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彦;赖庆文
目的:探究侵蚀性葡萄胎化疗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侵蚀性葡萄胎化疗患者20例,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给予循证护理,对比焦虑、静脉炎、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恶心呕吐、静脉炎、焦虑评分分别为10.4%、14.6%及(6.3±2.1)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5%、39.6%及(14.9±3.4)分,差异明显(<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侵蚀性葡萄胎患者,给予循证护理,可降低静脉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
作者:刘丽艳;潘红梅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观察冠脉内介入术后穿刺口血肿的情况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住在我院行PTCA、PTCA及支架术拔除鞘管后、CAG,伤口处出现血肿的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数据,分别比较三组发生血肿的概率,分析伤口处出现血肿的原因及相对应的护理对策。结果 CAG穿刺发生血肿概率为4.00%;PTCA穿刺血肿发生率为17.90%;PTCA联合支架穿刺血肿发生率为31.81%。结论重视特殊群种的护理措施以及强化基础护理,做好视、触、听、查四个方面的基础工作,对于冠脉内介入术后穿刺血肿部位的恢复至关重要。
作者:徐媛丽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总结大面积烧伤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大面积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过临床实践,精心护理,优质服务,得到满意的护理效果。结论大面积烧伤患者护理的关键在于运用抗生素治疗,液体法的同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积极做好患者的生活护理和心理护理,及时发现并发症,及时报告及时处理,可提高治愈率,促进创面再生修复。
作者:崔兴华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观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静脉溶栓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57例行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57例行常规阿司匹林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患者治疗2w后的NIHSS评分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较为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陈埅;王月姮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高渗盐水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肺不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2~2014年收治的53例临床诊断为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肺不张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高渗盐水治疗组27例。两组患儿均给予静点阿奇霉素、盐酸氨溴索等药物治疗,辅以机械拍背排痰等物理疗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5%高渗盐水进行雾化吸入。评估两组患儿在治疗后第3 d和第10 d复查胸部x线片的变化,比较雾化吸入组治疗前后肺复张情况。结果治疗3 d后,高渗盐水治疗组临床有效率40.74%,对照组临床有效率23.08%,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治疗10 d后,高渗盐水治疗组临床有效率74.07%,对照组临床有效率30.76%,高渗盐水治疗组促进肺复张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1)。结论雾化吸入5%高渗盐水辅助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肺不张有显著临床疗效,且费用低廉、操作相对简单,易于为患儿家属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铁山;彭伟;苏成根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肛肠疾病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前后患者满意度的变化。方法对1069例肛肠疾病患者给予优质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规范护理行为,丰富护理内容。结果采用优质护理提高了护士的服务意识,增强患者满意度。结论对于肛肠疾病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护理技能,可以减轻患者焦虑情绪、使患者更好配合治疗,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史静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分析癌痛治疗的影响因素,探讨临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2年03月~2013年03月我院收治的癌痛患者80例,对全部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探讨癌痛治疗的影响因素,制定并应用针对性护理对策。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处理,显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医疗费用均不是影响癌痛治疗的相关因素(>0.05);担心痛药副作用、担心药性成瘾、担心耐药性、认为不疼痛不需服药、认为疼痛可自行缓解均是影响癌痛治疗的相关因素(<0.05),此外,家属督促服药可对癌痛治疗产生积极的影响。结论癌痛治疗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是患者观念陈旧,对止痛药物认识缺乏,对癌痛治疗认识不足;临床护理时应加强对患者的健康宣教,促进癌痛治疗顺利进行。
作者:赵红霞 刊期: 2015年第19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化工具的广泛使用,和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车祸伤、电动工具伤等意外伤常常发生,外伤导致的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较多见,且损伤重、致残率高;尤其是机器碾轧和车祸伤,多数合并有肌腱外露和骨折,现已将VSD技术应用于软组织修复治疗中。1992年,德国的Fleischmann等首创了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用来治疗急慢性创面,该技术用医用泡沫包裹多侧孔引流管,将医用泡沫置于创面,并用半通透性的薄膜密闭创面,进行负压引流[1]。优胜于传统伤口换药技术,是治疗皮肤缺损伤的理想选择。该项技术是指通过多孔,富有弹性,无刺激的泡沫材料包裹的侧孔引流管覆盖皮肤缺损的创面,再用生物半透膜进行封闭,使其与外界隔绝,后把引流管接通负压源持续吸引。通过负压来清除坏死组织和刺激肉芽软组织生长,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缩短创面愈合时间,疗效满意。现将该技术治疗下肢皮肤缺损伤术后的护理现状与展望综述如下。
作者:朱楚云;陈燕芬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音乐疗法配合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行连硬外麻手术患者中选取228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14例。对照组行手术室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音乐疗法与人性化护理。观察两组患者血压情况、心率情况及焦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血压、心率及焦虑度无明显差异(>0.05),观察组血压情况、心率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焦虑度降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术后治疗中,对患者实施音乐疗法及人性化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身心状况,提高依从性,促进患者康复,具有较高价值。
