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心病护理体会

王小桃

关键词:高血压性心脏病, 护理, 体会
摘要:探讨高心病的护理体会及措施.高血压性心脏病(简称高心病)是多发病,常见病.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高血压,从而导致左心室继发性肥大,后引起心力衰竭的心脏疾病,以冬春季多见,患者一般病史长.体质差,年龄偏大,合并症多,病程迁延,死亡率高,在治疗及护理上具有一定的难度.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消化内科老年住院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

    目的 探讨并分析消化内科老年住院患者护理安全隐患以及对策.方法 收集整理2012年8月~2014年4月我院消化内科所收治的老年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采取回顾性分析法总结分析患者于住院护理过程中所存不安全因素,基于此采取相应的对策.结果 经分析发现,消化内科老年住院患者护理安全隐患主要表现为护士自身、用药安全、陪护、患者自身等,基于这些安全隐患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通过系统且全面的治疗以及护理,老年患者出院时临床症状得到了显著的改善.结论 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在消化内科老年患者住院期间,加强患者护理安全隐患的分析,同时针对这些安全隐患采取相应的对策予以处理,除了可降低院内护患纠纷事件的发生率外,还可为患者提供一个良好且舒适的治疗环境,加快患者康复的速度,进一步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杨燕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中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67例临床分析研究

    目的 分析采用中医方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自2011年2月~2013年2月在我院诊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病67例患者,对这67例患者采用中药苏子降气汤进行治疗,对67例患者在临床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改善情况进行临床对比.结果 在临床治疗后,通过对67例患者进行肺功能评分,与临床治疗前相比,患者的FVC、FEV1必及FEV1/FVC等三项指标均有明显的提高,说明患者的肺功能得到了显著的改善.结论 中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在短时间内就能够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中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成旭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非甾体抗炎药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

    目的 探讨非甾体抗炎药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方法 选取52例因非甾体抗炎药所致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与52例未服用非甾体抗炎药致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特征.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呕血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年龄≥60岁、存在心脑血管病史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明显高于对照组,消化道症状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表现为复合性溃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表现为胃溃疡、糜烂性胃炎明显高于对照组,十二指肠溃疡、HP阳性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上消化道出血是非甾体抗炎药常见并发症,在采用非甾体抗炎药进行治疗时,应当从显效的小剂量开始,同时需告知患者使用该类药物治疗可能出现的不良胃肠道反应,尤其是高危人群,应当给予溃疡预防措施,从而有效避免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

    作者:彭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清经止血汤治疗血热型经期延长51例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清经止血汤治疗血热型经期延长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中药组患者予中药请经止血汤加减治疗,西药组予罗红霉素加安络血治疗,基础组予安络血治疗.结果 中药组为80.4%、西药组为65.2%、基础组为46.2%,中药组与西药组、基础组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 05).结论 清经止血汤治疗血热型经期延长疗效显著.

    作者:肖艳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小青龙汤对COPD患者M3受体干预的机制研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炎症反应性疾病.COPD患者气道内炎症因子明显升高,且与病情严重程度正相关.国内外研究发现,M3受体广泛分布于气道上皮,COPD患者气道内M3受体表达明显上调,从而引起气道炎症、气道收缩及重构.以小青龙汤为代表的温肺化饮法对外寒内饮型COPD有良效,并且可能与抑制炎症因子及气道重塑有关.基于上两项研究,我们提出小青龙汤可能通过对M3受体的调节来抑制COPD的炎症及气道重塑.拟通过经方小青龙汤与M3受体阻滞剂联合运用,探讨对COPD患者气道内M3受体的干预机制.

    作者:张小燕;王俊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右下腹痛误诊为急性阑尾炎12例分析

    目的 探讨右下腹痛误诊为急性阑尾炎的原因,防范误诊对策,以降低误诊率.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3年~2013年收治的12例右下腹痛误诊为急性阑尾炎病例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本组误诊病例,术前均诊断为急性阑尾炎并行手术治疗,术中、术后确诊其它疾病,经相关处理治愈.结论 详细采集病史,系统仔细体检,综合分析鉴别,重视相关检查,可减少其他疾病误诊为急性阑尾炎.

