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长托宁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护理体会

李丹凤

关键词:长托宁, 治疗, 有机磷农药中毒, 乙酰胆碱, 有机磷中毒, 毒蕈碱受体, 平滑肌痉挛, 中枢神经系统紊乱, 中毒症状, 中毒患者, 循环衰竭, 毒蕈碱样, 胆碱酯酶活性, 烟碱受体, 血脑屏障, 抗胆碱药, 拮抗, 急诊内科, 护理体会, 呼吸
摘要:有机磷农药是目前使用广的农药,我国有机磷中毒患者占中毒患者的80%~90%。有机磷农药中毒是急诊内科的一个专科。有机磷农药中毒后胆碱酯酶活性被抑制,乙酰胆碱大量蓄积,胆碱神经元持续冲动,出现先兴奋后衰竭的一系列毒蕈碱样、烟碱样和中枢神经系统紊乱等症状,重者引起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长托宁是一种新型的抗胆碱药,有较强的阻断乙酰胆碱对外周毒蕈碱受体(M受体)的激动作用[1],能较好地拮抗有机磷农药中毒引起的毒蕈碱样中毒症状,如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和分泌物增多、出汗、流涎、缩瞳和胃肠道平滑肌痉挛等;也能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内,阻断乙酰胆碱对脑内M受体和烟碱受体(N受体)的激动作用,能拮抗有机磷农药中毒引起的中枢中毒症状,如惊厥、中枢呼吸循环衰竭。因此,长托宁在临床上治疗有机磷中毒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患者的病死率比使用阿托品有显著的下降。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AM1000B神经功能重建治疗系统(生物反馈盆底康复治疗版)治疗SUI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AM1000B治疗SUI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2013年3月~2014年5月接受尿失禁治疗仪治疗的SUI患者在改进治疗体位下,指导患者进行盆底肌功能锻炼和膀胱功能训练,从而重新建立正常的排尿功能。结果50例SUI患者经治疗后随访6~24个月治愈39例,改善9例,仅2例无效,有效率达96%。结论 AM1000B治疗同时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功能锻炼,是SUI高效、无创的治疗方法。

    作者:袁平;李春文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相关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行剖宫产分娩的1571例产妇,研究术后腹部切口愈合情况及其相关因素,对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用Logistic逐步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1571例剖宫产术后患者中有43例发生脂肪液化,发生率为2.73%。单因素分析表明肥胖、皮下脂肪厚度(≥3cm)、妊娠期糖尿病、低蛋白血症、高频电刀、手术时间(≥1h)、切口选择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相关(P<0.05);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肥胖、皮下脂肪厚度(≥3cm)、糖尿病合并妊娠、低蛋白血症、高频电刀、手术时间(≥1h)、贫血(P<0.05)是切口脂肪液化的危险因素。结论肥胖、妊娠期糖尿病、低蛋白血症、术中使用电刀、手术时间延长是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危险因素。改善患者全身情况,控制妊娠内科并发症,选择横切口、关闭切口前使用甲硝唑常规冲洗、皮下脂肪层不缝合、皮肤间断缝合、放置血浆管负压引流可以有效降低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对这些危险因素加以重点评估和合理控制,可以减少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

    作者:罗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实施心理干预对银屑病患者的观察及对策分析

    银屑病俗称牛皮癣,是一种常见的易于复发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特征性损害为红色丘疹或斑块上覆有多层银白色鳞屑而致患者自我形象紊乱,而且病情易于复发,目前又无根治办法,从而使患者产生极度的消极悲观情绪,患者有自伤、自杀倾向,部分家庭破裂。对银屑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心理症状改善情况进行阐述。

    作者:杨艳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根管预备器械的研究进展

    现代根管治疗术是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有效治疗方法,而根管预备也被视之为根管治疗术中的关键步骤。近年来随着基础研究及临床研究的迅速发展,根管预备器械不断创新,越来越多的新型根管预备器械不断涌现。本文通过不同根管预备器械的设计特点、机械性能和临床效果评价等方面就目前牙体预备中几种常用根管预备器械的临床应用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周一鸣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老年子宫内膜炎24例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观察

    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子宫内膜炎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收治的24例老年子宫内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门诊患者有16例,病房患者有8例。采用随机的方法将患者均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于对照组的患者单纯的采用西药抗炎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于观察组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进行观察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有效率75%,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西药抗炎治疗加上中药调理的联合治疗方法能够明显的提高子宫内膜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因此,中西医结合治疗是一个值得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的新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庭肖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腹膜透析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与护理进展

