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SDF-1在胃癌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徐秀连;肖江卫;魏寿江;谢贤庸;黄一帆;田小兵;王崇树

关键词:SDF-1, 胃癌, 病理学特征, 幽门螺旋杆菌
摘要:目的 通过检测SDF-1在胃癌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点的关系,进而推论SDF-1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扮演的角色.方法 用RT-PCR和免疫组化法检测52例诊断明确的胃癌患者的SDF-1在胃癌组织以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特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免疫组化方法测得,胃癌组织中SDF-1蛋白的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分别为94.2%和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PCR测得SDF-1基因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织中SDF-1基因的表达在HP阳性胃癌患者中的表达显著高于HP阴性胃癌患者;在分期较晚、浸润深度越深、淋巴结转移越多及分化程度较差的胃癌患者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分期早,浸润深度越浅、淋巴结转移越少以及分化程度较好的胃癌患者(P均<0.05);其表达水平与肿瘤位置、患者性别、年龄以及术前外周血CEA、CA19-9水平不相关(P均>0.05).结论 SDF-1基因和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提示其可能在胃癌的发生过程中作为一种致癌基因扮演着重要角色;HP感染增强SDF-1的致癌作用,SDF-1可以作为判断胃癌患者预后的指标,但不能作为推测复发的指标.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左卡尼汀联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 分析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合并左卡尼汀对肾性贫血患者实施治疗的效用.方法 抽选本院2013年6月~2014年7月接收的肾性贫血患者124例,运用平均分组法将124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单独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为对照组实施治疗;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观察组患者后,再给予本组患者左卡尼汀推注治疗,连续治疗12w后,运用Hot及HB分数对用药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肾性贫血病情均有所好转,其中观察组患者的恢复情况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为肾性贫血患者实施治疗时,采用促红细胞与左卡尼汀双药联合方案进行治疗能够大幅提升治疗效果.

    作者:王仲甜;高鑫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微创手术治疗76例儿童疝气对术后恢复的影响效果

    目的 探讨与分析微创手术对儿童疝气术后恢复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择我科收治的76例儿童疝气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传统手术治疗组(简称对照组)38例以及微创手术治疗组(简称观察组)38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的手术相关指标(主要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的相关指标(自主活动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自主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均降低明显,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在儿童疝气中应用微创手术进行治疗,疗效较好,且安全性较佳,主要表现在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出血量,加快下床自主活动时间,减少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具有较好推广价值.

    作者:刘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19682例健康体检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本地区健康体检人群氨基转移酶、血糖、血脂的异常情况.方法 对19682位来我院参加健康体检的人员进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糖、血脂检测,按不同年龄段做统计分析各项检测项目的 异常发生率.结果 35~70年龄段在本次体检项目中都有较高的异常发生率,ALT异常率高达20.8%,TC总异常率高达23.6%,TG总异常率高达22.5%,血糖11.1%.结论 关注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宣传,普及健康知识,改善本地区重油、重盐的饮食习惯,合理运动.

    作者:程义龙;汪卫文;魏宇芬;陈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产后大出血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综合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对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的产后大出血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的产后大出血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结果 经护理干预,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6.67%vs26.67%),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96.67%vs76.67%),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的产后大出血患者进行综合护理,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缓解其出血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轩艺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小儿手足口病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手足口病属于临床上一种比较常见的病毒性感染疾病,目前在临床上相应的治疗方法较多.这些治疗方法包括了西医中的抗病毒、对症治疗以及中医的辩证治疗等,各种治疗方法的不同其治疗的效果也不尽相同.因此,在本文中作者通过对小儿手足口病治疗研究进展的探究对小儿手足口病有效的一些治疗方法进行了介绍,旨在以为为小儿手足口病的合理、有效治疗提供一定的指导.

