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燕
目的:探讨应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2010年3月~2014年8月我院对37例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予以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结果37例患者均成功植入支架,术后患者颈内动脉血流速度增加,术后1w内患者症状及神经功能缺损体征有所改善,未发现支架移位,未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结论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是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安全、有效的方法,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熟练操作可降低手术风险。
作者:陈国超;谢兆兰;李莉萍;陈广 刊期: 2015年第19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统称,包括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COLD)和慢性阻塞性气道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airway disease,COAD)等等,是一种可预防可治疗的疾病,其主要特征是气道长期存在气流受限,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恶化[1]。在我国,40岁以上人群患COPD病的概率为8.2豫,全国约有4000万患者,且患病率和死亡率有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该病多见于老年人和吸烟者,且不少患者反复的急性发作,终导致呼吸衰竭、肺心病,使患者劳动能力丧失甚至死亡。COPD已成为严重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同时带来了沉重的社会经济负担[2,3]。
作者:丁彦;赖庆文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相关部门加大了医院内科护理人员的培养力度,在这种发展背景下,执业护士资格考试模式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这种考试方式不仅能够提高专业学生的就业率,还是检验内科护理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学习理念的主要途径,由此可见,如何针对执业护士资格考试改革的政策,改善内科护理学教改方式,增加专业学生的通过率,已经成为现阶段专业研究学者需要面对解决的难题,本文将以执业护士资格考试接轨环境为研究基础,并对在此发展背景下的内科护理学教改模式内容进行简要的探析。
作者:程辉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42例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进行精心的心理护理、指导适当的运动、控制饮食、药物治疗,控制及预防抽搐,针对先兆子痫及子痫进行护理,合理掌握终止妊娠的时间,并做好分娩前后的护理。结果33例患者行剖宫产终止妊娠,9例经阴道自然分娩,新生儿健康,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进行精心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及产科护理质量。
作者:廖咏梅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欣母沛联合宫腔填纱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将我院由于前置胎盘行剖宫产的62例孕妇纳入本研究,随机分为欣母沛组(n=31)与对照组(n=31),对于欣母沛组采用欣母沛联合宫腔填纱法,对照组单用宫腔填纱法,对比欣母沛组与对照组产妇出血量、出血时间,用药后10、30、60 min活动性出血状态。结果欣母沛组出血量、出血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在止血情况上,欣母沛组无论在10 min、30 min还是60 min,都优于对照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产妇,在宫腔填纱术基础上应用欣母沛可以取得理想的止血效果,降低感染发生率,该种止血措施值得进行推广和使用。
作者:邹小玲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析中风偏瘫患者康复训练的中西医护理途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2例中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在早期均积极配合康复训练,并且给予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的全面护理,观察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本次研究中的82例中风偏瘫患者在接受积极的药物治疗、早期康复和中西医护理之后,其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上、下肢肌力均大于Ⅱ级的患者所占比例显著高于治疗前,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较好,并且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也大大提高(<0.05)。结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风偏瘫患者实施康复训练和中西医护理服务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有利于促进患者全面康复的进程。
作者:张静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氯沙坦与卡维地洛联合治疗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TNF-a,白细胞介素(IL-6)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氯沙坦治疗组.(对照组40例)和氯沙坦联合卡维地洛组(联合治疗组40例).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血浆TNF-a、IL-6和AngⅡ水平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联合治疗组治疗3个月后血浆TNF-a、IL-6水平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AngⅡ水平在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单用氯沙坦或氯沙坦联合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均能降低血浆TNF-a、IL-6水平,心功能得到改善;氯沙坦联合卡维地洛治疗在降低TNF-a、IL-6水平和改善心功能方面优于单用氯沙坦。
作者:刘俊秀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分析住院精神病患者攻击行为的相关因素,探讨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2例住院精神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攻击行为的相关因素,进行针对性的护理,观察护理后患者的攻击行为发生率。结果本组经有效的护理干预后,攻击行为发生率明显下降,与护理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在导致攻击行为的相关因素分析中,不良心理反应所致的攻击行为所占比例大,占35.7%,其次为工作人员服务与态度不好、自制力缺乏、认知不良、环境不满意及保护性约束不当。结论影响住院精神病患者攻击行为的相关因素较多,针对性的对其实施护理干预能够进一步降低攻击行为发生率。
作者:邢燕 刊期: 2015年第19期
血管腔内治疗已逐渐成为肠系膜上动脉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随着近年该类疾病患者人数的增加,及医疗水平的发展,肠系膜上动脉疾病的治疗已成为血管外科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本文就肠系膜上动脉疾病的外科治疗方法做一综述。
作者:唐振瑞;赵渝;黄文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总结大面积烧伤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大面积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过临床实践,精心护理,优质服务,得到满意的护理效果。结论大面积烧伤患者护理的关键在于运用抗生素治疗,液体法的同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积极做好患者的生活护理和心理护理,及时发现并发症,及时报告及时处理,可提高治愈率,促进创面再生修复。
