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秀丽;韩亚虹
目的:探讨在泪小管断裂吻合术中给予有效的督导式护理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泪小管吻合术的患者43例,随机两组,对照组给予泪小管断裂吻合术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全程督导式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疗效比较。结果干预组治愈率91.3%明显高于对照组70.0%,且心理舒适、服务态度,健康宣教这三方面满意度也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工作相比这种全程督导性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治愈率,更能得到患者的认可,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刘淑芹;程雅玲;李翠;田立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多巴酚丁胺与米力农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将本院已确诊 CHF的患者7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常规治疗+多巴酚丁胺微泵入持续7d)和治疗组37例(常规治疗+米力农微泵入持续7d),并观察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治疗前后心电图、心脏彩超、心功能测定及脑钠肽(BNP)的改变。结果米力农组治疗CHF显效率86.49%、有效率10.82%、无效率0,总有效率达97.31%;多巴酚丁胺组治疗 CHF显效率为72.22%、有效率13.89%、无效率8.33%,总有效率达86.11%。米力农组在治疗 CHF上疗效明显优于多巴酚丁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治疗均未见严重的肝肾功能损害及恶性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力农组药物在治疗 CHF上疗效优于多巴酚丁胺组药物,临床上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米力农微泵入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心肌功能、提高左室射血分数且不良反应少,疗效确切,有助于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是 CHF患者理想的临床用药。
作者:王远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从人前列腺癌PC-3细胞系中分离鉴定前列腺癌干细胞。方法分别用含血清及无血清培养基培养前列腺癌细胞系 PC-3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中前列腺癌类干细胞的比例。结果 PC-3细胞可以在无血清培养液中生存并形成可以稳定传代的悬浮细胞球,细胞中CD44+、CD133+及 SP细胞比例均显著高于PC-3贴壁细胞的比例。结论通过无血清悬浮聚球培养可以从PC-3细胞中简便、高效地分离出前列腺癌类干细胞。
作者:夭志刚;邱学德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随着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对信息部门运维管理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样才能建立一套适合自己特点的运维管理系统?这是医院信息部门经常思考的问题。本文通过自己在医院的工作经验,来和大家一起探讨医院信息系统运维管理的建立。
作者:姜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高血压患者用药的护理情况。方法我院派出医护人员进入社区,对老年人高血压患者的病情情况、用药情况进行一对一的调查,做好记录。对于患者提出的不同问题给予不同的回答和宣传。结果较多的老年人高血压患者都需要持续的服药,但是大多数的患者都没有依照医嘱坚持和正确服药。结论通过医护人员进入社区对老年人高血压患者进行一对一的访问和宣传,使得更多的患者能够遵循医嘱进行用药,提高了老年人患者用药的依从性,增强了各位患者对健康知识的认识,减少了不正确用药而带来的危险事件,加深了医患之间的信任关系。
作者:孙建慧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本地区育龄期妇女支原体感染情况与药敏分析。方法选择在我院妇产科门诊就诊的女性患者90例,平均年龄(35.6±4.9)岁,常规消毒外阴后,用一次性扩阴器扩张暴露宫颈,用无菌棉拭子拭取宫颈分泌物后,放入无菌试管内保存,检测患者解脲脲原体与人型支原体的感染情况及病原体对9中抗生素的药敏情况。结果90例支原体感染的女性患者,解脲脲原体感染67例,占74.44%,人型支原体感染4例,占4.44%,解脲脲原体与人型支原体合并感染19例,占21.11%。药敏研究中发现,解脲脲原体对交沙霉素的敏感性高,为91.01%,其次为强力霉素(87.78%)和美满霉素(86.67%);而解脲脲原体耐药率高的是罗红霉素(31.11%),其次为司帕霉素(25.56%)、克拉霉素(24.44%)及左氧氟沙星(24.44%)。结论本地区育龄期妇女生殖道感染患者的支原体感染,主要为解脲脲原体,其对交沙霉素、强力霉素及美满霉素的敏感性较高,可作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女性患者,治疗首选用药。
作者:黄月红;梁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评价3种鉴定葡萄球菌凝固酶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临床分离的110株葡萄球菌,经过革兰染色,显色培养基显色培养,触酶试验,VITEK32鉴定后,用试管法、玻片法、商品乳胶血凝法(slidex staph-kit),鉴定葡萄球菌和评价凝固酶试验方法。3种方法结果不一致的菌株进行重复试验。用兔血浆试管法作为标准,比较其它凝固酶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结果兔血浆试管法检测到65株阳性菌株,以此为标准,兔血浆玻片法有3株假阳性,人血浆玻片法和乳胶血凝法的假阳性分别为8株和2株。人血浆试管法的鉴定符合率为100%,其余各种方法的敏感性均为100%,而特异性(兔血浆和人血浆玻片法,乳胶凝集试验)分别为95.6%,88%,和98.5%。结论人血浆凝固酶试管法敏感性特异性均较高,是鉴定葡萄球菌凝固酶试验的好方法,适合于各基层临床实验室对葡萄球菌的鉴定。
