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品管圈在提高手术室一次性物品使用率应用

张秋香

关键词:品管圈, 手术室, 物品, 使用率
摘要:目的:运用品管圈提高手术室一次性物品使用。方法由9人组成品管圈,分析术中一次性物品浪费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结果手术室一次性物品使用率明显提高,减少了术中浪费。结论将品管圈的方法应用于手术室一次性物品管理中,提高了一次性物品的使用率。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帕金森病痴呆患者脑电图特点及其痴呆与脑电活动的关系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痴呆患者脑电图特点及其痴呆与脑电活动的关系。方法从本院2012年8月~2014年5月收治的帕金森病痴呆患者中随机选择60例进行研究,设为观察组,并选择60例帕金森病非痴呆患者设为对照组。结果两组患者在脑电图正常、轻度异常以及重度异常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痴呆程度和EEG异常程度有关(均<0.05);两组在脑电图α波地波幅和低频率以及低指数还有存在泛化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在EEG快波(β波)与慢波(?、δ)出现率方面,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且以?、δ波为明显(均<0.05)。结论帕金森病痴呆患者脑电图具有一定的特点,其痴呆与脑电活动存在关系,临床可以利用脑电图来判断帕金森病患者的痴呆严重程度等。

    作者:覃君德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颅内压监测应用于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作用及对死亡率的影响评价

    目的:探讨颅内压监测应用于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作用及对其死亡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106例,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一般方式进行监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颅内压监测进行监测,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患者死亡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为17.1%,对照组为32.1%,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进行颅内压监测可及早发现颅内再出血、有效监测继发性脑水肿,为指导和及时调整治疗措施提供有力依据。

    作者:徐彬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综合门诊整体护理的探索与实践

    从整体护理在综合门诊的引入、门诊整体护理的探索及实践、实施整体护理取得的成绩等方面综述了整体护理在我国综合门诊的开展状况。提出:健康教育是综合门诊整体护理中重要的一环。护理人员观念的转变和知识的更新以及护理人员编制不足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者:刘捷;王钧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导乐陪伴分娩临床的应用

    导乐陪伴分娩是一种新型的分娩模式,具有缩短产程、减轻产痛、降低剖宫产率等优点。导乐陪伴分娩实行人性化服务,通过产前访视与产妇夫妇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为产妇提供温馨的分娩环境,在产程中采取精神关爱,持续的给产妇予生理上、心理上和情感上的支持,使产妇感到舒适安全,不断的得到支持与鼓励,使分娩得以顺利完成。导乐陪伴分娩是促进产时服务模式转变的一项新技术,它能保护、促进和支持自然分娩,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小梅;杨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浅谈药剂师在中药房药事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在医院中,中药房是药剂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对患者进行临床服务的窗口。中药房服务质量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着治疗的效果及患者的健康,对医院的声誉及患者对药剂师的信任程度也具有一定的影响。随着医疗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医疗机构之间的竞争也日趋白热化,因此,如何充分发挥药剂师的作用,是提高中药房服务质量的关键。

    作者:张晓东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钢丝环扎、髌骨爪、多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固定治疗粉碎性髌骨骨折的疗效比较

    目的:对钢丝环扎、髌骨爪、多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固定治疗粉碎性髌骨骨折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方法资料选择医院2010年1月~2013年5月收治的粉碎性髌骨骨折患者145例,分为I、Ⅱ、Ⅲ三组,I组50例行钢丝环扎固定术,Ⅱ组38例行髌骨爪固定术,Ⅲ组57例行多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固定术,并对三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作回顾性分析与比较。结果Ⅲ组多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固定术的临床治疗总优良率较显著于I、Ⅱ组钢丝环扎及髌骨爪固定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后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多个方面综合考虑认为,多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固定治疗粉碎性髌骨骨折的疗效要优于其他术式,且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值得临床优先选择。

    作者:叶飞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感染相关的多器官功能障碍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会阴部(肛周)坏死性筋膜炎,又名Fournier综合征,是肛肠外科急重症之一,病情凶险,发展迅速,病死率较高,其主要死因是严重感染导致的多器官功能障碍(衰竭),本文就多器官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做一回顾性总结与分析。主要包括几个方面院与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的关系,多种细胞因子与炎性介质的作用,各种发病假说,如院肠道动力学说,缺血再灌注和自由基学说,细胞凋亡,基因多态性学说,以及近提出的PICS(Persistent inflammation,Immunosuppres ion,and Catabolism Syndrome持续性炎症-抗炎反应代谢综合征),免疫机制的负向调控等等。

