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缺血性脑卒中的抗血小板治疗

李元培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 抗血小板治疗
摘要:作为缺血性脑卒中的急性期治疗和二级预防药物,抗血小板治疗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根据循证医学编写的指南规范了抗血小板治疗。对于不能溶栓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在发病后尽早给与口服阿司匹林治疗。不耐受阿司匹林者,可选用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由于阿司匹林抵抗的存在,抗血小板治疗应坚持个体化方针。双抗治疗风险较大,需在循证医学指导下进行。目前患者对抗血小板治疗的知晓率低,服药的依从性低。我们需要按照指南对缺血性脑卒中高危人群进行规范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率,消除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中抗血小板治疗力度不足的医源性因素。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宫内孕、宫外孕并存1例

    1临床资料患者岁数为36周岁,孕4产3。于1974年3月30日因停经70d(末次月经1974年1月21日)要求人工流产。门诊检查诊断早孕,行吸刮术。术中探宫腔深12cm,吸出胎盘组织约30g,并见外形清楚的胎儿。术后休息2h,无不适而离院。同年4月9日下午16时突觉下腹疼痛,随即转为全腹疼痛,在卫生院诊断肠梗阻转来外科急诊。发病后无恶心呕吐及肛门坠胀。妇科会诊检查:患者面色苍白,呈休克病容,神清,血压90/60mmHg,脉搏120次/min,唇干,腹软,压痛及反跳痛明显,移动性浊音阳性。双合诊:宫颈举痛明显,子宫前位略大,右侧附件增厚、压痛,左侧空软。腹腔穿刺抽出不凝结血液。诊断为腹内出血,宫外孕高度可疑。于抗休克治疗的同时即剖腹探查。术中见腹腔积血约1200ml,右侧输卵管壶腹部妊娠破裂,破口处见一完整胎儿长6cm,遂即切除右侧输卵管,左侧行输卵管结扎。术中输血800ml。住院11d,痊愈出院。

    作者:王晓栋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关节脱位的预防护理

    目的:探讨髋关节脱位护理干预作用,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脱位发生。方法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早期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及正康复训练计划,正确实施护理各个环节中措施,开展系统预防髋关节脱位护理,可有效降低髋关节脱位发生。结果本组78例中仅有2例发生关节脱位,发生率2.5%。结论护理干预可降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脱位发生。

    作者:刘艳;安林芝;余飘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骨科患者疼痛方面的护理

    目的:研究骨科患者疼痛的状态及治疗,通过护理干预减轻患者痛苦,使患者能够在较舒适环境下早日康复。方法对某院2012年收治的100例骨科病患者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和研究,总结骨科护理的有效护理途径及经验。结果通过常规护理、心理干预等,可有效减轻骨科患者的疾病痛苦,提升了患者抵抗疾病的信心和能力,使其能够更好的配合治疗,确保了骨科疾病的治疗效果。结论对骨科患者疼痛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患者痛苦、促进患者康复很有帮助。

    作者:万旭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84例瓣膜置换同期行改良迷宫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的术后护理

    目的:探讨瓣膜置换手术同期行改良迷宫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的术后护理要点。方法回顾分析84例瓣膜置换同期行改良迷宫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患者的术后护理经验。结果84例患者均康复出院。术毕转为窦性心律73例;随访3~12个月,共77例转为窦性心律,转复成功率91.6%。结论术后密切监测循环系统功能,保护应用心外膜临时起搏,做好抗心律失常、抗凝药物的护理观察,是保证手术效果的重要环节。

    作者:陈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无痛护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无痛护理技术对手术室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293例手术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护理组156例和对照组137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护理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无痛护理。观察两组患者血压、心率和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护理后,护理组健康知识掌握度评分和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无痛护理用于手术室患者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减少患者生命特征的异常波动,提高其治疗依从性,使其积极配合手术治疗和护理,从而提高手术效果和患者满意度,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素英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临床流行病学网络课程建设

    《临床流行病学》网络课程建设遵循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由学习导航、课程内容自主学习、交流互动、测试评价等部分构成课程整体框架,包括课程信息、电子课件、章节测验、案例分析、讨论互动、综合测试等内容。其课程实施是以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学生自主、协作完成任务的方式。

    作者:肖焕波;裴金晶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预见性护理在急诊科抢救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讨论预见性护理在急诊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58例急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两组,观察组实行预见性护理,对照组给予急诊科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抢救总有效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抢救总有效率为92.4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42%,患者满意度观察组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预见性护理可有效提高急诊科抢救成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护理模式。

    作者:刘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小儿消化不良临床治疗探析

    目的:探究小儿消化不良的临床治疗方法,以此为小儿消化不良的治疗提供比较有效的临床依据。方法把96例消化不良患儿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使用吗丁啉进行治疗,实验组则使用吗丁啉和阿嗪米特肠溶片进行联合治疗,然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的临床症状均得到了有效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79.31%、94.83%,实验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0.05)。结论吗丁啉联合阿嗪米特肠溶片在小儿消化不良的临床治疗中有着重要意义,可使患儿的治疗时间得到有效缩短,从而可使患儿的健康发育质量得到一定提高,可把之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马张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研究分析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研究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60例患有老年高血压的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的治疗,对照组对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观察两组的护理治疗效果。结果患者经过有效的治疗与护理后,对其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比较,对照组患者中有10例患者获得显著效果,11例患者获得有效效果,总有效率为70.0豫;而实验组患者中有15例患者获得显著效果,12例患者获得有效效果,总有效率为90.0豫。由此可知,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较常规护理效果更佳,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及应用。

