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辉;李敏遐;李伟明;李介华;候燕明
1 病例报告男,64岁.因纳差20d余、发作意识丧失伴四肢抽搐7h入院.20d前该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纳差,不伴头痛、恶心、呕吐,一直未引起重视.7h前,突感恶心但无呕吐,继之癫痫大发作而跌倒于地,10min自醒而伴逆行性遗忘,就诊时查体除左耳听力弱于右耳外,余无阳性体征.头颅CT示:右颞顶6 cm×7.5 cm×9 cm肿块,形态规则,边界清,以等、略高密度为主,位于近颅骨皮层,周缘钙化,水肿不明显,但有占位效应.CT增强后无明显变化,临床诊断脑膜瘤.于全麻下行右颞顶脑膜瘤切除术,术中见肿块11.5 cm×10 cm×7 cm,有较厚之包膜,并有骨化组织,大脑中动脉多个分支供血,肿块与硬脑膜及蛛网膜粘连紧密,手术仔细分离,术中创面出血较多,尤以硬脑膜面为多.病理报告:血肿及纤维膜,部分含铁血黄素沉着.术后诊断:右颞顶脑内血肿伴机化形成.术后患者因颅内感染、脑积水、肺部炎症、重度营养不良,住院近3个月病情无好转而自动出院.
作者:周开宇 刊期: 2001年第07期
随着中药的广泛应用及剂型改革,在临床因中药引起变应性皮肤病例逐渐增多,笔者仅就临床所见23例做以分析.1 临床资料本组男9例,女14例,年龄大78岁,小13岁,平均年龄42岁.荨麻疹型16例,紫癜型2例,血管性水肿型2例,接触性皮炎2例,固定性药疹1例.致敏药物:单味中草药有西洋参、川贝母、番泻叶、胖大海、黄柏等.复方中成药有藿香正气丸、黄连上清丸、六神丸、如意金黄散、板兰根冲剂等.病例特点:中药所致变应性皮损为多形态,其中以荨麻疹型为多见,23例患者用药史均较单一,单味药物致敏者,皮损消退后,用原致敏药物的浓液作皮肤试验均显阳性反应,至于中草药复方所致变应性皮肤病,难以明确某具体药物的致敏情况未作报告.
作者:梁丽英 刊期: 2001年第07期
菌药物临床应用十分广泛,其中很多药物经肝脏代谢而灭活,其引起的药物性肝损伤也时有发生.本文收集抗菌药物所致的急性肝损伤患者23例,进行分析如下.
作者:余玲 刊期: 2001年第07期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是内科常见急症,为探讨其病因分布及临床特点,为临床防治提供一些有益的资料,本文对我院1995-01~1999-12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并经胃镜检查的住院患者139例的临床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
作者:魏南 刊期: 2001年第07期
1 病例报告男,2岁.因阵咳2d,高热伴频抽搐1d,于2001-01-10急诊入院.查体:T41.4℃,P180次/min,R42次/min,抽搐状态,神志不清,面色苍白,口周发绀,周身皮肤可见多处因创伤遗留的疤痕,咽赤,双侧扁桃体无肿大,颈软,心肺无异常,腹软,肝肋下1.5 cm,质软,各种深浅反射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头部CT、血清离子及胸片均正常,WBC1.2×109/L.诊断:上呼吸道感染,热惊厥.给予抗炎、镇静、药物退热,因上述治疗效果不明显,给予物理降温,体温降至正常,怀疑先天性无痛症伴无汗症.追问病史,患者系第1胎,第1产,足月,正常产,生后母乳喂养,智力偏低于同龄正常儿童,其母孕期正常,无感染史及放射线接触史,未服用过药物,父母非近亲婚配,否认家族遗传病史,自幼无汗,无痛觉、温觉,对各种冻伤、烫伤及注射,从不知疼痛,喜凉,多次因高热引起抽搐,从未做过皮肤组织活检,于入院第2天,取前臂粟粒大小皮肤组织一块,镜下见:表皮无萎缩,毛囊、汗腺及皮脂腺结构正常,皮下周围神经纤维少,且无髓鞘神经纤维,符合先天性无痛症伴无汗症诊断.
作者:晏党;张扬文;侯杰 刊期: 2001年第07期
快速冰冻切片(FS,Frozen sections)对临床手术中肿瘤的定性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因各种原因,FS仍存在较高的误诊率,给临床手术治疗带来很大的难度,现总结我院1995~2000年FS误诊的33例肿瘤资料,探讨其发生原因,以期提高FS的诊断准确性.
