;吴欣洪
目的:探讨产时应用缩宫素标准输注法催产在预防母婴并发症方面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比较法,对两组不同输注法进行观察,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结果此输注法可明显降低母婴并发症。增加起始浓度,缩短给药间隔时间,只能增加子宫过度刺激的发生和剖宫产率(P<0.01),而不能缩短产程。用0.9%氯化钠溶液替代5%的葡萄糖溶液,可有效地预防胎儿窘迫、低钠血症和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P<0.01)。结论缩宫素标准输注法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有效降低母婴并发症和剖宫产率。
作者:王树东;张秋菊;唐瑞金;李云香;张中云;赵金云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上消化道出血(upper gastrointestinal hemorrhaige )是临床常见的急症,其表现为黑便、呕血等,并伴有血容量减少引起的急性周围循化障碍、氮质血症、贫血等。具有发病急、进展快、临床病死率高等特点,严重地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常见的病因为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黏膜病变及胃癌。本研究选取2011年1月~2013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68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蒋汉梅;王学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研究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应该如何合理的选择分娩方式,才能有效的减轻对母婴产生的不良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0月~2011年10月220例疤痕子宫再次妊娠的患者,研究其分娩方式以及临床表现,并进行讨论分析。结果研究的220例疤痕子宫再次妊娠患者中,有82例选择阴道试产,138例选择再次剖宫产。其中选择阴道试产中的82例患者在试产过程中有65例阴道分娩,17例剖宫产;阴道试产率37.27%(82/220),试产成功率79.27%(65/82);根据研究报告发现,我院此次所有剖宫产和阴道分娩的患者都没有出现新生儿窒息或产妇死亡等不良现象。结论加强对产妇及其家属分娩知识宣传教育,合理选择分娩方式,针对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进行全面的孕期检查,了解其是否符合试产适应症,并对其试产过程严加控制,密切监护。此外,还应当尽可能控制首次剖宫产指征,减小二次剖宫产率。
作者:程美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卡前列甲酯栓为前列腺素的衍生物,直接激活胶原溶解酶及弹性蛋白酶,使胶原纤维分解,结构松弛,致宫颈软化扩张,伸展性增强,且起效快,短时间内使宫颈自然松弛,易于扩张。同时还能兴奋子宫平滑肌促进子宫收缩,减少术中出血。异丙酚是目前临床上普遍应用的快速短效的静脉麻醉药。人工流产是指妊娠14w以内,用人工的方法终止妊娠。人工流产是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之一,可是手术对患者造成的痛苦很大,比如术中疼痛、吸宫不全、子宫穿孔、术后感染,月经失调等。近年来我院妇科门诊开展了在人工流产前在阴道后穹窿放置卡前列甲酯栓及静脉注射异丙酚的方法减轻患者的痛苦,但因手术是在患者无意识的状态下进行,其护理人员严密的观察病情变化及给予相应的护理显的尤为重要。
作者:冯庆平;郑剑琴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静脉输液是将大量无菌溶液或药液直接输入静脉的方法。该项技术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常用的技术之一,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常用的给药方式,具有给药迅速、疗效快等优势,在抢救患者和治疗疾病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但也具有风险较大、安全隐患较多的缺点。随着静脉输液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静脉输液的安全管理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由于精神患者病情比较特殊,易出现突发行为及各种意外事件,因此,精神科患者输液治疗时的安全护理比其它科室更为重要。为了保证患者的输液安全,避免护理差错的发生,静脉输液治疗时的每个环节都必须严格管理,才能确保安全。我科将2012年1月~12月输液治疗时出现安全隐患的50例病例进行了分析及总结,并对各种安全隐患提出了相应的护理对策,使2013年输液治疗时的安全隐患大大减少,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佩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疾病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50岁以上部分男性可能出现与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相似的临床症状,因此被命名为男性更年期综合征。本文探讨了男性更年期综合征的概念、发病机制与临床表现,以及护理干预对本综合征的治疗与恢复的良好促进作用,其中着重强调了认知干预、心理干预和家庭干预的重要性。
作者:俞海虹;罗艳琼;陈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针对采用手术方式治疗腮腺肿物的患者在不同护理方式下护理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对比情况展开研究,旨在了解护理要点,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6月~2013年6月这1年时间内收治的腮腺肿物患者共32例,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并发症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较少,程度较轻。结论通过护理干预方式能够有效减轻患者术后不适感,减少并发症几率,提高治疗有效性。