    作者:邱满兴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胃癌患者术前胃镜活检病理和外科术后病理的临床对照

    目的 探究术前胃镜活检和外科手术后病理检查在胃癌诊断上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在我院进行进行全胃切除术的68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进行胃镜活检,术后进行外科病理检查,分析胃镜活检结果,并依据外科病理检查结果评估胃镜活检确诊率.结果 本组52例患者(76.47%)确诊为胃癌,12例(17.64%)疑似胃癌,4例(5.88%)排除胃癌.讨论 胃镜活检在准确度上和术后病理结果存在差距,但是作为一种术前诊断胃癌的方法,其准确度相对较高,在预防胃癌和早期治疗胃癌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朱桂芬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与研究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方法 资料选自2012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7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结合患者的手术时机,把所有患者划分成两个组,即实验组(超早期组,发病6h内接受手术)与对照组(早期组,发病6~72 h接受手术),组均患者数量为38例.两组研究对象均接受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治疗,对比与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治疗效果、再出血率等.结果 经治疗之后,两组研究对象在治疗效果以及死亡率等方面的比较都具有差异(P<005).而两组研究对象再出血率方面的比较差异并不显著(P>005).结论 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具有较高可行性,值得推广.

    作者:刘登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心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心理干预对COPD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收集我院确诊的86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与对照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对比干预前后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的评分,对干预效果进行评分.结果 观察组心理护理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的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结论 COPD患者具有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作者:张学红;宋幸娟;李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论中医脉诊怎样结合脏腑辨证在临床中的运用

    脉诊是通过按触人体不同部位的脉搏,以体察脉象变化的切诊方法.又称切脉、诊脉、按脉、持脉.脉象的形成与脏腑气血密切相关,若脏腑气血发生病变,血脉运行就会受到影响,脉象就有变化.临床上主要掌握脉诊的时间、患者的体位,医生的指法和指力轻重,每次按脉时间,以每侧脉搏跳动不少于50次为限,同时要了解健康人脉象的变化情况,才能正确地进行脉诊.我国古代医学在诊断疾病方面采用的脉诊,是一项独特诊法脉,是中医“四诊”(望、闻、问、切)之一,也是辨证论治的一种不可少的客观依据.

    作者:陈梦龙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1例冠状动脉瘤合并急性心肌梗塞

    冠状动脉瘤的病因可为先天性冠状动脉发育异常,也可为后天获得.可导致心肌梗死和猝死,已成为儿童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以抗血小板聚集、抗凝、改善内皮功能及解痉为主.

    作者:万雪花;马茂儒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 观察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3年3月收治的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42例,采用等离子消融术进行治疗,治疗12个月后观察治疗效果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比较治疗前后疼痛情况.结果 所有4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术后感染、神经损伤、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治疗效果:优18例,可17例,差7例,有效率为83.33%;VAS评分术前为6.78±1.49分,术后1个月及12个月分别为(3.46±1 03)分和(1.51±0.29)分,术后1个月与术后12个月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推间盘源性腰痛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何杰勇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健康体检路径在体检中心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观察分析健康体检路径在体检中心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4月~2012年6月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受检人员共10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体检流程与方法进行体检工作,观察组根据制定好的健康体检路径表进行体检,并配以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体检效果及其对护理人员的评价.结果 应用健康体检护理路径实施优质护理的观察组在各方面数据上都较对照组更优秀一些,体检工作质量大幅度提升,患者满意度提升,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也显著提升.结论 健康体检路径的制定配合优质护理服务对于体检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尹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余杏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COPD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破口闭合影响因素的分析

    目的 探讨影响COPD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肺破口闭合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对2010年3月~2014年3月本院收治的62例COPD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入院后行胸腔闭式引流的临床分析,观察COPD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的患肺气胸量与破口闭合之间关系、不同气胸类型与破口闭合之间关系.结果 COPD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中,闭合性气胸患肺破口闭合时间短于张力性气胸及交通性气胸,张力性气胸患者肺破口闭合时间短于交通性气胸;患肺破口闭合时间与气胸量无关.