    作者:王彦芳;于洪顺;田颖;李淑菊;刘智永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与24h微量蛋白尿及尿β2微球蛋白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与24h微量蛋白尿及尿β2微球蛋白相关性。方法研究纳入大于60岁的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263例,按血同型半胱氨酸的检验值由低到高分为3组。对比三组人群β2微球蛋白与24h尿微量蛋白水平并进行线性相关评估二者相关性。结果 H型高血压1组的尿β2微球蛋白与24h尿微量蛋白显著高于非H型高血压组,H型高血压2组的尿β2微球蛋白与24h尿微量蛋白显著高于H型高血压1组。除了非H型高血压组,H型高血压1组与H型高血压2组的同型半胱氨酸与尿β2微球蛋白及24h尿微量蛋白均存在显著线性正相关性,且随着同型半胱氨酸的增加而升高。结论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与24h微量蛋白尿及尿β2微球蛋白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

    作者:范红星;李锋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在腹水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在腹水鉴别中的作用。方法取我院2011年~2014年入院待查的10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出院诊断分成门静脉高压相关病组(55例)非门静脉高压相关病组(45例)。对患者行同一天血清白蛋白浓度、腹水白蛋白浓度进行测定,并计算SAAG(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比较两组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与诊断的相关因素。结果门静脉高压相关病组的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为(18.27±2.06)g/L,并明显高于非门静脉高压相关病组的(6.24±1.47)g/L,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鉴别诊断明显高于传统的腹水诊断法,但必须联合腹水细胞学检查,从而有效提高腹水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马维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他汀类药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在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来我院诊治的8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实验组采用他汀类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后95%治疗效果比较理想,高于对照组(85%)(P<0.05)。结论脑梗死发病率较高,临床上采用他汀类药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汪燕;王宋和;蒋玲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Caspase-3在大鼠心肌缺血后12h的表达

    目的:探讨Caspase-3在大鼠心肌缺血后12h的表达,以探讨其在急性心血管病方面的诊断意义。方法采用结扎冠脉左前降支的方法复制大鼠心肌缺血模型,观察心肌梗死情况,检测Caspase-3的表达。结果大鼠心肌缺血后12h出现梗死灶,Caspase-3明显表达。结论Ccaspase-3与大鼠心肌缺血情况密切相关,早期检测可以为心肌缺血早期病情变化提供有用的信息。

    作者:张志扬;王志坚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探讨羊水过少的相关因素与胎儿宫内窘迫的关系

    目的:探讨分析羊水过少的相关因素与胎儿宫内窘迫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接收的47例羊水过少的产妇作为观察对象,将其设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羊水正常的47例孕妇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中脐带绕颈,过期妊娠,胎盘钙化,胎儿发育迟缓的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另外观察组产妇中发生胎儿宫内窘迫,胎儿体重较轻,围产儿死亡人数及Apgar评分在7分以下的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羊水过少和胎儿宫内窘迫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在孕晚期经B超显示羊水过少时,需要对产妇进行积极的治疗措施,降低发生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及围产儿死亡的概率。

    作者:杨飚;盛昕玫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高血压脑出血急诊护理干预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急诊护理措施和护理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9月~2013年9月诊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急诊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的方式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本组患者中有3例患者死亡;5例窒息,;试验组中显效19例,有效1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5%;另外62例患者均抢救成功。结论高血压脑出血需要积极进行抢救,对患者实施急诊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抢救效果,降低窒息和死亡率。

    作者:曹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观察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