    作者:顾晓菁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适应新时期感染病学见习教学模式的探讨

    感染病是临床既常见又棘手的问题,学习掌握感染性疾病相关知识,是我国传染病学科适应新时期特点及发展方向,走向感染病学的一种体现。见习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手段,其模式应随着学科特点的发展变化而不断改进。本文通过总结感染病学见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并对感染病学见习教学模式进行探讨。

    作者:程玲;吴刚;邹永胜;黄富礼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中西结合护理方法

    目的: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中西结合护理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于2010年3月~2013年7月在我院进行前列腺电切术的患者126例。患者年龄在60~78岁,平均67岁。采取随机抽样分类的方法将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63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另外63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上一定干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实验组和常规组,组间指标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中西结合护理具有很好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马丽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慢性扁桃体炎早期肾损害与IgAN

    慢性扁桃体炎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多发的疾病之一,大量的临床病例观察及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慢性扁桃体炎对机体远隔器官(比如心、肾、关节)的功能有巨大的影响[1-2]。但是,由于以往的研究中关于慢性扁桃体炎的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的研究多局限于腭扁桃体局部[3-4],故至今为止,慢性扁桃体炎对机体远隔器官损伤的内在机制尚不明了。本篇综述的目的在于,通过研究慢性扁桃体炎早期肾损害与IgA肾病的临床特点,更深入的了解慢性扁桃体炎对慢性扁桃体炎合并IgA肾病患者的肾功能影响,为今后对慢性扁桃体炎的临床诊治提供理论基础及实验依据,也可在一定程度上为早期肾脏损害的预防及治疗带来新的策略[5]。

    作者:王菲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集多学科的、综合的、深化整体护理的工作模式[1]。该模式是根据标准的护理计划,为同类疾病患者制定每日护理图示,根据护理计划及图表为患者提供护理,使护理常规化、程序化及标准化、防止遗漏护理项目,使护士主动地、有预见性地进行护理工作,从而促进患者身体的康复,缩短住院天数,以提高护理质量,以经济的方式取得佳的治疗效果[2]。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85例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护理,将入院指导、诊断、检查、用药、治疗、护理、健康教育、出院计划等内容制订取到临床护理路径内,通过采取此种护理策略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现汇报如下。

    作者:粟渺渺;周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我国风险分析方法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以中国知网为数据源,采用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对36种风险分析方法在国内的研究和应用的论文进行了分析,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吴茵茵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肿瘤患者放射治疗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肿瘤放疗患者的病情特点和护理方法。方法对本科53例肿瘤放射治疗患者进行有效的健康宣教、心理疏导、细致的病情观察、精心的护理。结果上述患者均顺利完成放疗,且放疗过程中副反应较轻。结论对肿瘤放疗患者进行细致有效的护理,减轻了放疗副反应,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赵贤洁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盐酸氨溴索联合通气散加减治疗分泌性中耳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联合通气散加减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94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3例和对照组91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氨溴索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通气散加减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18%高于对照组的77.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听力提高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药盐酸氨溴索滴耳联合中药口服治疗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可显著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多靶点、多渠道的优势,可显著的减轻单用西药所造成的不良反应,同时还可大大的缩短本病的治疗疗程,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梅巧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患者的护理

    糖尿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我国的糖尿病患者也呈逐年上升趋势,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糖尿病的治疗方法也变得多样化。胰岛素泵因为血糖控制良好,很少发生低血糖与高血糖事件而得到患者认同,与其它方法相比,血糖控制不良人数明显减少,糖尿病晚期并发症的发生得到有效延缓,于是越来越多的糖尿病患者接受了胰岛素泵治疗。但是,胰岛素泵在中国开展时间不长,尚未得到广泛的使用,许多患者缺乏相关的知识和经验,面对高新仪器的应用,大多数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和顾虑,不少患者担心采用胰岛素泵治疗后,血糖控制不理想以及24h佩戴会不舒适,担心操作不熟练影响治疗,对多次监测血糖产生恐惧。作为专业护理人员,我们应该做好哪些护理呢?下面,我们主要就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患者时的正确护理措施做一些阐述。

    作者:李发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白癜风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白癜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进行问卷调查,然后分析比较干预前后生活质量。结果经过综合护理干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白癜风患者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李红丽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大疱摘除术改善巨型肺大疱患者的肺功能分析

    目的:探讨大疱摘除术改善巨型肺大疱患者肺功能的临床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巨型肺大疱患者,全部患者均行肺大疱摘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肺功能(以第1s用力呼气容积为准)、血氧饱和度的差异。结果患者术前肺功能检查第1s用力呼气容积为(1020±1)ml,明显小于术后的(1260±20)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患者术前检测血氧饱和度平均约(91.2±1.6)%,明显小于术后检测血氧饱和度(96.7±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大疱摘除术治疗巨型肺大疱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以及血氧饱和情况,临床治愈率高,术后症状改善明显,且术后并发症出现率低,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上进一步的借鉴和应用。

    作者:徐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舒适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自2012年7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老年患者102例,将这10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1例,分别命名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给予舒适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结果研究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为100%,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为84.2%。结论舒适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高,该种护理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封旭英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