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产后大出血整体护理探讨

王付花

关键词:整体护理, 产后大出血, 护理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整体护理法对产后大出血的预防护理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9月~2013年8月治的138产妇,对上述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患者69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予观察组进行整体护理法进行干预。并比较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方法干预后大出血的情况及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通过不同护理干预后,对照组产妇大出血例数明显高于观察组(<0.05),同时采用整体护理的观察组大出血患者平均出血量也明显少于对照组(<0.05),此外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也有显著差异,在整体护理干预下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0.05)。结论对产妇进行全方位、细致、严密的整体护理,并做好产前、产时、产后的护理和观察,对出现的异常情况能及时处理,能有效降低产后大出血情况等异常情况发生。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预见性护理在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的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急性冠脉综合症(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我院自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72例ACS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6例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36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下床时间、满意度、睡眠质量、焦虑评分(SAS)和抑郁评分(SDS)。结果两组患者下床时间、满意度、睡眠质量、SAS和SDS评分比较治疗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0.05,<0.01)。结论预见性护理在急性冠脉综合症可以促进患者早期下床,提高患者睡眠质量,改善患者紧张焦虑情绪,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刘静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成年无先兆偏头痛合并抑郁症睡眠脑电图分析

    目的分析无先兆偏头痛及合并抑郁症患者多导睡眠图,探讨偏头痛合并抑郁症对睡眠的影响。方法对32例无先兆偏头痛患者和26例无先兆性偏头痛合并抑郁症患者进行多导睡眠监测,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多导睡眠脑电图显示①病例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除TIB,其余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而病例组间(即非共病组和共病组)无统计学意义,但共病组较非共病组睡眠进程改变明显。②REM潜伏期非共病组延长,而共病组与正常组无统计学意义。③REW%,SWS%三组间均有统计学意义,非共病组减少,共病组减少更明显(均<0.01)。结论无先兆性偏头痛和偏头痛合并抑郁症的睡眠脑电图均发生改变,合并抑郁症后睡眠结构和进程更加紊乱。

    作者:毛云青;李彤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中老年性脑梗塞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中老年性脑梗塞患者护理中运用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88例中老年性脑梗塞护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并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护理后总满意率66豫,研究组护理后总满意率97.72豫,组间数据对比显示,研究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患者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存在明显差异,(<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老年脑梗塞患者护理过程中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利于提高患者治疗效果,降低疾病不良症状出现,提高患者满意率,值得在临床治疗、护理中推广。

    作者:苗红侠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护士核心能力评价的研究与进展

    通过介绍护士核心能力的概念,意义,评价原则及培养方法的相关研究内容,指出应根据护士核心能力体系构建合理的评估系统,并制定针对性培训计划,分层次培养护士核心能力。

    作者:常宁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内生场热疗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NRL-Ⅱ型内生场热疗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安全性。方法4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A)22例、对照组(B)21例,A组患者接受TACE联合内生场热疗治疗,B组患者单纯接受TACE治疗。两组均接受二周期的治疗后二个月评估近期疗效。结果治疗组(A)有效率63.63%,对照组(B)有效率33.33%,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0.05),毒副反应方面两组均有轻微的转氨酶升高,加以保肝治疗后均可以恢复正常,治疗组出现发热、腹痛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均可耐受。结论内生场热疗联合TACE治疗,可以提高TACE治疗的疗效,并降低TACE治疗后毒副反应的发生率,且内生场热疗安全可靠。

    作者:张明雷;尹晓东;嵇晓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28例前列腺增生患者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临床对前列腺增生患者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后膀胱痉挛中实施护理干预的措施与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录并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的56例前列腺增生患者纳入研究,随机等分成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基础性护理,观察组增加综合性护理,研究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干预,观察组的膀胱痉挛、血尿与尿液反流发生频率各为7.1%、7.1%和0%,要显著性低于对照组的42.9%、28.6%和21.4%,有统计学意义(<0.05);且相比对照组,观察组的痉挛持续时间与引流液转清时间更短(<0.05)。结论对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前列腺增生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膀胱痉挛,避免不良症状发生,适合临床普及。