    目的:观察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PCI治疗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7月~2014年1月行急诊PCI的1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150例患者心肌梗死部位分为三组,65例为左前降支组(LAD),48例为右冠状动脉组(RCA),37例为左回旋支组(LCX)。观察150例患者中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并对三组患者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类型进行分析比较,同时对血管开通时间与再灌液心率失常发生率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本组150例患者均成功施PCI,其中65例发生RA,发生率为43.33%。65例RA患者中,LAD组28例,LCX组25例,RCA组12例。其中LAD组20例发生快速型再灌注心律失常,明显高于其他两组;RCA组及LAD组以缓慢性再灌注心律失常为主,与LAD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5例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患者中,40例(61.54%)血管开通时间≤6 h,25例(38.46%)血管开通时间为6~12 h,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严格监测血压,针对不同梗死部位心律失常发生的特点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对提高PCI成功率,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都雯;赵桂香;王利民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大剂量环磷酰胺及雷公藤治疗蛋白尿的护理体会

    目的:观察大剂量环磷酰胺(0.6~0.8g)治疗不同类型肾炎性蛋白尿的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随机选取我院30例不同类型肾炎患者(24h尿蛋白大于1000mg),确诊后给予患者环磷酰胺0.6~0.8 g/m-2·月-1,连续应用累积量达到6~8g,同时给予雷公藤10mgtid及综合护理干预,16月后观察患者24h尿蛋白量、肾功能及血白蛋白变化情况。结果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9%,疗效显著。结论肾炎蛋白尿的治疗必须坚持合理的药物配合综合护理,才能达到良好效果,有效控制蛋白尿,延缓肾硬化。

    作者:姜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现状及进展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现状及进展,分析在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60例患者的病历记录,发现所有患者在实施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情况良好,没有手术事故发生。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成功利率高,胆管损伤小,很少出现胆漏和出血的情况,术后严重并发症少。

    作者:蒋先能;王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27例锁骨骨折内固定术后致骨不连原因分析及预防

    目的:对临床常见的锁骨骨折内固定术后致骨不连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锁骨骨折内固定术中应如何预防其发生骨不连,以及坚强的内固定和植骨治疗锁骨骨不连接的疗效。方法对27例锁骨骨折内固定术后不同原因的骨不连,均采取髂骨取植骨术、坚强内固定术。结果本组14例患者均为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2~5月,平均2.5月。术后12~16w患肩关节活动基本正常。没有伤口感染、伤口愈合不良、钢板断裂。内固定物取出时间为12~18个月,取出后限制体力劳动6周,随访6~9个月,无再次骨折。结论应根据骨折的部位、程度,选用合适的治疗方案,不能盲目选择不合适的内固定术,避免使用钢丝捆扎,术后及时发现、治疗感染灶,术后患肢制动,避免过早活动。出现骨不连时,选择坚强的内固定和植骨。

    作者:李进;王玥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住院抑郁症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干预

    目的:了解住院抑郁症家属的心里健康状况,探讨心里干预对抑郁症患者家属焦虑情绪,抑郁状态的作用。方法选取60例抑郁症患者家属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评其干预前后的症状变化。结果心里干预后分值比干预前下降,干预后家属的焦虑、抑郁症状减轻。结论采用恰当的心里干预措施,可以解决家属诸多的心里问题,明显改善家属焦虑、抑郁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周磊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宫腔镜联合超声对内突型壁间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

    目的:分析和研究宫腔镜联合超声对内突型壁间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我们选取2012年9月~2014年4月内突型壁间子宫肌瘤患者102例,将其按双盲随机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5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组患者采用宫腔镜联合超声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将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指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均低于对照组<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满意率高于对照组<0.05;两组患者1年后复发率无明显差异>0.05。结论将宫腔镜联合超声应用于内突型壁间子宫肌瘤治疗中,能够清晰观察到子宫肌壁与肌瘤之间关系,对肌瘤可准确定位,避免了发生子宫穿孔的弊端,而且超声联合宫腔镜可更好把握手术的适应症,对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吴喆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100例慢性胃溃疡患者的临床护理

    目的:通过对100例慢性胃溃疡患者的临床治疗,观察分析慢性胃溃疡在临床护理方面的做法,总结临床护理的经验。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100例慢性胃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总结慢性胃溃疡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结果本次调查分析的100例慢性胃溃疡患者,经过医护人员对症治疗和精心护理,在临床治疗上取得了满意的效果,都属于临床痊愈出院,没有出现胃穿孔以及上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患者。结论对患者给予积极的帮助,采取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使患者在心理上得到安慰,对治疗效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肖茜 刊期: 2015年第03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