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陈旧性创伤性膈疝合并胃扭转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苏新保;李福平;李保恩

关键词:疝, 横膈, 创伤性/并发症, 胃扭转/并发症
摘要:严重创伤在急性期中由于伤情危重,症状体征复杂,常易造成膈疝的漏诊而延误治疗.病程进入间隔期和梗阻期又容易造成误诊.现报告创伤性膈疝1例并结合文献对本病临床特点进行讨论.
中国误诊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两种不同的方法对急性白血病脑脊液查白血病细胞的比较

    部分急性白血病患者可因其骨髓外浸润而累及中枢神经系统.脑脊液(CSF)的细胞学检查是诊断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主要方法之一.我们对40例(次)急性白血病患者的脑脊液用FMU-5微型脑脊液细胞玻片离心器收集细胞(玻片离心法)和常规的离心后沉渣涂片(常规法)两种方法同时查CSF中的白血病细胞.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欣;王和平;窦洪涛;王力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儿童多发性抽动症误诊12例分析

    我科于1999-05~2002-05收治门诊误诊小儿多发性抽动症12例,分析如下.

    作者:郑屏生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致心电图明显J波1例

    1 病例报告女,55岁.主因烦渴、多饮、多尿2 a,症状加重伴恶心、呕吐、胃纳差,头晕、反应迟钝,昏迷2 h入院.查体:t35.5℃,R24次/min,P104次/min,BP40/0 mmHg.昏迷状态,呼吸浅慢,双侧瞳孔正大等圆,对光反射迟钝.心、肺、腹正常,四肢厥冷,生理反射尚存,病理反射未引出.

    作者:邹文利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急诊溶栓抗凝治疗急性脑梗塞38例临床分析

    在急性脑梗塞(ICVD)发病6h内进行积极的溶栓治疗,使阻塞的血管再通,从而挽救缺血的脑组织是多年来ICVD治疗领域一直探讨的方法之一.现将我院在1999-01~2001-12的38例溶栓治疗报道如下.

    作者:魏广宽;石春林;段延吉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宫颈癌血管生成与癌细胞增殖及浸润转移的关系

    目的探讨早期宫颈癌血管生成与癌细胞增殖及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5例早期宫颈癌、18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和15例癌旁正常宫颈上皮中微血管密度(MVD,CD34标记)及Ki-67抗原的表达情况,探讨宫颈癌血管生成与癌细胞增殖及浸润转移的关系.结果 CD34主要表达于宫颈癌巢间质血管内皮细胞,而Ki-67主要表达于宫颈癌细胞核.从正常宫颈上皮→CIN→宫颈浸润癌,MVD和Ki-67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宫颈癌MVD与盆腔淋巴结转移、脉管浸润、间质浸润和Ki-67表达有关(P<0.05);而与年龄、FIGO分期、组织学分级和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有盆腔淋巴结转移、脉管浸润、≥深层间质浸润及Ki-67呈高度表达者,其MVD分别显著高于无盆腔淋巴结转移、无脉管浸润、<深层间质浸润及Ki-67<高度表达者(P<0.05).结论肿瘤血管生成可能在宫颈癌发生发展、癌细胞增殖和浸润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宫颈癌伴MVD显著升高者,其癌细胞增殖活跃,易发生浸润转移,但并非唯一决定因素.检测宫颈癌MVD对进一步了解宫颈癌生物学行为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林岷;江忠清;游彩玲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全头皮撕脱伤的护理

    全头皮撕脱伤在创伤疾病中虽不常见,但撕脱头皮再植术的成败将间接影响患者康复后的生活质量.2000-06,我院神经外科为1例全头皮撕脱伤女患者行自体头皮再植术获得成功,再植头皮成活率达90%.护理过程如下.

    作者:余招銮;李翠晴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创伤性膈疝延误诊断原因及对策

    创伤性膈疝延误诊断率高达50%[1],临床诊治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常可导致严重后果[2].自1990-01~2001-12我们共收治延误诊断的创伤性膈疝67例,占同期创伤性膈疝的48.2%(67/139),与文献报道[1]相似,现总结如下.