作者:崔兴华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成立医疗保障中心(运输临床物资),将各科室的物资收回进行集中统一管理。方法组成一个为临床科室及病人提供24h服务的运输中心,为临床各科室提供平车、轮椅、病床等物资。结果解决外勤运输资源不足及浪费的现象,简化护士工作流程,节约用人成本,患者满意度迅速上升,达到了建立保障中心运输的目的。结论医疗保障中心的建立使医疗护理工作开展更加流畅化,人性化,更好的服务于临床和患者。
作者:翟会珍;芦鸿雁 刊期: 2015年第19期
脉波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血量监测技术(PICCO)是一种简便、微创、高效费比的,对危重患者主要血液动力学和容量进行监护和管理的技术,同时能够对心脏和肺功能进行全面的评价。其创伤与危险性小,使用一根中心静脉导管和动脉导管采用热稀释方法测量单次的心输出量,并通过分析动脉压力波形曲线下面积来获得连续的心输出量,同时可计算出外周血管阻力(SVR)、胸内血容量(ITBV)、血管外肺水(EVLW)、每搏量变异(SVV)、全心舒张末期容积(GEDV)、心指数(CI)等具有特殊意义的重要临床参数。从而为临床指导用药及补液量、补液速度提供可靠的治疗依据[1]。PICCO技术已成为ICU危重患者血液动力学监测的有效手段并广泛应用,现将临床应用及护理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李红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论证优质护理在儿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40例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治疗的基础上加入优质护理服务,对比分析两组患儿临床治愈度及家属满意度。结果在实施优质护理后,观察组患儿及患儿家属满意度明显提升,总体满意度为98%,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83%。明显优越于对照组(<0.05)。同时,对照组护理过程中,纠纷事件明显多于观察组。且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减少了医疗纠纷,有效提升儿科临床护理工作,明显改善患儿家属满意度。
作者:梁献业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选自2012年9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49例,对这49例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研究,总结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特点及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血痰、咳嗽、发热、肺部罗音以及循环衰竭等。通过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痊愈23例,有效25例,无效1例,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8.0%。结论通过分析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并且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能够提高治疗的效果,大程度的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郭祥桥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对于急性胆结石性胆囊炎疾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与研究。方法选取自2012年10月~2014年10月在我院确诊并进行治疗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共计188例,经过患者同意后对其进行调查与研究。将188例患者分为早期手术组与延期手术组以及首次急性发作组与慢性炎症急性发作组,并由护理人员对患者治疗情况进行记录,对各组患者的术中出血情况、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出现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经过治疗发现,早期手术组无论在术中出血情况、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均要明显低于延期手术组,比较结果差异有着统计学意义,而首次急性发作组在书中出血情况、手术与住院时间上则明显低于慢性炎症急性发作组,病情手术与住院时间差异均有着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疾病上,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十分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患者的治疗能够起到明显的临床效果,但在临床实际的操作中,要严格规范操作的步骤,减少手术并发症现象的出现。
作者:章立军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分析极低体重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ofprematurity,ROP)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00例极低体重早产儿(孕周<37w,出生体重≤1500g)进行眼底检查并随访。用字2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针对性别、孕周、出生体重、供氧天数、输血、伴随疾病(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分娩方式、平均氧浓度、高与低氧浓度差等因素对ROP的影响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00例极低体重早产儿中患有不同程度ROP者27例,ROP发生率为27%,ROP组与无ROP早产儿在出生体重、吸氧时间(>14d)、高低氧浓度差值等方面有统计学意义(均<0.05)。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PaO2是发生ROP的基本因素,小胎龄、先天性心脏病是发生ROP的危险因素。结论必须对有吸氧史的极低体重早产儿常规眼底检查,尤其关注合并小胎龄、先天性心脏病的极低体重早产儿。
作者:张静逸;蒋燕;巨容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观察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舒适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对该院ICU病房2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护理后舒适护理组患者的抑郁、焦虑及恐惧症状均显著降低。结论舒适护理能明显减轻ICU患者的抑郁、焦虑及恐惧心理,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措施。
作者:胡岩 刊期: 2015年第19期
探讨分析我国慢性病防控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通过采用社区健康管理的理念,寻找一种基于社区健康管理的慢性病综合防控策略。具体的策略主要有:防控主体的主动性和防控受体的依从性增强策略;建立社区居民健康状况电子档案策略;进而提高社区健康管理对慢性病防控的效果,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作者:徐小明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观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静脉溶栓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57例行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57例行常规阿司匹林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患者治疗2w后的NIHSS评分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较为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陈埅;王月姮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分析异位性皮炎应用雷公藤多甙片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异位性皮炎患者71例,观察组口服雷公藤多甙片治疗,对照组口服开瑞坦片治疗,对比两组症状积分、临床疗效、实验室指标与随访结果。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症状积分(3.29±2.57)显著少于对照组(5.41±3.39),治疗4w总有效率(94.74%)与随访3个月总有效率(89.47%)高于对照组(81.82%)、(69.70%),实验室指标改善显著,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异位性皮炎应用雷公藤多甙片口服治疗能够降低IgE水平,调节免疫,效果良好,安全性高。
作者:范兴立 刊期: 2015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