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伯
当前,在基层医院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过程中,至今仍存在认识模糊,甚至治疗混乱的情况.有的属于对问题理解片面,强调了一方面,忽视了另一方面,而致PNS复发者较多.根据我们的经验,复习有关文献,进一步探讨如下.
作者:潘承锋;芮凤 刊期: 2001年第07期
我院儿科1989-01~1990-01及1999-01~2000-01分别收治表皮葡萄球菌败血症患儿57例及65例.体外药物敏感试验显示,表皮葡萄球菌对常用抗生素敏感性有较大变迁,耐药率随该抗生素使用时间的延长而增高.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金桃;何爱敏 刊期: 2001年第07期
1 病例报告男,40岁.因电锯木头时,不慎木片飞溅击伤左眼眶外侧眉弓部,当时眼部及头痛剧烈,视力丧失.于1999-06-12急诊住入当地县医院眼科治疗,给予眼部拍X线片,报告为左眼眶木质异物存留.当天急诊予以手术取出一片约6 cm×1 cm×0.5 cm大小木质异物.眉弓部伤口清创缝合3针,术后应用抗感染治疗1wk出院.出院后第3天伤口部位出现红肿,第5天出现伤口部皮肤触及有波动感,继而破溃流脓,在县医院换药治疗1wk无好转而转来我院治疗.查体:左眼视力无光感,左眉弓部至外侧缘溃烂,脓腔较深,脓性分泌物多,左眼球内转及上转受限,左眼瞳孔中等散大,眼底可见视乳头苍白,鼻侧视网膜片状出血斑.CT报告显示:左眼眶、筛蝶窦及颅内可见约6 cm×4 cm×3 cm大小密度低异物影,窦腔内积血.诊断为:①鼻颅眶巨大木质异物残留;②左眼眶蜂窝组织炎.手术在局麻下切开扩大伤口脓腔部位向深部探查.弯血管钳探及木质异物,将异物取出共3片,分别6 cm×4 cm×3 cm,4 cm×3 cm×1 cm,3 cm×2 cm×1 cm,小片位于视神经管与窦腔内.切口清创缝合加引流,术后大量抗生素治疗1wk,痊愈出院.
作者:张友胜;王素英;连燕;李自吉 刊期: 2001年第07期
治疗相关性白血病(Therapy-ralated Leukemin,TRL)近年有不断上升的趋势,与放化疗和其他药物治疗有关,现将我科1997~2000年收治5例治疗相关性白血病曾误诊为骨髓抑制病例的临床特点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孙晓东;乔健;赵红;封青海;马安柱 刊期: 2001年第07期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是内科常见急症,为探讨其病因分布及临床特点,为临床防治提供一些有益的资料,本文对我院1995-01~1999-12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并经胃镜检查的住院患者139例的临床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
作者:魏南 刊期: 2001年第07期
支气管肺泡灌洗(BAL)的方法目前不完全统一,我们采用BAL技术规范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获得了理想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标本,现将我们工作中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尤兰华;陈杭薇 刊期: 2001年第07期
1943年Granick分离出铁蛋白(Ferritin).铁蛋白是一种高分子的铁结合蛋白,它主要分布于肝、脾、骨髓组织中,也广泛存在于其他组织细胞中.铁蛋白是体内含铁丰富的一种蛋白,在铁的代谢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血清铁蛋白能反映体内铁存储量及肌体的营养状态,是判定体内铁缺乏及铁负荷过大的有效指标.近年来还发现,许多实体恶性肿瘤可以合成和分泌铁蛋白,使血清铁蛋白的浓度增高[1],因此血清铁蛋白可作为恶性肿瘤的辅助诊断标准.本文就血清铁蛋白的特点、生理功能及临床应用价值作一介绍.
作者:胡若愚;叶飞;詹乾钢;丁建仁;周国忠 刊期: 2001年第07期
异位胰腺临床少见,发生于总胆管末段更为罕见,我们近10a收治2例,术前均误诊为胆道恶性肿瘤.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将临床资料整理报告如下.