    作者:周正娥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优质护理在前置胎盘产后大出血的应用

    目的探讨对前置胎盘大出血患者给予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0年1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62例前置胎盘大出血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急救护理,实验组患者再此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对护理质量非常满意24例、满意5例,满意度为93.55%,对照组对护理质量非常满意13例、满意9例,满意度为70.97%,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前置胎盘大出血患者给予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等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周丽萍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85例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护理分析

    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心理健康明显低于普通人群,生活质量差。掌握患者疾病、心理特点,发挥护理优势,对促进患者疾病康复,减少和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我院85例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患者临床护理的有效措施。

    作者:李文珍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肝硬化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硬化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0例肝硬化患者设为观察组,同时将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40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结果观察组40例患者中,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肝硬化代偿7例,失代偿期33例,门静脉内径和脾静脉内径明显高于对照组(<0.05),门静脉、脾静脉血流峰值速度和平均速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是一种值得推广和应用的肝硬化诊断方法。

    作者:宋莉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代币治疗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行为的塑造作用

    目的探讨代币强化治疗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行为模式的纠正和塑造作用。方法10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4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系统性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普通护理管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6个月的代币治疗,对患者的正性行为进行强化治疗,采用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和住院精神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对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进行康复效果评价。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OSIE和IPRO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0.05),与治疗后(<0.05)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正性行为出现的频率和稳固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代币强化行为治疗有利于塑造患者的正性行为,对恢复期患者社会适应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梁咏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气管扩张研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支气管扩张是两种不同的疾病,这两种疾病可单独出现的,也可以同时存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气管扩张患者,其急性加重期的频繁发作、潜在微生物的感染及影像学表现,可能代表了独特的表型,具有潜在的靶向治疗意义。

    作者:闻海梅(综述);邓毅书(校审)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1例重症哮喘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护理

    重症哮喘是哮喘急性发作并使患者在短时间内进人危重状态,在哮喘患者中约占10%[1],可在数小时或数天内病情加重,甚至数分钟内出现生命危险。因此,抢救重症哮喘患者时,及时建立有效的人工气道行机械通气,并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确切[2]。我科于2014年3月16日收治了1例重症哮喘患者,经过积极治疗与精心护理,患者成功出院。现将其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萍;戴琴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浅谈高血压危象患者的院前急救及护理

    目的探讨高血压危象患者院前急救效果及其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0月共36例患者相关治疗进行分析,男24例,女12例。年龄35~74岁,其中,原发性高血压32例,继发性高血压4例,患者入院前进行简单的急救和护理,患者均顺利到达我院。结果高血压危象的患者组36例,全部快速安全地转移到医院,均得到有效救治,患者在我院经过积极有效的方法治疗后病情得到缓解,患者治疗15 d后痊愈出院。护师对患者进行3个月随访,患者并没出现其他不良反应。结论通过专业安全有效的院前急救,能降低死亡率和伤残率。

    作者:张汉荣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开颅手术后颅内感染相关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是非常严重的院内感染,严重情况下不仅会增加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同时对手术治疗的效果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患者的死亡率和病残率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加。因而为了保证神经外科开颅手术后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需要对术后颅内感染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要想尽可能的避免颅内感染的发生,需要加深对颅内感染的诊断、危险因素等各方面的研究和分析。影响开颅手术后颅内感染的因素是非常多的,因而需要对这些因素进行综合性的分析,总结出颅内手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为术后的颅内感染治疗提供有效的依据,这在临床治疗中也有着重要的意义。近些年来,关于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的研究是非常多的,而随着医学水平和医疗技术的提高,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数据也有了一定的变化,不同国家之间和不同地区之间也具有差异性,定期的采集相关的研究数据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针对开颅手术后颅内感染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进行综合性的分析。

