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引导式教育对脑瘫儿童康复结果的影响

王勇勇;李明珍;王晓峰;李育;杨宁;李玲

关键词:引导式教育, 脑瘫儿童, 入学
摘要:目的:回顾观察引导式教育对脑瘫儿童康复结果的影响。方法回访调查年龄>3岁的375例脑瘫儿童康复结果,城镇和农村参加与未参加引导式教育的入学情况。结果①参加引导式教育的脑瘫儿童入学率高;②城镇脑瘫儿童参加引导是教育高于农村;③参加引导式教育回归社会、家庭的康复目标良好。结论参加引导式教育提高了家长的认识,提高脑瘫儿童的入学率,教育康复对脑瘫儿童的康复结果影响明显。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的护理体会

    目的:通过护理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的临床意义。方法根据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治疗胆囊结石的特点,制定了相应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2012年1月~11月,笔者对本科70例保胆取石患者进行精心护理。结果70例行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患者均满意出院,无残留结石、胆瘘、膈下感染的发生,随访6个月,无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现象的发生。结论完善的腹腔镜保胆取石围手术期护理措施,不仅可以使患者身心早日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而且可以增加胆囊结石患者对保胆取石治疗的信任度,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对胆囊结石患者施行保胆取石术,可以取净结石,避免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高媛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60例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方法,为今后临床护理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本研究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7月~2013年7月行断指再植术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之上给予预见性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血管危象发生率、再植指成活率分别为6.67%、96.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6.67%、73.33%(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χ2=14.1743,P=0.00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患者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原因给予其预见性护理服务,能有效地降低血管危象发生率,提高再植指成活率,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医患和谐,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作者:罗素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开放式管理新模式对抑郁症的康复作用

    目的:观察开放式管理新模式对抑郁症的康复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抑郁症患者1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开放式管理新模式及常规治疗,对照组采取封闭式管理及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依从率、复发率、再住院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放式管理对抑郁症患者的依从性有提升作用,并且可降低复发率以及再入院率。

    作者:何芬兰;张玲;杨春雷;张进祥;曾善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口腔黏膜炎的治疗及护理进展

    口腔黏膜炎是化疗的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达66.6%[1],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对化疗的耐受性,常导致患者主观上逃避或拖延化疗,干扰了治疗的顺利进行。

    作者:邓丽纯;江晓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保健及术后护理

    总结了4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保健及术后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重要的是早期及时、有效的预防,正确的保健方法。对于有手术指证的患者,术后除进行骨科术后的一般护理外,重点加强病情观察、疼痛护理、基础护理、心理护理以及防治并发症的护理,是手术成功和患者顺利康复的有力保障。

    作者:苏秀丽;韩亚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老年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健康教育

    目的:探讨老年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健康教育。方法我科2009年3月~2013年5月收治的83例老年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通过对83位老年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观察以及交谈中,制定了相对应的健康教育计划并实施健康教育。结果患者及家属掌握老年妇科恶性肿瘤相关知识,对妇科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提高。结论实施健康教育是搞好老年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临床护理的关键,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疗效。

    作者:杜薇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探讨医疗设备数字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医疗设备更新速度加快,其技术含量也急剧增长,医院信息化建设正逐步取得积极进展,医疗设备数字信息化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欧阳莉;何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门诊输液医患纠纷原因分析及防范策略

    目的:探讨门诊输液医患纠纷发生原因及其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与门诊输液有关的21例医患纠纷,对其相关环节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对策。结果医生诊疗环节、护理诊疗环节、药物因素、缴费、检查环节、患者自身因素均易引发纠纷,但护理诊疗环节、药物因素是高危环节。结论增强护士安全意识,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合理规范用药、优化环节服务流程,提供安全、快捷、高效的优质服务是避免纠纷发生的关键。

    作者:胡绍群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我区近5年征兵体检实验室检验结果的回顾与思考

    目的:回顾分析广州市越秀区近5年来兵检实验室检查情况,为今后兵检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按照国防部征兵体检标准,使用广州军区配发专用试剂,对广州市越秀区市区应征青年进行(抗-HIV)、(HBsAg)、(ALT)、尿常规及吗啡/甲基安非他明(MOR/MAMP)进行严格检测。结果5年内参加征兵体检,其中抗-HIV均为阴性,HBsAg阳性率为2%,ALT异常率为9%,尿常规不合格率为20%,MOR/MAMP阳性率为0.6%。结论广州市越秀区应征男青年 HBsAg携带率较低,ALT及尿常规是实验室检查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取决于检测全过程,即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的质量控制。

    作者:陈允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药治疗寻常痤疮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分为4型,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0%,二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治疗寻常痤疮具有较好疗效。

    作者:杨丽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不同年龄段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超声影像学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不同年龄段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超声影像学表现以及临床价值进行分析评价,为今后的临床诊断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临床确诊急性阑尾炎患者156例,将其按照年龄分成小儿组、成年组以及老年组,对其采取超声检查进行诊断,并对比分析各组患者诊断结果与符合率。结果小儿组诊断符合率为81.03%,成人组患者的诊断符合率为89.13%,老年组患者的诊断符合率为63.46%,小儿组与成人组两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与老年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采取超声检查对急性阑尾炎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显著,在不同年龄段患者中超声表现存在典型特征,临床应注意加以鉴别,提高临床诊断率,为早期治疗争取时间。

    作者:钟少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论加强医院执行力的策略

    医院执行力是医院发展的动力,是医院行使职责、完成医疗任务的的必要保障,医院有着良好的执行力,不仅能够使医院更加规范化,还会使医院更健康的发展,更好的实行人道主义的神圣职责。通过分析医院执行力方面表现出来的问题,从医院执行力不足的现状出发,通过完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以及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和目标绩效管理以促进和提高医院的执行力。