    作者:何海生;董新伟;银瑞;田永京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小儿不典型伤寒误诊32例分析

    我院1994-01~2002-01收治过被误诊的小儿不典型伤寒32例,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诸葛亚玲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静滴硝酸甘油致心肌缺血加重30例分析

    我们在1999-06~2002-06临床中发现心绞痛和心肌梗塞因静滴硝酸甘油致心肌缺血加重30例并猝死1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焦启超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郑州与北京地区HCV5′-非编码区酶切基因分型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郑州与北京地区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型分布情况.方法分别对郑州地区的90例抗-HCV阳性献血员及北京地区269例肝炎患者血清采用逆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反应(RT-nested-PCR)进行HCV RNA检测,其中郑州地区80例呈HCV RNA阳性,北京地区56例呈HCV RNA阳性,并对两地区病例的阳性PCR产物进行5′-非编码区(5′-NCR)酶切基因分型.结果郑州地区HCV Ⅱ型感染55例(68.8%),HCV Ⅲ型感染21例(26.2%),HCV Ⅱ/Ⅲ型混合感染4例(5.0%).北京地区HCV Ⅱ型感染49例(87.5%),HCV Ⅲ型感染7例(12.5%),无HCV Ⅱ/Ⅲ型混合感染.结论 HCV Ⅱ型感染是郑州地区的优势株,其次是HCV Ⅲ型,Ⅱ/Ⅲ型混合感染较少见.而北京地区主要以HCV Ⅱ型为主,HCV Ⅲ型感染少见.

    作者:许青田;李新月;熊飞升;杜绍财;陶其敏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子宫多发性血管平滑肌瘤1例

    1 病例报告女,50岁,G4P2.因月经量增多1a,B超提示多发性子宫肌瘤于2000-05-25收入院.患者既往月经规律,1a来月经量进行性增多.周期及经期无改变,无痛经史.入院后检查:一般情况好.妇科检查:子宫如3+月妊娠大小,表现凹凸不平,质软、活动尚可,双侧附件未扪及明显异常.2000-06-06行子宫全切术.术中见腹腔有淡黄色清亮液体,约200 ml,子宫如孕3个月大小,质软,淡红色,表面凹凸不平.膀胱子宫腹膜反折下及双侧阔韧带内有成群直径在0.5~3cm大小不等椭圆形、质软结节,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双侧附件未见明显异常.取一结节剖开呈质软灰白色组织,内有胶质样物及暗红色血液、快速冰冻切片病理报告为平滑肌组织.因考虑肿瘤形态,不符合平滑肌瘤,且患者年龄50岁.故决定行全子宫双附件+盆腔肿瘤切除术.术中因子宫峡部,宫旁结节密集并向盆底延伸,为避免损伤输尿管,剪开阔韧带前后叶及后腹膜逐一剔除小结节后断扎,未见明显子宫动静脉.术后剖开子宫肌层见多个大小不等灰白色结节内均有暗红色血液.术后病理:子宫肌壁间海绵状血管瘤,子宫峡部浆膜下双侧阔韧带多发性血管平滑肌瘤.术后经过良好,7d拆线痊愈出院.术后2a复查,无明显异常发现.

    作者:陈燕;曹开群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应用于剖宫产手术2143例临床观察

    我院麻醉科近5 a来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下施行剖宫产手术2143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陈传义;刘培斌;唐兴宁;郭耀军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脊髓型颈椎病误诊37例分析

    我们自1997-03~2002-03收治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误诊37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李光强;潘之清;王传堂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心脏病变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ogren's Syndrome, pSS)的特点为泪腺和唾液腺等外分泌腺淋巴细胞的大量浸润,突出表现泪腺和唾液腺损伤而导致的口眼干燥症状.但是pSS可累及其他系统和器官并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称之为腺外表现;pSS腺外表现中关于心脏累及的报道极为少见[1].为此,对北京协和医院自1990年以来确诊的pSS330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以了解心脏累及的情况.

