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胜利
随着病案在医疗系统中越来超重要,利用率越来越高,病案信息的充分利用是它的价值得到体现的佳形式.要做到病案管理服务现代化,病案存放方式很重要,简化流程,快捷提取,提高效率,不断寻求科学管理方式,有利于现代医院管理.
作者:邢代珍;林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治疗过程中综合护理干预的方法及其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2011年5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60例冠心病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有30例患者.给予对照组基础的护理治疗,给予研究组综合护理干预治疗.分析两组的终护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0.0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在治愈冠心病上具有显著疗效.
作者:苏亦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探析运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将我院2012年3月~2013年8月收治的50例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子宫肌瘤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临床治疗和护理,48例患者痊愈,2例患者中转开腹治疗后痊愈,治疗总有效率为100%,临床治疗效果显著.结论 运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具有损伤小、恢复快的特点,术后进一步加强对患者的临床护理,不仅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出现几率,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郎滢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肛门直肠指检在外科健康体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6000例体检资料,常规进行肛门直肠指检,并嘱体检出异常的556例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结果 肛门直肠指诊检在对肛管疾病的初诊和筛查中具有诊断率高而操作简便快速的优点.结论 肛门直肠指检作为外科常用的体检方法,对诊断肛门疾病及健康体检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伟;杨永洪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提南支气管患儿治疗的依从性,减少哮喘发作的次数,降低支气管哮喘患儿的再入院率.方法 将我科收活的44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出院指导,实验组实施院外延续性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和再入院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实验组患儿的依从性明显提高(P<0 05),再入院率明显降低(P<0.01).结论 院外延续性护理能提高患儿治疗的依从性,减少哮喘的发作次数,降低支气管哮喘患儿的再入院率,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作者:郭莉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关于县级医院护士对灾害护理的认知水平与态度的调查分析.方法 资料随机选自本县二级甲等以上的四所医疗机构中各40名(共计160名)护士,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护士灾害护理的认知水平与态度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护士对灾害救护知识的掌握水平还不高,但大多数护士认识到了灾害救护知识的重要性,并强烈表示愿意参与灾害救护知识的培训学习.结论 县级医院护士缺乏对灾害护理的认知,医院应该强化护士灾害护理能力的培训和教育,从而提高护士灾害护理能力水平.
作者:袁兴玲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护理风险管理在神经内科病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70例神经内科病房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抽签的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35例病例,单号为观察组,双号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采用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消毒卫生护理评分、基础护理评分与风险事故发生情况.结果 ①观察组的基础护理、消毒卫生护理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存在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中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7%,对照组中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1 4%,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风险管理有利于及时明确患者潜在的风险因素,并采取措施处理,防止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薛静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与研究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方法 资料选自2012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7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结合患者的手术时机,把所有患者划分成两个组,即实验组(超早期组,发病6h内接受手术)与对照组(早期组,发病6~72 h接受手术),组均患者数量为38例.两组研究对象均接受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治疗,对比与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治疗效果、再出血率等.结果 经治疗之后,两组研究对象在治疗效果以及死亡率等方面的比较都具有差异(P<005).而两组研究对象再出血率方面的比较差异并不显著(P>005).结论 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具有较高可行性,值得推广.
作者:刘登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对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手术护理配合进行分析,为提高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临床疗效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收集并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80例患者病历资料,研究经护理配合后患者病情康复情况.结果 给予80例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患者手术护理配合后,手术全部成功,成功率为100%,1例患者出现腹腔感染症状,1例发生静脉炎,未出现死亡病例,且手术成功病情康复迅速,获得了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结论 给予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手术护理配合,要求护理人员掌握并熟悉手术机械、手术流程等,协助手术医师圆满的完成手术,对患者疾病的康复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因此,应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畅文华;刘雁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和探讨健康教育在产妇护中的价值及及效果.方法 以我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822例住院分娩产妇为研究对象,对产妇进行随机分组,对照主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孕产知识得分情况、高危妊娠发生率、乳汁分泌情况、产后出血量等.结果 研究组产妇孕产知识得分为(94.1±2.7)分,高于对照组的(79.6-±2.1)分;研究组发生高危妊娠5例,高危妊娠发生率为1.22%,对照组发生高危妊娠17例,高危妊娠发生率为4.14%,研究组高危妊娠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产妇394例乳汁分泌理想,占比为93.44%,对照组产妇285例乳汁分泌理想,占比为69.34%,研究组乳汁分泌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产后出血量为(231.5±14.8)ml,对照组产后出血量为(342.5±15.9)ml,对照组出血量明显高于研究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产妇实施有计划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产妇孕产知识程度,降低高危妊娠,对提高母婴健康水平具有积极意义,可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梅琼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通过检测SDF-1在胃癌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点的关系,进而推论SDF-1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扮演的角色.方法 用RT-PCR和免疫组化法检测52例诊断明确的胃癌患者的SDF-1在胃癌组织以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特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免疫组化方法测得,胃癌组织中SDF-1蛋白的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分别为94.2%和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PCR测得SDF-1基因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织中SDF-1基因的表达在HP阳性胃癌患者中的表达显著高于HP阴性胃癌患者;在分期较晚、浸润深度越深、淋巴结转移越多及分化程度较差的胃癌患者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分期早,浸润深度越浅、淋巴结转移越少以及分化程度较好的胃癌患者(P均<0.05);其表达水平与肿瘤位置、患者性别、年龄以及术前外周血CEA、CA19-9水平不相关(P均>0.05).结论 SDF-1基因和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提示其可能在胃癌的发生过程中作为一种致癌基因扮演着重要角色;HP感染增强SDF-1的致癌作用,SDF-1可以作为判断胃癌患者预后的指标,但不能作为推测复发的指标.