作者:王天科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目的报告我院手术治疗先天性肠旋转不良的经验及教训.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87~2000年诊断及治疗17例先天性肠旋转不良的临床经过.结果男10例,女7例,年龄从生后第1天~7岁(平均年龄10个月),均作Ladd′s手术.其中新生儿10例,同时并有肠闭锁、膈疝、胃大弯破裂、胃穿孔、肠扭转各1例,环形胰腺2例,其中1例胃大弯破裂并环形胰腺及肠旋转不良.本组5例需再次手术,原因为忽略性环胰、十二指肠索带松解不充分等.无1例死亡.15例获得远期随访,时间为3~13a,平均7a.结论对先天性肠旋转不良以及可能并发的畸形有充分认识和了解,避免误诊,以及手术中作出妥善处理,是避免再次手术的关键.
作者:吴文华;谭建中;丘禹洪;王恩礼;林启发 刊期: 2001年第07期
1 病例报告男,45岁.因咳嗽、咳黄色粘痰伴胸痛、发热半个月余.查体:T39.1℃,P20次/min,BP122/80 mmHg.两肺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腹检查阴性.胸片示:双侧间质性肺炎.支原体检查阳性.故以双侧间质性支原体肺炎收住院.给予乳酸红霉素0.9 g与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静脉点滴,50滴/min,1次/d.同时给予其他对症治疗.3d后,患者咳嗽、咳黄色粘痰症状减轻,胸痛、发热症状消失,患者自以为好转,将乳酸红霉素静脉点滴100滴/min,0.5h后患者出现胸闷、心慌.查体:T36.3℃,P18次/min,BP120/80mmHg.两肺检查未闻及干、湿性罗音;HR140次/min,心音有力,心律整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同时让乳酸红霉素恢复为50滴/min,静脉点滴,40min后,胸闷、心慌症状消失,HR80次/min.复查ECG示:窦性心律.第2天,患者又把乳酸红霉素静脉点滴100滴/min,有出现同样症状,因此,考虑:乳酸红霉素快速静脉点滴致窦性心动过速.
作者:冯红兵 刊期: 2001年第07期
药物是一把双刃剑,在疾病治疗的使用过程中有利亦有弊.WHO认为,全球死亡人数中有近1/3不是死于自然衰老及疾病,而是死于不合理用药[1].不合理应用或滥用抗生素的现象更是日益突出,在我国现有的0.5~0.8亿残疾人中,1/3左右为听力残疾,其致聋原因60%~80%与使用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有关[1].不合理用药已成为影响临床疗效和危害人民健康的重要因素,其造成的严重后果不容忽视.产生不合理用药的因素有多种,本文试对其进行剖析,以求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共同提高我们合理用药的水平.
作者:朱健平;谭晓兰 刊期: 2001年第07期
我们总结1991-10~2000-09手术治疗的食管贲门癌胸内食管胃吻合542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26例,发生率4.80%,死亡11例,病死率42.31%.总结吻合口瘘早期发现的处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闫道先;邵军喜;冯驰 刊期: 2001年第07期
冠心病的二级预防是指在冠心病患者,通过适当的预防治疗措施,降低其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对吸烟、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危险因子的干预,以及阿司匹林、ACEI、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可以明显改善冠心病患者的预后,也是我们进行冠心病二级预防的关键所在.
作者:孙立勤;于春艳 刊期: 2001年第07期
本组12例均以副癌综合证为主要症状且缺乏典型肺癌的X线表现,初诊时均被误诊,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5例,女7例.年龄48~72岁.农民4例,工人6例,干部3例,误诊时间短2wk,长达8个月.临床表现:①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证7例,均表现为恶心、呕吐、厌食、乏力、精神差,生化检查示:血Na+96~118 mmol/L,Cl-71~84 mmol/L,且补充氯化钠后低钠血症不易纠正.②持续发热3例.神经肌肉综合征2例,其中1例头晕、呕吐、走路不稳,1例表现为双下肢疼痛无力,而骨髓X检查无异常.X线胸片:未见异常3例,片状阴影6例,空洞3例.胸部CT检查11例,肿块影7例,空洞3例.病理细胞学检查12例均为肺癌,支气管镜检查10例,经皮肺活检2例.