    因腹膜透析操作简单,方便,治疗费用相对较低,并且具有较高的早期生存率,良好的残余肾功能保护作用,较低的交叉感染率等优点,近几年,腹膜透析已经成为终末期肾脏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肾脏替代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终末期肾脏病本身就能够直接降低睡眠质量,甚至在慢性肾脏病早期已经开始出现睡眠障碍[1]。由于腹膜透析患者承受着多种疾病并存的躯体症状和心理等各方面的压力,患者睡眠方面存在的问题常常容易被忽视[2]。睡眠是一种重要的生理现象,良好的睡眠被认为具有恢复作用,能促进疾病康复和使人保持身心健康;而睡眠质量也是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之一[3],睡眠质量的下降则会引起患者机体抵抗力的下降,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现就将目前腹膜透析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其相关的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冀伟伟;钟慧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高血压脑出血急诊护理干预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急诊护理措施和护理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9月~2013年9月诊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急诊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的方式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本组患者中有3例患者死亡;5例窒息,;试验组中显效19例,有效1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5%;另外62例患者均抢救成功。结论高血压脑出血需要积极进行抢救,对患者实施急诊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抢救效果,降低窒息和死亡率。

    作者:曹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肺癌化疗患者并下呼吸道感染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对肺癌化疗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讨论,同时对导致诱发下呼吸道感染的因素进行讨论。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2月87例肺癌化疗患者其中有26例患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对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感染病菌进行调查同时对其临床表现、影像资料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讨论。结果26例感染患者中有16例患者起病缓慢,无发热患者19例,咳嗽患者21例,脓痰性咳嗽患者13例,气促患者11例,胸痛患者9例,肺部湿罗音患者18例。小细胞肺癌患者发病率要明显高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0.05;中央型患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周围型患者的发病率<0.05。住院天数、白细胞水平、侵入性操作、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等因素均与患者的感染情况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患者性别、合并肺部感染情况对患者感染影响因素不大。结论本病在临床中表现不典型,致病菌多为革兰阴性菌,耐药性较强,医师在临床中要合理应用抗生素,降低细菌的耐药性。

    作者:张群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术中限制性输血与开放性输血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术中限制性输血措施与开放性输血对创伤手术用血的影响,为临床合理用血提供依据。方法我院自2013年1月对大、中型手术患者术中用血采取严格的限制措施,我们对2012年1~12月及2013年1~12月手术治疗的243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手术麻醉时间与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人均输血(2.27±1.21)U,输血率4.2%,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2.8%,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麻醉苏醒时间及术后拆线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实施术中限制性输血措施,使用床边便携式血气分析仪在术中及时、快速、准确地动态监测匀遭、匀糟贼,为及时合理输血提供依据,不仅能保证手术患者安全,减少盲目性,还能够减少不必要的异体血液输注带来的输血相关性疾病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蕾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我院信息化发展建设分析

    医院信息化发展是医院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建设,是提升医院管理水平,提高服务质量的重要措施。为满足我院医疗业务发展需要,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简化就医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规范管理制度,全面提高全院职工计算机应用水平,提高决策支持能力,进而提高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作者:郑福子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护理干预对气管插管患者镇静镇痛药物应用情况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气管插管患者镇静镇痛药物的应用以及效果的影响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8月~2014年6月收治的使用镇静和镇痛药物的气管插管患者共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综合的护理干预措施治疗。观察患者镇静镇痛药物的使用剂量、镇静镇痛治疗效果,并与常规护理组做对比。结果观察组镇痛药物的使用剂量为(2.08±0.12)mg/d,镇静药物的使用剂量为(1.09±0.08)mg/d;其镇静镇痛治疗水平达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50%,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镇静镇痛治疗水平,其护理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邓林娜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中的临床观察