    作者:张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医药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中的保护作用研究进展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MIRI)是指缺血心肌在恢复血液再灌注后,功能代谢障碍及结构破坏反而加重的现象,主要包括表现为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功能低下等[1]。MIRI已成为冠状动脉内溶栓、冠状动脉搭桥术、经皮冠脉成形术(PTCA)以及心脏移植术后的严重并发症。 MIRI涉及的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目前的观点主要集中于氧化应激(氧自由基长生增多)[2]、细胞内钙超载、炎症反应、能量代谢障碍以及细胞凋亡等。临床上治疗 MIRI的主要药物有硝酸酯类、他汀类、Ca2+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但长期服用均有一定的副作用,因此研发有效的防治 MIRI的药物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中药因其疗效稳定、毒副作用少、能作用于疾病多个环节等优点而受到广泛重视,其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对心肌的保护作用也逐渐受到关注。

    作者:孙琳琳;杨丹;冯莉;高亚宁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规范专项药疗管理以及合理用药

    专项药疗在临床医学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得到了极大的关注,然而由于某些专项药疗没有实现规范化,导致产生了较多的医疗问题,因此,规范专项药疗管理,实现合理用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磊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初产妇分娩应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初产妇分娩应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资料选自2013年2月~10月在本院进行分娩的16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2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78例采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初产妇在不同产程时间和分娩方式的情况,分析两组初产妇分娩护理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以及总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产妇分娩应用护理干预在临床中应用可改善初产妇的心理状况,促进产妇身心的健康,在临床应用上具有重要的推广意义。

    作者:周木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襄阳一景酒店特大火灾伤员的抢救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批量伤员救治协调能力及抢救方案。方法回顾总结襄阳一景酒店特大火灾批量伤员救治过程,分析其救治效果。结果29例伤员中,21例收住医院继续治疗,5例好转留门诊观察两天后出院,死亡3例。结论有效组织管理及抢救分工是抢救成功的关键,训练有素的基本技能是抢救成功的基础。

    作者:金丛兰;焦静;阳娟;杜泉;户云飞;陈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利用TAIL-PCR技术克隆南极磷虾胰蛋白酶基因

    目的:研究南极磷虾胰蛋白酶基因的全序列,为低温酶的基因工程制备建立基础。方法以南极磷虾基因组 DNA为模板,利用特异性的巢式引物和随机引物,通过交错式热不对称PCR (Thermal asymmetric interlace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TAIL-PCR)克隆南极磷虾胰蛋白酶基因序列,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测序结果表明,南极磷虾胰蛋白酶基因序列全长961bp,其中含有开放阅读框(ORF)长度为798bp,编码266个氨基酸。结论本实验成功克隆了南极磷虾胰蛋白酶基因,为进一步了解该酶的结构、功能和基因工程制备奠定了基础。

    作者:成航;王世立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麻醉对围手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研究

    围手术期的应激反应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一定范围内的应激反应可以提高机体的适应能力,对体内的内环境起到稳定作用,而由于患者围手术期心理恐惧、各种麻醉及手术操作以及术后疼痛等一系列刺激容易导致机体造成强烈的应激反应[1,2]。应激反应的强度评定尚没有统一的标准,但临床普遍认为C反应蛋白主要是机体对组织损伤的一种保护性反应机制。当有组织创伤和炎症反应刺激时,激活单核细胞释放白细胞介素-2,从而刺激肝细胞加速合成C反应蛋白并使其上升并迅速达到峰值,随后随着损伤组织的愈合则迅速下降。大量研究表明C反应蛋白的水平与组织损伤后应激状态程度成正比,相同部位、相同损伤的手术后CRP变化时相曲线基本相似,组织破坏越重,C反应蛋白峰值越高,即C反应蛋白浓度变化只与组织损伤大小和损伤部位有关,,不同损伤部位及创伤、手术造成骨与软组织损伤的比例决定了C反应蛋白值,与麻醉方式、出血量、手术时间、投药、年龄以及性别等无相关性[3]。较多研究证明:术后感染发生时,血CRP会持续升高或先下降后再升高。若CRP恢复正常预示着疾病的康复。因此C反应蛋白值是反映麻醉及手术应激程度的可靠指标,其测定已广泛应用于目前临床疾病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已广泛应用[4-6]。

    作者:关开华;卢寒冬;黄雄庆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妊娠合并糖尿病对母婴的影响分析

    目的:对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并发症的种类及分布情况以及对母婴的影响进行讨论。方法对2012年5月~2013年5月进行妊娠合并糖尿病疾病治疗的3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整理、统计妊娠合并糖尿病疾病并发症的分布情况。结果31例患者中总共有6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9.4%,出现并发症数量为8例,有2例患者患有两种并发症。其中早产3例,胎儿窘迫1例,羊水过多1例,胎儿过大1例,妊高症1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例。结论在妊娠合并糖尿病中,发生并发症的概率很高,严重影响母婴的生命健康安全,及时发现,采取有效的控制血糖措施可有效预防并控制妊娠期糖尿病所致的各种并发症。在妊娠期糖尿病中,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并发症措施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黄伟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失眠症郁闷不舒状态临床用药规律探析

    目的:分析失眠症郁闷不舒状态患者的临床用药的规律。方法150例失眠合并郁闷不舒状态患者的用药进行分析。结果经过分析研究后发现:①常用来治疗失眠郁闷不舒状态的一类药物是风类药物;②理气和活血的药物常合用。结论治疗失眠症郁闷不舒状态,需要多种多类药物的合理联合应用。

    作者:高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