    作者:陈胜利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不典型肺结核X线与CT诊断的临床分析

    目的 对不典型肺结核X线与CT诊断的临床特点和准确性进行探讨分析.方法 资料随机选自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不典型肺结核患者64例作为研究的对象,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64例患者经过X线和CT诊断之后,发现淋巴结、肺门增大型患者有15(23.44%)例,患者肺门的部位中有肿块样的影像存在,有的患者影像中还有钙化影存在,导致相邻的支气管管壁不断增厚,使管道变得十分狭窄;肺炎实变型17例(26.56%),发现患者的肺中有大小不一的斑状阴影存在,且其病灶的密度不均匀,边缘非常平直;栗性病变型16(25.00%)例,患者的单肺或两肺上有斑点状物存在1cm~10cm,平均为(4.29± 1.15)cm;肺部肿块、结节型的患者12(18.75%)例.结论 因为不典型肺结核患者在通过CT进行扫描时,其影像在通常情况下都显得十分复杂,所以比较容易出现判断错误的情况,从而出现误诊现象,有时通过纤维支气管镜和经皮肺穿刺活体检查的方法来对不典型肺结核患者进行详细的诊断,可以使诊断准确性得到保证,且及时对患者病情进行确定,可以使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

    作者:师进贤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高心病护理体会

    探讨高心病的护理体会及措施.高血压性心脏病(简称高心病)是多发病,常见病.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高血压,从而导致左心室继发性肥大,后引起心力衰竭的心脏疾病,以冬春季多见,患者一般病史长.体质差,年龄偏大,合并症多,病程迁延,死亡率高,在治疗及护理上具有一定的难度.

    作者:王小桃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维生素C结膜下注射治疗角膜溃疡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维生素C结膜下注射治疗角膜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角膜溃疡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眼科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维生素C结腹下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2%.治疗总有效率的组间比较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维生素C结膜下注射能够有效改善角膜溃疡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病情恢复.

    作者:罗蓓蕾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芬太尼透皮贴剂在改善门诊晚期癌痛患者生存质量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芬太尼透皮贴剂在改善门诊晚期癌痛患者生存质量中的作用.方法 58例伴有中、重度疼痛的门诊晚期肿瘤患者采用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以数字评分法评估疼痛程度、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疼痛程度评分平均(7.0±2.06),治疗后为(2.13±2.01),疼痛程度明显缓解,其中疼痛完全缓解15.5%,部分缓解 70.7%,有效率为86.2%.治疗前KPS评分平均为(50.86±8.22),治疗后为(60.51±7.35),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其中KPS评分明显改善25.9%,部分改善62.1%,总改善率87%.结论 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癌痛安全有效,可明显改善门诊晚期癌痛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杨晓燕;蒋葵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及康复护理干预

    目的 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特点,总结相关康复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11年101~2012年10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共80例,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统计分析患者行为、认知以及情感意志等方面的临床症状,讨论总结患者发病时出现的相关临床特点,结合治疗方案,对康复护理措施进行研究.结果 在行为方面,35例患者诊断为缺乏克服困难以及自主进取的能力,举止行为较被动,45例患者诊断为行为丧失或行为缺少.在认知方面,20例患者诊断出现言语幻听,60例患者诊断出现认知妄想,其中被害妄想共31例,嫉妒妄想共18例,关系妄想共5例,其他类型妄想共6例.在情感意志方面,11例患者诊断为情感倒错,69例患者诊断为情感冷漠,无端间歇性发笑患者共55例.结果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可以总结为行为、认知以及情感意志出现障碍,因此医护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正确诊断,采取合理的康复护理干预措施,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作者:查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人性化护理在社区老年哮喘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社区老年哮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7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实验组45例,对照组30例,分别给予人性化护理、常规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疾病相关知识认知度评分为(94.52±5.23)分,用药依从性良好率为91.11%,1年内复发率为2.22%,患者满意度为100.0%,以上数据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在社区老年哮喘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陈雪芬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危险因素以及预防措施,提高神经外科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方法 随机将我院40例神经外科护理人员分为两组,每组20名.观察组护士通过对护理人员进行干预措施培训;对照组护士则不进行干预措施培训.比较分析两组统计结果.结果 对照组护理不当行为次数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在临床中,应及时分析发现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危险因素,从而采取相关预防措施,改善护患矛盾,降低纠纷发生率,保证神经外科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作者:胡小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布地奈德液雾化吸入治疗百日咳综合征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分析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液治疗百日咳综合征的疗效及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将122例百日咳综合征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62例,给予抗感染及综合治疗同时加用布地奈德液雾化吸入治疗,和对照组60例,仅给予抗感染及综合治疗,观察分析两组出院时及出院后第1、2、3个月随诊时病愈例数及病愈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组出院时临床病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出院后第1、2、3个月随诊时临床痊愈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布地参德液可以促进百日咳综合征治愈,缩短疗程,可能通过抗炎、抗过敏及降低气道高反应性等机制发挥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松林;靳秀红;成怡冰;沈照波;邹丽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观察小切口股骨头置换在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效果