作者:唐石铜 刊期: 2001年第07期
1 病例报告女,33岁.因体检时发现盆腔内肿物来我院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患者无不良感觉,妇科内诊检查:子宫大小正常,子宫右后方可触及一约6 cm×4 cm肿物,表面光滑,固定,实质感,疑诊盆腔实质性肿物,要求超声协助诊断.使用东芝SSA-270A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75MHz,常规下经腹探查,患者充盈膀胱.
作者:苗志杰;郑笑娟;邹晓娉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DTICH)的临床特点、形成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对经复查CT或手术探查证实的35例DTICH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治疗29例,非手术治疗6例,总良好率71.4%,总死亡率11.4%.DTICH多发生于伤后24h内(77.1%),多见于额颞部和颞顶部(82.9%),脑挫裂伤和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其发生的基础.结论正确认识DTICH早期临床特征及动态CT扫描有助于及时发现DTICH和确定正确治疗方案,是提高DTICH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姚宏伟 刊期: 2001年第07期
治疗相关性白血病(Therapy-ralated Leukemin,TRL)近年有不断上升的趋势,与放化疗和其他药物治疗有关,现将我科1997~2000年收治5例治疗相关性白血病曾误诊为骨髓抑制病例的临床特点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孙晓东;乔健;赵红;封青海;马安柱 刊期: 2001年第07期
本地区2000-10~2000-12首次流行恙虫病,我院先后收治79例,误诊28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17例,女11例.年龄12~65岁,平均38岁,学生2例,居民1例,农民25例,均有野外作业或效游史.均有发热,T38.6~42℃,呈驰张热或稽留热.本组皮肤焦痂或溃疡13例,部位脐周6例,颈部3例,腹股沟2例,腋窝2例.皮疹15例,躯干部皮疹13例,全身皮疹2例,皮疹密集者5例,散在者10例,皮疹形态、大小不规则,多为暗红色斑丘疹,压之褪色,出疹时间多在发热2~5d.淋巴结肿大14例,多与焦痂部位有关,大者如花生米大小,小者如黄豆粒般.其他:肝大6例,右肋下1~2 cm,质软,脾大5例,左肋下0.5~1.5 cm,23例有结膜充血,咽部充血,伴头痛15例,全身痛20例,头晕6例,咳嗽5例,胸闷3例,食欲不振25例,乏力26例,腹胀7例,腹痛、腹泻2例.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6例,正常20例,减低2例,尿蛋白(+)11例,()3例,()1例,RBC(+)5例,()3例,管型1~2个/HP2例,肝功能ALT升高者13例,60~190U/L,平均110U/L,心电图ST段压低,T波倒置2例,胸部X线检查,片状阴影3例,肺纹理粗重8例.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6例,斑疹伤寒6例,药物疹4例,败血症3例,肺炎2例,肾炎2例,心肌炎2例,肠炎2例,肾综合征出血热1例.
作者:孙希平;冯爱芳;董晓燕 刊期: 2001年第07期
典型发病的糖尿病(DM)诊断并不困难,然而临床上典型三多一少仅见于少数病例,大多数患者发病不典型,得不到及时诊断,造成误诊误治.笔者收集国内有关文献发表的以特殊表现发病的糖尿病353例,其中误诊257例,误诊率为72.8%.本文分析误诊原因并提出防止误诊对策.
作者:金景澍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美国产BECKMAN CX9 ALX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具有性能稳定、工作效率高等优点,我们使用该机3a来总结了一定的经验,现介绍一下供同道参考.
作者:孟凡科;陈静 刊期: 2001年第07期
1990~2000年间,我科经纤维支气管镜(FB)检查病理确诊肺癌532例中,肺小细胞癌(Sclc)40例(占7.5%),其中以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而就医的颅内或脊髓转移患者占40%(16/40),因呼吸系统症状缺如或不明显,均被误诊,教训颇深,报道如下.
作者:丁桂真 刊期: 2001年第07期
1 病例报告男,50岁.因腹胀、少尿14d加重2d入院,于14d前服用鲤鱼胆后出现腹胀,伴尿量减少,无腹痛、便血、恶心症状,就诊于本县医院,诊断为不完全性肠梗阻,治疗后无明显好转,此后出现腹泻,腹胀加重,尿量明显减少,约400 ml/d,为进一步治疗到我院就诊,入科查体:下肢轻度水肿,T36℃,P80次/min,BP165/90 mmHg,血BUN29.7 mmol/L,K+5.94 mmol/L.诊断为急性肾功能衰竭,高钾血症,经纠正血钾,保护肾功能对症治疗,1个月后患者痊愈出院.
作者:王婷 刊期: 2001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