作者:徐秀连;肖江卫;魏寿江;谢贤庸;黄一帆;田小兵;王崇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不同的封管方法对血液肿瘤化疗患者穿刺点持续出血和导管堵塞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对需静脉化疗的144例血液肿瘤患者,置管术后根据血小板计复,采用3种不同的封管方法进行冲管、封管.结果 A组穿刺点持续出血发生率4.7%,导管堵塞发生率21.4%,B组穿刺点持续出血发生率32.6%,导管堵塞发生率4.1%,C组穿刺点持续出血发生率5.6%,导管堵塞发生率3.8%,C组穿刺点持续出血发生率及导管堵塞发生率均明显低于A、B两组.结论 本研究结果提示,根据PICC置管患者的血小板计数选择合适的冲管、封管方法,对降低穿刺点持续性渗血及导管堵塞的发生率具有临床价值.
作者:陈传凤;岳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对布洛芬在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中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46例早产儿,所有患儿均存在动脉导管未闭情况.患儿均采用布洛芬悬浊液10mg/kg口服,对患儿的治疗效果以及药物的安全性进行调查.结果 46例患儿经过治疗后有37例患儿治疗痊愈,占比例的80 4%;有9例患儿治疗失败,占比例的19.6%.46例患儿中有19例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发生一过性少尿症状,占比例的41.3%,所有患儿均发生在第一次给药后,但患儿生命体征均无改变.结论 口服布洛芬在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中的治疗效果较好,且安全性较高,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
作者:罗红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分析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及可靠性,意在提高结核性脑膜炎的治愈率,降低临床复发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43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以优质护理服务,观察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本次调查实验研究的43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在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后,治愈患者为19例,好转患者为22例,死亡患者为2例,有效率为95.34%.术后随访1年,治愈好转41例患者均未复发.结论 良好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治愈率,降低复发率,护理效果非常显著,值得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王敏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和研究出生缺陷儿的母亲心理状况及护理对策.方法 采用SCL-90量表对不同分组产妇心理状况进行分析与对比.结果 观察组产妇精神病性、恐怖、偏执、敌对性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产妇中大专及以上学历组强迫、抑都等项评分低于初中及以下学历组P<0.05;躯体化、偏执等项评分各文化程度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出生缺陷儿产妇的心理状况较差,临床采取有针对性护理措施能够缓情绪.
作者:陈凤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长Q-T间期综合征又称复极延迟综合征,指校正后的Q-T间期延长及反复发生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临床主要表现为反复发生晕厥甚至猝死.按病因可分为获得性和遗传性.该类患者必须及早实施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否则将危及其生命.我科2014年8月成功救治一名长Q-T间期综合征,伴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TdP)患者,现汇报如下.
作者:寇芳芳;倪芹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64号)已于2009年2月16日发布;并于2009年6月1日起施行.该办法的施行标志着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从学术研究层面上升到政府组织的推广应用层面.目前,卫生部规定的新生儿疾病筛查病种包括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CH)、苯丙酮尿症(PKU)等新生儿遗传代谢病和听力障碍.笔者结合多年来组织、实施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的经验,对做好下一阶段的工作提出一些想法,以祈对这项技术在全国的顺利推广应用有所帮助.
作者:唐小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不仅仅是以肺组织局部炎症反应和气道重塑为特征的疾病,而且是由氧化、抗氧化和凋亡、抗凋亡失衡等介导的多系统性炎症反应性疾病[1],其包含许多肺外效应,包括心血管疾病、骨骼肌萎缩、代谢综合征等,严重影响预后.特别是骨骼肌的萎缩,骨骼肌萎缩被证明降低慢阻肺患者生活质量,增加医疗利用率,甚至死亡率,且独立于肺功能.对于中-重度COPD患者,骨骼肌的消耗是预计患者死亡率的重要指标,COPD骨骼肌萎缩的发生是一种多因素、多种分子生物学机制共同参与的复杂过程,已发现的致病机制中,炎症细胞因子介导的代谢紊乱是一个关键环节.现就细胞因子与COPD骨骼肌萎缩关系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匡艳玲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观察血必净在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治疗中的作用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临床60例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戊乙奎醚、氯解磷定等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比较两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肌酐(Cr)、胆碱酯酶(AChE)、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肌酸激酶(CK).结果 治疗组的疗效确切,效果明显,比较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治疗中加用血必净可以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炎症反应,减少患者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出现,保护脏器功能,提高治疗效果,且效果确切,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张继强;王喜欢;耿元晖;张豪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深静脉置管术是一种较安全且可靠的技术,可以减轻患者痛苦,为临床工作带来很大的便利.老年人病情变化快、合并症多、危重病例多,常需要建立稳定可靠的静脉通路,而老年人往往周围静脉条件差,故深静脉置管术尤其适合在老年患者中开展锁骨下静脉置管术和股静脉置管术各有优缺点,后者更加安全[1].
作者:周芬 刊期: 201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