作者:孟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护理事业也在不断提高。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大都是一些高危儿。作为一名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护士,承受了巨大的工作压力,面对重症监护室的患儿,心理健康对护士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如何把健康带给新生儿是医护人员必须考虑的。根据护士的自身情况采取有效措施,使护士的心理得到改善,提升我科的护理质量。本文将针对护士的心理健康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护理工作重要性进行研究。
作者:周金慧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自制外部弱阳性质控血清在检测血清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Ⅱ)试剂盒中应用的可行性,并与康润公司质控血清进行结果比对。方法试验采用对比检测研究,使用美国Trinity Biotech Plc公司提供抗HSVⅡIgG型和IgM型试剂盒分别检测自制和康润公司质控血清,采用SPSS16.0进行数据处理。不同月份和不同批号试剂盒间质控血清精密度和稳定性的比较采用均数的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自制血清抗 HSVⅡIgM S/CO 平均值为(2.56±0.611),CV值11.95%;康润公司质控血清抗 HSVⅡIgM型S/CO值(2.38±0.48),CV值为10.08%,两种质控血清 CV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自制血清抗HSVⅡIgG型的S/CO值(3.57±0.98),CV值13.78%;康润公司抗HSVⅡIgG型质控血清S/CO值为(3.275±0.822),CV值为12.55%,两种质控血清 CV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自制外部弱阳性质控血清在实际检测中精密度、稳定性符合国家对质控物的要求,基层医院检验科有能力制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马晓东;石怀玉;张旭阳;邢乐文;符义富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肺结核采用抗结核治疗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共选择20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积极应用2HRZE/4HR方案实施抗结核治疗,分析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与 CD4+淋巴细胞水平的相关性。结果疗前12例 CD4+淋巴细胞计数<100个/μl,占60%;5例为100~200个/μl ,占15%;3例>200个/μl,占15%;用药1个月末,依次为8例,占40%;2例,占10%;10例,占50%;用药3个月末,依次为5例,占25%;2次,占10%;13例,占65%;用药6个月末,依次为3例,占15%;0例,占0.0%;17例,占85%。提示CD4+淋巴细胞计数经抗结核治疗后,有不同程度升高表现。疗前12例CD4+淋巴细胞计数<100个/μl 中,痰菌阳性5例,痰菌阴转2例,临床症状好转9例,病灶吸收经胸片检查示好转7例;5例100~200个/μl,痰菌阳性2例,胸片显示病灶吸收好转、痰菌阴转、临床症状改善各2例;3例>200个/μl,痰菌均阴性,疗后胸片显示病灶吸收好转、症状均改善,表明CD4+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预后较好,CD4+淋巴细胞计数<100个/μl预后较差。与治疗前患者自觉症状、心理状态、日常生活、生理功能生活质量总评分比较,疗后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滋病合并肺结核采用抗结核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非常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章蓓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环境的改善,躯体疾病得到良好的救治,心理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老年期是人生的一个特殊时期,其生理、心理均有明显变化,易患许多疾病,因此社区护理中了解老年期的变化特点,及时予以心理护理,能提高生活质量,使其愉快度过晚年生活。
作者:周红桂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穴位敷贴治疗慢性咳喘的方法和机制。方法通过检索近年来的有关文献资料,进行归纳和分析。结果穴位敷贴治疗咳喘有固定穴位、固定药物;辨证取穴、辩证用药等;多于夏季三九天敷贴。穴位敷贴治疗咳喘能够调整机体免疫功能;改善肺功能;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提高生活质量。穴位敷贴治疗咳喘是一种优质的治疗方法。结论穴位敷贴治疗慢性咳喘的机理研究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
作者:曹翼;郭美珠;杨志新;吴清;杨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养老问题是关乎我国安定团结的重大问题,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本文从南通市居家养老的背景、现状与对策三个方面,对南通市市区老年人居家养老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以期为南通市乃至全国的居家养老事业发展提供参考。
作者:沈爱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对老年吸入性肺炎病例的分析和临床实践,及时制定合理有效的护理方案起到有效的降低其并发症,提高治愈率。方法具体结合我院15例患者的病例分析及认真观察并针对性制定全面临床护理。结果老年吸入性肺炎病不具有典型性,通过制定合理的临床护理,有效缓解并发症和治愈病情。结论合理化的全面护理可缩短临床治疗时间提高患者治愈成功率。
