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干预在宫底按压助产法的应用分析

徐萍

关键词:宫底按压助产法, 护理干预, 应用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宫底按压助产法中的应用。方法收集100例需要使用宫底按压助产法缩短第二产程的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结果两组产妇经过治疗及护理后均正常分娩,但观察组产妇的满意率,新生儿窒息率产妇的会阴撕裂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所有差异均为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需要使用宫底按压助产法缩短第二产程的孕妇进行护理的过程中,提高正常分娩的几率,减少产妇的会阴撕裂情况,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蒽环类药物相关研究进展

    蒽环类药物是一种抗瘤谱广且高效的抗肿瘤药,对乳腺癌、恶性淋巴瘤、肺癌、卵巢癌、软组织肿瘤、肝癌均具有很强的抗癌活性。蒽环类药物包括阿霉素、表阿霉素、吡柔比星、去甲氧柔红霉素和米托蒽醌等,属周期非特异性药,其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心脏毒性。随着G-CSF等药物的出现和治疗手段的进步,使得蒽环类药物的单次使用剂量和化疗周期数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其急性剂量限制性毒性-骨髓抑制可得到有效的防治,而其慢性剂量累积限制性毒性-心脏毒性严重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和长期使用,使得复发或转移的肿瘤患者不得不使用其它药物治疗而影响治疗效果。表阿霉素(Epirubicin,EPI)是目前临床应用为广泛的蒽环类药物,近年来在提高表阿霉素临床疗效与降低其心脏毒性反应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

    作者:雷巧;陶静楠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小儿肺炎护理体会

    根据笔者多年在儿科诊室的护理经验,本文针对小儿肺炎发生的原因、治疗期间的护理、及护理时的一般注意事项作了比较详细的讲解,对小儿肺炎患者应该进行有效的治疗及相应的护理措施。

    作者:潘羊伶;王晓培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治疗现状

    肺叶切除术是现代胸外科技术发展的趋势。胸外科传统术式切口大、出血多、并发症多、恢复慢,电视胸腔镜行肺叶切除术具有手术切口明显缩短、出血少、操作时间短、术中副损伤小、并发症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 VATS肺叶切除术基本操作技巧及原则与传统开胸是一样的。淋巴结清扫的彻底性问题,与传统开胸手术下淋巴结清扫相比,其清扫范围和程度相当。 VATS肺叶切除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肺癌的外科治疗。

    作者:白金玲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新生儿咽下综合症的护理体会

    本之总结340例新生儿咽下综合症患儿的护理体会,包括呕吐的观察及护理,洗胃的护理,禁食及补液的护理及基础护理。

    作者:张汉荣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结节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超声科进行检查的甲状腺结节患者69例,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病理确诊良性结节包括34个结节性甲状腺肿,22个甲状腺腺瘤;恶性结节包括15个甲状腺乳头状腺癌,13个滤泡状癌,3个髓样癌,2个未分化癌。甲状腺良性和恶性结节在数目、形态、边界、血流分型、有无声晕、微小钙化以及淋巴结转移方面对比,差异显著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鉴别良性和恶性甲状腺结节具有重要价值,可以从微小钙化、血流分型以及淋巴结转移方面进行诊断。

    作者:苏桂芹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人性化管理在产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分析人性化管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择我院产科在2014年2月~11月收治的152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在为观察组产妇提供产科护理时融入人性化管理理念。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0.05)。结论人性化管理有助于改善产科的临床护理效果,应加以重视。

    作者:刘红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癌因性疲乏的中西医研究现状

    癌因性疲乏是与癌症和癌症治疗有关的一个高发生率结果事件,是癌症患者常见症状,它与一般疲乏不同,癌因性疲乏起病快,持续时间长,程度重,无法通过休息得以缓解,涉及到认知、生理、情绪的改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和日常生活。随着对这一症状所造成后果的日益重视,人们不断在探索缓解癌因性疲乏的有效途径,以满足患者的实际需要,提高其生存质量。本文从中西医不同角度来综述癌因性疲乏目前的研究现状。