作者:周月姣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对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措施展开对比分析。方法将60例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总有效率为93.33%、70.00%,<0.05;治疗组患者护理后舒张压、收缩压、心率、LVEDVI和LVESV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且低于护理前的,<0.05。结论在对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护理临床上护理干预措施具有良好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杨丹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妇产科的重要作用,以提高妇产科的临床效果与满意度。方法抽取我院的妇产科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两组采用字2检验进行评估以判断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以及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普及程度。结果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服务之后妇产科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其健康知识普及程度也高于对照组,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0.0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显著提高妇产科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程度,使患者获得全面的健康知识普及,减轻住院不适感与心理压力,提高患者对医院的信赖与满意程度,改善患者住院期间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地应用。
作者:肖燕葵 刊期: 2015年第19期
医学生是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护理专业大学生在校期间能否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树立廉洁自律的意识,将直接关系到我国医务人员队伍的整体形象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本文结合笔者自身在《护理管理学》教学中融入廉洁教育的探索,对教学方法和经验做以交流。
作者:徐娜;李菲 刊期: 2015年第19期
角膜内皮炎是眼科学的一种常见病,每年来我院就诊的角膜内皮炎患者在15~20例左右,由于其症状复杂、容易误诊、易产生并发症、严重时可致盲等特点,角膜内皮炎已成为我院眼科研究的一个热点,并逐渐受到眼科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国内外很多文献对角膜内皮炎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了详细报道。本文就近年来角膜内皮炎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张宏霞;范世超;崔建军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微创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为提高鼻内窥镜微创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11月在我院治疗的64例慢性鼻窦炎患者,研究围手术期护理给手术临床治疗效果带来的影响。结果给予64例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促使手术治疗效果得以明显提升。结论慢性鼻窦炎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实施规范的围手术期护理,有助于手术质量的提高,促进患者疾病的早日康复,因此,在临床中应注重推广应用。
作者:郭文平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针对心绞痛型冠心病患者,观察选择血栓通注射液完成辅助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心绞痛型冠心病患者132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完成冠心病患者的随机分组。C2组(对照组66例)院临床选择常规药物治疗的方法;C1组(观察组66例)院临床选择常规药物+血栓通注射液进行治疗;对比两组心绞痛型冠心病患者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表现出的差异。结果两组心绞痛型冠心病患者完成治疗后,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C1组明显高于C2组冠心病患者(<0.05)。结论针对心绞痛型冠心病患者,临床选择常规药物治疗后,选择血栓通注射液进行辅助治疗,终获得显著效果。
作者:周心涛;赵黎丙;陈娇;郎明健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8月~2014年7月收治的180例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切口感染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结果术后发生切口感染11例,感染发生率6.11%;单因素分析切口感染的发生与患者术后是否留置引流、性别无关(P>0.05),切口感染与患者年龄、体质指数(BMI)、是否合并糖尿病、患病至手术时间≥24澡、手术时间≥1澡、手术切口类型、阑尾炎化脓坏疽有关(P<0.05)。结论患者年龄、体质指数(BMI)、是否合并糖尿病、患病至手术时间≥24澡、手术时间≥1澡、手术切口类型、阑尾炎化脓坏疽等因素增加了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风险,针对相关因素进行干预有助于预防和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叶大强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方法收集我站近2年诊治的120例围绝经期功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60例去氧孕烯炔雌醇组和60例米非司酮组,分别给予去氧孕烯炔雌醇和米非司酮治疗。对比①两组治疗疗效。②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促卵泡生成激素、雌二醇水平及子宫内膜厚度。结果①去氧孕烯炔雌醇组和米非司酮组改良Kupperman疗效评分分别为(3.32±1.29)分、(2.87±1.3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②两组治疗前促卵泡生成激素、雌二醇水平及子宫内膜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③两组治疗后促卵泡生成激素、雌二醇水平及子宫内膜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疗效确切,改善子宫内膜疗效更好。
作者:刘斌 刊期: 2015年第19期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pea hypopnea syndrome, OSAHS)是指睡眠时上气道反复塌陷、阻塞引起的睡眠时呼吸暂停和通气不足,伴有打鼾、睡眠结构紊乱,频繁发生血氧饱和度下降、白天嗜睡等症状。严重的情况会夜间长时间呼吸暂停导致呼吸停止引发心肌梗死、猝死、痴呆,是具有危险的疾病[1]。1981年来Fujita率先应用腭咽成形术(UPPP)治疗鼾症以来,疗效满意,腭咽成形术涉及术后切口出血,预防呼吸道梗阻引起窒息,防止切口感染,避免咳嗽等一系列问题,都需要护理人员给予良好地配合,才能使整个过程获得满意的结果。
作者:徐静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与研究胺碘酮治疗方案应用于治疗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以及可行性。方法本研究选择2013年8月~2014年8月来我院接受治疗患有室性心率失常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且将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然后对观察组患者以及对照组患者分别给予胺碘酮药物、常规治疗药物(普罗帕酮)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碘酮治疗方案背景下,其所获得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7.3%,而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药物背景下,其所获得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3.8%,由此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之间存在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室性心率失常治疗活动中,碘酮治疗药物值得在临床活动中应用与推广,从而为广大患者带来福音。
作者:彭喜意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分析泌尿外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诊治的泌尿外科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口头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饮食干预、生命体征监测等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对症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05),试验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5.28±1.24)d,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8.65±1.39)d,试验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0.05)。结论对泌尿外科患者加强对症护理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卿艳红 刊期: 2015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