作者:许丽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骨折内固定术以及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科室2010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75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行动力髋螺钉(DHS)骨折内固定术进行治疗,观察组39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治疗的疗效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随访≥6个月,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4.9%)明显高于对照组(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5.1%)略低于对照组(8.3%),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疗效优于骨折内固定术,可作为股骨颈骨折治疗的较好选择。
作者:阿不都外力·阿不力米提;杨新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不同献血体位与献血反应的关系,为献血者提供科学的献血体位,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方法将2011年1月~10月无偿献血者23222人分为坐位和卧位两组,统计分析两组献血体位的献血者献血反应的发生率。结果坐位献血组献血反应发生率为2.26%,卧位献血组献血反应发生率为1.17%,两组献血反应发生率有显著差异(χ2=41.25,P=0.000)。结论卧位献血体位献血反应率低,是较为理想的献血体位。
作者:刘涛;汤传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大面积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将我院2008年1月~2013年6月接诊的大面积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31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采用保护性机械通气治疗,观察分析临床治疗效果,同时对比分析患者通气前与通气1w后的HR(心率)、SPO2(血氧饱和度)、PaO2(动脉血氧分压)、CVP(中心静脉压)及PaC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的变化。结果通气后,患者的SPO2、HR、PaO2、PaCO2同通气前差异性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 CVP通气治疗前后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本次研究31例患者,经治疗后,患者的缺氧情况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其中1例患者因为家庭经济因素无法继续住院治疗而出院,后因感染而并发MODS(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而死亡,剩余30例患者皆痊愈出院,治愈率高达96.77%,此外,所有患者在本次研究治疗中并未出现相关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结论大面积烧伤患者并发吸入性损伤建议采用保护性机械通气进行治疗,临床结果显示可以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除了可以改善患者缺氧状态外,还能有效避免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等并发症,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韦多;彭昌永;欧强;兰玉宝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比较观察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厄贝沙坦与单用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将5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对照组单用厄贝沙坦治疗,疗程为4w,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肌酐、尿素氮、24h尿微量白蛋白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血肌酐、尿素氮、24h尿微量白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的血肌酐、尿素氮、24h尿微量白蛋白改善明显,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有比较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能有效的降低尿蛋白含量,是一种有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方法。
作者:李惠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可塑性钛合金钢板治疗跟骨关节内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9月~2012年11月,本院收治的跟骨关节内粉碎性骨折20例22足,均采用可塑形钛跟骨钢板治疗。观察切口愈合情况,评估患足功能。结果患者术后X线拍片检查,见Bohler角恢复正常者18足,呈15°~25°者4足;其中18足切口一期愈合,2足切口部分裂开,2足切口边缘部分感染坏死,均作换药处理,2 w后创口愈合。全部患足均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8~12 w,平均(10.2±1.34)w。患足功能进行评分,优12例(54.5%),良8例(36.4%),可2例(9.1%),优良率为90.9%。结论采用可塑性钛合金钢板治疗跟骨关节内粉碎性骨折,可促进切口愈合,提高患足功能,有积极的临床治疗意义。
作者:马世成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临终关怀是近代医学领域中新兴的一门边缘性交叉学科,,是社会的需要和人类漫长历史长河中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但也仅仅只有20~30年的时间,重点关注患者将要逝世前的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的时间内,减轻其疾病的症状,延缓生命,提高生存质量一项护理技术。
