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姗珊;蔡浙毅
目的 评价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用于小儿手术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需行择期手术的患儿71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5例,采用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对照组36例,选用全凭静脉麻醉,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术中、术后血流动力学变化以及麻醉相关指标.结果 两组患儿术中、术后血流动力学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以及定向力恢复时间等麻醉相关指标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用于小儿手术的安全性好,大大缩短患儿的苏醒时间与拔管时间,提高定向力恢复速度,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作者:陈斌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探讨妇产科患者手术后疼痛的评估及护理手段.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所收集的妇产科手术后患者88例,按照患者自身情况与疼痛情况进行正确评估,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研究组实施疼痛评估,并调查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情况与手术后36h的疼痛情况.结果 在手术后36 h研究组的疼痛情况明显比对照组有所缓解,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也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对妇产科手术后患者进行一般护理的基础上评估其疼痛状况,针对其疼痛症状实施相应的护理可有效的缓解疼痛,提高满意度.
作者:张小丽 刊期: 2015年第51期
通过临床护理观察,对影响留置针留置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提高了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减轻了患者痛苦,减轻了护理工作量,改进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满意率.
作者:柴丽娟;姚爱勤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总结等离子消融术用于小儿鼾症的国手术期护理.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科运用等离子消融术治疗小儿鼾症围手术期护理.结果 本组51例患儿,术中出血量1ml~10ml;手术时间24min~45min;其疼痛不明显,进食早,恢复快.结论 对运用等离子消融进行治疗的小儿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临床效果佳,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可明显改善患儿睡眠呼吸阻塞情况.
作者:陈珩;姚爱勤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2012年1月~2015年3月在我院儿科就诊的52例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6例(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和对照组26例(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6.15%(25/2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62%(22/26),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系统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治疗开展,改善患者病情,缩短救治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冯莉 刊期: 2015年第51期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冠心病疗效优于单独使用西药,通过大量文献查阅发现芪参益气滴丸是治疗冠心病的常用有效中成药.本文为进一步证实芪参益气滴丸对冠心病的疗效,运用循证医学的方法,收集近五年相关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进行系统评价,为临床提供证据.
作者:赵苗苗 刊期: 2015年第51期
中药是人类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逐步开始应用的,并伴随中医的发展而发展.中药与西药都有其科学性,药物的共同目的是治病救人,为了这个共同的目的,中西药物之间可以相互汲取、相互借鉴.1 相互借鉴11 理论体系 中药在应用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例如“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等,其应用以中医的“藏象”、“病因病机”、“四诊八纲”、“治则治法”等理论为基础,一方可化裁为另一方以适应新的病情要求,具有鲜明的规律性,符合辨证观、整体观、系统观,蕴含深厚的中医药理论基础.现代科技的发展使中药又产生新的制剂、炮制、鉴定理论.西药也有合成、制剂、分析以及分子结构与药效关系等理论,但没有中药理论体系完备,还必须研究出新的理论更好指导实践,同样中药理论要用现代科技去解析.
作者:栾艳华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探析复方手参益智胶囊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86例血管性老年痴呆患者为研究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喜得镇治疗,观察组给予复方手参益智胶囊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3.02%,优于对照组的79.07%(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MMSE评分、AD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手参益智胶囊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作者:兰俊 刊期: 2015年第51期
乳腺癌手术后,患者不仅要承受躯体上的不适,还要经受心理上的巨大打击.特别是术后乳房缺失引起的心理缺陷,术后治疗的各种副作用、肿瘤复发、转移等给患者造成的心理恐惧及来自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压力,极大程度地增加了患者的心理负担,严重影响了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部分患者甚至对生活失去信心,产生自杀倾向.因此,术后从心理及人文关怀等角度加强对患者的护理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刘志琴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探讨疼痛教育在骨折患者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3年12月~2015年1月收治的60例骨折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手段,观察组给予疼痛教育进行疼痛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疼痛评分、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关节功能评分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和关节功能评分要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疼痛教育能很好的患者骨折患者术后疼痛感,在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孙建丹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LC)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术(LCBDE)与LC联合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治疗老年胆囊结石并发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 对我院120例老年胆囊结石并发胆总管结石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LCBDE组和EST组的住院时间、手术中转率及轻型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LCBDE组重型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费用显著低于EST组.结论 LC联合LCBDE较联合EST同样安全有效,且有重型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费用低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新军;伍崇俊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对比观察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传统开腹子宫肌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8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29例观察组29例患者实施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29例患者实施传统开腹子宫肌瘤术,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和有效率等情况.结果 ①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具有手术时间短、切口小、出血量小、安全性高等优点,临床意义重大.
作者:于凤;刘阳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了解盐酸氨溴索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4~2015年就诊我院诊断为支气管肺炎的患儿40例,分两组,单使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为对照组;盐酸氨溴索联合市地奈德雾化为治疗组,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差异有显著差异.结论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联合布地奈德雾霉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确切,作用迅速,且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王晶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分析肝硬化消化道出血病的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6月于我院住院的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80例,对其进行基础护理、药物护理、三腔二囊管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观察疗效.结果 68例患者好转出院,9例患者抢救无效死亡,3例患者自动出院.结论 通过对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减少患者死亡率,意识到护理工作的重要性.
