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翼;郭美珠;杨志新;吴清;杨军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的相关危险因素、早期诊断及防治措施。方法对我院于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300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52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一般资料及相关疾病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与颅脑损伤合并消化道出血发生率等关系。结果颅脑损伤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与年龄及性别无明显相关,但与患者颅脑损伤严重程度、中线移位程度、是否合并低氧血症、低蛋白血症及低血压等疾病因素有显著相关性。结论颅脑损伤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有多种,临床早期诊断、及时合理正确地对症支持治疗,消除各种危险因素,可获得理想疗效,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陈初亮;杨靖;顾贵业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护理事业也在不断提高。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大都是一些高危儿。作为一名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护士,承受了巨大的工作压力,面对重症监护室的患儿,心理健康对护士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如何把健康带给新生儿是医护人员必须考虑的。根据护士的自身情况采取有效措施,使护士的心理得到改善,提升我科的护理质量。本文将针对护士的心理健康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护理工作重要性进行研究。
作者:周金慧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总结高血压病的社区护理的经验。方法选取门诊就诊的180例高血压病患者定期电话随访、家庭式管理、社区服务等形式,并建立档案。结果对高血压病开展积极的护理后可有效控制高血压,降低高血压致死、致残率。结论高血压病对于提高社区人群身体素质及提高高血压人群的生活质量等方面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作者:吴清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评价氯沙坦对高血压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血尿酸的影响。方法纳入2012年1月~2013年10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高血压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64例,按照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氯沙坦组32例和厄贝沙坦组32例。分别观察治疗前及治疗12w后两组患者血压、血尿酸的变化。结果12w治疗后,氯沙坦组血压水平与厄贝沙坦组相似,均较治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者血尿酸水平较后者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沙坦或厄贝沙坦能有效降低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水平,氯沙坦能降低高血压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血尿酸水平。
作者:陈锁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鱼鳞病妊娠合并重度子痫前期行剖宫产术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对我科收治的1例该病产妇实施剖宫产术的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实施了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母婴均痊愈出院。结论加强产前检查能有效预防子痫的发生,确保母婴安全。
作者:杨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总结了3例小腿严重外伤行外固定架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VSD)的手术配合,术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术中密切观察病情,保持生命体征的平稳。对于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的小腿骨折,采用外固定架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VSD)治疗,使两者的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和结合,在创面早期同期处理了骨折和软组织损伤,能有效地缩短病程,降低感染,骨外露、骨不连等发生率,免去患者多次换药的痛苦,减轻护理工作的负担,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刘淑训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掌侧锁定钢板治疗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06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06例患者患者均行掌侧锁定钢板治疗,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康复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腕关节康复情况要明显好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与并发症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适当的康复护理能有效促进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杨万凤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通过对高职医学院校机能学实验室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的常见类型和原因分析,强调加强各级人员的安全意识、完善安全设施是保证实验室安全的关键,健全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并做到细节落地、制定科学有效的应急预案是防止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减少事故后果的前提。
作者:王新芳;陈岩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对膝关节镜手术患者综合护理过程及效果的分析,探讨综合护理对膝关节镜手术患者康复治疗的作用。方法将我院进行了膝关节镜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的40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的40例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然后观察两组平均住院天数。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有助于膝关节镜手术患者的康复,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
作者:罗爱英;龚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手术前后的护理方法,有效预防并发症。方法对88例膝关节镜手术患者进行了系统护理,包括术前指导,术后护理,早期康复训练等。结果88例关节镜手术患者平均住院天数9.5 d。术后随访,患者关节无疼痛,活动正常,生活能够自理并能基本恢复正常工作。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及早期康复训练是膝关节镜手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有力保证。