    我科从2013年开始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呼吸衰竭,共有28例,报告如下。

    作者:蔡志强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分时段健康教育法在混合痔围手术期的应用研究

    目的:通过对混合痔围手术期的患者进行分时段健康教育,减轻其疼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选取2012~2014年住院混合痔手术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试验组采用分时段健康教育法,在入院、术前,术后,出院时为患者分多次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对照组予以采用常规健康教育的方法院为患者一次性灌输相关健康教育的内容,比较两组患者疼痛及生存质量的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在应用了分时段健康教育法后的疼痛及生存质量有了显著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混合痔围手术期的患者进行分时段健康教育法,大程度的为患者减轻心理负担,使其更好的配合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满意度,使疼痛有所减轻,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黄芸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与24h微量蛋白尿及尿β2微球蛋白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与24h微量蛋白尿及尿β2微球蛋白相关性。方法研究纳入大于60岁的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263例,按血同型半胱氨酸的检验值由低到高分为3组。对比三组人群β2微球蛋白与24h尿微量蛋白水平并进行线性相关评估二者相关性。结果 H型高血压1组的尿β2微球蛋白与24h尿微量蛋白显著高于非H型高血压组,H型高血压2组的尿β2微球蛋白与24h尿微量蛋白显著高于H型高血压1组。除了非H型高血压组,H型高血压1组与H型高血压2组的同型半胱氨酸与尿β2微球蛋白及24h尿微量蛋白均存在显著线性正相关性,且随着同型半胱氨酸的增加而升高。结论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与24h微量蛋白尿及尿β2微球蛋白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

    作者:范红星;李锋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90例高龄孕产妇妊娠与分娩结局分析

    目的:探讨高龄孕产妇妊娠与分娩结局,为提高预后提供借鉴。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90例高龄孕妇作为观察组,同时随机抽取55例适龄孕妇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妊娠与分娩结局。结果观察组孕产妇在妊娠和分娩期共发生54例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60%(54/9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8.2%(10/55),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初产妇剖宫产率77.8%(70/90),远高于对照组的58.18%(32/55);在新生儿出生体重和双顶径等方面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孕产妇在妊娠期和分娩期比适龄孕产妇更易发生并发症和合并症,需进一步加强围产期的保健工作,减少围生儿的不良结局。

    作者:李玉娣;谭军源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牙齿残根保存修复与种植修复的临床应用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牙齿残根保存修复与种植修复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抽取牙齿残根保存修复的60例牙患作为A组,种植修复的60例牙患为B组,进过一段时间进行走访,对比A、B两组牙患牙齿保存修复与种植修复的效果和牙患满意程度。结果比较A、B两组牙患牙齿残根保存修复与种植修复的满意程度,统计学差异有统计意义<0.05,比较成功率,P>0.05,证明统计学无意义。结论牙齿残根经过保存修复与种植修复治疗后效果没有明显差异,但进过治疗有助于改善牙患咀嚼功能,提高牙齿修复后的质量,同时手术操作简便、价格便宜、值得临床研究广泛使用。

    作者:于江源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上肢肌腱损伤修复进展研究

    上肢肌腱损伤多为开放性,以切割伤较多,常合并神经血管伤或骨关节损伤,也可发生闭合性撕裂伤,肌腱断裂后,相应的关节失去活动功能。因上肢肌腱损伤的发生率较高以及对手功能的影响较为显著,所以上肢肌腱的损伤修复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江志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精神科护士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知晓程度调查及对策

    目的:了解精神科护士对2013年5月1日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下称《精神卫生法》)的知晓程度,探讨提高精神科护士《精神卫生法》相关知识的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笔者医院的101名精神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①精神科护士对《精神卫生法》知晓程度不理想,《精神卫生法》知识的平均得分为(13.97+0.51)分,正确率为37.76%;②精神科护士对《精神卫生法》中的部分内容认识存在严重缺陷。结论①精神科护士应重视对《精神卫生法》等法律条文的学习;②加强在职法律知识的教授;③加强临床过程中法律知识的学习,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作者:胡芳琴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乳腺癌预后及术后化疗中免疫组化检测的应用体会

    目的:研究乳腺癌预后及术后化疗中免疫组化检测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0月间诊治的乳腺癌患者60例,采用免疫组化联合检测ER、PR、C-erbB-2,综合分析其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互关系。结果 ER阳性表达率为66.7%,PR阳性表达率为73.3%,二者同时阳性表达率为63.3%,同时阴性表达率为23.3%;C-erbB-2阳性表达率为36.7%,阴性表达率为63.3%。结论对于乳腺癌患者而言,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其ER、PR、C-erbB-2的表达不仅利于全面了解乳腺癌组织对激素的依赖特性及耐药基因,而且可以了解患者的耐药情况,以及各种抗癌药物的交叉药性及预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廖玥;刘胜武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输液室护理风险分析及对策研究

    目的:探讨社区门诊输液室存在的分析及相关对策。方法回顾分析我社区门诊输液室出现意外的80例患者护理风险原因。结果该80例患者护理风险分析,结果显示静脉穿刺引起的意外发生率高65.00%,其次为药物不良反应26.25%、交叉感染6.25%、打错针、输错液2.5%。结论社区门诊输液室是为社区群众提供就近医疗救治的服务场所,通过加强社区门诊风险管理,不仅能有效避免或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同时能够使患者满意度有效提高,临床应当引起重视。

    作者:陈国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