作者:朱玲;李经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输卵管妊娠手术治疗患者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0例输卵管妊娠需要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路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护理,路径组运用已订好的临床路径表实施每天的治疗和护理工作,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患者对异位妊娠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和满意度等情况。结果路径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及对相关知识了解程度和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输卵管妊娠手术治疗患者中,可缩短患者住院天数、降低医疗费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吴永华;陈小琴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对麻醉科住院医师人才队伍的培养途径进行探讨。方法收集我院麻醉科住院医师的基本资料,对其编制、学历以及职称等进行分析。结果针对本院麻醉科医师人才队伍良莠不齐的状况提出合理的培养途径措施。结论在对麻醉科医师人才队伍的培养上,要形成规范的制度化。
作者:曾毅;侯丽宏;董海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脑卒中是急性脑循环障碍导致局限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损的临床事件,通常包括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发病率、致残率、复发率、病死率极高的疾病,除引起多种躯体功能障碍外,还常常继发抑郁、焦虑等情绪障碍[1]。脑卒中后情绪障碍如卒中后抑郁(Postsroke depression)可降低康复治疗效果,对躯体残损,认知功能和言语功能都有消极影响,使患者生活质量显著下降[2]。目前国内外研究表明:在脑卒中康复期(病程>2w),加强心理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预后,减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对康复治疗有明显的协同作用[3]。因此,在脑卒中的治疗过程中,要了解和理解脑卒中患者的心理特点,如恐惧、抑郁、焦虑等心理障碍,全面评估患者的心理、家庭和社会状况,做好心理护理,使其以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
作者:朱文婷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掌握隆安县出生缺陷发生率和种类,分析影响出生缺陷的因素,提出干预措施。方法按《中国妇幼卫生监测方案》的要求,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监测方案,对2008~2012年广西南宁市隆安县各监测医院的出生缺陷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隆安县2008~2012年出生缺陷发生率为9.63‰,5年间出生缺陷发生率呈下降趋势。前6位出生缺陷依次为多指(趾)、并指(趾),唇裂、腭裂(唇裂并腭裂),胎儿水肿综合征,足内外翻,先天性脑积水,先天性心脏病;超过35岁产妇的出生缺陷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结论出生缺陷严重影响儿童的生存、健康,应采取积极干预措施,加强宣教、提高婚检质量和孕期产前筛查及产前诊断工作,及早明确诊断,及时终止妊娠,从而有效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
作者:韦艳丽;黄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方案在乳腺癌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46例),观察组给予环磷酰胺(600mg/m2)+表柔比星(70 mg/m2)+多西他赛(175 mg/m2)化疗方案,对照组给予表阿霉素(60 mg/m2)+环磷酰胺(500 mg/m2)+氟尿嘧啶(500 mg/m2)化疗方案。3w为一个疗程,2个疗程后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1.3%(42/46),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1.7%(33/46)且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5.84,P=0.02);治疗后治疗组CEA(P=0.002,t=-3.13)、CA-153(P<0.001,t=-6.3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毒副反应少于对照组。结论新辅助化疗方法对于乳腺癌患者的化疗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曾维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调查广西围产儿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的各种危险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1∶1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我区先天性心脏病围产儿父母的孕前及孕早期的相关影响因素。采用χ2检验和Logiatic回归分析。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孕前或孕早期母亲患病、妊娠前6个月或孕早期家庭装修或购置家具、孕早期连续上网或看电视时间过长、孕早期负性生活事件影响、丈夫工作中接触有害物质、经常吸烟是围产儿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孕前或孕早期补充叶酸为先天性心脏病的保护因素。结论孕前及孕早期服用叶酸,避免接触与先天性心脏病有关的高危因素,加强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可以降低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
作者:曾萼;晏丽坚;刘湘红;丘小霞;姚慧;韦萍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