    目的 总结小切口股骨头置换在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资料选自2013年5月~2014年6月在我院骨科接受治疗的76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划分成两个组.对照组38例研究对象接受常规治疗,同时实验组38例研究对象以小切口股骨头置换作为主要治疗方案,并对比及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整体治疗效果.结果 经治疗之后,两组研究对象在术中总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并发症、髋关节功能评分等方面的对比存在着较大差异(P<0 05).结论 小切口股骨头置换在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效果十分显著,具有安全有效、经济效益高等优势,同时还能加快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愈合速度,在提升患者整体生活质量方面极具优势,值得推广.

    作者:李晓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丹参酮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 观察丹参酮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2年4月~2014年2月收治的84例原发性痛经患者,按照随机数字对照组表法平均分为两组,研究组(42例)给予丹参酮治疗,对照组(42例)等于布洛芬治疗,均治疗3d.疗程结束后,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6%,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2%,两组对比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期间,研究组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而对照组有10例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8%,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丹参酮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和普及.

    作者:洪华烽;金蕾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葡萄糖酸钙联合缩宫素、欣母沛预防高危产妇产后出血的效果

    目的 观察葡萄糖酸钙联合缩宫素、欣母沛预防高危产妇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取80例合并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在胎儿娩出后给予缩宫素、欣母沛预防性治疗,实验组胎头拔露时即静脉输注葡萄糖酸钙10ml,待胎儿娩出后立即给予缩宫素、欣母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后出血量、第三产程时间、欣母沛用量、相关并发症等.结果 实验组产后2h产妇的Ca2+水平高于对照组,而第三产程、产后出血发生率及产后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 05).欣母沛用量,实验组以250~500μg多见(65.0%),对照组以500~1000μg多见(50.0%),实验组欣母沛用量及相关副作用显著低于对照组(X2=9.612,P<0.05).结论 葡萄糖酸钙联合缩宫素、欣母沛预防性治疗高风险产后出血效果显著,可缩短第三产程,降低产后出血,提高了围产期的安全性.

    作者:廖亚玲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老年患者深静脉置管的护理讨论

    深静脉置管术是一种较安全且可靠的技术,可以减轻患者痛苦,为临床工作带来很大的便利.老年人病情变化快、合并症多、危重病例多,常需要建立稳定可靠的静脉通路,而老年人往往周围静脉条件差,故深静脉置管术尤其适合在老年患者中开展锁骨下静脉置管术和股静脉置管术各有优缺点,后者更加安全[1].

    作者:周芬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胎儿罕见畸形引产手术及护理1例报道

    患者熊某某孕3产1,现怀孕5个月,有流产史,产前检查结果为畸胎要求流产,流产手术放出腹腔及胸腔内大量积液,色清亮,逐渐娩出腹部、胸部至头部,头部娩出困难,再次将脑内大量积水放出,后娩出整个胎儿(见图2),检查胎儿无硬性骨组织结构,全身皮肤水肿,呈橡皮肿,无正常皮肤结构,脐带细索状,质脆水肿,胎盘不能自然娩出.行钳刮术再清宫腔,失血约200ml,于上午11点30分返回病房,手术经过顺利,后经护理后康复出院.

    作者:汤汉英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法在外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TBL教学法在外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效果.方法 以2013年在我院实习102名护理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TBL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LBL教学法.结果 实验组学生无论是理论考核成绩还是技能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TBL教学法在提高临床带教效果的同时,对加强实习学生管理、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增强团队协作意识等方面均优于传统的LBL教学法.

    作者:孙静;李小山;何雪莲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