    作者:黄蕃俊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氧气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尘肺病的护理体会

    总结了86例尘肺病患者采用氧气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取得显著疗效的护理观察体会。认为在治疗过程中,认真做好心理护理与宣教,合理选择雾化器和调节氧流量,严密观察病情,雾化后鼓励有效咳嗽排痰,对保证疗效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邵志燕;仇晓敏;华秋秋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脑卒中患者吞咽困难的康复护理进展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环境的恶化,工作、生活压力的提升,吸烟酗酒等原因,脑卒中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在我国脑卒中已成为居民死亡的重要原因。其中一个主要的至死原因是卒中后肺炎,而卒中导致的吞咽困难是引起肺炎的主要原因。吞咽功能障碍可造成水和其他营养物质摄入不足,易出现误吸、咽下性肺炎、气道阻塞性窒息,即使是轻度的障碍也会对饮食、生活、发音等有不利的影响,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心理障碍,甚至失去生存信心[1]。

    作者:舒晓燕;姜海萍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一体化数据交换平台在医院信息系统的应用体会

    关于医院流程与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医院加强信息化建设。目前,很多医院的挽留结构已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信息的需求,一体化数据交换平台逐渐发展成为医疗服务业务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在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丰富完善了数据共享与交换解决方案。

    作者:刘静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Marfan综合征的临床和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Marfan综合征(Marfan Syndrome, MFS)是一组具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征的结缔组织疾病,主要累及心血管、骨骼系统和眼,在世界范围内其发病率约为1:5000。100多年来, MFS的研究也随着临床和分子生物学的进步不断发展,本文即对其分子遗传学研究的新进展及其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作者:赵丰(综述);姜楠(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腰丛-髂腹股沟-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应用于单侧大隐静脉曲张腔内激光闭合手术观察

    目的比较腰丛-髂腹股沟-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和单侧蛛网膜下腔阻滞对单侧大隐静脉曲张激光腔内闭合手术麻醉效果、血液动力学的影响及术后的不良反应的观察。方法选择60例临床拟行单侧大隐静脉曲张激光腔内闭合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腰丛-髂腹股沟-坐骨神经联合阻滞组(N组,n=30)和单侧蛛网膜下腔阻滞(E组,n=30)两组,分别施行腰丛-髂腹股沟-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和单侧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 N组腰丛-髂腹股沟-坐骨神经联合阻滞采用神经刺激器定位技术,腰丛给予0.25%罗哌卡因+0.5%利多卡因合剂30ML,髂腹股沟神经给予0.25%罗哌卡因+0.5%利多卡因合剂5ml,坐骨神经给予0.25%罗哌卡因+0.5%利多卡因合剂15ML;E组则选择L2-3或L3-4间隙行单侧蛛网膜下腔阻滞,给予0.5%布比卡因8~12mg。记录两组麻醉效果及麻醉前、麻醉后15,30,60,90 min平均动脉压(MNP)和心率(HR),升压药的用量及术后情况比较。结果与麻醉前比较,E组患者在麻醉后15 min,30 min的平均动脉压(MAP)明显低于N组(<0.05),用麻黄碱的患者E组(17例)显著多于N组(2例)(<0.05), E组尿储留、头痛、恶心呕吐显著高于N组(<0.05)。结论应用神经刺激器定位技术下行腰丛-髂腹股沟-坐骨神经联合阻滞时麻醉效果满意,血流动力学影响小,不良反应少,是单侧大隐静脉曲张激光腔内闭合手术理想的麻醉选择。

    作者:王利刚;王强;仇秋苹;陈英;罗树军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奥美拉唑治疗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用于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病症的临床治疗情况;方法将我院治疗的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的62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1例(奥美拉唑连续静脉泵入治疗)和对照组31例(常规奥美拉唑剂量间断静脉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的治疗有效率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0.05);结论奥美拉唑对于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病症的治疗非常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丽琴 刊期: 2015年第12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