作者:何静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ABO血型不合孕妇新生儿ABO溶血发生率及与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及临床随访。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月~2013年9月ABO血型不合的231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其中发生新生儿溶血91例,观察新生儿溶血发生的相关因素(丈夫血型、孕16w抗体效价)等,采用 Logistic统计学方法对各可能因素与新生儿溶血发生之间的关系及相程度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母婴ABO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发生率39%。结论孕16~18w抗体滴度、有无妊娠合并症及女性新生儿是新生儿溶血发生、发展的高危因素。
作者:陈赛琼;陈江鸿;林佳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妇科急腹症的临床热点,探讨相应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采用回顾资料法,随机选择2009年1月~2012年就诊我院妇科治疗急腹症的8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疾病的临床特点,对护理措施进行探讨。结果临床诊断中多的为出血性疾病,40例(占47.6%),其中异位妊娠29例(占34.5%),黄体破裂9例(占10.7%),子宫穿孔2例(占2.4%);其次为感染性疾病,35例占41.7%,其中急性盆腔炎26例(占30.95),盆腔囊肿6例(占7.14%),输卵管积脓或血性输卵管炎3例(占3.57%);肿瘤并发症10例(占11.90%),其他类4例(占76%)。84例中手术治疗68例(占80.96%),保守治疗16例(占19.04%),病死率为0。护理总有效率为97.6%(82/84)。结论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急救能降低妇科急腹症患者的病死率,适宜有效的护理能提高患者的治疗疗效,保证患者的早日康复。
作者:陈荣;黄丽葵;徐静;葛琪;胡结敏;薛伟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公立医院普遍实行的院科两级绩效管理与绩效分配形式,目标在于构建公平的激励机制,调动职工积极性,但绩效分配的公平性始终是医疗管理改革的焦点和难点。本文以实践经验为基础,通过对公立医院现行体制与管理意识层面所存在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和阐述,在指明结症与改革方向的同时,对科室如何建立二次分配的公平机制,提出自己的观点。
作者:郝巧茹;郝洁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护士对于患者进行牙槽突裂植骨修复术后的护理工作,其中护理因素对于植骨效果所产生的影响来进行探讨。方法将78例进行该修复术的患者根据患者的满意度分三组,一组二组和三组,每组的患者为26例,根据患者的满意度进行分组,记录恢复率。结果在进行三组的对比之后,研究发现,在护士的精心照料下,三组的患者对于手术的恢复率高于二组,二组患者对于手术的满意程度高于一组,在统计学上具有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科学的护理工作,直接决定了患者对于手术的满意,对于植骨效果也有好影响。
作者:陈玉华;汪德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研究细节护理对供应室工作质量的影响。方法2011年08月~2012年09月,我院消毒供应室未实行细节护理,2012年10月~2013年09月在我院消毒供应室引进细节护理,比较两年间我院消毒供应室的工作质量。结果①比较器械回收不合格数、洗涤不合格数、包装不合格数以及外观不合格数,研究组(3、5、1、7)少于对照组(15、17、7、14),组间差异明显(P<0.05);②研究组发生3起医院感染,对照组出现16起院内感染。结论在医院消毒供应室应用细节护理,可提高工作质量,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减少医患纠纷。
作者:黄月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口腔的保健意识也逐渐增强,口腔科的就诊人数和工作量也逐年增加。这为口腔科院内感染控制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加上口腔科器械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接触患者的唾液、血液、污染比较严重,器械种类繁多,使用频率多而周转快,容易造成污染。因此在日常工作中杜绝院内感染和职业防护是往后口腔科工作发展的重点之一,预防控制院内感染也是口腔科护理工作的重点。
作者:范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穴位敷贴治疗慢性咳喘的方法和机制。方法通过检索近年来的有关文献资料,进行归纳和分析。结果穴位敷贴治疗咳喘有固定穴位、固定药物;辨证取穴、辩证用药等;多于夏季三九天敷贴。穴位敷贴治疗咳喘能够调整机体免疫功能;改善肺功能;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提高生活质量。穴位敷贴治疗咳喘是一种优质的治疗方法。结论穴位敷贴治疗慢性咳喘的机理研究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
作者:曹翼;郭美珠;杨志新;吴清;杨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基层儿童保健模式的影响。方法通过调研相关机构的数据资料,回顾性总结2010年起开始对儿童实施健康教育保健服务整体模式前后两年(2008年1月~2010年5月与2010年6月~2012年12月)的效果。结果2010年后2年,儿童贫血发病率5.8%,佝偻病发病率2.1%,营养不良发病率0.8%,肥胖发病率3.1%,行为问题儿童25.1%,统计结果明显优于2010年前两年(P<0.05)。结论健康教育模式对基层儿童保健具有积极的影响。
作者:陈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随着人口老龄化、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患者有逐年上升趋势,它与冠心病、肿瘤合称为三大重要慢性病,已成为日益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世界性卫生保健问题。
作者:姚明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目前,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被认为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首先用药,但长期使用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的证据则表明会增加发生代谢并发症的风险。本文将主要探讨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代表药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相关的体重、血糖、血脂的影响。方法在武汉市武昌医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50例,给予奥氮平单药治疗达8周。测量治疗前后体质量,并检测空腹血糖、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的变化。结果奥氮平治疗8w后体质量、体质量指数、甘油三酯、胆固醇[分别为(65.06±9.91)kg、(23.91±3.01)k g/m 、(2.15±0.15)mmol/L、(5.91±1.47)mmol/L]、比治疗前[分别为(60.48±9.41)kg,(22.02±2.39) kg/m ,(1.26±0.51)mmol/L,(4.63±1.10)mmol/L]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空腹血糖水平为(4.45±0.40) mmol/L,比治疗前(5.32±0.60) mmol/L,显著升高(P<0.05)。 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治疗后体质量与血糖水平成明显正相关(r=0.560,P=0.046)。结论奥氮平治疗早期即可出现体质量增加和脂代谢异常,同时空腹血糖亦有升高。
作者:苏嵘;罗汝琴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