    作者:苑春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复方珍珠粉治疗褥疮140例

    据有关文献报道每年约有6万人死干褥疮合并症.已成为卧床患者头号“杀手”,应引起足够的重视.近3年我们采用自制复方珍珠粉外治褥疮140纠,收到满意的效果.本文将对复方珍株粉治疗褥疮进行经验分析和总结.

    作者:李海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硫酸镁用于妊高症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硫酸镁用于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治疗的临床效果,以供参考.方法 将本院2012年3月~2014年2月收治的妊高征患者36例纳入本研究,均接受硫酸镁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肌酐(Scr)、尿素氮(BUN)等指标的变化,并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对比,治疗后患者SBP、DBP、Scr、BUN等指标均明显下降,差异经t检验后发现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患者出现面色潮红4例、胃肠道不适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经调节滴速后症状缓解,未发生1例严重硫酸镁中毒.结论 将硫酸镁用于妊高征的治疗可有效降低血压水平,改善肾功能,对妊娠结局有益.治疗期间加强巡视,控制滴速可减少不良反应,防止镁中毒.

    作者:牛建丽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小儿先天性消化道畸形X线诊断(附41例分析)

    目的 探讨小儿消化道畸形X线诊断价值及提高诊断水平;方法 41例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病例中,男20例,女21例;年龄为出生1d~5岁,采用透视、拍片或用20%~30%的碘海醇或稀钡进行消化道检查;结果 先天性食道闭锁5例,先天性食道狭窄1例,先天性膈疝5例,胃食管反流1例,先天性幽门肥厚梗阻3例,十二指肠、小肠闭镇狭窄5例,先天性巨结肠7例,先天性肛门闭锁并瘘口形成14例,均有典型X线征象;结论 X线检查仍是诊断消化道畸形中基本、直观、准确方法.

    作者:杨昌义;李继亮;任燕山;田茂尧;张翊文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产科子宫切除60例临床分析

    为了研究分析产料子宫切除的主要因素,期以降低产科子宫切除率,减少子宫切除并发症的发生频率,提高产科质量,并探讨手术方式.本人分析了我院近十年间的60例子宫切除情况及并发症.在分娩的18653例中,共有子宫切除60例,子宫切除率为0.03%,且全部因分娩后大量出血.其中胎盘因素占据首位.胎盘因素以及剖腹产因素是产科子宫切除的主要因素.想要有效地减少产科子宫切除率,就要减少胎盘因素的发生,预防产后出血.

    作者:蒋春玲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整体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整体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呼吸内科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48例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为观察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法的异同分为观察组(整体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各24例,观察分析护理实施措施及治疗效果,总结经验,指导临床对于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实践.结果 整体护理干预患者在症状改善、临床治愈率等方面好于常规诊治护理组,两组比较有差异显著(P<0.05).结论 整体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预后,提高治疗效果,有助于肺疾病呼吸功能的康复,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作者:黄亚梅;智彩艳;张秋丽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饮食连续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饮食连续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和血压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4月~9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87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饮食连续护理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后6个月比较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变化情况.结果 干预后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显著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干预君患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均显著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干预后患者收缩压显著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干预后舒张压低于干预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饮食连续护理干预可以很好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和血压,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邱婷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阶段性持续健康教育在股骨骨折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阶段性持续健康教育在股骨骨折患者的整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136例股骨骨折患者在在入院初期、术前准备期、术后康复期及出院时期,针对患者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健康需要,采取目的 性明确、阶段性强的健康教育形式,进行持续的健康教育,使健康教育融会贯通于患者的整个住院过程,井向出院后延续.结果 增加了患者对骨折治疗、护理及康复的认识,促进了良好的医患沟通,同时减少和避免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强化了康复能力和自查能力,提高了患者对医院服务的满意度.结论 阶段性持续健康教育对患者护理有确切效果.

    作者:徐青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