作者:刘金炎;许国平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目的评价多弹头自控聚能刀射频治疗晚期肝癌行麻醉性监护(MAC)的镇痛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无法手术治疗的晚期肝癌或肝转移癌患者16例,常规麻醉前准备,麻醉中监测ECG、BP、HR、SPO2,常规鼻管给氧2~3 L/min,在1~2%普鲁卡因局麻下,于电极针达肿瘤内部时缓慢静注芬太尼0.05~0.1 mg,异丙酚20~50 mg.术中观察疗效及心率变化追加芬太尼或异丙酚,剂量以不影响患者循环呼吸而又达到制痛制动的目的.结果本组麻醉手术中平稳,安静入睡易唤醒,麻醉前后对比,HR、BP明显降低(P<0.05),但仍在正常范围,SPO2显著升高(P<0.01).结论肝癌行多弹头自控聚能刀治疗时采用MAC是一种理想的麻醉方法.
作者:陈彦青;危美云 刊期: 2001年第07期
1 病例报告男.59岁.无诱因出现黑便1个月.胃镜示:十二指肠降段内侧见一红色粘膜肿胀,远端有出血,局部粘膜隆起,表面光滑.1个月体重下降2.5~3kg,睡眠尚好,柏油样便及黑便,小便正常,既往史无特殊,无家族遗传病及传染病史.查体:腹部平坦,腹软,无腹壁静脉曲张,未见胃肠型蠕动波,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下未扪及,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经B超、CT、MRI检查十二指肠平滑肌瘤或肉瘤.
作者:柴瑞新;张立斌;张晖 刊期: 2001年第07期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由于肺、胸廓或肺动脉血管慢性病变所致的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进而使右心肥厚、扩大,甚至发生右心衰竭的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常见的病因,约占80%~90%,其他较少见的病因是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甚少见的病因是肺血管疾病.慢性反复性肺血栓栓塞;发病隐匿、缓慢、发现较晚,主要表现为重症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功能不全,是临床进行性的一种类型,近年研究发现临床并不少见.临床对COPD引起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诊治非常熟悉,但是对反复发生的肺栓塞引起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缺乏足够的重视.肺栓塞(PE)发病率较高,临床诊断率不高,特别是在基层医院诊断率还不高,误诊率可达40.6%~79.1%.现将我院近3a内诊断的由肺栓塞导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5例报告如下.
作者:刘献成;李献民 刊期: 2001年第07期
1 病例报告女,42岁.因左上后牙槽肿物复发3个月于1999-06-23就诊.于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感左上后牙疼痛、松动.在当地县医院就诊,诊断为牙周炎,将患牙拔除.不久,患者发觉自拔牙创中长出一淡红色肿物,突出于牙槽窝影响进食.肿物生长较慢,无疼痛及其他不适.患者再次到县医院就诊,诊断为上颌骨肿物,将肿物切除,抗生素治疗.但术后不久,肿物复发,再次由牙槽窝中长出而来我院就诊.检查:一般情况好,心肺腹部无阳性体征.专科情况见7缺失,牙槽窝内可见一约1.5 cm×1.0 cm×0.7 cm大小结节状肿物,突出于牙槽嵴.肿物质中等,紫红色,其上有齿痕,界限较清楚,无触痛.双侧颌下区可扪及肿大淋巴结.X线片示上颌窦正常,周围骨质无明显破坏.胸透未见异常.血常规Hb110 g/L,WBC4.1×109/L,N0.73,L0.22,M0.02,E0.03,PLT120×109/L,RBC3.8×1012/L.给予肿物取活检送病理检查,HE染色切片中可见圆形、卵圆形噬酸性小体,周围有一透亮荚膜,直径在2~4 mm.诊断:口腔组织胞浆菌病.给予酮康唑200 mg/次,2次/d,口服抗真菌治疗,3个月后复查,口腔内肿物消退.