    作者:甘露;陈杰;于鹏;章锋;侯恩存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液基细胞学技术、HPV检测联合阴道镜在宫颈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和探讨液基细胞学技术(Thin-Cytologic Test,TCT)、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 oma virus, HPV)检测联合阴道镜在宫颈癌和癌前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3年11月18日~2014年2月7日在天津泰达医院妇产科门诊就诊的患者行机会性筛查,以液基细胞学、HPV检测为筛查方法,阴道镜下活检组织病理学诊断为终诊断标准,评价机会性筛查用于宫颈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意义,从而确定液基细胞学技术、HPV检测联合阴道镜在宫颈病变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在2155例筛查者中,对TCT阳性227例患者进行HPV病毒检查,随着TCT细胞学检查病变级别的增高,HPV检查患者阳性率也增高,由此证明,HPV的阳性率随细胞学监测级别的升高而升高;在对TCT与HPV两种检查结果均显示阳性的102例患者行阴道镜下病理活检,结果高危型HPV阳性患者中,组织学检查阳性者明显高于低危型HPV阳性患者。随着宫颈病变严重程度的增加,HPV感染患者高危型阳性率显著增高。结论 TCT、高危型HpV DNA检测联合阴道镜可明显提高CIN的阳性检出率,降低漏诊率,三者同时应用于癌前病变检查中能更好地发现宫颈癌前病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阎富会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脊柱脊髓损伤伴膀胱功能障碍的训练及护理疗效

    目的:探讨脊柱脊髓损伤伴膀胱功能障碍的训练及护理疗效。方法收集我院脊柱脊髓损伤伴膀胱功能障碍的患者,收集时间为2013年3月~2014年6月共计10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50例研究组患者进行膀胱功能障碍的训练护理,50例对照组患者不进行进行膀胱功能障碍的训练护理.评价两组手术后自主排尿时间以及住院期间尿路感染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手术后自主排尿时间及尿路感染发生率分别为(64.8±12.9)d、4%;(89.5±19.5)d、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我们认为明确脊柱脊髓损伤伴膀胱功能障碍患者膀胱尿道功能障碍的类型是选择膀胱护理方的前提,在此基础上针对性选择治疗方法并加强专科护理是治疗的重点,其方面要加强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才能使膀胱功能障碍患者早日康复。膀胱护理方法也不是一成不变,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作者:郑建娣;周小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老年心血管疾病的健康教育要点

    健康教育作为一种有效的干预技术健康教育已在社区护理服务中得到广泛应用,其是通过有系统、有组织、有计划的社会活动和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从而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本文首先概述了老年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情况,探讨了老年心血管疾病的健康教育方式与方法,后重点分析了老年心血管疾病的健康教育要点。

    作者:王红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护理干预在早产儿管饲喂养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对管饲喂养的早产儿早期实施非营养性吸吮、腹部按摩及刺激肛门等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2014年4月对我院新生儿科6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干预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措施,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同时给予非营养性吸吮、腹部按摩及刺激肛门。将两组患儿的胃内残余量、胎粪排净时间、黄疸持续时间、胃管留置时间、平均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早产儿胃内残余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胎粪排净时间、黄疸持续时间、胃管留置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也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非营养性吸吮、腹部按摩及刺激肛门能激发排便反射、促进结肠动力成熟及胃排空、畅通排泄途径,有效的促进胃肠功能成熟,缩短住院时间,且经济、安全,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顾娟;刘艳林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111例心胸外科术后患者失眠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分析111例心胸外科术后患者失眠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方法选取于本院进行心胸外科术的111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术后两组患者睡眠情况并对患者失眠原因进行分析。结果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后,观察组术后PSQI得分(5.82±4.14)显著低于对照组(11.32±4.38),观察组患者的睡眠情况明显得到改善(<0.05)。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提高心胸外科术后患者的睡眠质量,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左飞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卫生人力测算指标构建

    卫生人力具有复杂性、时变性的特征,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方法,经过文献评阅分析及专家小组讨论,通过指标筛选,确立了一套合理、有效的测算卫生人力需求量的指标体系。

    作者:刘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156例医院感染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其耐药性研究分析

