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德龙
蛋白质在许多生命过程中起着核心作用,它通过与其他蛋白质发生相互作用形成复合物来发挥其生物学功能,因此要充分研究这些生命过程就需要解析蛋白质复合物的结构。随着计算机处理能力的不断增强,分子对接技术随之迅速发展,可以通过计算机理论模拟得到两个分子的复合物形式,为研究分子间相互作用与识别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指导。在蛋白质对接领域,不仅要发展更加准确的对接算法,还可以通过结合蛋白质本身的生物信息,如相互作用界面,来提高对接的准确性。本文具体总结了蛋白质相互作用预测在蛋白质对接中的应用。
作者:周莉;李娟;方慧生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疾病采用彩色超声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参与本次临床研究的81例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为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3月收治的,对这81例患者采用彩色超声进行诊断,了解其是否存在着淋巴结转移的情况,并且采用病理诊断的方式进行临床对比,了解彩色超声诊断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价值。结果81例患者中通过采用彩色超声确诊淋巴结转移患者70例,而采用病理诊断,确诊淋巴结核转移患者71例,彩色超声诊断出现1例误诊情况,准确率为98.6%。结论针对于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疾病采用彩色超声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彩色超声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该种诊断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性推广。
作者:刘世攀 刊期: 2015年第19期
复合伤是指在同一机械力的作用下,人体相继或同时遭受到两处以上解剖部位的严重创伤,伤情重、失血量大,严重威胁着病人的生命。切割机致腹部开放性损伤、多器官内脏外露者在临床较少见,我院于2014年12月救治了1例腹部切割伤致多器官内脏外露的多发伤患者,如此危重的手术对我们的护理配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求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还要有扎实的基本功,经紧急抢救手术治疗和成功的护理配合,手术顺利完成,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转入重症监护病房(ICU)进行下一步治疗,现将手术抢救的护理配合及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朱艳;丁宁;曹冬梅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模式在妊娠高血压综合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0例妊娠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前后1 w的依从性、积极性、满意度及SCL-90评分的变化;以及妊娠并发症、妊娠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理后1 w治疗依从性、积极性、满意度、SCL-90评分、妊娠结局及并发症均优于对照组(<0.05)。结论循证护理模式可增强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的治疗信心,提高孕妇治疗效果,减少了并发症发生。
作者:张敏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小儿复杂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3月~2013年6月收治的164例小儿复杂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开腹阑尾炎切除术。观察组给予腹腔镜阑尾炎切除术。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2例,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大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10%,对照组发生率为17.07%,对照组高于观察组(<0.05)。结论腹腔镜治疗小儿复杂性阑尾炎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陈乜明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自2013年3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患者57例,对这57例患者行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在术后对患者的卵巢功能进行临床评价,了解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对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结果在患者的激素水平方面,在术后第6个月与术前2d的水平基本一致,且术后第6个月的卵泡数量与术前2个月的卵泡数量基本一致。结论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对患者的卵巢功能具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在术后6个月之后,患者的卵巢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因此,采用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对患者进行治疗对患者的影响较小,能够大程度的确保患者的卵巢功能。
作者:黄翀 刊期: 2015年第19期
为不断提高强迫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本文提出了重视护理工作的必要并围绕有效的护理措施展开分析,介绍了几种临床上常用的心理护理方法,后阐述了目前临床强迫症研究的热点方向,通过对强迫症疾病重要影响因素的探析来不断提高护理工作的有效性,推动护理研究的进展,进而提高该病的治疗水平。
作者:孙红梅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对中西药物在结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50例,将5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采取西药方式进行治疗,实验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采取中药药物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要优于对照组,治疗率达到95%,两组治疗结果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中采取中西药物结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效果更佳,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杨芳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纳米银痔疮净联合地奥司明治疗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性。方法86例混合痔术后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治疗组应用纳米银痔疮净联合地奥司明治疗,对照组应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治疗,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术后第1d、3d、5d伤口疼痛、出血要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肛缘水肿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结论混合痔术后联合使用纳米银痔疮净和地奥司明可减轻术后伤口疼痛、出血及肛缘水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项慧;马驱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究与分析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老年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60例老年慢性胃炎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仅给予埃索美拉唑治疗,试验组在其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注射液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老年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李翔;吴钢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门诊患者对双向转诊知晓率以及意愿影响因素份析。方法对在笔者医院诊断、治疗的600例门诊患者相关资料进行份析,采用我院自拟问卷调查表进行调查,采用定性份析、定量份析以及比较等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份析患者对双向转诊的知晓率以及医院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发放600份问卷,有效率为100%;三级医院309份,二级医院130份,180份社区门诊;300例三级医院患者中114例听说过双向转诊,占38%;41例二级医院患者听说过双向转诊,占32.3%;180例社区卫生机构中78例听说过双向转诊,占43.2%(<0.05);门诊患者双向转诊影响因素有院双向门诊认知和了解程度、技术因素、地理因素、病情因素、就诊感受、费用因素等。结论当前门诊患者双向转诊知晓率总体偏低,上移容易下转难,相关部门必须加大政府扶持力度,颁布优惠政策,同时加强不同门诊间合作,提高双向转诊知晓率。