作者:祝卫东;张新菊;姚金良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CT辅助三维定位微创血肿清除术联合康复训练对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根据入选、排除标准,选择67例中、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微创血肿清除术+神经内科治疗+康复训练)和对照组(神经内科治疗+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15d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肿完全消失时间,2个月后临床疗效及3个月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15d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降低(P<0.05),血肿完全消失时间缩短(P<0.05),显效及总有效率明显提高(P<0.05),死亡率明显降低(P<0.05),3个月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明显提高(P<0.05)。结论微创血肿清除术联合康复训练,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
作者:贝玉章;陈本阳;李宇波;齐浩波;卜桂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位于全球肿瘤发病的第8位,肿瘤死亡的第4位。我国系食管癌高发地区,每年新发病例占全世界总发病例数的50%左右。早期诊断与治疗对提高患者生存率至关重要,其治疗以手术为主,术前临床分期是选择佳治疗方案的前提。食管癌患者的预后主要因素在于癌肿对食管壁的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的范围。早期食管癌单纯手术治疗5年生存率高,可达90%,而局部晚期食管癌手术治疗预后欠佳,可见正确的术前分期,对估计病情、判断预后、选择治疗方案及手术方式有着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陶新路(综述);丁伯应(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由于MSCT具有高分辨率及其对细微病变检出的敏感性,使得其在胸部疾病的诊断应用中愈来愈广泛。然而,与X线平片相比,MSCT是一种高辐射剂量的检査手段,CT的辐射剂量占所有X线检査总剂量的34%[1]。随着公众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人们已注意到X线检查中放射剂量的问题。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主张射线诊断应遵循防护优化原则[2]。因此,在保证CT图像质量满足诊断的前提下,大程度地降低患者在CT检查中所受的辐射剂量,是我们放射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
作者:覃正宏(综述);刘铁军(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成功实行介入封堵治疗的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即房间隔缺损在封堵前后即刻、随访期间肺动脉压力的变化规律。方法500例成功施行介入治疗的患者,经导管测定术前及封堵后即刻肺动脉压力,并对肺动脉压力在介入治疗前后进行对比研究。结果①正常/轻度肺动脉高压组:PASP、PAMP在封堵即刻后均轻度升高,前者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中度肺高压组:PASP和PAMP在封堵即刻后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①PH是ASD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肺动脉压力是其手术时机选择、疗效判断和预后的重要指标。监测肺动脉压力变化,探讨其变化规律对合并PH的ASD的诊断和治疗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②用肺动脉频谱法可以较准确地估测肺动脉压力,其对于PH的ASD具有重要诊断价值。③经导管封堵治疗合并PH的ASD是安全、有效的,介入治疗能明显降低中、重度肺动脉高压。
作者:唐峰;杨天和;刘晓桥;杨永曜;谭洪文;梁清龙;李世英;王咏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足患者行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采集术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科2005年至今已完成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共98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81例耐受良好,19例感觉口唇周围、四肢麻木,所有采集患者未出现构椽酸盐中毒等相关并发症。结论采集前、采集中、采集后实施全面有效的护理,是保证APBSC采集成功的关键。
作者:杨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结合泌尿外科患者的心理特点给予个性化护理,然后进行疗效观察。方法选自我院2012年1月至今的11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结合患者的心理特点实行个性化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复发率及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护理进行打分(设定100分为高分),并统计患者对我科室护士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1例(1.8%),明显低于对照组3例(5.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满意情况。观察组患者对我科室护士综合评100%满意或非常满意,而对照组的患者89%满意或非常满意,11%勉强满意,对两组患者的评分比较可以发现,观察组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对患者心理特点实行个性化护理有益于患者康复及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生活舒适度,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评价及满意度。
作者:贺克凤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为观察中医护理结合心理疏导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70%,对照组的治愈率4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2.5%;治疗组的治愈率、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中医护理结合心理疏导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一种比较良好的治疗方案。
作者:贺彦平;石伟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