    目的:对我院2012年1月~2014年6月间156例医院感染不动杆菌的来源、感染科室以及耐药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临床检验学对细菌进行培养和鉴定,同时对标本的来源进行调查,同时进行耐药性测试。结果156例患者感染不动杆菌,共497株细菌,其中有151例患者为鲍曼不动杆菌感染,2例洛菲不动杆菌感染患者,3例溶血不动杆菌感染患者。其中痰液中分离出鲍曼不动杆菌的比例与尿液、血液、穿刺液、脓肿液中分离比例存在较大的差异,P<0.05。所有细菌分布中以ICU病房为主,共92例感染病例,其次为呼吸内科,53例感染病例,其余11例分别为外科、妇科。不动杆菌对头孢克肟的耐药性达到95.57%,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性达到86.92%,对庆大霉素的耐药性达到88.73%,对环丙沙星的耐药性达到90.74%,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性达到92.95%,对氨曲南的耐药性达到85.11%,对哌拉西林的耐药性达到61.77%,对阿米卡星的耐药性达到58.75%。结论细菌主要以鲍曼不动杆菌为主,其耐药性不断增高,医师在临床中要引起高度重视,尤其是重症监护室和呼吸内科。同时医师在临床中也要规范抗生素的应用,降低细菌的耐药性。

    作者:谢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预见性护理在急诊科抢救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讨论预见性护理在急诊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58例急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两组,观察组实行预见性护理,对照组给予急诊科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抢救总有效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抢救总有效率为92.4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42%,患者满意度观察组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预见性护理可有效提高急诊科抢救成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护理模式。

    作者:刘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医学计算机教学模式改革方案及课程体系的建立初探

    随着计算机的应用和普及,掌握基本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已经成为人们进入工作单位的门槛。由于医学院校的特殊环境,医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有必要掌握基本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以此来顺应社会发展需要。本文从医学院校对计算机课程的安排和重视度,以及医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的态度和掌握程度着手,提出了计算机教学课程的重要性,并探讨医学计算机教学模式改革方案,建立新的计算机课程体系。

    作者:范胜廷;陈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氯沙坦钾对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氯沙坦钾对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治疗组,同期体检正常的20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氯沙坦钾50mg,1次/d,2w后,如果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则增加至100mg,1次/d。再经1w后未达标,给予氢氯噻嗪片12.5mg,1次/d,共8w。治疗前和治疗8w后测定内皮素-1(ET-1)水平、血浆一氧化氮(NO)水平、24h尿微量白蛋白(24hU-MALB)。对照组仅测定1次。测量血压2次/d。观察治疗前、后血压、ET-1、NO和24hU-MALB变化,同时观察有无相关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治疗8周后血压、ET-1、NO和24hU-MALB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0.01),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氯沙坦钾降压作用安全、有效,能纠正ET-1和NO平衡紊乱,减少24h尿微量白蛋白,延缓肾脏疾病的进展,改善高血压病患者的内皮功能。

    作者:王忠林;章可谓;陈晓波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肺结核咳血窒息先兆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分析肺结核咯血窒息先兆患者的临床护理效用,并了解在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便临床中更好地护理患者,提高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5年1月~2008年12月内收治的32例肺结核咯血患者,观察所有患者咯血早期征兆以及咯血期生理特点,并对所有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观察患者的护理结果,并对医护人员的相关护理做出相应的评价。结果患者经过临床护理后,病情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改善,其中28例患者进过护理后,大咯血窒息现象明显减少,且患者的用药副反应、并发症等均有明显减少的现象[1]。结论对大咯血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并对肺结核咯血窒息先兆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统计分析,对于提高患者转好率和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马丽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优质护理对LEEP宫颈环切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效果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优质护理与常规护理对慢性宫颈炎行LEEP宫颈环切术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140例行LEEP宫颈环切除术的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方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度为97.15%,对照组总满意度为60%;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0.05)。结论对行LEEP宫颈环切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患者实行术前、术中与术后的优质护理,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娜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CIN筛查及诊断方法评价

    目的: CIN筛查对宫颈癌防治诊断的重要意义。方法通过病理分级、转归、HPV感染诊断、细胞学检查和阴道镜检查综合评价CIN。结果许多HPV感染的妇女并无临床症状和体征。结论故单凭肉眼观察无法诊断CIN。必须依靠宫颈活组织病理学检查。

    作者:蒋玉蓉;祁华;朱海霞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