作者:陈宇轩;韩小宪;林雪梅 刊期: 2001年第07期
1 病例报告男,62岁.排尿困难2a余,近5个月症状加重,且出现排尿不尽,充溢性尿失禁、食欲不振、双下肢水肿,诊断为前列腺增生症于2000-08-12入院.肛诊:前列腺Ⅱ°大,质韧,表面光滑,中间沟变浅.血Hb88 g/L,RBC2.88×1012/L.尿常规正常.血BUN7.55 mmol/L,血K+2.84 mmol/L.B超:前列腺4.8 cm×3.4 cm×3.7 cm,包膜完整,于其上方探及1.8 cm×1.2 cm低回声,向膀胱腔内突出;双肾盂输尿管扩张,双肾皮质变薄.2000-08-16手术中见膀胱壁增厚,弹性差,有小梁形成,在膀胱颈口右侧有一约1.5 cm×1.0 cm×1.0 cm有细蒂、椭圆形肿物,质硬、光滑、表面粘膜覆盖,恰好阻塞颈口,切除肿物及前列腺.术后病理诊断:膀胱纤维瘤,前列腺增生症.
作者:周梅英;赵女曼;高海芳;郭军英 刊期: 2001年第07期
原发性胆囊癌早期诊断率极低,预后差.我院1980-01~2000-07共收治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的原发性胆囊癌51例,其中术前误诊40例,误诊率高达78.4%.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英 刊期: 2001年第07期
婴儿获得性凝血酶原减低症(APD)又称维生素K依赖因子缺乏症.临床见于生后4~5d出现的新生儿自然出血症,又叫早发性维生素K依赖因子缺乏症,还见于生后1~2个月左右的婴儿出现的晚发性维生素K依赖因子缺乏症.此种疾病多合并严重的颅内出血.均由于维生素K摄入不足,吸收不良或利用、合成障碍所致体内凝血酶原显著减少而引起的出血性疾病.多见于新生儿及40~50日龄的婴儿,以后者多见且发病危重,以颅内出血为主要表现.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将我院1992~1997年收治56例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马进强;王歌今;李成国 刊期: 2001年第07期
1 病例报告例1 男,6岁.8h前玩耍时突发右侧腹股沟肿块伴疼痛,无腹痛,无呕吐,既往无腹股沟区肿块史.检查:右侧腹股沟区耻骨结节外侧可见4 cm×3 cm×3 cm椭圆形肿块,表面光滑,边界清,质稍硬.触之疼痛.诊断为右侧腹股沟斜疝嵌顿.急诊手术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可见数支粗大血管纵横交错,向四周蔓延,游离时剪破血管,见腔内有大量陈旧性血栓,切除瘤体组织,血管粗直径达1 cm,术后诊断:蔓状血管瘤.病理诊断:血管组织瘤样增生.术后8d痊愈出院.约1.5a后原切口下复发,再次手术清扫,至今3a无复发.
作者:李飞 刊期: 2001年第07期
近年来,老年人原发性脑肿瘤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显著增加,但因老年人原发性脑肿瘤的临床特点与中青年人有较大不同,临床极易造成误诊,现将我院1995-01~1999-12收治的26例老年人原发性脑肿瘤误诊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与同期的31例中青年原发性脑肿瘤患者的临床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如下.
作者:许冬梅;陈继征 刊期: 2001年第07期
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单)是由病疹、病毒群的EB病毒引起与原发性EBV感染有别,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症状复杂,表现多种多样与许多疾病有相似之外,极易延误诊断,应引起临床医师重视.现把我科从1993-05~2001-11收治的42例分析如下.
作者:侯燕明;李敏遐 刊期: 2001年第07期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非器质性肠功能紊乱性疾病,世界范围发病率约10%.女性多于男性,此病约占胃肠道疾病的20~50%.但在我国漏诊、误诊常有发生.我院自1996~2000年共收治38例误诊病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郑永明;王桂荣;张红霞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目前我国有200多种降血压药,如何选择合理使用降血压药,直接影响高血压治疗效果,就我们的用药经验谈几点体会.1 选用理想的降血压药物理想的降血压药物应该是:①疗效确切,24 h血压稳定(波动在控制范围);②不影响生活质量特别是性生活质量;③不良反应少,而且服用方便,价格低廉;④不影响血脂、血糖代谢;⑤能逆转心、脑、肾及动脉硬化等病变,减少并发症.如果选药不当,有时会造成严重后果.但各类药物降压的效果无明显差异,但能改善生活质量者,应作为第1线降压药.有以下几类:可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钙拮抗剂包括心痛定及长效制剂均能改善生活质量.β-受体拮抗剂,噻嗪类利尿药也可选用.
作者:王金钟;徐新莉 刊期: 2001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