    作者:竺红;赵岩;董怡;唐福林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脑膜脓毒金黄杆菌肺炎1例

    1 病例报告男,37岁.因发热、咳嗽5 d入院.5 d前劳累后出现全身不适、畏寒、发热.4 d前出现咽部发痒、咳嗽,有少量白色泡沫痰,痰中带血.按上呼吸道感染给予静脉滴注青霉素、氧氟沙星治疗5 d无效.畏寒、发热加重、全身酸痛,t39.1℃,血常规WBC15.8×109/L,RBC4.07×1012/L,Hb135 g/L,PLT225×109/L,N0.88,L0.12.胸片提示:肺部感染.遂收住院.查体:t39.1℃,P80次/min,R20次/min,BP120/80 mmHg.消瘦,全身皮肤无黄染,淤斑、淤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胸廓扁平,双肺呼吸动度一致,左侧语颤稍增强,扣诊清音,双肺呼吸音粗,右下肺可闻及少量细湿罗音.心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实验室检查:冷凝集试验1∶4.ESR26 mm/h.结核抗体:TB-IgG(+).痰培养:甲链、四连球菌、奈瑟氏菌,药敏:菌必治20 mm,头孢噻肟20 mm,庆大15 mm,优力欣10 mm.痰涂片找抗酸杆菌(-).肝、肾功能正常,血培养(-).胸片:双侧肺炎、右下斜裂积液.B超:右胸腔第4肋区见液性暗区2.9 cm,示右胸包裹性积液.CT:双肺多发炎性病灶.经使用头孢三秦、复达欣、替硝唑、阿奇霉素等治疗均无效.20 d后行纤维支气管镜:涂片未找到癌细胞;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培养:脑膜脓毒金黄杆菌.药敏仅对哌拉西林、培氟沙星敏感.给予培氟沙星0.2 g,每日静滴2次,1周后,症状、体征完全消失,复查胸片正常,住院41 d,痊愈出院.

    作者:鲁远彪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厄贝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观察

    厄贝沙坦是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拮抗剂,是一种新型抗高血压药,本文研究厄贝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效果和安全性.

    作者:周红漫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心内科的整体护理管理

    1 多方面调整工作性质以适应整体护理工作的进行1.1 弹性排班根据心内科危重患者多、病情变化快、药物调整频繁,患者不宜激动等特点.特设机动班,监护班,口服药班,介入班,早班,晚班,责任组长,责任护士.机动班随时负责配合危重患者的抢救;口服药班负责全科患者的顿服口服药和各种临时用药;监护班负责心电及心电监护,阿托品、心得安试验,食道调波;早班是每天两位主班提前上岗1 h,配制全天静点药,晚班负责协助前夜班的工作,这两种班负担一定白天的工作量,使白班的工作量分散,从而为责任组长、责任护士减轻工作,空出时间做整体宣教工作.

    作者:李春艳;张晶;张晓春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巨大肋骨软骨粘液样纤维瘤误诊1例

    1 病例报告男,70岁.发现左侧季肋部及腰部肿块4a,逐渐增大并局部胀痛.在多家医院就诊均诊断为:恶性淋巴瘤,放弃治疗.2000-08-16来我院就诊.查体:左季肋部及腰腹部有一30cm×28cm×15cm肿块,结节状,质地中等,固定有压痛,基底不清;超声示:左腰部低回声肿块声像图;X线示:左季肋部有软组织包块影,有不规则钙化影,左第10肋骨腋缘骨质破坏,左肋膈角密度较高圆形块影.肿块穿刺为淡黄色粘稠物,病检提示,少量层状角化物.全麻插管,左腰腹部S形切口,切除肿块,呈多束状;内容物为黄色粘稠物约1500ml,包膜完整,与侧腹膜、膈肌粘连,第10肋骨前1/3骨质完全破坏,完整切除肿块,第10天拆线,治愈出院.病理切片检查报告:左侧第10肋骨软骨粘液样纤维瘤.随访2a体质健康,无复发.

    作者:杨发青;傅于元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内蒙地区慢性肝病患者中TT病毒感染的调查

    自从有了能区分出甲、乙、丙、丁和戊型肝炎病毒的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后,经过广泛的筛选,人们发现仍有10% ~ 20%的慢性肝病原因不清,推断还有新的致病因子.1997年底,日本自治医大Okamoto H.等又发现一种与ALT升高相关的输血后非甲-庚型肝炎病毒,命名为TTV,其为一种无包膜DNA病毒,基因全长3739个核甘酸,有两个开放读码框架(ORF1和ORF2),分别编码770个氨基酸和202个氨基酸.本研究采用半巢式PCR对内蒙地区不同人群中TTV的感染情况进行筛查,来观察TTV病毒的传播途径及致病性.

    作者:赵玉莲;王永福;杨秀荣;郭春林;许贤智;杨国安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邹城市农村诊疗室卫生状况调查

    农村诊疗室是医疗机构中基础设施和卫生管理薄弱的环节,亦是贯彻<传染病防治法>、<消毒管理办法>严防医源性感染的工作重点.为了解邹城市农村诊疗室卫生状况,我们对1999年和2001年市辖区内114个农村诊疗室调查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如下.

    作者:术洪英 刊期: 2002年第12期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漯河市中心医院 重庆第九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