作者:钟霞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疗法治疗因应用抗结核药物所导致的急性肾损害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当中选出16例,其均因抗结核药物的使用引发急性肾脏损伤病症,均采用血液透析疗法进行治疗,记录患者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结果 本次研究中,疗效显著患者共11例,占比68.75%;治疗有效转为长期治疗的共3例,占比18.75%;治疗无效或死亡患者共2例,占比12.50%.结论 急性肾损害是结核疾病治疗时常见的不良反应,患者临床表现较为明显,对脏器的影响较大,必须根据患者实际病情选择血液透析的时机,保障患者的生命和健康.
作者:彭金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分析临床生化检验影响因素,并研究其相应的对策.方法 随机选取2013~2015年我院进行生化检查的400例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分析化验前、中、后3个检测阶段,提出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可能造成影响的因素,并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相应对策.结果 经检测的,存在偏差、失误的有31例,占总数的7.8%;患者因素有16例,占40%:其中药物因素有6例,检验前饮食不当有10例;标本因素有13例,占3.3%:其中溶血因素有9例,标本保存不当、送检过程出错有4例;仪器问题有4例.再次复检后,对比初检结果进行系统的分析得到造成结果较大误差的主要因素分为临床因素(275例,占总数的68.8%)和实验室因素(125例,占总数的31.3%),临床因素中主要包含严重溶血现象的发生、血液标本没有及时送检、抽取患者输液侧血液进行检验等:实验室因素中包括对血液标本处理不当(水溶时间过长、没有做充分的离心处理).其中发生严重溶血现象共有145例(36.3%),输液侧抽血例127例(31.6%),水溶时间过长50例(12.5%),血液标本送检不及时14例(3.5%),离心处理不充分144例(36%).结论 在临床检验的整个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不容忽视,医院相关部门应加强生化检验的质量控制,为患者提供更准确的诊断、治疗.
作者:陈嫣红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观察和分析健康教育管理单在骨折患者临中的临床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11月~2014年6月收治的68例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34例)与对照组(34例),实验组中,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健康教育管理单,实现综合化的医疗护理模式.对照组中,患者采用常规手段进行护理治疗.分析与研究试验对象的临床医疗情况,并且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由患者填写护理满意评价表.结果 通过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间的临床护理满意度,实验组为971%,而对照组仅为85.3%,实验组患者的疗效具有明显优势,差异结果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健康教育管理单与传统护理手段相结的方式对骨折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治疗,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护理的质量,促进患者功能康复.
作者:木权芬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分析及探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术中不预防使用抗生素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天津市泰达医院普外科2009年1月~2015年1月起收治的择期行LC手术的200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所有患者术中均不给予抗生素进行处理,观察和记录200例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 本组200例患者中,198例(99.0%)患者于腹腔镜下顺利完成胆囊切除术,腹腔镜手术时间为16~78min,平均手术时间为(36.17±11.28)mm,术后住院时间为2~7d,平均住院时间为(4.42±1.27)d.其中共有2例患者出现切口脂肪液化,经换药治疗后愈合良好,1例患者由于年龄较大而伴发慢性支气管炎,术后伴发肺感染,给予抗生素抗感染处理后好转,剩余195例患者均预后良好,均未合并切口感染、腹腔感染及泌尿系感染等术后并发症.结论 LC术中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且可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
作者:王军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回顾总结10例桡动脉掌浅支游离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 根据伤指软组织损伤程度在同侧腕部掌侧设计切取相应大小的皮瓣,皮瓣内包含桡动脉掌浅支、皮下浅静脉和正中神经掌皮支或前臂外侧皮神经、桡神经浅支,然后于显微镜下以11-0血管吻合践将桡动脉掌浅支与指固有动脉端端吻合,将皮瓣内浅静脉或伴行静脉与指背静脉或指掌侧浅静脉吻合,根据需要将正中神经掌皮支、前臂外侧皮神经或桡神经浅支与指固有神经吻合,皮瓣供皮创面直接缝合,屈腕位石膏托外固定,术后予“三抗”治疗.根据患者特点实施专科个性化护理,适宜的温湿度,室温保持在24℃~26℃,湿度在50%~60%;患肢抬高、应用60w烤灯照射利于局部保温;密切观察皮瓣的颜色、温度、肿胀;采用多模式超前镇痛、应用自控泵持续镇痛,做好疼痛护理;及时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结果 10例患者术后出现血管危象3例,经过精心护理并与医生合作,血管危象均得到好转,游离皮瓣均成活,供受区伤口一期愈合,患者手功能及外形满意.结论 患者术后适宜的体位、患指保暖,密切观察皮瓣的颜色、温度、肿胀,疼痛护理,是皮瓣成活的关键,及时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做好供皮区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作者:王会利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观察补阳还五汤治疗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 肝纤维化患者154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8例,对照组76例,对照组予以传统的保肝、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主要症状及丙氨照转氨酶(ALT)的改善率,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肢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层粘蛋白(LN)水平的改变.结果 治疗组的ALT复常率达75.0%.而对照组则为42.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HA 、PCⅢ、Ⅳ-C、LN术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补阳还五汤有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作者:李远志 刊期: 2015年第5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