作者:陈琴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选自2012年9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49例,对这49例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研究,总结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特点及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血痰、咳嗽、发热、肺部罗音以及循环衰竭等。通过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痊愈23例,有效25例,无效1例,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8.0%。结论通过分析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并且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能够提高治疗的效果,大程度的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郭祥桥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分析研究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后的护理。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于本院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1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每组98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进行具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进行一定程度的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提升患者康复速度及生活质量,故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张平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胃黏膜活检组织学诊断胃癌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胃黏膜活检组织,经手术切除标本证实为胃癌的病例进行组织观察分析。结果早期胃癌9例占12.86%,符合率6例占66.67%;进展期胃癌61例占87.14%,符合率49例占80.33%;分化型62例占88.57%,分化不良型8例占11.43%。结论胃癌患者大多通过胃镜粘膜活检能够明确诊断。早期胃癌(EGC)能及时发现,会得到合理有效的治疗,愈后明显优于进展期胃癌。胃癌其组织形态学特点是多样化的,胃镜与病理观察是临床诊断胃癌的重要途径。
作者:沈成万;刘长节 刊期: 2015年第19期
了解ARDS患者俯卧位机通气的治疗治疗机制和效果以及相关的护理措施的新进展,为临床工作提供依据。
作者:韩冬雪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内镜下多环黏膜切除术治疗Bar et 食管(BE)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5例确诊为BE患者行内镜下多环黏膜切除术,术后服用雷贝拉唑肠溶片、枸橼酸铋钾和吗丁啉,并予积极、有效护理。结果25例患者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食管黏膜内镜下表现和组织学恢复正常,所有患者无穿孔及感染等并发症,其中出现1例急性出血,予以氩离子凝固术成功止血。结论内镜下多环黏膜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BE的方法,良好的医护配合和积极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董红;吴文朝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观察分析老年患者人工关节置换术行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2年2月~2013年9月收治的100例采取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老年患者的病历资料,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均对椎管内麻醉加以采用,对照组老年患者人工关节置换术中采取硬外麻进行麻醉,观察组老年患者采取腰-硬联合麻醉方式,对比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老年患者人工关节置换术局麻药用量、阻滞平面、感觉阻滞起效时间以及阻滞完善时间,并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不良反应以及镇痛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阻滞完善时间和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进行比较,<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麻醉效果,<0.05,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老年患者术后出现2例(4%)暂时性的神经综合征,1例(2%)马尾综合征,1例(2%)恶心呕吐症状,观察组患者无任何并发症发生,两组间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采取腰-硬联合麻醉不仅仅有着较快的麻醉起效和较高的成功率,同时其疗效确切,是理想中的一种麻醉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文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为研究复杂性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或气体填充术患者的遵医行为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探讨护理干预提高患者遵医行为的对策。方法对113例复杂性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或气体填充术患者按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应用舒适护理模式进行护理,采用自行设计的遵医行为问卷对两组患者进行手术前后遵医行为的调查。结果113例患者中术前有48例患者出现不遵医项目,占42.5%,术后有43例患者出现不遵医项目,占38.1%。常规护理组和舒适护理组比较,遵医情况有显著性差异,舒适护理组的遵医率有所提高。结论应用舒适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能够高患者的遵医行为。
作者:刘国唤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观察剖宫产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并统计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剖宫产手术产妇140例,对其采取临床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并记录护理效果。结果本组140例产妇手术均顺利完成,产后母乳喂养率95.00%,新生儿产后5min内Apgar评分结果均在8分以上;产后1min内Apgar评分结果为:0~3分新生儿5例,4~7分新生儿9例,剩余126例为8~10分新生儿。结论接受剖宫产的产妇在手术期间进行细心的临床护理,可以促使产妇配合手术,使手术更为顺利,减少并发症及事故的发生,同时保证母婴安全。
作者:周秀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多功能神经康复诊疗系统对脑瘫患儿综合康复中的运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4年9月收治的小儿脑瘫患者的临床资料,选择适合的患儿150例,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治疗组运用多功能神经康复诊疗系统WOND2000F对小儿脑瘫患者做综合康复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项目训练和治疗,观察效果并记录结果。结果治疗组运用多功能神经康复诊疗系统治疗,显效61例、有效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3.3%;治疗组75例患者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显效49例、有效6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73.3%,两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采用多功能神经康复诊疗系统治疗小儿脑瘫患者,能够改善脑瘫患儿的康复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李水帝;常燕群;黄振波 刊期: 2015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